收藏 分享(赏)

四语上教案.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73767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语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四语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四语上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四语上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四语上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科目 语文教学班级四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 上册上课日期 8 月 27 日每周节数7 节总授课节数112 节考试次数2 次期 日 日 日 期 期 期 日 数起周次 起 讫 预定进度 起 讫 实际进度 出入原因 说明1 8.27-8.31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1 92 9.3-9.7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10 213 9.10-9.14 5、古诗两首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22 274 9.17-9.21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 9、巨人的花园28 455 9.24-9.28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

2、木偶的故事 46 586 10.1-10.5 “国庆”假7 10.8-10.12 语文园地三 13、白鹅 14、白公鹅 59 698 10.15-10.19 15、猫 16、母鸡语文园地四 70 819 10.22-10.26 17、长城 18、颐和园 82 9010 10.29-11.2 19 秦兵马俑 91 9511 11.5-11.9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首 96 10212 11.12-11.16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103 11213 11.19-11.23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13 12514 11.26-11.3

3、0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26 14215 12.3-12.7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143 15216 12.10-12.14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153 15717 12.17-12.21 期末复习18 12.24-12.28 期末复习22012-2013 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科教学进度表 教者:陈晓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

4、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一、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三、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 200 个,会写 200,养成

5、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19 12.31-1.4 期末复习20 1.7-1.11 期末考试3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

6、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一) 、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

7、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4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

8、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二) 、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 “我想” “我要” “我一定”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

9、学习指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 ,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 ,精读课文中“泡泡语” ,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5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 “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

10、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61、 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自有介绍钱塘江大潮的情况。师予以补充归纳。2、出示板书:观潮 齐声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提出读书要求:自之轻

11、声读课文,标出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文章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3、看看 25 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总分关系)三、学习本课生字词71、出示生词,读准字音2、分析字形3、词语解释: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人声鼎沸、浩浩荡荡、风号浪吼 四、讲读 1、2 段1、自由读 1、2 自然段,说说你读了什么?2、3-5 分钟自由学习后,师生以提问待检测。(1) 自古以来人们怎样评价“钱塘江下浪潮”?(2) “奇观” 是什么意思?(3)观潮最佳时间、地点是什么?(4)来到这里人们看到了什么?大家心情如何?(5)指导朗读,读出景色的美丽。五、全

12、课总结如此壮观的景象是以怎样的姿态展现的,下一节课继续学习。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观潮的景象的?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 34 自然段。二、观看插图,感受壮观看看画面,感受这一天下奇观。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8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提示:a、钱塘江大潮给了你什么印象?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b、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

13、子;b、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 ,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感受壮观,激发背诵兴趣。1)、出示画面,激发背诵兴趣2)、评价。五、学习第五自然段91、潮头过后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2 、找出大潮壮观的词语。3、指

14、导朗读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2、运用词汇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 ,一浪一浪( ) 。湖水声犹如( ) ,海堤上尽管( )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

15、,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七、全课小结文章按时间顺序先写潮来之前,次写潮来之时,再写潮去之后的情况,最壮观的是潮来之后的情况,课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来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八、布置作业背诵 3、4 自然段。九、板书设计10课后反思: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

16、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 “奇异”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壮丽( 2 自然段 )奇异( 3-4 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11齐读 2 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 米 长 5044 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

17、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 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 (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 3-4 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 5 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四、全文总结本文作者以简练、优美的文笔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表

18、达了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2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二、内容探讨:1、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课后反思:3、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

19、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13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1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自学生字词。2把课文读正确、

20、流利。3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 本文是 1933 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 500 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14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

21、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七、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18鸟的天堂第一次 大榕树第二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一、引入:1、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想象:群鸟) ,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1、出示课文(12-13 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

2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想象“群鸟纷飞”帮助理解。 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15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三、学习第一部分:(

23、课文 7-8 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 (在 7-8 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班级交流。 (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帮助学生理解。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帮助学生理解。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树叶多,小鸟扑翅

24、膀时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有风吹过。 )2、理解。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指名读 7-8 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 12-13 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16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学生写广告词。学生设计,组织交流。五、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学生自

25、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六、小结课文: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4、 火烧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火

26、烧云图景。今天,我们17就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吧!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同桌互读,自学生字、生词2、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三、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

27、哪些颜色?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10、让学生说出课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哪些形状,并试着表演出来。11、找一种你感兴趣的形状说说它的变化过程12、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13、练读:要求读出火烧云迅速变化的紧张感(一会儿,忽然,一转眼)14、同桌互读指名读,评议齐读。15、自由读第 7 节,火烧云形状特点,可用哪个词形容?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18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布

28、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六、布置作业:背诵感兴趣的部分七、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 、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学习写写景的作文,积累有关的对联3、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景物的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1. 写景作文的指导2. 把景物写具体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回顾旧知,激情导入19同学们,本组课文的作者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大自然的奇观,使我们倍受感染,产生了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9、同学们,你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板书:口语交际介绍一处自然景物。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接触大自然,发现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一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学路上,小河边、树林中、田野中会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情景)三、读要求,名思路1、读语文园地的第 18 页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要求?1)讲清奇特之处;2)说明怎样形成3)边听边问、边补充边讨论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1)先介绍是什么?2)再介绍怎么样?(重点:有序、 抓奇特之处、 具体形象)3)怎样形成的?4

30、)自己的感受二、学生个人准备(确定好内容,整理好思路,重点内容自己小声说说)三、四人小组交流(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四、班内试说,大家评议(请一名自告奋勇的同学演示,师生共同评议)1、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将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的奇特秀美展示给大家,可见同学们对周围的景物还是留心观察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发现会更多,对自然的情感会更浓,口语交际的能力会更强。202、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物第二课时一、谈话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看得出大家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自己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了,做得很好。你们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吗?这次作文就

31、要大家写一处景观。 (师板书:写一处自然景观)二、明确这次习作要求 、请同学们读课本页的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找同学说要求师生共同交流,得出结论:这次习作要求共有四点:(1)写一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身边景物均可。(2)突出一点奇特之处。(3)按一定顺序写。(4)具体生动。三、指导习作1、先说说准备写什么景物、哪一处景物,可以选择口语交际时说的景物来写。2、选择的这一处景观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给你印象深,令你喜爱。3、要突出奇特,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按什么顺序写?教师引导回忆观潮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的。描写潮来时的景观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 ,写景象从“一

32、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火烧云一课作者从地面的景物、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写出了它的奇特之处。4、指导重点部分的写作: 想想你所写的景观,准备重点写几方面去写? 学生思考后指名说说。21四、作文指导学生自已写,教师指导巡视,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随机点拨。五、作后指导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修改。第三课时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 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2

33、、读读背背: 自己练习读诗句。指名读。 想一想: 四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 男女生比赛读。 背诵诗句。抄写诗句。三、趣味语文1. 出示对联2. 了解对联的来历3. 了解对联的读法4. 了解对联的意思22上联: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喜欢读书。下联:年纪大了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惜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这幅对联告诫儿孙,后辈要好好珍惜时间,趁早读书。5. 出示回文句。(1)读法。(2)出示类似的语句进行练习。例:清心明目四、全文总结五、布置作业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学目标1

3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3题西林壁一、导入(师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 22 面,

35、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学习课文(一)解诗题,知作者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1 (师指名读古

36、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24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看到 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

37、重读)面目:(识:认清)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三)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25悟诗情师:刚才同

38、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 。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第二课时游山西村一、复习

39、导入1、背诵题西林壁2、说说题西林壁这首诗给人的启示3、过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对我们人生有启迪的诗游山西村二、学习课文1) 知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 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春作于山阴。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小村庄。262) 学习诗文,理解感悟 读诗,借助拼音读准读通 两人互读,指名读,检查朗读,并知大意(写农村喜获丰收,欢悦待客的景象) 再读,学生讨论交流,根据注解和字典弄清词句的意思,师予以补充。(不要笑话农民田家

40、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来的客人。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小溪,怀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默读,从诗文的词句中你有什么体会?(足,莫笑,丰年,让人感到农家人的喜悦、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景中寓有哲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种感觉,能举个例子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好像没有希望时,却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带来新的希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的感悟:只要不惧困难艰险,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会达到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体会情感。 (练习背诵)一、 小结学法学

41、习古诗主要的方法就是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欣赏。需要注意的是古诗文字词的内涵深刻,要仔细体会,才能深入理解,另外有些古诗文的词义和现代文有不同,注意要弄清楚搞明白。二、 全课总结三、 布置作业:背、默古诗。四、板书设计276、 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教具准备1实物展示台。2学生准备水彩笔。3爬山虎实物。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教学过程:一、 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

42、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读书要求:1、自学生字词2、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三、反馈读书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2这篇课文先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再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讲爬山虎脚的特点。28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五、感情读课文第二课时【学内教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

43、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一、请同学们看实物。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7

44、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9、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29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45、)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 、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

46、演示说出怎么爬。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30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男、女分开读)五、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课下写写它们的特点,好吗?六、板书设计: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虎 颜色:嫩红(灰色)的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7、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