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运动的世界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冬去春来、植物生长;汽车奔驰、雄鹰翱翔。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回顾本章内容,我们先从整体上认识了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和不同人对运动的不同描述,重点学习了机械运动,认识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会了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直线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一、基本内容回顾1、自然界中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把 叫做机械运动。那么物理学中的动与静指的是什么?人们是怎么描述的呢?2、宇宙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那个物体是运动的呢?原来,我们说一个物体在运动或在静止
2、都是选择了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 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 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 我们就说它运动的快;如果被研究的物体 我们就说它运动的慢。3、同一物体是运动或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利用它为我们服务。如: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就可把货物运到高处,这是因为:人和货物相对于扶梯虽然是 的,但扶梯相对于地面是 的。24、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物理学中用 ,即 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计算公式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5、机械运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把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把 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匀
3、速直线运动中用速度公式计算出的速度表示的是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速度公式计算出的速度表示的是 又叫平均速度。6、速度公式又可变形为 、 进行路程、时间的计算。在运用公式计算时要注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还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来进行有关计算。 (关于这两点,根据设计的题目再加以说明)7、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时间相同时,人们用通过路程的远近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路程相同时,人们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人们是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大小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并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为速度。这种方法叫做“双元”相关物理量的引入方法,在以后的学习
4、中我们将经常遇到。 (如压强、密度、功率等)二、典例精析例1、把书本放到桌面上,尺子放到书本上,向前慢慢拉动书本,以 为参照物时,尺子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时,尺子是静止的。解析: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我们是先选定一个参3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反之,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本题中,尺子和书本一起向前运动,尺子相对于书本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而相对于桌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桌面为参照物时,尺子是运动的;以书本为参照物时,尺子是静止的。那么若以桌面为参照物时,书本是 的;以尺子为参照物时,书本是
5、的。例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填写换算过程。15m/s= = km/h72km/h= = m/s解析:进行单位换算时,所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等量替代” 。如15m可看作是15个1m,而1m与 和100cm都是相等的,则15m可以换算为15 , ,也可以换算为15100cm,由此可见当把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时除以进率,当把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时乘以进率。进行复合单位换算时,要采用分子、分母同时进行“等量替代”的方法,使计算中的每步等式都成立。把握了这一原则,就可以避免在进行单位换算时,特别是复合单位换算时出错。km11000等量替代等量替代=54km/h15m/s=151m1s=15km11000h13
6、600=153.6 kmhkm11000s2t2 v2 30m1m/s= = =30s4例3、不遵守交通规则是酿成车祸的重要原因。小军放学回家走到公路边,看见一辆汽车从远处快速驶来,就马上停了下来。(1)根据图中所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如果他不马上停下来,而是以1m/s的速度横穿马路,会出现什么情况?(2)在快到学校门口的公路旁,往往有“前方学校”的警示牌,它的作用是什么?解析:图中所示的情景是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本题中汽车到达A点的路程是450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15m/s,那么汽车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为 ,小军横穿马路的路程是30m,横穿马路的速度是1m/s,那么小军横穿马路所用
7、的时间为 ,由于 t1= t2,所以就会发生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而实际上,汽车到达A点而人还没有到达A点时,也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这里提醒同学们,在横穿马路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在进行有关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时,还要注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例4、八(三)班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明同学在60m赛跑中的速度情况,三位记时员将其跑过20m、40m、60m处的时间记在下表中。路程(m) 0 20 40 60s1 450m =t1 15m/sv1= 30s =S2 30m =t2 1m/sV2= 30s =5时间(s) 0 3.8 6.6 9.6(1)请你利用上面表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具体说明小
8、明在60m赛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2)要想更精确地描述小明同学在60m赛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表格填在下面的空白处。解析: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描述物体的速度时,有时需要知道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上的速度,则需要测出该段路程及该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计算出速度即可;有时需要比较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则此时就需要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个相等的路段,分别测出每一段所对应的时间,计算出每一段的速度并进行比较、分析才可得出结论。本题所设计的表格中,在探究小明同学在60m赛跑中的速度 变化时,该组同学把60m平均分成了3段,从表中可看出每段路程上所对应的时间分别为3.8s、2
9、.8s、3.0s,通过计算可得出的对应速度分别为5.3m/s、7.1m/s、6.7m/s, 比较、分析可知小明同学在60m赛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先快后慢。要想更精确地描述小明同学在60m赛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把60m路程平均分成更多的路段,按照上述方法测出时间,计算出速度,分析、比较即可得出结论。三、专项训练与检测一、 选择题1.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是以旗杆为参照物的6D.杨利伟在飞船中,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2.我国自己研制的“飞豹”
10、轰炸机可以在空中执行加油任务,若“飞豹”轰炸机和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地面而言, “飞豹”轰炸机是静止的B. 选择“飞豹”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相对于加油机来说,受油的轰炸机是运动的D. 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C.月亮躲进云里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4李伟同学百米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s,如果他前6s的平均速度是8m/s,那么他在后6s的平均速度约为 -( )A8.5 m/s B.9 m/s C.10 m/
11、s D.8.7 m/s5.某同学通过本章学习,养成了估测的良好习惯。下面是他平时的一些估测结果,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 )A普通住房房间的高度为3m左右 B教室里40w日光灯的长度约为1.2mC.一般公共汽车的行驶速度约为60km/h D.抄笔记时,写一个字的时间7约为1min二.填空题1.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 .2.根据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你获得的信息有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收费站至少需要 min. 3.右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的信息
12、有:(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两物体做 运动.4.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线.从图线可知:(1)通过10m的路程时, 物体用的时间少;(2)在运动了8s的时间里, 物体通过的路程多;(3)甲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乙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4)乙物体比甲物体晚 s到达距起点15m处的位置.三、探究实验题1.研究物体运动规律,通常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记录物体运动的位置,以减小测量的误差。下图所示为两个小球沿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闪光照相的时间间隔为0.1s,图上数字8为闪光时刻的顺序编号,请仔细分析照片,回答下列问题:(1) 、小球A在做什么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 、小球B在做什么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 、从闪光时刻编号1到编号7的运动过程中,哪个球的平均速度大?(4) 、两球在运动过程中,在哪些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相等的?2.右图是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停表每格表示0.2s , S1=90。据图,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时间t 1= s,前半程小车的平均速为 m/s, 后半程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实验中,某同学是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的时间,计算出小车后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他这种收集信息的方法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