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调整照片构图科目: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1 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 photoshop软件处理照片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对该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很多同学来说,软件还很陌生,通过本活动使更多的同学喜欢上。本活动学习的内容是:突出照片主体;校正倾斜的画面。二、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1)通过对照片的处理,认识、熟悉并使用 Photoshop软件。(2)通过设置裁剪框突出画面主体,校正倾斜达到预期效果。过 程 与 方 法:(1)通过对两幅照片重新构图,体验到调整构图的过程和方法。(2)学会欣赏和吸收别人的设计思想,制作具有个性特色的作品。情感态度
2、价值观:(1)欣赏好的表格设计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2)培养自我评价意识。(3)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别人的作品,培养吸取别人作品优点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已经学习信息技术的,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合作往往是自发形成的或以部分操作能力较强学生为核心组成的伙伴。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案例教学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 让学生在调整照片构图的过程中,掌握 Photoshop软件一般的操作方法,并能适当举一反三,推陈出新。(2)如何让学生合理地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把符合要求的图片制作出来。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使用进行照片的构图调整的过程中,体会到技术为作品、技术为内容服务
3、的思想。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向学生展示教师从网络收集和个人收藏摄影作品,这些精美的照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 1:在 Photoshop中处理照片)2、新知导入:一张照片拍摄后并不是完美的,有时我们发现照片上杂乱无章,那么就和写作文一样,任何一张图片都需要表达一个主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适回忆,思考回答问题。聆听,思考、讨论拉近学生与课本间每周一节课的时间距离,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以对用Photoshop统计数据的感想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起学习欲,自然导入当的后期调整让它变得重点更突出,课题:调整照片构图到新课内容。1、新知巩固:“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如何把它制作
4、出来呢?(课件 3:Photoshop 软件)我们先认识一下 Photoshop软件摄影作品的特点。(简介)2、任务驱动: 下面我们按照课本中“加工坊”的步骤,完成自己摄影作品的制作。(教师示范)(课件 4:加工提示)? 一定要更改照片名,以便于查找? 按照“加工坊”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的操作。完成调整照片构图的制作。? 学生可通过运行软件、打开照片设置裁剪框执行裁剪、保存文件设置保存选项等操作熟悉Photoshop软件界面。? 学会使用 Photoshop软件的工具箱中的工具。3、巡视指导、帮助解决问题、释疑回答思考自我探究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借鉴”、“模仿”优秀作品的意识,提升学生对图片处理
5、知识的理解力。强化对照片处理基本常识的记忆和理解。强化对课本知识信息的获取与加工。除了我们按照课本加工坊的制作的步骤进行创作外,还可以结合知识库中的的介绍,把Photoshop软件的工具箱调出,熟悉里面的工具,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聆听观看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用“诤友”的方式评价同学作品的意识。七、教学评价设计1:照片的主题是否突出2:照片的表现是否符合通常的审美标准?八、板书设计调整照片构图:1:目的2:方法:a:工具;b:操作步骤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 200字):本活动主要学习利用裁切工具调整照片构图,对学生来说较简单,主要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完成本活动的学习。1. 在介绍裁切工具时,顺便介绍“历史记录”面板的使用,该工具对于学生撤销错误操作十分优越,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其方法。2.为了不影响原始照片的使用,也方便学生对原始照片重新进行处理,在存储照片时应当使用 “存储为”命令,将照片另存一下,不要覆盖原始照片。3.在使用 裁切工具校正照片倾斜时,部分学生未能掌握技巧,在完成的作品中用部分区域是白色的,教师应当广播讲解一下如何解决这种情况。4.在课程结束前总结本节课,并展示学生完成的图片作品可能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