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肩上承担着的谈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就如行人肩上的行李,也许很沉重,但不能丢掉,因为它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生活要延续,责任也得向前走,它会伴随着我们走完整个人生。其实,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学校园这一方神圣的精神净土也被物欲感染了。当今一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忧患感和责任感早已经不再被当作光荣和使命背在肩上。诚信和自立的严重缺失,激情和追求的退化,挫折承受能力的下降,承担责任和使命的勇气的消减如果说战争年代的莘莘学子们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为革命四处呼喊,为美好明天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是一种责任,那么,在和平年代,大学生依旧有着灌注时代特色的责任和使命
2、: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注自身发展,回报父母期望,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时代发展付出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无论对个人、家庭或者社会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很有必要加强对自身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个人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将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萧伯纳说:“自由意味着责任。 ”大学生身处一个相对自由的校园环境中,自然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也自然要具备相当的责任意识。个人责任意识便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首要意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
3、,每个中国人的心灵都受到强烈的震颤,改革作为利益调节强有力的方式,对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面临着一场优胜劣汰的危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而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意识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面前,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使得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功利化倾向,而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潮的渗透和就业环境的剧变,导致“适者生存”的人生价值观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竞争,不讲合作,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
4、甚至不惜为一己私利而牺牲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却不以礼待人;注重个人发展,缺乏集体观念;担心自己遭埋没,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服务精神、奉献精神不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观念,从而走上了“自我中心论”的歧途。上述大学生个人主义的产生无非是他们在培养个人责任意识的过程中矫枉过正的结果。更多情况下,我们所指的个人责任意识是懂得通过个人的态度、自律、忍耐和行动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承担个人责任意味着对自己所作出的选择负责;不能因为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埋怨别人;不能企图找理由让别人对个人处境负责;不论事情如何,由个人来决定采取的态度和回应的方法;认
5、识到自身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以合理和有组织的方式展开;对自己的健康、理财、学习、精神和人际互动等领域承担责任;定期诚实地盘点个人的优势、能力、品德和成就;不让恐惧、怀疑、愤怒、敌意、悲观、消沉击倒自己,及时重新确立目标系统当代大学生是我国 21 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责任意识无疑是这一代人力资源的核心素质,而个人责任意识又是一切问题背后的问题,在此,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小诗可以为大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提供一个借鉴:注意你的想法,它会成为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它会成为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成为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
6、成为你的命运。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以及自觉程度,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必须懂得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必须懂得个人的行为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在自己参与的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基础上,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自降生之日起,最初总是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发生关系,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了对自己与家庭关系的认识,从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所谓家庭责任意识,就是要爱家里的人,爱自己的家庭。当大学生还在校读书,未脱离家庭而独立工作、生活前,就应从亲情上懂得、领悟到爱意,滋生爱人的
7、意识,进而从理性上逐渐认识到人与人相互间需要用责任意识来协调。当代大学生由于经历了激烈的升学竞争,大部分都能领悟到来自家庭的呵护与照顾,在家长意味深长的目光中他们找到了学习动力。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来自父母的关爱熟视无睹,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激,更不用提对父母的关心了。显然,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确实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可以通过感恩、成长、奉献而培养家庭责任意识,早日实现由一个孩子向一个成人的转变,并为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夯实基础。把责任推己及人,责任便会像水波那样愈推愈远,愈推愈薄。这是一种狭隘的小农意识和自私品格,很可能导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封闭利己主义。而社会
8、责任意识,则是从利己主义的反方向出发,把对个人正当利益的关心,融入到对公众利益的关怀中去,这要求个体正确处理个人、及体育国家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他人利益,树立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意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将自己献身于社会,去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意识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逐步提升。然而,我们也看到全国各地高校频频传出学生跳楼事件,这种自残、自杀行为不仅反映了自杀者在个人责任意识上的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人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和责任心来对待这一切。一个人
9、再强也离不开社会的帮助,社会施给的恩惠即使再小也要铭记于心,没有感恩的心的人格是不完整和不健康的。用感恩的心和责任心来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有责任意识的人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感激之情,会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从而体现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是其不可或缺的思想内涵。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作为有知识的一代新人,他们获得了接受高等
10、教育的权利,同时更应了解大学生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意识就是主人翁意识,它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发挥积极性的表现。而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畸形的社会竞争意识和学校德育教育的部分缺失构成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偏差的主要原因。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主演表现在自我意识过于浓重或过于缺乏、个人责任与家庭、社会责任错位等方面。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借助漂亮的说教或空洞的、鼓动性的喊叫,它们只能以日常交往为基础,在整个生活过程中深深地灌输到头脑中去。因此,在同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对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大学不是享受的天堂,而
11、是知识的殿堂,是丰盈充实自我的地方,那些只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的。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我证明的渴望去踏上一条追求的路就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的负责;面对人生的一些重大挫折时,要努力克制和认真调整,而不是选择堕落或轻生,这也是一种责任,是对关爱自己的人的负责;拿破仑曾说:“活着,总要为社会留下点什么” ,作为大学生,为社会做点能力之内的事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们被培养了如此多年,这是对社会的责任。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送给当代大学生的话里说:“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带有这么一种眼光,一是自己有可能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而是带着改变自己的愿望。 ”从这些话里,我们看到仍然是“责任”二字。大学生是希望的象征,是具有高文化水平的一群青年才俊,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责任意识就是一面旗帜,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怀着责任心去做每一件事,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李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