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哈啤争夺战.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72568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啤争夺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哈啤争夺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哈啤争夺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哈啤争夺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哈啤争夺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哈啤争夺战一家在中国啤酒市场上排名第四、上市仅两年、此前市值仅 30 亿余港元的中型啤酒公司,如何成为香港近年来上市公司最大收购战的主角 特派记者 卢彦铮 发自香港/记者 张帆 发自哈尔滨新世纪以来香港最大收购战除了极少数知悉内情的人士,没人能预想到,自 2000 年香港电信案以来香港市场上仅见的大宗上市公司收购案,主角竟是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 249,以下简称“哈啤”)内地啤酒业排名第四、上市不到两年、此前市值不过 30 多亿港元的一家中型啤酒公司。主动或者被动加入战团的,则是世界超一流啤酒集团美国AnheuserBusch Limited(以下简称 AB)和南非的 SAB

2、Miller PLC(以下简称 SAB)。SAB 是世界啤酒业排名第二的跨国公司,去年 6 月曾购入哈啤 29.6股权进而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与后者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独家策略投资者协议”。5 月 1 日,哈啤宣布单方面终止此协议,理由是 SAB 未能达致协议所定的目标。一天之后的 5 月 2 日,AB 正式出手。AB 在世界啤酒业排名第一,是 SAB 的头号对手。该公司宣布,将以 10.8 亿港元的价格收购 Global Conduit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GCH),一家在英属处女岛注册的公司。而这家 GCH 刚在 40 天前签约,从哈啤第二大股东手中买下了上市公司 29.

3、07的股权。作为一家历史上的国有企业,哈啤在上市后,仍是国有持股公司,其第二大股东是在BIV 注册的哈尔滨啤酒厂有限公司(简称 HBF)。而 HBF 的直接股东,则是哈尔滨市政府在港的窗口公司香港国利发展公司。两家生死对手在同一家中国啤酒公司交手。SAB 几乎是猝不及防,但立即做出了反应。就在 5 月 2 日,SAB 做出强烈反击,通知哈啤公司董事会,发出对哈啤的全面收购要约。全面收购,亦即收购者宣布可以某一价格,要约从投资者手中买下某一上市公司的全部股票。在香港,如果大股东持股超过 30,则有强制性规则,要求其进行全面收购(可申请豁免)。当然,持股 29.6的 SAB 本无全面收购的义务。此

4、次主动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旨在成为哈啤的绝对控股股东,最终把竞争对手逐到场外。在资本市场的购并活动中,这种不经与其他大股东协商谈判的全面收购,被称为“敌意收购行动”。SAB 的报价相当吸引人:每股价格 4.3 港元。与 4 月 30 日哈啤停牌前一天每股 3.225港元的股价相比,SAB 的报价给出约 33.3的溢价。以哈啤 2003 年年报每股盈利 0.11 港元计算,收购价的市盈率约为 37.7 倍。根据哈啤已发行股份计算,这一收购涉及总金额 43.123 亿港元,成为 2000 年以来香港最大的全面收购案!在近年来颇为寂默的香港市场上,哈啤收购战成为最令人振奋的大事件。5 月 5 日,此宗

5、全面收购要约正式公告,哈啤股价应声大涨 45.7,从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 3.22 港元急升至 4.7 港元。悬念的力量SAB 需要等待哈啤股东们对其全面收购要约的反应。然而,这一敌意收购几乎是立即遭遇了哈啤管理层及原第二大股东哈尔滨市政府一方的回击。根据香港联交所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自 5 月 5 日后的 21 天内,SAB需向股东寄出收购文件,在寄出后 28 天内取得 50以上的股东投票权。如果 SAB 获得超过 50股东接受其要约,则 SAB 将无条件地按 4.3 港元价格购买任何股东向其出售的哈啤股权,收购到 50以上即可称获得成功;但如果最终收购到 75以上,则由于哈啤公众

6、股降到 25以下,不符合公司上市交易标准,哈啤将下市;而如果收购比例达到 90以上,则 SAB 有权向剩余股东强制性地收购其股权,使哈啤成为一家 SAB 独资公司。但就在 SAB 发出要约收购后,哈啤管理层在数日内频发公告,表示管理层及公司对SAB 全面收购要约不表支持。5 月 8 日,哈尔滨日报发表消息,称哈尔滨市市长“日前”与 AB 总裁会见,表示AB 是哈方面“一直希望的合作伙伴”。在双方短时间内密集出拳之后,接下来可能只有等待。AB 需要等待 GCH 与哈尔滨啤酒厂有限公司所签股权转让协议获得批准。由于这部分股权的最终性质是为国有,其转让的审批,据哈尔滨市国资委股权处处长杨晓兴告诉记者

7、,已经按照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上报至国务院国资委。能否获批,审批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目前无从得知。SAB 则需要等待哈啤股东们对其全面收购要约的反应。为收购成功,SAB 至少需要从市场上购得 21的股权。它面临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如果在最长 50 天内承诺接受其要约的股东所持股权不超过 50,则 SAB 的要约转为有条件(即可以不再收购)的;如果 60 天内仍无法购足 50股权,则此宗收购宣告失败。哈啤的股价数日间上下剧烈波动,至 5 月 14 日星期五本文截稿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停在 4.775 港元,比 SAB 的要约收购价高出 0.475 港元,显示香港市场对此宗收购战的进展仍抱

8、有浓厚的期待。市场预期 AB 交易获批成算很大。因此,在香港上市的哈啤,其实已经成了两大跨国啤酒集团厮杀的战场。SAB 是否会提高收购价格?AB 将做何反应,是退出交易、出售到手的股权,还是反收购?几乎每一个相关人,包括哈啤的小股东,都有机会成为得益者,鹿死谁手还要看到最后。哈啤与华润啤酒之争拥有 1000 多员工的哈尔滨啤酒厂本部,位于哈尔滨市城区东部不算繁华的香坊区,四周绿树成荫。哈尔滨啤酒厂已经有百年历史,“哈尔滨啤酒厂”之得名可溯至 1932 年,而其前身,一家俄国人开设的啤酒厂,则始创于 1900 年。香港市场上的风云,距离这里似乎太远。几位哈啤员工均告诉记者,围绕哈啤上市公司的股权

9、争夺,他们既无从知悉也不甚关心哈啤公司自 2002 年 6 月在香港上市以来,哈啤厂的员工们没有感觉到上市及股权变更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两年的收入也没有什么变化。记者随机询问的几位员工的工种从司机到车间工人皆有,月工资从 700 到 1500元不等。在当地,这算是不错的。哈尔滨啤酒厂是哈尔滨的支柱企业,根据欧洲市场调查公司 Euromonitor 所统计的数据,其产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占到 4.3,名列第四。虽然市场老大青岛啤酒、老三燕京啤酒份额均在哈啤之上,但哈啤真正的死敌是华润啤酒公司。市场份额为 10、排名第二的华润啤酒管理本部在北京,但最主要的市场即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正在哈啤

10、的家门口。由此便不可小看 SAB 的战略意图。这家南非跨国公司持有华润啤酒 49股权,去夏又从哈啤原第一大股东中企基金(香港)买下近 30股权,并与哈啤公司签下“独家策略投资者协议”。SAB 行政总裁 Graham Mackay 当时发表声明称,SAB 将把发展重点放在本地品牌,以巩固地区性的领先地位,意欲挑战整合华润与哈啤这一困难任务。然而,这一设想被认为并不容易兑现。“哈啤与华润是天敌,他们不可能合作。”一位接近哈啤的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此外,与华润相比,哈啤的规模要小得多华润啤酒 1993 年由华润创业与 SAB 合资组建,先后通过收购控股等途径控制 24 家啤酒企业,目前啤酒生产能力达

11、到 305 万吨。而哈啤现拥有啤酒生产企业 13 家,年啤酒产销量达 150 万吨。关键在于 SAB 并非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亦不具备对企业控制力。分析家普遍指出,无论推动华润啤酒与哈啤进行何种“整合”,至少在“内部人”力量强大的哈啤,很难得到认可。此次 SAB 提出要约收购后,哈啤管理层特别强调了对 SAB 无法协调华润啤酒和哈啤的失望和不满。5 月 7 日,哈啤发表公告称,“董事会并不相信本公司的长远前景,应与其于中国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华润啤酒相连”。在这份公告中,哈啤甚至不客气地直指 SAB无法同时以华润和哈啤股东的身份,使双方达到“协同效益”,怀疑其是否能纯粹透过增加持股量而达到目的。

12、并称管理层和全体雇员都不会支持 SAB 的收购建议。5 月 9 日,48 岁的哈啤董事长、哈啤厂厂长李文涛出席哈啤厂职工代表大会。李向职工代表解释,因为 SAB 同时持有华润啤酒股份,而华润一直与哈啤竞争激烈,为了公司未来发展,管理层不支持 SAB 发出的全购要约。人们只是不甚理解,“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在近一年前 SAB 入主之时,浸淫中国啤酒业已有 20 多年的李文涛应当早已看到了这一点。为什么那时李文涛及其哈啤上市公司整个高管团队不仅支持,而且直接参与了 SAB 的股权收购行动?关于当时的情形,记者从接近哈啤以及接近 AB 的投资银行家得到了不尽相同的两种说法。一位接近哈啤的投资银行家

13、告诉记者,哈啤原大股东中企基金售股前与 AB 与 SAB 都有接触。哈啤公司本身当然更属意 AB,但 AB 未表兴趣,因此最终卖给了 SAB;但接近 AB 的一位市场人士则称,AB 其时已属意收购,只是被 SAB 捷足先登而已。SAB 入局缘由无论事实是哪种情形,对于哈啤管理层来说,当年的 SAB 收购无疑是一次犹有余味的“双赢”。公开文件所显示,哈啤所有执行董事路嘉星、李文涛、符辉、鲍刘锁、区致华,以及财务总监林傍水,合组一家英属处女岛注册公司 Advent。该公司再与 SAB 合组 Gardwell公司,从哈啤第一大股东中企基金收购 2.95 亿股哈啤股份,占哈啤股权的 29.60(摊薄后

14、的现比例为 29.41),价格则为每股 2.29 港元,总价 6.7555 亿港元。SAB 持有Gardwell 公司 95,其余 5的权益归于 Advent。根据哈啤在香港联交所公布的认购协议,SAB 认购 Gardwell 的 95股权须支付 9500万港元;李文涛等高管控制的 Advent 认购 Gardwell 的 5股权须支付 500 万港元。此外资料表明,在 Advent 中的持股比例为,路嘉星占 27、李文涛占 23、符辉占19、鲍刘锁占 10、区致华占 18、林傍水占 3。至于 Advent 所持 5股份如何进一步套现,在公开文件中有明确规定:SAB 向 Advent授予“选择

15、权”。这一“选择权”要求 SAB 向 Advent 购买选择权股份,总代价 5500 万港元,并在收购哈啤股份完成后一周年后、三周年前分两批行使。协议还规定:如果在三年中,SAB 提出全面收购哈啤,或出售转让哈啤及 Gardwell 的股份,则购买选择权股份代价为1.1 亿港元。由是,靠管理层的支持,SAB 当年得以顺利进入哈啤,并签订了有效期为三年的“独家策略投资人协议”。不过,SAB 显然并未掌握哈啤管理权。SAB 获得了任命两名非执行董事的权利,但在哈啤公司执行董事名单中,当年的大股东代表中企基金行政总裁区致华仍保留了执行董事的职位,除总裁路嘉星外,其余三名执行董事均来自哈尔滨。公司的控

16、制权并未改变。由于 SAB 此番启动了全面收购要约,原与 Advent 约定的选择权计划即行启动。Advent将有权要求兑现其选择权计划中承诺的 1.1 亿港元权益。根据各自比例计算,路嘉星将获利 2970 万港元、李文涛获利 2530 万港元、符辉获利 2090 万港元、鲍刘锁获利 1100 万港元、区致华获利 1980 万港元、林傍水获利 330 万港元。哈啤管理层不认为此次与 SAB 的冲突包含任何个人经济动机。总裁路嘉星 5 月 7 日对英国金融时报说,与 SAB 所签选择权协议,并没有影响到管理层的决定。“管理层的决定完全依据公司利益作出”。哈啤股权变迁根据哈啤上市公司在联交所网页上

17、的披露,其总部位于香港中环德辅道中环球大厦。记者在这里的指示牌上看到,哈啤、哈啤原大股东中企基金的控股股东中企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中企基金投资管理公司的全资母公司太阳集团,同在 11 层办公。记者来到 11 楼,才被告知,哈啤及中企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已经搬离,此处只剩下太阳集团。曾任哈啤非执行董事的太阳集团董事谢国林谢绝了采访。中企基金色彩斑驳。内地华夏证券曾是其发起人之一,后退出。一位曾任职于中企基金的华夏证券员工告诉记者,中企基金约在 1994 年1995 年成立,在爱尔兰的都柏林上市交易。中企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稍晚,最初大股东是韩国的大宇等企业,后来退出,太阳集团成为单一股东。太阳集团

18、持股 80的股东为叶肇夫。叶颇为低调,如果不是因为他古玩收藏极富且精,并曾将春秋早期的子仲姜盘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在投资界外可能无人识得。1998 年、1999 年间,中企基金旗下全资子公司 CEDF 从当时的哈尔滨啤酒厂外方股东香港新中港集团购买了其所持哈啤的 52股权。2000 年,哈啤厂所持股权被转至哈尔滨市政府在港窗口公司国利发展的全资子公司哈尔滨啤酒厂有限公司(注册于英属处女岛),哈啤从此在法律上即成为“纯外资”公司,虽然其股东、管理层与境内机构均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2002 年 6 月 27 日,哈啤在港成功上市,两大股东 CEDF 及哈尔滨啤酒厂有限公司所持股权稀释至 39和 33

19、.5,其余 27.5由公众持有。2002 年 7 月到 2003 年 6 月间,哈啤通过行使超额配股权、定向配股以及兑换可换股票据所附的换股权,哈啤的总股本已经由最初的 8.8 亿股扩大到 9.78 亿股,而哈尔滨市政府通过 HBF 所拥有的股份比例已摊薄到 29.78。到了 2003 年 6 月,哈啤上市一年期满,大股东股权解冻之际,中企基金在第一时间选择了退出。6 月 27 日,CEDF 将所持 2.95 亿股哈啤股权出售给 SAB 所控制的 Gardwell 公司,套现6.755 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CEDF 并未向 SAB 出售其所持的全部哈啤股权。实际上,在向 SAB 售股之前,C

20、EDF 公司作了一次重组,向后来加入的股东Brewery Investors Limited 公司(下简称 BIL)回购其所持的本公司股权,而支付的对价则是 4220 万股哈啤股权。另有 400 余万股哈啤股权,则出售给其他人士。如此种种安排,SAB 最终所购入的股权约为 29.6(后来稀释为 29.41),而间接为哈尔滨市政府所持的股权亦稀释至 29.25(后进一步稀释至 29.07。这两个相差无几的比例,一方面保证了当时的战略投资者 SAB 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却也为日后出卖国有股份出现两大股东相争的局面埋下伏笔。很明显的是,一旦争夺出现,即使某些股东如 BIL人士所持股权绝对量并不大,但其

21、取向也将成为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参见辅文BIL 的角色)。今年 3 月 20 日,哈市政府将股份售予 GCH,作价 9.47 亿港元。很显然,哈啤第一大股东售股于公司上市一年后售股、第二大股东在其后数月内售股,以及上市前后围绕股权结构的种种筹划,其间配合丝丝入扣,当不是偶然所致(参见资料哈啤大事记)。“哈啤在上市之初的股权结构就是以出卖为目的精心设计的,一切都在精密的计算之中。”一位哈啤上市的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说。目前国内大型啤酒公司的控股权多由大股东掌握,例如广东控股及华润创业(HK0291)分别持有粤海啤酒及华润啤酒 51股权;喜力及 SAB 则持有余下 49。外资若要取得控股权,惟一方法

22、就是向大股东要求增持,况且大股东与策略性股东多有协议,若出售股份,策略股东有优先认购权,“第三者”要介入亦有难度。哈啤目前两大股东各持三成、公众持股四成的格局,便成理想的收购战策源地。GCH 出场与哈啤第二大股东哈尔滨啤酒厂有限公司签约,斥资 9.47 亿港元购买其所持 29.07股权的 Global Conduit Holdings(GCH),是一家英属处女岛注册公司。3 月 20 日,这项交易正式签约,目前正待批准。Conduit 的中文意义是“通道”,公司的功能正如其名。或许自恃有“独家协议”在先,SAB 对于 GCH 的进入起初并未在意。一位接近此项目的投行人士透露,其实,就在哈尔滨政

23、府方面向 GCH 出售股权之前,先曾与 SAB 有过谈判。据说,SAB 坚持以去年 6 月的收购价买下哈市政府手中的股份,约为每股 2.29 元。而后来的买主 GCH 出价为每股 3.25 元,高出近 42。“SAB 错误判断了形势,他们认为 AB 已经放弃了进入哈啤的机会,也不相信 AB 还有进入的要求。”一位接近哈啤的投资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他说,当哈尔滨政府打算出售股份时,SAB 至少有两次机会防止目前与 AB 争夺的局面出现。不仅哈尔滨政府一方,甚至后来的 GCH,也曾尝试与 SAB 谈判,但均因价格原因未达成一致。他猜测 SAB 的想法是,如果 SAB 保持惟一战略投资者地位,GCH

24、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并不能对其拓展策略造成威胁,SAB 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突破策略协议,再以接近自己期望的价格取得其手中的股份,达到全面控制哈啤的目的。当然,GCH 没想到,哈啤后来中止了与 SAB 的策略投资者协议,而竞争对手 AB 迅即购入 GCH 公司并获得哈尔滨市政府手中哈啤股权的购买权。SAB 被迫以更高的价格发起全面收购。SAB 行政总裁 Graham Mackay 在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后悔我们比原计划付出了更高的代价。”由于 GCH 所购买的这部分哈啤股权属于在海外上市的地方国有资产,既非红筹股也非H 股,情况特殊。哈尔滨市国资委产权处杨晓兴处长对财经说,他

25、们已经依照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将这一股权转让案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不仅在哈尔滨,在全国这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她说。在有关交易等待国资委批复落实的两个月中,以“独立第三方”姿态出现的 GCH 显得神秘低调。在公告中,它为一群投资者持有,并且每个股东所拥有的权益均不超过 20。具有戏剧性的是,在它还没来得及成为真正的大股东而被披露更多的信息的时候,哈啤进一步的股权结构变动却已经开始预演。“4 月间,GCH 方面已经主动与包括 SAB、AB 在内的三个买家接触,洽谈出卖哈啤股份事宜”,一位知情者告诉财经。实际上,哈啤股份也是 GCH 的全部资产。GCH 的全资母公司为 Capital Selec

26、t Enterprises Ltd,也是一家处女岛注册公司。它的最终受益人显然早已做好了转手哈啤股份的准备。神秘的中间人耐人寻味的是,决定出高价买下哈啤股份的 GCH 实际控制者,不可能不知道,SAB 与哈啤的“独家策略投资者协议仍然有效,而且有效期为三年。这意味着新的策略投资者根本无法进入。那么,如果不是对此协议有可能单方中止心中数,怎能确知自己手中的大把哈啤股份可以迅速转手给 AB?事实上,SAB 与哈啤的独家协议不仅明确了前者的地位,还规定 SAB 不再购买哈啤任何股份,导致 SAB 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总投票超过哈啤已发行股本的 29.7(公司新发股份导致摊薄除外)。据此,哈市政府当初向

27、SAB 出售股份尚情有可恕,而 GCH 又能拿出什么缘由?一位接近 AB 的投资银行人士称,这是“GCH 作为财务投资者所冒的风险”。显然,GCH 的控制者之神机妙算非常人所及。5 月 1 日,哈啤果然单方面中止与 SAB 的策略合作协议。据透露,AB 当即与 GCH 的所有者进行谈判签约,是日工作至凌晨三点。5 月 2 日,AB 即宣告从 CGH 的母公司 Capital Select 手中收购 GCH,总代价 10.8 亿港元。须知当初 GCH 向哈市政府方的出价是 9.47 亿港元,而一旦 GCH 与哈尔滨方面的交易得到批准,转手间,这家 Capital Select,幸运的中间人,即可

28、在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资金的情况下赚取 1.312 亿港元。而且,待交易完成后,未来哈啤大股东 GCH 的最终控制者是AB。Capital Select 及其所有人则将成功地继续保持神秘。可能是为了把此事做得更加干净漂亮,Capital Select 完成交易后即将功成身退,“自愿”清盘,其所获得的过亿港元收益将归属其股东所有。这些股东,从头到尾,无须披露其身份。这些股东是谁?直到目前,仅有香港知名上市公司观察者 David Webb 指称一位名为“Philip Kan Sung Chee”的人士及一位名为“David Lee Sun”的人士分别为 GCH 及Capital Select 的董事

29、。至于这两人是否股权关系链条的终点,目前根本无从证实。争战就是一切发出全面要约收购之后,SAB 必须在 5 月 5 日之后的 21 天内向股东寄出收购文件,在寄出后的 28 天内取得 50的股东投票权。市场普遍相信这并非易事。据财经了解,SAB 在发出全面收购要约之前,曾与摩根大通、Capital Group 等机构投资者洽购其股票,但并未成功。这两家机构投资者 2003 年初参与哈啤配股,持有合计约 5的股权,此后,便不断在市场吸纳,最终持股分别达到 8.16和 7.91。在 5 月 7 日至 13 日,摩根大通分两次以高于全面收购要约价的市价,部分减持哈啤股权。虽然市场存在 SAB 提高出

30、价,但一位知悉内情的投资银行家告诉记者,他不相信 SAB 会再提高价格, “如果失败,SAB 将股份卖掉退出依然获利,SAB 只需把住底线,让竞争对手进入哈啤付出更高代价就可以了。 ”据本刊记者采访国务院国资委人士,对方仅作程序性回答,国资委审查出售国有股权案,最主要的准则便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对于审批时间长短并无明文规定。以此反观哈尔滨方面出售哈啤股权案,可知哈尔滨方面售股在价格上毫无问题,每股3.2 港元的定价远高于哈啤净资产;且该股权属于地方国有资产,其之所以上报国务院国资委,是因为该笔资产转让受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约束所致。以此推想,GCH 购股计划最终获批的可能性甚大,但此宗售股计划不透明处实在过多,国务院国资委是否要作进一步了解,以及需要多长的时间作出批复,都难于确定。在哈啤的舞台上,SAB 与 AB 的争夺战仍将继续。AB 并不缺时间。相关文章: BIL 的角色 哈啤管理层的价值实现 哈啤大事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