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是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学的观念(1946)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1、教学方法雅斯贝尔斯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使学生学习。他强调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所以,应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又指出:“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他批评当时一些学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认为那样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复思考的习惯“。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因此,他主张:(1)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
2、力,因材施教。(2)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等多种能力。(3)模仿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彼此之间可以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2、论“全人教育“和 “全民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来说,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全人“(the wholeman),因此需要一种“全人教育“。他提出,要改善学生的人性,这种人性包括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实、守纪律、言行一致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也就是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应把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的教育相结合,它是一种广
3、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但如何具体进行这种教育,雅斯贝尔斯并未设计出方案。他的意思可能是主张通过日常的教学等活动有意识地去实现这种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他说,“今日教育不可能再局限于某个阶层,它必须是全民的教育,惟有这样,才能发生效用。“就高等教育而言,雅斯贝尔斯特别强调要破除阶级的障碍,真正按能力标准把最好的学生挑选出来送大学深造。据他统计,1700-1860年间,德国的名人有 83.2%出身于上层阶级,只有 168%出身于下层阶级。他接着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上层阶级的子弟享有更多和更好的教育机会罢了,而决不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比别人更有才能、天资更高。这充分反映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民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