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查报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对于推进我市“ 四化两型” 建设,促 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发展,建设幸福株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精神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市政府研究室牵头组织开展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专项调研。我们通过深入分析我市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有关城市先进做法,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一、我市社会管理工作现状社会管理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事业
2、的改革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管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目前,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连续两年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民意测评居全省第一,连续两次荣获“ 长安杯” ,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一)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机制初步成形。目前,全市已基本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格局。通过做强基层,坚持预防和化解并重、排查和调处并行,推动人民调解、行2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信访工作协同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现了制度化。通过定期小排查和敏感期
3、间大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赢得了处置主动权。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紧密结合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 工作机制已 经初步形成,全市各级人民调解和三调联动组织每年调处大小矛盾纠纷 2 万起以上,防止群体性上访、制止群体性械斗、防止民转刑、防止纠纷引起自杀等激化事件 500 余件,为维护我市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二)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网络初具规模。我市正着力加强街面巡逻防控网,根据警情特点,结合发案区域,实时调整各级公安机关、各巡防力量和治安积极分子的同步布控,针对性地强化高峰巡逻时段,高发案件路段、卡点的巡逻人数调整,使警力
4、布局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巡防效果。完善单位内部防范网,行业场所控制网,健全社区治安防控网,建立健全智能科技防控网,不断推进“数字株洲” 建 设,全面整合电子监控资源,将居民区智能防盗系统、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复杂场所监控点与监所电子巡更系统等进行联网合并,对人、地、物、事、组织实行整体性动态控制。构建人口管理协作网,大力度推进了全市社会化的整体防控工作。(三)城乡基层社区管理改革全面启动。目前,我市共有 325个城市社区、1818 个建制村。从 2009 年开始,在全市推进了以“选聘 结合、政居分 设” 为 主要内容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3改革过去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
5、二元化管理体制,在社区增设社区服务站,将原来由居委会承办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行政管理工作分离出来,由社区服务站负责承办,构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目前,我市天元区、芦淞区 40 个社区已经完成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看,通过改革,形成了更加合理的社区治理结构和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基础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构建了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四大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涉及 130 多项。对于农村社区,我市按照“试点先行、探索推进、由点到面、全面深化”的总体思路,提出到 2015
6、 年,全市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 80%,城市四区和云龙示范区实现全覆盖,绝大多数农村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 的建设标准。目前,各试点村按照不同建设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组织,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130 个,建立便民超市 160 个,成立各种社区协会组织 200 多个。(四)社会组织积极作用不断显现。截止 2010 年底,全市登记社会组织 1057 个,其中社会团体 700 个(市本级 319 个,县市区381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 357 个(市本级 121 个,县市区 236 个),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社会组织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
7、服务显示了其独特优势,比如,我市许多商会建立的内部矛盾调解机制,大大缓解了政府化解矛盾纠纷的压力,社会组织还在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开展4起到了积极动员作用。我市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团结各方面力量,凝聚各方智慧,在提供服务同时,引导公众合理反映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五)虚拟社会综合管控初见成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市高度重视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把握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内容海量、传播快捷、主体草根、空间无界等特点,用先进理念管理虚拟网络社会。一是实施全方位监看,形成了“专业人员重点监看、技术系统常规监看、多级多部门联动监看、相关网站协作监看” 的四轮驱动工
8、作格局。二是推行 专业化研判。通过分级、分类、分段研判,增强了应对网上舆情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抓好针对性处置。网上舆情处置与网下问题处理相结合,及时报告,主动会商,积极推动问题解决,努力消除网上舆源,防止舆论炒作。二、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调研中我们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 变成了 “社会人”,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且呈主体多元、结构复杂、需求多样的特点,再加上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社会矛盾相对凸显。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影响迅速扩大,医患纠纷、劳
9、动争议、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征地拆迁中产生的旧矛盾、新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我市社会管理体系面临着重大考验。虽然我市的社会管理不断得到加强并有所创新,但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市5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株洲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存在问题还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视还有待加强,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相比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较长时期追求以经济发展速度为中心,这种片面的追求 GDP 增长导致在发展定位上只注重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而忽视整体效益、长远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忽视了政府公共职能的发挥。我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是不争
10、的事实,但如何公平地使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新焦点。如果没有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问题就会不断增多,社会矛盾就会不断加剧,社会管理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忽视,直接导致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不清晰,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没有得到强化,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不强,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缺乏主动意识,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观念意识淡薄等,无法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管理格局,无法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大好局面。(二)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管理还不相适应,社会管理主体相对单一。单一的管理主体、严格的条
11、块关系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导致我市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形成了一种“大政府,小社会”格局。调研发现,社区、农村基层组织、中介组织等本可以完成的社会管理工作对政府部门有较大的依赖性,同时由于职能划分不清晰,难以避免出现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导致行6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提高。目前,我市还普遍存在责、权、利不对等的现象,同时市政府过多掌握社会事务管理权,区县、乡镇、社区等基层组织缺乏积极性,很难保证对基层一般性社会事务的有效治理。专门从事信访接待的工作部门不能很好将工作落实到位,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还比较单一,离真正的“绿色通道” 还有较大的距离。有的部门存在“人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的现
12、象,对上访群众要么冷眼相看,要么推托敷衍,让群众不但有话无处说、有气无处消,又累积了新的怨气。还有的部门对信访部门交办、转送的信访材料不及时办理,甚至石沉大海。这样,就导致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事情频繁发生。(三)部门、社会、公众难以协调联动,社会管理没有形成合力。多元主体的并存是我市现阶段社会管理工作一大特点,社会管理格局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主体培育,包括政府主体、非政府治理主体、公众社会管理意识的培育;另一个是构建起多元主体合作网络。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市、县、镇是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需要若干配角多元联动进行,特别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
13、接联动的三调工作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在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方面,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困难,受理纠纷较多的行政部门如劳动、环保、药监、安监、国土等部门需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机制。调研发现在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各级政府并没有把更多职能以多种形式下放给那些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承担,导致这些提供公共服7务的组织不愿意承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四)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机构及人员配置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在我国,财权往往高度集中在上一级政府,事权则层层下移给下一级政府乃至最基层的乡镇政府,作为政策最终执行者的基层政府和组织承担了大量的社会管理事务,却缺乏足够的财
14、力和人员作保障。此次调研普遍反映我市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人和钱“两大困境 ”,由于资 金和人员的缺乏,承担大量社会管理工作的政府和组织在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疲于奔波,疲于应付,更无从谈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比如说流动人口管理,由于待遇低、任务重,留不住人、人员变动大,信息采集员队伍无法稳定,流动人口管理问题重重。(五)流动人口数量激增,人口服务和管理任务艰巨。2010 年,为贯彻落实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加强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的意见,我市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迅速递增态势,管理形势较为严峻。2008 年我市登记的暂住人口为 188491 人,36163
15、 户;2009 年为 296924人,56560 户;2010 年为 382967 人,72412 户;以上数据是登记数据,根据公安局工作人员意见,由于我市流动人口管理严重滞后,信息登记录入不到位,数据更新不及时,实际流动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上述数据。(六)出台了一系列社会管理政策措施,但落实力度不够。自2010 年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株洲市加强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的意见、 株洲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8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由于职能划分不明确、组织领导机制不健全、多元投入不到位、考评激励不严格等原因,这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有的甚至无法施行。三、外地
16、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进经验近年来,全国部分城市面对社会管理新形势的挑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破解制约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创造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社会管理机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机制。天津市西青区将原来独立的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 3 个部门进行整合,实行集中统一办公,集中接待群众,集中解决问题。同时,将劳动保障、建委、房管、环保、民政、计生、公检法司等十几个部门的职能下放到街镇,在中心内设立住房保障、劳动就业、残疾人服务、综合执法等多个服务窗口,实行“ 一站式” 办公、 “一条龙” 服 务,这种“3+X”工作模式抓住了在基层吸附
17、矛盾、化解矛盾的关键,靠前服务、便民服务、综合服务。街道、乡镇领导和综治干部每天轮流接访和定期下访,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综治信访动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解决在初始阶段。深圳市不断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一是调解网络进一步完善。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大力推进人民调解进企业、进物业、进事业单位,行业和区域性调解组织也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 1867 家,基本做到 “ 有9(民间)纠纷就有(人民)调解组织”。二是专兼结合、以专带兼的调解员队伍渐具规模。一大批高素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调解员队伍,目前全市共有专、兼职调解员近 17000 名,其中专职调解员
18、 800 多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等专业力量也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全市 250 多家律师事务所、上千名律师参与调解纠纷近累计万宗,成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新的力量。三是人民调解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加大,2008 年全市共投入人民调解工作包括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调委会和调解员的补助经费达到 700 多万, 2009年预算进一步增加至近 900 万元,为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网络。深圳市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重点是编织、建设好六张网,即情报信息网、基础防范网、视频监控网、网络管控网、打击整治网和区域协防网。经过几个月
19、的建设,深圳警方摸索出了一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好做法,如罗湖警方把六张网分解为区域五大工程,成立专职社区警务队,加强对重点场所和人员的管理;福田警方利用优势科技力量,开发了视频监控系统,打防管控结合,着力打击犯罪;龙岗警方狠抓大鹏半岛试点工作,并加强“警企联动 ”,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内保力量的作用,加强安全防范,以及信息录入、居住证办理等工作;坪山警方则依靠坪山新区管委会,全区动员,并开创性地运用“ 三送三求 ”工作法,即 “一送服务,求理解;二送文化,求支持;三送平安,求共识” ,努力构建和谐 的警民关系。10(三)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江苏省常州市通过实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等举措,
20、探索出了一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促进了“ 平安常州” 建设。 该市首先实行以房管人。通过“ 流动 人口管理服 务中心” 或中介物 业公司对出租屋进行托管,尤其为出租人及承租人提供房源、招租、纳税、家政等多元化服务,有效规范了房屋租赁行为。对“城中村” 、“城郊村”等流动人口集聚的重点区域,全市不定期组织公安、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实行以业管人,是该市管理服务流动人口的又一做法。他们对用工人数多、且符合自主管理条件的厂企单位,通过签订管理责任书,指导建立流动人口协管组织,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办证、法制教育、技能培训、安全管理等日常工作。对娱乐服务、建筑工
21、地、路边店等 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或部位,也通过签订责任书,确定经营业主的管理义务。对旅店业、留宿浴室,通过安装旅馆信息系统,将全市宾馆饭店、留宿浴室全部纳入系统管理。针对流动人口中无固定住所、无正当职业、无合法身份的“三无人 员” ,常州市重点强调登记办证率,通过“ 以证管人” ,形成无 证寸步难行的严管氛围。同时进一步完善现行暂住证的内在功能,改变流动人口频繁变动、重复办证、一人多证的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暂住证注册制度,保证“ 一证 走遍常州 ”。(四)城乡基层社区管理改革。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居委会直接选举,从根本上完成了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社区居委会与政府之间的依附关系,明确了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