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名 称 大班美术:有趣的脸 执教 周晓芳班级 大班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2012 年 10 月 幼儿基础分析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活动是一节命题画, 主要引导幼儿在欣赏关于漫画人物脸部造型中了解漫画夸张、变形的手法,并大胆、自由地创作脸部造型。在创作中引导幼儿抓住自己外形的主要特征和性格特征,使用夸张变形手段,突出主要形象特征,省略减弱次要部位。幼儿发展分析:大班幼儿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简单、形象突出的物体,对于造型奇特的图案、特点鲜明的人物尤其感兴趣,幼儿有一定的人物造型能力,但是比较循规蹈矩,在画脸部时比较单一,与此同时大班幼儿也非常喜欢漫画夸张
2、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脸部特征。2感受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体验其趣味性。重点与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脸部主要特征。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自己的脸部特征有一定的了解2学具准备:A4 纸、勾线笔人手一份、展板两块、每人一面镜子、有趣的脸 PPT教 学 过 程时间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幼儿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3-4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出示明星漫画头像导入语:孩子们,有一位画家画了一些有趣、好玩的漫画作品,那到底哪里有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提问 1: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有趣的地方?小结:你瞧,把大的画的更大,把小的画的更小了
3、。这样画出来的画就很有趣,这就是漫画的夸张手法。幼儿观看图片个别回答幼儿看到漫画哈哈大笑,教师从中抽取有效资源进行提升。预设 1:我看到他的耳朵很大。回应:说明这个人在平时生活中的耳朵非常大,所以画家把他画的更大了。预设 2:我看到他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回应:说明他笑的很厉害,眼睛变小了,画家把他画的更小了。预设 3:我看到他的鼻子特别大。回应:什么形状的?画家抓住这一特征让我们从画中看出这个人的鼻子特别大。预设 4:嘴巴笑的特别大。回应:嘴巴有多大?像什么?回应:1.这真是有趣的地方。2.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么小的地方都被你发现了。20核心过程活动一:探讨新知出示对比漫画图提问:瞧,这是谁?这是
4、篮球明星姚明,这是一张姚明的生活照,姚明的脸笑1.幼儿先观察,然后把发现告诉大家。2.个别幼儿回幼儿观察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然后集体讨论,总结。预设 1:嘴巴画的很夸张。起来什么样子的?还有哪些特征?画家帮他画了一幅漫画,夸张了哪些部位?小结:每个人的脸部特征都是与众不同的,画家在画漫画的时候会根据人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夸张,像姚明生活中的嘴巴笑起来很大,他在纸上画的就更大,脸型很方,他就画的更方,眉毛很粗,那就画的更粗,通过一定的夸张,我们的画就更有趣,更好玩。答。回应:像什么?像苹果幼儿说出嘴巴的形状。预设 2:他的脸很大。回应:你发现整张方形的纸上他的脸画的特别大。太夸张了。预设
5、3:耳朵很大。回应:姚明生活中的耳朵也非常大。通过对比手法进行漫画与图片的对比,找出共同点。活动二:自由创作过渡语:这样的笑脸真有趣,今天我们就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画一画自己的笑脸吧!交代要求:1.利用镜子发现自己的脸部特征,把你想要夸张。变形的地方画下来。2.纸张横竖根据自己的脸部特征选择。3.画好后请把镜子放篓中,作品贴在 KT 板上。幼儿作画、巡回指导:1.明确绘画主题2.大胆创作3.构图合理性。请 1-2 名幼儿随意说个别幼儿回答提示幼儿观察自己:把自己明显的特征进行夸张。1.部分幼儿完成的比较快,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站在展示区向自己的好朋友介绍自己的画像,说说自己哪个部位用夸张的手法画的。未画好的小朋友督促赶紧画。教师引导语:1.他从镜子中观察到了自己的嘴巴大。2我们要仔细看镜子中的自己,把需要放大的地方画大,需要缩小的地方缩小哦。3小朋友画的真大胆,脸画满了整张纸,线条真流畅。3活动三:欣赏评价KT 板展示幼儿作品,提问: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的作品最夸张,最有趣?幼儿欣赏作品 评价要点 :1 脸部是否夸张变形2 构图是否大胆3 线条是否流畅3三.拓展延伸扩展经验: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用到了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幼儿观看 ppt,散发思维扩展原有的生活经验,加以提升。活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