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623541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乐至县放生乡中心小学校 唐小明一、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 。二、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1、 帮助学生继续深入掌握 20 以内的数的概念。2、 理解并掌握 20 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 初步感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的加减教学做准备。(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积极参加合作学习活动,探究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 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能获得一些初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1、 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

2、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2、 在创设的“秋天收果子”这一情境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三、 教学重点:1、 掌握 20 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2、 算法多样性的探讨。四、 教学难点:掌握 20 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五、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教板、小棒、卡片。乐至县 2003 下教研活动2、 学具准备:小棒、彩色笔。六、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 过 程 设 计 意 图知识回顾一、 准备活动。32 5-2= 10+7= 10+9=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与即将进行的新的学习活动相适应,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二、 教学活动。(一) 创设情境“小猴收橘子” 。1、 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猴妈妈摘了 13 个橘子,小猴又摘了 2 个。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来。一共摘了多少个橘子?2、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引出例 1。132( ) 3、提问:怎样计算 132?学生摆小棒,独立思考算法。4、小组讨论交流算法。5、汇报、小结。揭示课题“不进位加法” 。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学到的数学知识也能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学生不感到陌生,容易理解。动手操作,变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独

4、立思考的空间。倡导算法的多样化,给不同算法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小结时,不强求某种算法好,不过早地进行算法上的优化,只有适合学生自己的算法,对学生来说,才是最好的算法。6、 巩固练习摆小棒算一算,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算法。124( ) 611( )7、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3 2 15 加数 加数 和 通过动手、迁移练习、小组交流,进一步感受算法的多样性。直观感知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二) 继续创设情境。1、小猴请小熊吃了 2 个橘子。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来。小猴还剩多少个橘子?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后,列出

5、算式引出例 2152( )3、怎样计算 152?学生摆小棒,思考算法。4、小组交流算法。5、汇报、小结。揭示课题“不退位减法”6、巩固练习。摆小棒算一算,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算法。162( ) 2010( )7、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5 2 13 被减数 减数 差由实际情景得出减法算式。进一步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只作简单介绍,学生初步感受即可。巩固新知三、课堂活动1、 教材 72 页第一题。摆小棒,算一算。410 115 1762、 拨一拨,算一算。134 154 412180 163 170学生在基本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直观学具,进行半独立的练习活动,以逐步形成能力。提高拓展四、 练习活动。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电脑出示)2、游戏,找朋友。(用卡片)3、小组合作学习。涂一涂。看那一组涂得又快又准确。4、小组探究讨论学习,可以怎样填?( )( )14( )( )14在前面的学习与练习的基础上,加强速度与正确性的练习。 游戏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通过小组内的充分讨论交流,训练、活跃学生的思维。整理交流五、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二三年十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