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巩固: 1、俄国什么时候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2、走上资本主义之后,参与国际竞争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3、俄国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参与一战,俄国在“一战”中的状况,材料阅读:思考“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从1914-1917,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务由1913年的88亿卢布上升到1917年的500亿卢布。,“一战”将俄国推向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引发了革命。,“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
2、命。” 列宁,1、背景:一战使俄国陷于全面崩溃境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2、时间: 3、主要任务: 4、性质: 5、结果: 6、革命后的困惑:,一、二月革命,1917.3,推翻沙皇专制,结束王朝统治,出现了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确立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七月,临时政府镇压人们群众,打死打伤六七百人,并且逮捕部分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下令通缉列宁。,1、时间: 2、地点: 3、领导者: 4、任务: 5、性质: 5、经过:
3、6、结果:,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十月),彼得格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列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社会主义革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攻冬宫,起义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列宁宣布新政府的成立,十月革命有何影响?,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均受影响)(打破了近代世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
4、面,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归纳: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对比,无产阶级 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性质: 斗争形式:,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异,结果:,历史意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首创精神、光辉典范; 第一次胜利、国内外两条道路开辟,思考: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的差异?,对我们建设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有何启示?,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硬套,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定了布列斯特和约,由此退出一战。,革命胜利后,人们迫切要求摆脱战争,十月革命胜
5、利之后, 如何巩固苏维埃政权?探索俄国富强之路。,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背景: 目的: 内容: 影响:,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为保证国内战争胜利 农业、工业、商业 特点:利用行政强制性手段,实行计划经济,渡过难关,但是损害了人民利益,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可是现实生活说明原来我们错了。”,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又做出了怎样的探索?,2、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背景: 开始时间: 内容:,国内战争的结束 192
6、1年 农业、工业、商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强制性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思考“新经济政策”的“新”在何处?,新经济政策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利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有何作用?,1、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为苏联的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2、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如果我们
7、不能实行退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新经济政策将是俄国变成社会主义俄国”,如何理解“退一步,进两步”呢?,退一步:进两步:,由完全公有制到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1、扭转经济崩溃局面,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2、最终公有制战胜私有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沙俄”、“苏俄”、“苏联”的区分: 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1922年成立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沙俄(1917年之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8、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如何判断一项政策(改革)是否正确? 评判依据在于 1.是否符合国情 2.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991年苏联解体,一战灾难,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十月革命,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本课小结,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B,练习检测,1俄国二月革命最主要的成
9、果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俄国退出大战,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2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民族解放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A,B,练习,1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B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C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D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D,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
1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1917年,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 A十月革命 B三月革命 C十一月革命 D二月革命,D ,二、填空,1. 年11月发生了“十月革命”,推翻了 _ _ 在俄国的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目标检测,C,C,A,1、选择题 (1)俄国二月革命后,国内形势的基本特
11、点是 A.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B.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了国家事务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大据点是 A.斯莫尔尼宫 B.玛丽娅宫 C.冬宫 D.白宫 (3)十月革命的最高领导者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 勃列日涅夫,目标检测,(4)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 无代价征收农民多余粮食 C. 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D.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5)新经济政策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