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11桃花源记小测姓名: 成绩:一、 词语加点解释(64 分 22 个,1-17 每每词 3 分,18-19 每词 2 分)1 缘溪行 ( ) 2 落英缤纷( ) 3 甚异之( ) 4 豁然开朗( ) 5 俨然( ) 6 阡陌( )交通( )7 黄发( )垂髫( ) 8 怡然自乐( ) 9 具答之( ) 10 咸来问讯( ) 11 率妻子 ( ) 邑人来此绝境( )1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13 无论魏晋( ) 14 延至其家( ) 15 便要还家( ) 16 欣然前往( ) 17 无问津者( )18 诣( )太守,说如此 19 不足( )为外人道也二、解释下列多
2、义词(16 分,每词 2 分)武陵人捕鱼为( )业 便舍( )船,从口入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屋舍( )俨然处处志( )之 寻( )向所志寻向所志( ) , 寻( )病终三、 翻译(20 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四、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
3、是不可能实现的。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 _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 _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_4、表现 “村人” 热情待客的句子有?(用原文) _5、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用原文)_6、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用原文)_2陋室铭 爱莲说 小测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2姓名: 成绩: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7 个,每词 3 分,51 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_ 灵:_2、斯是陋室 斯:_ 3、惟吾德馨 德馨:_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_ 乱:_5、
4、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_ 劳:_6、何陋之有? 何:_ 7、可爱者甚蕃 蕃:_8、濯清涟而不妖。 濯:_ 妖:_9、不蔓不枝。 蔓:_ 枝:_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 1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_12、宜乎众矣。 宜:_二、解释下列多义词(9 分,每词 3 分)无丝竹之( )乱耳 何陋之( )有 水陆草木之( )花三、翻译句子(每句 5 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4、孔子云:“何陋之有?”_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6、莲,花之君子者也。 _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8、牡丹之爱,宜乎
5、众矣。 _四、回答下列问题 1、 陋室铭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_ _2、 陋室铭一文点睛之笔是哪句?_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_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_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_6、 爱莲说一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_7、 爱莲说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_8、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_3核舟记小测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3姓名: 成绩: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4 个,每词 4 分,56 分)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_ 2、诎右臂支船 诎:_3、左手倚一衡木 衡:_
6、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_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_ 6、尝贻余核舟一 尝:_贻:_7、高可二黍许 可:_ 8 其两膝相比者 比:_9、矫首昂视 矫:_ 10、钩画了了 了了:_11 其船背稍夷 夷:_ 12、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_13、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_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32 分,每词 4 分)为( )宫室、器皿、人物 明有奇( )巧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 )东坡 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 )二黍许 能以径寸之( )木珠可( )历历数也 闭之( )三、翻译句子(12 分,每句 4 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_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_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四、回
7、答下列问题1、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2、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4、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1. 盖大苏泛赤壁云 2.嘻,技亦灵怪矣哉 3.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用料体积小 所刻事物繁多 刻物情态毕备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44 大道之行也 小测姓名: 成绩: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4 个每,每词 4 分)1、选贤与能 与:_ 能:_2、男有分,女有归 分:_ 归:_3、货恶其弃于
8、地也 恶:_4、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_ 贼:_ 作:_5、是谓大同 是:_ 大同:_6、女有归 归:_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_ 皆:_8、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_二、解释下列多义词(6 个,每词 4 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 亲:_2、不独子其子 子:_ 子:_3、天下为( )公 不必为( )己三、翻译句子 (每句 4 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2、谋闭而不兴。_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四、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什么?2、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最高准则是什么?3
9、、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55三峡小测姓名: 成绩:一、解释下列词语(55 分,每词 5 分)1、夏水襄陵 襄:_2、乘奔御风 奔:_3、素湍绿潭 湍:_4、不见曦月 曦:_5、晴初霜旦 霜旦:_6、飞漱其间 飞漱:_7、属引凄异 属引:_8、或王命急宣 或:_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_10、良多趣味 良:_11、乘奔御风 奔:_二、解释下列多义词(20 分,每词 5 分)自( )三峡七百里中 沿溯阻绝( )自( )非亭午夜分 绝( )巘多生怪柏三、翻译句子(25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3、素湍绿潭,回清
10、倒影 _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四、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_2、 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_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_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_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66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小测姓名: 成绩: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60 分,每词 5 分)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_ 俱:_2、晓雾将歇 歇:_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_ 欲:_ 沉鳞:_4、五色交辉 辉: 5、答谢中书书 书: 6、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_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8、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11、也 交横:_。 盖:_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5 分,每词 5 分)念无与( )为乐者相与( )步于中庭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三、翻译句子(25 分)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四、回答下列问题1、 答谢中书书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_2、 答谢中书书填空1)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了_ 之美。2)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表现了_ 之美。3)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_之美3、 记承天寺夜游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_。4、 记承天寺
12、夜游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_5、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_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77观潮 小测姓名: 成绩:一、指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每词 5 分,70 分)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_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方:_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而:_ . 略:_4、仅有“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逝:_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_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 溯迎:_7、吞天沃日 沃:_8、如履平地 履:_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干:_10、既而渐近 既而:_11、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_12、天下之伟观也 观:_13、虽席地不容间也
13、 虽:_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5 分,每词 5 分)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 )最盛。海涌银为( )郭仅有“敌船”为( )火所焚三、翻译句子(15 分)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_2、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_3、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_四、 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_而_,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1) 写“形“的句子是_(2) 写“色” 的句子是_(3) 写“声” 的句子是_(4) 写“势” 的句子是_2、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_新中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小测88湖心亭看雪 小测姓名: 成绩: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
14、义(45 分,每词 5 分)1、余拏一小舟 拏:_。2、雾淞沆砀 沆砀:_。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_。 更:_。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_。5、人鸟声俱绝 绝:_。 6、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_。7、莫说相公痴: 痴:_。 8、上下一白 一:_。二、解释下列多义词(30 分,每词 5 分)是( )日更定 是日更( )定是( )金陵人 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上下一白( )三、翻译句子(25 分)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_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白。_3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4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5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四、回答问题 答案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 _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