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州十校联合体 2013 届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 )1下列说法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A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BCO 2、NO 2 或 SO2 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DMg(OH) 2 和 Al(OH)3 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 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 MgO 和 Al2O3
2、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 2 B次氯酸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 l8 个中子的氯原子: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3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都能一步直接实现的是甲 乙 丙 丁A FeCl3 FeCl2 Fe2O3 Fe(OH)3B Cu CuO CuSO4 CuCl2C NO HNO3 NO2 NH3D Si Na2SiO3 SiO2 SiF44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NaHCO 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
3、 的大B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中, 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 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 c(H )= 1.01013 molL-1 的溶液中:Na +、S 2 、AlO 2 、SO 32B有 NO3 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 4+、Ba 2+、Fe 2+、Br C某无色透明溶液中:Na +、MnO 4 、SO 42 、CO 32D某溶液既能溶解 Al(OH)3,又能溶解 H2SiO3:K +、Na +、HCO 3 、NO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N A 个
4、 Fe(OH)3 胶体粒子的质量为 107gB向含有 FeI2 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 1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NAC8.0 gCu 2S 和 CuO 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 0.1NAD2.3gNa 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 0.1 NA 到 0.2 NA 之间7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 2CO3HClOHCO3 , 氧化性:HClOCl 2Br2Fe3+I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 2 与 H2O 的反应:Cl 2H 2O 2H Cl ClO 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碘酸能使溶液变成无色C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
5、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ClO + CO2 + H2O = 2HClO + CO32D200ml 2mol/L 的 FeBr2 溶液中通入 11.2L 标准状况下的氯气4Fe2+ + 6Br + 5Cl2 = 4Fe3+ +3 Br2 +10Cl8已知 W、X、Y、Z 为短周期元素, W、Z 同主族,X、Y、Z 同周期,W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 Z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Y 为金属元素, X 单质的还原性大于 Y的单质的还原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 与 X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BW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 Z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X、Y、Z、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若 W
6、与 Y 的原子序数相差 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 Y2W39在 25 、101 kPa 下:2Na(s)1/2O 2(g) =Na2O(s) H1414 kJ/mol2Na(s)O 2(g)=Na2O2(s) H251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 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和 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 Na 与足量 O2 反应生成 Na2O,加热时生成 Na2O 的速率加快D25 、101 kPa 下,Na 2O2(s)2Na(s)= =2Na2O(s) H317 kJ/mol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
7、在的甘油B在“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C “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 CoCl2,干燥剂呈粉红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11在化学学习中,利用类比推理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以下类比推理正确的是AA 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 CH4、SiH 4、GeH 4、SnH 4 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可推知 V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也具有完全同样的变化规律B加热 Ca(HCO3)2 水溶液,低温蒸发至干,最终产物为 CaCO
8、3,从而有 Mg(HCO3)2水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后的最终产物为 MgCO3CCO 2 通入 CaCl2 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因此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也没有沉淀生成DAlCl 3 溶液中加入 Na2S 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3+3S2+6H2O=2Al(OH)3+3H2S,可知 FeCl3 溶液中加入 Na2S 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3S2+6H2O=2Fe(OH)3+3H2S1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查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13等物质的量的 X、Y 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平衡:X(g)Y(g)
9、2Z(g) 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减小B增大压强,Z 的浓度不变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 的浓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 Z,X 的体积分数增大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
10、反应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15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 Na、Mg、Al 分别与 100mL2mol/L 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 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三种金属中有两种金属过量B参加反应的金属 Na、Mg、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32C镁的物质的量为 0.1molDX=2.2416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Na 、Ba 2 、Al 3+、AlO 2 、CO 32 、SO 42 ,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 Na B向沉淀丙中加入过
11、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C向沉淀乙中加入饱和 NaF 溶液,沉淀消失D气体甲乙均为 CO2,丙为 NH317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 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 KI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说明:在题中给定的条件下,I 对应的氧化产物只有 I2。 )A图中 AB 段发生的是过量的酸性 KMnO4 溶液与 KI 的反应B从题中可以判断得出还原性:I Fe2+Mn2+C根据 OC 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 KMnO4 的物质的量为 0.5molD取 B 点以后的少量溶液滴入几滴 KSCN 溶
12、液可以检验 Fe3+的存在18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 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 cm(An )cn(Bm ),称为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已知下表数据:物质 Fe(OH)2 Cu(OH)2 Fe(OH)3Ksp/25 8.01016 2.21020 4.01036完全沉淀时的 pH 范围 9.6 6.4 3对含等物质的量的 CuSO4、FeSO 4、Fe 2(SO4)3 的混合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最先看到的是蓝色沉淀B该溶液中 c(SO )c(Cu2 )c (Fe2 )c(Fe 3 )5424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调节
13、 pH 到 45 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 CuSO4 溶液D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调节 pH 到 9.6 后过滤,将所得沉淀灼烧,可得等物质的量的 CuO、FeO、Fe 2O3 三种固体的混合物二、非选择题(共 4 大题,共 46 分)19 (8 分)在 FeCl3 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 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己知:KspF e(OH)3= 4.010-38 。回答下列问题:(1)FeCl3 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 I 加入铁屑的主
14、要作用是 ,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3)过程 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过程 II 中调节溶液的 pH 为 5,金属离子浓度为 。20(12 分)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1)O3 与 KI 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是_和_。(填分子式)(2)O3 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 3 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知 O3 的起始浓度为 0.0216 mol/L。pH 增大能加速 O3 分解,表明对 O3 的分解起催化作用的微粒是_(填化学式)。在 30 、pH4.0 条件下,O 3 的分解速率为_mol/(Lmin)。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 O3
15、 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填字母代号)a40 、pH3.0 b10 、pH 4.0 c30 、pH 7.0(3)O3 可由臭氧发生器 (如上右图) 电解稀硫酸制得。图中阴极为_(填“A”或“B ”),其电极反应式为_。若 C 处不通入 O2,D、E 处分别收集到 x L 和 y L 气体(标准状况),则 E 处收集的气体中 O3 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_。( 忽略 O3 的分解)21 (13 分)X、Y、Z、M、G 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Z的离子与 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 ZX 为离子化合物;Y、M 同主族, 化合物 Cu2M 和 Cu2Y
16、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 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Z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G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 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写化学式)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写化学式) 。 ZX 的电子式为_ 。 Cu 2Y 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熔融状态下,Z 的单质和 FeG2 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 ,反应原理为:2Z + FeG2 Fe + 2ZG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22 (13 分)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 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已知次硫酸
17、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 120以上发生分解。以 Na2SO3、SO 2、HCHO 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右图所示)加入一定量Na 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 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 3溶液。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1)仪器 A 的名称为 ,冷凝管进水口 (填 a 或 b) ,装置 C 的作用是 。(2) 步骤 2 中,应采用何种加热方式 ,优点是 ;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
18、 2O外还有 (填化学式) 。(3) 在抽滤操作中,仪器除抽气泵、烧杯、玻璃棒、布氏漏斗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或装置)有 。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 (填“大于”或“小于” )布氏漏斗内径,并将全部小孔盖住。(4)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2012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化 学 答 案19、 (8 分)(1)2Fe3+ + Cu = 2Fe2+ + Cu2+;(2 分) (2)回收铜(1 分) Cu 和 Fe (1 分,写一个不给分)(3) 4FeCl2 + 4Ca(OH)2 + O2+ 2H2O = 4CaCl2+ 4Fe(OH)3 (2 分)或 FeCl2+Ca(OH)2=CaCl2+Fe(OH)2、4Fe(OH) 2+O2+2H2O=4Fe(OH)3(4)4.010-11 molL-1(2 分,单位未写给 1 分)22、 (13 分)(1) 三颈烧瓶(1 分) a (1 分) 吸收二氧化硫,并防止倒吸(2 分)(2) 水浴加热(1 分) 均匀受热、容易控制温度(2 分) HCHO (1 分)(3) 抽滤瓶、安全瓶(2 分) 小于(1 分) (4) 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