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69467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知之为知之_不知为不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翻译课文,首先,请同学们尝试把文中的句子进行翻译,熟知文意。,(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重点:诲:教导;女通汝(r)你;为:表判断,相当于是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是:指示代词,这,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角度:求知方面-应该虚心求教、实事求是,启发: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子曰:盖

2、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有些人自己无知却自认为什么都懂,硬充内行来做事,我没有这样做过。多读书、多听、多问,选择其中好的采纳;多看多亲身体验,然后记在心里,这就是知之的程序。”,不懂装懂【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用计气死魏国大将曹真,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统领大军向祁山开来,诸葛亮派兵布好八卦阵,司马懿不懂破阵之法,硬着头皮派张虎、戴陵攻阵,全部被俘。蜀将关兴与姜维三面夹击,司马懿大败而归。,反面例证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这里是戏称)请为王吹竽,宣

3、王说之。廪食s以数百人等(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不懂装懂的吃菱人 有个人学识很浅,却又喜欢不懂装懂。一次,他去人家那儿做客,主人端上一盘菱角。他不认识这东西,更不知道怎么吃,就随手拿一只连壳一起塞进嘴里嚼起来。主人忙教他:“别忙,得剥了壳再吃。”他不想承认自己的无知,就说:“这谁不知道!我不过是想连壳吃清清火而已!”主人又问:“这么说,你老家也种菱角?”这人很神气地回答:“当然啦,我们家乡前山后山种的都是菱角树呢!”,()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翻译重点: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末如之何:也作无

4、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翻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念叨“怎么办,怎么办”,说明他在动脑筋,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学到知识。,角度:解决问题时-勤于动脑,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这两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

5、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勤于思考和实践取证的精神,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

6、考呢?” 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思考,是最有力的武器。确实,不懂得思考的人便不懂得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思考,是学习最好的方法。 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 ),思而不学则怠(陷入困境 )。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 ),仁在其中矣。”,(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自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7、(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重点翻译: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食通“蚀”;之3:代词,他。更:改正(变),翻译: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8、,李逵负荆 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正逢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下山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世说新语中有则周处知错就改的故事。 原文是: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

9、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10、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

11、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批评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翻译: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由浅入深地认识“道”提高自己,直至达到觉解的地步,获得永无穷尽的人生快乐 。如果仅仅将“道”作为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工具,并非真的顿悟天

12、地,领悟人生之真谛。,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重点翻译:厚,薄:多,少;而:连词,表并列,不译;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翻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角度:与人相处方面-责己严,待人

13、宽,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有一位哲学家,海边亲自经历了一艘客轮遇难,船上的水手、乘客没有一人得以生还,他痛骂上苍不讲理,难道就因为一个罪犯在这艘船上,竟然让众多无辜的乘客同样受害吗?当他正在怒骂的时候,有一只蚂蚁突然咬了他,这位哲学家更生气,随即踩死了其它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了,用拐杖敲着哲学家,说:“哈哈!你用上苍的方式,对待可怜渺小的蚂蚁,难道你还有资格去说上苍吗?”,蒋琬“

14、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蒋琬为政遵诸葛亮遗风,明察善断,循法治国。故群臣悦服,乐于效命。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象话了!”而蒋琬却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赞扬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好,他也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翻译:子夏做了

15、鲁国莒父(jf)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计较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故事: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

16、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小车无軏 ,(yu)其何以行之哉?,重点翻译:其:副词,怎么;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那它靠什么行走呢?”,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

17、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重点翻译: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翻译: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了。”自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装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剩下的两项先去掉什么呢

18、?”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但假如人们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的住脚了。”,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彫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角度: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重点翻译:岁寒,指时令到了寒冷的时候。彫,通“凋”,衰落。,翻译: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的

19、流淌!”,启发: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1、 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2、 处世-责人严,待人宽,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4、 治国处事-“民(人)无信而不立”,5、 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

20、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ng)然(浅薄固执的样子)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_2、如何理解言必

21、信,行必果? _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_ 苟毋适卫,吾出子 苟_出_ 盟可负邪 负_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_,1、提示:三类。 2、说到做到,行动坚决。 3、遭遇;如果;放出;背弃。 4、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被胁迫的、在非正义的情况下而盟誓的。无须遵守。,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3、人能弘道,。4、 ,则远怨矣!5、无欲速,无见小利。,。 6、,。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不知为不知,过而不改,非道弘人,躬子厚而薄责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其何以行之哉?,7、 岁寒,。8、 逝者如斯夫,!,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舍昼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