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风化雨千山翠,妙句入文神韵来教学目的:提高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教学重点:如何将诗词融入写作,使之有意蕴,有内涵。教学过程:一、课题阐释古人有诗云“春风化雨千山翠”,展示了一幅春风吹拂,春雨如丝,青山着翠的清新景象,引人浮想,可谓妙句。最妙处就在一个“化”字,显示了造化之奇,无“化”,那么大自然只会是面孔呆板了。其实作文也是如此,多一点“化”便会新意层出,风光无限,这就是化用诗句。我国是古诗文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名篇名句脍炙人口,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能更传神、凝练地表情达意,增添文章的典雅,秀出自己的风采,从而更容易得到阅卷语文老师的赏识
2、,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二、精段导读: 学生齐读,感受文章飞扬的文采1、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 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高考优秀
3、作文寂寞的意韵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次作 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 载体, 让“ 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 丽的色彩,也增 强了论证的 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2、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 “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 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 三顾频烦 天下计,两朝开 济老臣心 ”,却因 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 出 师来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庚开府,俊逸 鲍参军” ,却因
4、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 。诗词名句融入事例之中作为论据,有力支撑论点。小结:上面两段文字撷取六句古诗,有 隐约之美,有朦 胧之美,还有婉约之美,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 风流华美, 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其成功在于引用或化用诗词。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 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三、典例探究 第一个层次(初级):直接引用。练习 1:面对国家危难,心系社稷苍生,无数志士仁人做出了他们的回答: 2杜甫的回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的回答: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文天祥的回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写一句) 示例: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 我以我血荐轩辕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 归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蔺相如 先天下之急而后私仇也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 须待阖棺第二个层次(中级):诗句后面有一定阐述(或解说)。 范例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试问,哪一种语言有这样灵动的气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试问,哪一种语言有这样绚丽的色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试问,哪一种语言有这样恢宏的气势? -打一场母语保卫战开头巧用诗经
6、卫风硕人以及杜甫绝句和曹操观沧 海的诗句构筑反问及排比句式,指出汉语的灵动的气韵、绚丽的色彩和恢宏的气势,一气呵成,入题神速,引人注目。范例 2:生命有时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执着;生命有时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 满山”的困窘,但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豪迈与乐观!练习 2:仿照以上形式(引用+阐述),以“信念”为主题写一段话。信念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是“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 阙”的气魄。练习 3: 仔细揣摩划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 (名人+
7、名句+名德)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的凛然不惧。练习 4: 写一段话,引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料无) 提示:这是作者未来的理想,大意是说:实现我理想的那一天会来到的,我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这种心境,是古代士大夫所常有的,而以李白来说更为突出。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讲解运用联系学生和当今社会实际,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远大抱负,表明自己的决心,同样可以运用“长
8、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范例 1: 这 条人生路上有太多的荆棘。 这条人生路上有无尽的辛酸。这条人生路上3有背叛,别离,甚至死亡。 但请记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范例 2: 也 许我们的一生会遇到无数风险, 经受许多磨难,但我们要有向大海发难的准备,向巨浪叫板的勇气。只有征服了大海、征服了巨浪,才征服了困难、征服了自己。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生动口积累:1、语文是一部历史片,带着我穿越时空,驰骋古今。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我读出了屈原对亡国的无奈;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读出了岳飞对复国的渴望,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9、丹心照汗青”中,我 读出了文天祥的视死如归。2、“翻开那绵长的历史卷轴,映入眼帘的一位位名人志士,几乎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才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诗仙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其能重新树立对自己前途的希望,才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这不禁使人感到无限的振 奋。 继续向前追溯,回到越王勾践的身旁,我体会到了他那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鼓励着他卧薪 尝胆,肯于寄人 篱下,最终凭国人的力量,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强信念,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希望是力量之源片段)文段所引用的两个名句,都能充分论证
10、“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富有文采和说服力。 方法小结:作者只借用了原诗的“形“,未用原诗之“神“,将诗词赋予新的含义,我们称这种方法为“直接引用赋新意”第三个层次:化用古诗文。 词句重组、画面想象示例 1: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这里分别化用了古人诗词,恰到好处,增强了句子的意蕴。示例 2:1、床前的明月光永远 是思乡的霜露。2、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亦正浓。3、夕阳映红的古道上,斜长的一抹,是被西风吹瘦的马的影子。练习 5:化用诗词一句话亲情是慈母手中密密缝着
11、的针线;亲情是独在异乡的游子倍思亲人的感叹;亲情是 烽火之中抵万金的家书;亲情是 巴山夜雨剪烛西窗的遥想。练习 6:仿照划线句子的特点(人物的作为),仿写三个句子。(字数可以和例句不相等)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 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练习 7:仿照例句化用诗词写两句话。(字数可以和例句不相等)语文是什么?语文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4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沉舟 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
12、暗花明。 学生动口积累:1、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 ,才能勾画 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 的日照紫烟。 美丽一次片段2、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里默默的相对,有大漠 长河的遥遥思念 -诗心遐想3、当屈原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在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 击 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方法小结:将诗句拆开,重新组合、拼装,融入自己的行文中,我们把这
13、种方法叫 “拼装置换显文采”作文中如果能够恰当引用古诗文,一定会增添作文的语言魅力,让你的作文文采飞扬。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呢?首先,要学会积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学过很多古诗文,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对一些优美的古诗文语句,特别是名句,做一些摘抄。再利用课余时间把摘抄的内容熟记在心。这实际上是在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或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而不必再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其次,要学会归类整理。 如果平时对积累的古诗文进行了归类,写到相关话题时,就可以把与话题相关的古诗文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既能充当材料,又能展示自己的文字功底,提升作文的语言魅力。 三是
14、要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只有理解了古诗文的内涵,写作时才能正确恰当地引用。如果只是机械地积累,而不理解诗文的内涵,写作时就会弄巧成拙。四是引用要正确适度。引用古诗文虽然能够提升文章的语言魅力,但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引用。可以引用古诗文作题目或小标题,也可以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引用古诗文,更多的是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引用。引用的诗文一定要正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诗文最好只引用一句,写作时如果能将引用的几句古诗文在句式上形成排比句,效果会更好.总之 ,诗词的引用、化用,以准确、恰当为前提,切勿盲目堆砌,以辞害意。作文中的诗词运用,应是春风化雨、水到渠成。只有理解好了诗词,才能更好地运
15、用诗词。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拥有月亮的光彩,就让它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样闪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几只萤火虫,把文章点亮。我想,诗词就是“萤火虫”,用好了这只“萤火虫”,相信它一定会为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阅卷者“疲惫”的双眼。四、实战演练1.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4 分)5每当春寒料峭时,总感动于小草“春风吹又生”的坚持;示例:每当秋风萧瑟时,总赞叹 于菊花“ 枝头抱香死”的顽强。每当冰天雪地时,总欣赏于梅花 “凌寒独自开”的孤傲。(每句各 2 分。其中
16、句式 1 分,合理引用诗句 1 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仔细揣摩划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 (4 分)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历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生与死是最丰富、最悲壮、最动情的话题。人世间的所有悲欢冷暖和人生的全部感悟,尽皆包含其中。 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难”的豪迈悲壮,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断肠凄婉,示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激昂。 (4 分,一句 2 分,不体现 “生与死”不给分。 )3. 仿写下面的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上下文衔接连贯,至少两句。 (6 分)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17、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使我懂得了做人的 责任; 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使我懂得了做人 应具备的反抗精神。每 读 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4.参照画横线的句子,仿写两个句子。要求: 句式与画横线句子相同;文意连贯得体。(4 分)宁静,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远离喧嚣; _ , _;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人生。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决然存在,从而触摸到深藏的灵魂。答案示例: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
18、雅休闲;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恬淡从容。5. 请参照画横线的句子,仿写两个句子。要求: 句式与画横线句子相同;文意连贯得体。(4 分)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只有勇于追求,才不会蹉跎时光;只有敢于追求,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追求着恬淡的田园生活,远离官场,怡然自得,惬意相伴,实现自身归隐田园的意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追求着心中不灭的豪情,渴望一 飞冲天,得到重用,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追求着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曙光,纵然壮志未酬、 “鬓微霜,又何妨?”在逆境中追求着人生的理想,体现自身的
19、价值!6、 以“思考”或“思念”为话题,尽量引用古诗,写一个不少于 l00 字的片断。示例一思考是一种联想,是上帝 赋予人类的超光速列 车,可以 带人到达任何个世界。“昨夜西风 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思想者的高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是思想者的深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是思想者的寂寞。思考是一种寻觅,是荒漠中探险,繁华中寻幽。6思考是一种创造,数亿脑细 胞就是一个神秘的有无穷 潜力的制造加工系统,能制造出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思考是孙大圣的火眼金睛,能剥去 层层外衣,露出妖魔鬼怪的真相。思考是人性的解剖,思考是灵
20、魂的清洗。 示例二孟郊说,思念是 亲情的眷恋,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勃说,思念是友情的感召,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余光中说,思念是乡情的叹息,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思念是一种心境。思念能让你走进“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思念能让你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思念能让你品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乐。于是因思念李白“举头望明月”,因思念 苏轼“幽梦忽还乡”,因思念 “羁鸟恋旧林”,因思念“池鱼思故渊” ,因思念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因思念宝岛台湾思归故里。“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 “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
21、“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7、参照画横线的句子,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画横线句子相同。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 ,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我喜欢豪放中透出柔情的苏东坡, 虽是“ 千骑卷平冈”,也低吟“惟有泪千行”的王氏。 我喜欢激进中透出闲淡的辛弃疾,虽是“眼前万里江山”,也自吟“醉里吴音相媚好”的 翁媪;我喜欢飘逸中透出责任的李白,虽 是“ 但愿长醉不复醒”,却也悲叹“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征夫;我喜欢朦胧中透出所指的李商隐,虽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但也讽言了“ 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
22、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拥有月亮的光彩,就让它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几只萤火虫,把文章点亮。我想,诗词就是“萤火虫” ,相信它就一定会为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阅卷者“疲惫”的双眼。课外积累(生无)1.用于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用于新生事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用于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4.用于新旧交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用于朴素之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6.用于爱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7.用于久经考验:疾风识劲草,板荡识诚臣;8.用于透视本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23、中;9.用于亲自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10.用于处处皆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1.用于自作聪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12.用于潜心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13.用于深厚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4.用于空前绝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15.用于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6.用于高瞻远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7.用于气势磅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8.用于到处有朋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19.用于友谊深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0.用于人生坎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24、难全;21.用于优越条件: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22.用于绝处逢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5.用于死有价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4.用于刚正不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美文冷香飞上语文报告会上的这位学者提出的问题及众人的回答,让我感受颇多,不禁想起王蒙曾提出的“语文是什么“ 的问题。有人说是整天的题海战术,有人说是老土 “八股文“ 。语文难道就仅仅是整天做题,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不,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应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 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 如血
25、的残阳映红半边天 ,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 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青天里的一行白鸳,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经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 刚朵拉“ 到生活中去寻找它的答案。语文给予我们玲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美的头脑与眼睛。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时,你觉得这词真好,你想记住它,别忘了,这就是语文; 当你看到一幅画时,即刻被其中的景象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地想尽华美辞藻来形容它,别忘了,这也是语文;当你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组织广播稿件
26、,主持会议,别忘了,这也是语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 ,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呢呢道出 ;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 ;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 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 的感慨,“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的忧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萧瑟这就是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让我们坚信,语文的教育之路必将是光明大道,所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 “。8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的心灵家园当千年的沧桑如同云烟将历史掩埋在深处,时光的雨,仍
27、能击起唐诗沉淀千年的舞韵,岁月的风,依然吹来宋词逸隐许久的旋律。当时空的车轮滚入这浮躁充斥灵魂,肤浅充斥语言,冷漠充斥人心的年代,唐诗宋词,仍能以那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为我们构造一个烟波浩淼的精神家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烟荣华盛世大唐的气象万千让诗人们的情感有了更多的寄托。走近盛唐的诗,凝聚在笔下沉淀了千年的意境向我们扑面而来。那是谁,独立于苍茫之中的幽州台上慨然长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谁,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消沉绝境,仍能引亢高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那又是谁,泛舟于春江流水花舞月明的朦胧夜色之中,
28、低吟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永恒旋律这让人魂牵梦绕的诗的唐朝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怎样的清宁淡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是怎样的奇丽雄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怎样的娴静空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是怎样的悲怆豪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怎样的和谐闲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是怎样的壮丽辽阔这让人梦绕魂牵的唐朝的诗!凝练的文字,美妙的意境,一次又一次触动着我们心灵至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对美的渴望。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喧嚣尘世,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这盛唐的诗,这诗的盛唐,穿梭千年的时空走来,依然寄寓
29、着我们的精神乌托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回归永恒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重创了大唐王朝的国运,却没能阻止唐诗继续前进的脚步。然而, 长恨歌里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许道出了中晚唐诗歌的永恒主题。在这片充斥了人间沧桑的情感沃土上,诗人们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无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恨和怅惘是谁目睹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却只能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幻妄;是谁身处那“幽愁暗恨生,无声胜有声”的凄静,心中惟留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怅惘偶然会有看破历史沧桑的“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更多的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30、的无奈。偶然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闲雅,更多的却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困苦迷惘繁华落尽的晚唐王朝,再也无法孕育出盛唐诗歌的高华浑厚。然而,诗人们情感的寄托在这里孕育至极至,孵化出如钟如鼓如迷如舞如诉如泣的诗句。这是唐诗的绝唱吧,却终将在历史的长空回响千年。六朝旧事随流水,夕阳西下几时回享受孤独当江南的细雨霏霏洒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黯然神伤于秋风黄花中的舴艋小舟?9当秋日的寒蝉凄鸣长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又是谁摩莎着泪眼无语凝噎,醉卧在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当中秋的月光洒满尘世,团圆的喜庆笼罩人间,是谁醉卧东坡把酒问天,本应是千里婵娟,却无处
31、话那生死两茫的凄凉?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那吴钩犹利,人却已白首鬓霜?那是问君能有几多愁的虞美人,是泪眼问花花不语的蝶恋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声声慢,那是靡丽凄婉,玲珑精致的宋王朝。那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定风波,是不信人间别有愁的采桑子,是大江东去人生如梦的念奴娇,那是多灾多难,残破易碎的宋王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些繁华落尽的无奈,那份壮志未酬的愤慨,滋生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多姿多彩凄美绝伦的诗句宋词!那份沉淀了千年的孤独,逸隐在浩渺的历史苍穹中,静静的,拈花微笑我常常痴想遭遇一个唐诗宋词的雨季,在平平仄仄声声慢中倾听生命的另一种律动:在薄薄暮雨中看关河冷落衰翠减,在碧云无黄叶地盈盈秋色中畅想醉里挑灯看剑,在帘卷西风的窗前看乱红飞过秋千去,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中仰天长啸,在夜落乌啼的黄昏感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凄婉,在蚱蜢舟上举杯邀明月体验对影成三人的玄趣,在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上坐看风生云起,漫游波心微荡的二十四桥品三杯两盏淡酒-那是一种美丽的飞翔,也是一种飞翔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