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72279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仙游金石中学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年语文科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

2、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抽象思维能力的

3、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骨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在概括能力

4、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 2 -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 “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 ,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

5、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B. 在古人类时期,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个道理。C. 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D. 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

6、、类概念。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代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B. 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C. 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 “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D. 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

7、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可以推断- 3 -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B.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C. 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 “明月” ,使形象更逼真,说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D.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答案】1. C 2. C 3. D【解析】1. 试题分析:A 项, “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的说法以偏概全,太绝对,

8、原文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B 项,古诗歌中和原始神话中说明道理的方式用反了,原文是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 。D 项, “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 ,强加因果。原文不存在因果关系。2. 试题分析:C 项, “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不全面,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倒数第二段,文章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

9、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 项, “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

10、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对 饮- 4 -非鱼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

11、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

12、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

13、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阳光- 5 -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

14、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大哥问:重不重?父亲说:还行。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大哥说:

15、不疼了。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我说:三十年西凤。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6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的冰挂,与后面描写的阳光相互呼应,环境的变化也暗示着父子关系

16、的变化。B. 小说中母亲的哭,既因为爱子情深,也因为她性情柔弱,痛恨父亲的粗暴专制却无能为力。C. 父亲被问到“怎么从小只打大哥”时一声不吭,对饮时又沉默不言,都是心有愧疚的体现。D. 小说运用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方式,父子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构成一条贯穿小说的线索。5. “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 两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作品分析。【答案】4. A 5. (1) “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 (2)“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 “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

17、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或答“写作视角可以与人称结合,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 6. (1)第一句,指父亲与大哥相互仇视、对抗,根本不把劝解的人放在眼里。 (2)第二句,指大哥与父亲相处融洽,彼此关爱,忽略了旁人的存在。 (3)作者借此表达希望父子两代人能够消除隔阂对抗,走向理解和谐的主题。【解析】4. 试题分析:B 项, “痛恨父亲的专制”不妥,父亲虽然粗暴,但他的粗暴多数因哥哥做了坏事而起,不能算是专制;在文中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对父亲的“痛恨” ,更多的只是劝解与哀求。C 项,对饮时的沉默,反映的是父子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D 项, “父子相互关爱”只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不

18、是贯穿小说的线索, “父子关系的变化”才是。5. 试题分析:注意从“叙述者” “参与者” “感受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分析角色的变化。点睛: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其具有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特- 7 -征。6.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的主旨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

19、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等,总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此题注意从两个关键句分析主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材料一: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者却是孩子的这样的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当前,中产阶层家庭队伍逐步壮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口接近

20、1.8 亿,预计到了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0 亿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

21、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育体现出价格优势。 ”熊丙奇认为。搜狐网 2017 年 08 月 18 日材料二:近段时间, “小猿搜题”涉不雅内容,指控“作业帮”蓄意抹黑陷害,两大在线教育平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背后的乱象及问题也浮出水面。- 8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

22、机构。 ”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 “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 ”程方平解释说。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极性。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

23、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 ”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让整个行业受益。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材料三: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节。程方平认为:“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方能取得办学资格,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 ”

24、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加以鼓励,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 ”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

25、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 9 -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7. 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密切相关。B. 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C. 在线教育依托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响面,促进社会进步。D. 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

26、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在线教育自身的优势两个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B. 材料二和材料三具体分析了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并从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C. 依法依规对在线教育的规范管理,主要体现在机构资质审核和教师资格认证,以及鼓励性政策等方面。D. 多种在线教育形式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兼顾课程种类及内容。E. 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政府不仅要打造有利的环境,还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行

27、业自我完善发展的具体可行措施。【答案】7. B 8. AC 9. 健全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完善行业标准,明确奖惩规则。加强知识内容体系建构,丰富课程种类及内容,培育优秀教师团队。【解析】7. 试题分析:B 项“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说法不正确,原文说“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这里的“跨越”意味着突破限制,与过去的线下教育、线下课堂相比,在线教育- 10 -由于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教育资源 分配不平等带来的后果,但不意味着它能“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 。教育

28、资源分配不平等,是一个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的复杂问题,且“教育资源”包括的方面有许多。A 项根据材料一第 1 段可知,C 项根据材料一第 2、3 段提炼,D 项根据材料一第 4 段概括。8. 试题分析:A 项根据材料一概括可知;C 项根据材料三梳理概括。B 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未“具体分析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 ,仅在材料二开头提及在线教育行业隐藏 乱象,并未具体分析。D 项, “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恰当,根据材料二第 4 段“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及第 5 段内容可知,重点是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内容。E 项,政府“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不恰当,建设良好品牌不是

29、政府的职责,政府只能在政策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能越俎代庖,亲自操刀。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题答题信息区间在材料二。注意题干中“自我完善发展”的限制。材料二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二、三两段主要谈健全行业自律的问题,具体又分为两个措施:第二段中,程方平提出的具体措施是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第三段,姚建龙和储朝晖又提出建立完善客观的行业标准的问题。第四

30、、五两段,谈另一方面的措施,即从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方面着手,对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师提出具体措施。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刘继元降,以所部安抚城中。师还,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三迁右班都虞候、领涿州刺史。雍熙中,改马步军都军头。端拱初,出为宾州团练使

31、,历冀、贝二州部署,徙天雄军。二年,入为侍卫马军都虞候、领洮州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契丹南侵,汉忠合诸军击败之,斩馘甚众。真宗即位,自中山召归。俄复出为高阳关都部署,进领威塞军节度。成平三年,又为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兼安抚使,迁侍卫- 11 -马军都指挥使,改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路都排阵使。契丹掠中山,汉忠率诸将阵于野,契丹遁,追斩甚众,获其贵将。加殿前副都指挥使,改领保静军节度。五年,罢西面经略使,命汉忠为邻宁、环庆两路都部署,李允正、宋沆为钤辖,领戍兵二万五千人,委汉忠分道控制。数月召还,坐违诏无功,责为左屯卫上将军、出知襄州,常奉外增岁给钱二百万。未上道,暴得疾卒。赠太尉,以其长子

32、内殿崇班从吉为阁门祗候,次子从政、从益为左右侍禁。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故所部无益。性刚果,不务小节,轻财乐施。好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以是自矜尚,群帅不悦。(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B.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C.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

33、力置左右D.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B. 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C. 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D. 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汉忠身材出众,年少豪放不羁。他膂力甚强,身形魁梧高大,面对高继冲的征召,他却

34、不肯前往应召,最后因为斗殴杀人而跑到京城。B. 王汉忠作战勇敢,得到皇帝赏识。他在攻打太原的战斗中,受伤不下火线,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皇上将其由内殿直都知升为东西班指挥使。C. 王汉忠受到重任,英勇抗击契丹。他在两次抗击契丹入侵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杀敌甚多,并在第二次战斗中,活捉了契丹地位显要的将领。- 12 -D. 王汉忠爱好读书,军队纪律严明。他爱好读书,喜欢读书人,并且还能作诗,但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所以将领们都不太喜欢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2)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日:“

35、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 ”【答案】10. A 11. D 12. D 13. (1)王汉忠随太宗出征太原,率先登城,被流矢射中眼珠,作战更加奋勇,皇帝赞许他,升为东西班指挥使。(2)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 ”【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此题可利用句中人名、地名、官

36、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经宿复苏”指的是“被殴杀的少年” ,而不是“其父” ,故应在“复苏”后断句;“奇”的对象是“材力”,而不是“材” ,故应在“材力”后断句。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 级。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依靠平时的知识积累,然后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B 项, “而受封的官员都是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所以选 B。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1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 项,

37、手下的将领很不高兴的原因不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 ,而是王汉忠“自矜尚” 。所以选 A。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从征、急、壮,被动句- 13 -“流矢中眸” 。 识略、行师、祝、贷。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参考译文】王汉忠,字希杰,是徐州彭城人。年轻时豪放不羁,膂力过人,身形魁梧高大,擅长骑马射箭。徐州节度使高继冲

38、想将他召至帐下,王汉忠不肯前往。因为斗殴杀了乡里少年,就逃走了。一夜之后,被害者复活了,其父派人在萧县追上了他,王汉忠不肯回去,向西到了京城。太宗在王府,召见了他,很欣赏他的身材和气力,将他安置在身边。太宗即位以后,任命他担任殿前指挥使,屡次升迁为内殿直都知。王汉忠随太宗出征太原,率先登城,被流矢射中眼珠,作战更加奋勇,皇帝赞许他,升为东西班指挥使。刘继元投降后,用他的部下安抚城中。班师回京后,改任殿前左班指挥使,三次升迁为右班都虞候,兼涿州刺史。雍熙年间,改任马步军都军头。端拱初年,出任宾州团练使,历任冀、贝二州部署,迁任天雄军。端拱二年,入朝为侍卫马军都虞候,兼洮州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

39、契丹向南入侵,王汉忠会合诸军将其击败,杀敌甚多。真宗即位后,将他从中山召回朝廷。不久,又外放高阳关都部署,晋升为威塞军节度使。咸平三年,又任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兼安抚使,改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改任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路都排阵使。契丹掳掠中山,王汉忠率领诸将在郊外布阵迎击,契丹败逃,王汉忠领兵追杀,斩获很多,活捉其地位显要的将领。加封殿前副都指挥使,兼任保静军节度使。咸平五年,罢西面经略使,任命王汉忠为邠宁、环庆两路都部署,李允正、宋沆担任钤辖,统率戍守边疆的士兵二万五千人,交付王汉忠分道控制。数月后召回京城,因为违抗诏令无功获罪,贬为左屯卫上将军,出任襄州知州,在基本俸禄之外每年增加供给钱

40、二百万。尚未赴任,得暴病而死。追赠太尉,以其长子内殿崇班王从吉为阁门祗候,次子王从政、王从益为左右侍禁。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 ”因此他的部下从无偷盗抢劫之事发生。性格刚强果敢,不拘小节,轻视财物乐善好施。爱好读书,颇能作诗。喜欢儒士,对待幕宾佐吏有礼,名声很大,因此骄矜自大,上级将帅都不太喜欢他。(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宋】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14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

41、愁满眼共谁论?却应 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释】李之仪(10381117) ,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 ,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起句照应诗题, “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 “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 “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 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

42、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D. “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E. 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15.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C 15. 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之情: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

43、限寂寞惆怅。【解析】14. 试题分析:B 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 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诗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 (也有人认为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44、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5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2)苏轼的水调歌头用反诘语气埋怨月亮故意给人增添忧愁偏偏在人离别时月圆的句子是:_,_?(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写了在边塞军营送别使臣归京的场景帐内且歌且舞,开怀畅饮;傍晚时分,大雪纷飞,气温骤降,冷到了“_”的程度。【答案】 (1). 海日生残夜 (2). 江春入旧年 (3). 不应有恨 (4). 何事长向别时圆 (5). 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45、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圆” “掣”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016 年 9 月,中国政府再次公布了“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中国智能制造正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

46、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 16 -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有关专家指出:笔者认为,导致此轮房价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扩张速度太快,控制房价必须从收缩货币入手,否则,其他措施只能是扬汤止沸。报道上指张爱玲身无长物,居所非常简单,没有家具、没有床,她睡在活动铺盖上面。发现她的警察说:“不记得她房子有什么家具,只知道到处有很多纸张文件。 ”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比过去提高了许多,这一定程度上让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愿望予取予求,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缺乏耐心和吃苦精神

47、。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时不我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望文生义。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望文生义。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身无长物:比喻很贫穷。生杀予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 。后指任意索取。望文生义。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务公开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B.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

48、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C. 国产大飞机的一些关键部位是否国产,一些核心技术能否掌握,这恐怕是判断一个国家在一个领域实力的重要标准。D. 犯罪嫌疑人打着应聘酒店服务员为幌子,趁老板及客人防范松懈,实施盗窃,涉案金额为 5 万余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 17 -分。A 项,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搭配不当, “增强”可以和“政府公信力” ,但是不能和“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搭配,可以在“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

49、、监督权”前面加“保障” 。B 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去掉“凭着”或者“使” 。D 项, “打着应聘酒店服务员为幌子”句式杂糅, “打着应聘酒店服务员为幌子”是“打着的幌子”和“以为幌子”的杂糅。19. 下列各句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句是( )A. 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对方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再接再厉。 ”B. 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 ”C. 老师,我们十五班大部分同学都回长沙了,明天大家会在母校聚会,想顺便来看望您,不知您是否方便接见我们?D. 妈妈,我已经毕业一个月了,昨天,我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特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