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米歇尔的训练计划.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610633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歇尔的训练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米歇尔的训练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米歇尔的训练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米歇尔的训练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米歇尔的训练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Catherine Mauriec 前言】一、关于训练讨划1行为训练(行为疗法)的基本概念。“行为训练”这一名词多少有些不太恰当。一些人认为布利基特 (Bridget)只注重行为训练,而罗宾(Robin)却只重视语言训练。事实上布利基特的行为教程大部分集中在口头的或非口头的交流方面,比如:玩、认识和社会化。而“行为”这个词只意味着一种教学风格,即:强调间断的练习,把任务分开,全面运用鼓励和奖励等等。“行为训练”是由 Lovaas 教授和其他一些在专业领域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在过去二十五年发展起来的。针对认识障碍的患者的全套课程和训练方法,正因为如此,它也被用于那些被诊断为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

2、、以及语言迟缓、语言障碍等的患儿。2米歇尔教学计划的意义。我准备将米歇尔的教学计划概述如下。最初的教程有二套,后来发现这是多余的。我们对米歇尔的教程的注释既详细又系统,这一教程并不适合于每一个孩子,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需要都不同,他们的进展也不同。尽管如此,我俩愿意将教程列在此,理由大体上有二条: 提供一些工作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在我们的行为训练过程是积累起来的,没有太多机械性或重复性的教条。有一点十分重要的是我必须再一次强凋我在整本书一再强调过的东西,那就是“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在训练过程中有许多冗长乏味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在实际教程中文件注释就有一千页以上。 为了对孤独症患者的家长尤其是对那些

3、还没找到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较好训练计划的家长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尽管教程大纲是专门对米歇尔制定的,但是有许多内容对其他的孩子们也是适用的,或者可以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出适应于你们孩子的训练计划。3给家长们的建议(1)我在此强烈地向准备建立一套家庭训练计划的家长们推荐The me Book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解释了教学方法而且能找到许多训练计划(Programs),此外家长还应得到行为训练的帮助以确定训练计划,并为特殊儿童建立一套课程。The me Book这本书可以通过写信或打电话给 The Pro-Ed 公司获得,其地址为:Pro-Ed8700 Shoal Creek Boulevard

4、 autstin,TX7878-6897Tel:(512)451-3246 Fax:(512)451-3246(2)训练师很找,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是最好的选择对象。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有经验的人而且此人能够训练病人并且能指导他人训练,这种指导必须是不间断的。(3)教学计划的进度尤为重要,因为要使孩子既不紧张也不枯燥而且也没有压力。在初期或不同时期都应该不断地使用表扬强化,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强化物)。最开始可以用食物或饮料来加以表扬。许多教学资料能通过教育资源目录而订购到一套绝妙的表情标记图、顺序卡和行为标记卡以及其它一些东西。 二、米歇尔的行为教学计划1训练原

5、则简述【基本要求】指对孩子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时,在没有辅助的情意下,完成情况的基本要求。训练人员要求孩子做某事或说什么,以及是否给其鼓励和帮助。家长收集有关基本要求的数据,将有助于他们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多少,有多少事能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对“上”、“下”介词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孩子将某物放在椅子上或下,并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看他是否能完成。【不同行为的不同强化】指用奖赏正确行为(强化正确行为)的方式去消灭或杜绝不正确行为的方法。对于那些不屈不挠地将砖头摆成一条直线的孩子你要用给孩子做简单易做的事或是做他能做的事,然后表扬他完成了的任务去代替说“不要把砖摆成一条线。”这句话(孩子在某种情意下反而会加强

6、这种行为)。你要营造一种不理不采、孤独的气氛对待不适当行为,而奖励适当的行为。在训练中当米歇尔哭或闹时,只要他有五分钟的安静我们就用强化正确行为方法说:“好安静,听得好”等去表扬。【表达性语言】是指语言的口头运用。表达性语言这个名词和接受性语言以及语言的理解能适合任何一个你试图要教的单词,例如:你要教表达“他”和“她”,是要求孩子能正确地使用“他”和“她”两个单词;如果你是要教孩子接受“他”和“她”时,则是要孩子弄懂“他”和“她”二者之间的区别,接受性语言通常在表达性语言之前教。【淡化刺激】指要渐渐地撤除物质的或口头的暗示,不要使孩子养成对鼓励有依赖性,这一点十分重要。对于鼓励运用和淡化在Th

7、e me Book一书中做了充分的讨论。【模式化】指训练者对孩子的正确回答模式。模式化在表达性语言的初期用得最多、最广泛,当孩子较为熟练时便渐渐淡化退比。模式化与口头鼓励促进不同,前者是说出一个词的全部而不是一个词的开头音,如“橘子汁”是口头模式。而“橘”则是口头鼓励。【促进和鼓励】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时训练人员所给的物质的或口头的辅助,比如在你想要孩子说“鞋”,可以给他一个提示音如“洗 一一”;在物质促进方面,可以将小孩子的手做成“指”的形状。【项目综合编排】指在相同的训练中混合以前学会了项目。比如:首先你教该子接受性语言“摸摸头”,然后教“摸摸腿”,最后教“摸摸臂”。当孩子能分别掌握它们时就

8、把这三个动作混在一起训练。【接受性语言】指对语言的理解,参看表达性语言。【差异性刺激】这是指一种特殊的刺激,通常是训练人员对引起一种特殊反应做的口头命令。差异性刺激在初期非常一致,如开始时说:“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后来逐渐就变得不同了,如:“请把所有的红木放在一起好吗?”2米歇尔的教程:【基本原则】感谢唐宏伟先生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爷爷为我们提供的译文资料,以上文字中的小标题编者稍做了些改动 每一个训练都必须带有目光对视训练项目(让患儿的眼睛与训练者对视; 在混合练习之前必须先分部练习; 不断变化表扬和鼓励方法以保持其有效性; 对不正常的行为要给予明确的警示。(备注:在目录中所列的项目均按分层秩

9、序排列,从易到难;但在每一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又来自不同的项目类别。)1990 年二月至六月(第一阶段)此阶段训练内容分为以下 15 项:【注意力】【一步指令】【模仿动作】【指物反应】【比较】【发声模仿】【玩耍】【物体辨别】【图片辨别】【物体命名】【“是”与“不是”】【动作名称】【颜色】【所有物】【形状】1【注意力】看着我训练在米歇尔教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程的要求是:孩子应坐在椅子上,手不乱动,训练者紧靠着孩子坐下;训练中孩子不懒散、不坐在地板上、不转过背去。训练者要坚持原则,给予肯定并提出高要求、对任何一个反应性动作都要给予表扬和拥抱或是批评。注意力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1)看着我,面对面:

10、(一秒钟,二秒钟,三秒钟)在活动中发出命令看着我,然后要求双目对视(训练者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加强训练:训练者用手轻抬孩子的下巴帮助其将眼睛抬至与训练者眼睛相对的水平。(2)呼叫反应训练者在活动中呼叫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与训练者两眼对视。 2【一步指令】(1) 指令:坐下、起立、到这里来、把手放下、拍拍手、把手举起来、拥抱我、转个圈、跺跺脚、挥挥手,给予物质鼓励,然后渐渐撤除。(2) 触体指令:差异性刺激指令摸,如摸摸头、摸摸鼻、摸摸脚、摸摸眼、摸摸腿等等。(3) 动作指令接受语:差异性刺激指令给予给我看看,如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吃东西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喝水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拍手的;给我

11、看看你是怎样招手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拥抱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转身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站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坐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走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跑的,等。3【模仿动作】差异性刺激指令为:“做这个”(1) 大动作: 拍拍手、举举手、拍拍腿、拍拍桌子、摸摸头、拍拍嘴(拍嘴时发声)、跺跺脚、起立、摇摇头(表示不)、点点头(表示是)。(2) 较好的动作:指物、把手打开或把手合上、摸身体不同的部位。(3) 积木模仿:积木放成不同的形状、由三块积木开始至五块以上。(4) 物体模仿:教其使用物体的模仿能力,如把勺子放到杯子里、用纸面巾给洋娃娃擦脸、把玩具车放进玩具柜,等等。(5) 画图模仿:先教孩子持

12、笔,然后画直线或圆等。4【指物反应】举起孩子想要的东西说“指指它”,鼓励孩子用手直接指物(或摸物)。然后将他想要的东西给他,逐渐撤除奖励并拉大孩子与物体的距离。如,训练者:指着物体问“你想要什么?”;孩子: 自然地指;孩子: 自然地指+近似的口述;孩子: 自然地指+说:“要(所要东西的名称)”;孩子: 自然地指+说:“我要(所要东西的名称)”。5【比较】实物与实物、图片与实物、图片与图片、颜色与颜色、字与字、数与数。6【发声模仿】声母:啊、依、呜、额、哦,把、怕、吗、得、特、呢、乐、个、科、合、计、其、西、持、市、子、此、四、日、呀。韵母:安、恩、欧、昂。韵母和声母组合(上述是我自己写的译者)

13、单字、词组(开始时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如采用形声法)7【玩耍】按不同的形状将东西(积木或硬纸板)分类,穿珠子、搭积木、听音乐(合着录音带唱歌)、读幼儿书。玩动物游戏:拿着不同的动物图片,说出动物的名称或学不同的动物叫声。玩时间游戏:说出不同的时间。玩数字游戏:认不同的数。玩打击乐游戏:用物体敲打出不同的节奏。8【物体辨别】把东西放在桌子上,说“请给我”球、杯子、鞋等等(逐渐增加桌子上所放物体的数量)。9【图片辨别】(接受性语言练习)说“请把(图片上所画的某个物体)指给我看”10【物体命名】(表达性语言练习)回答“这是什么?”用实物或是图片。11【是或不是练习】对喜欢吃的东西点头称是;对不喜欢的东

14、西摇头称不是,给予奖励,然后逐渐撤除。12【动作名称练习】(1)对训练者说出“我在干什么。” 如挥手、跳跃、站立、坐下、拍手、跑步、打喷嚏、亲吻、大笑、走路、睡觉、打开、喝水、吃饭、哭等等。(2)回答训练者“你在干什么?”的提问。(3)回答“他或她在干什么?”的提问(开始时可只说出动作名词)13【颜色】 先是接受性词汇训练,后是表达性词汇训练(先练习听懂,再练习说出编者)(1) 听懂“请指出红色(蓝色、黄色)”等,并指出相应的颜色。(2) 回答“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如答对则给予奖励,然后逐渐撤除)14【所有物练习】说“把的鞋(或某物)指给我看好吗?”(此项练习也是我的你的练习的基础)15【

15、形状练习】 (先是接受性词汇,然后是表达性词汇练习)(1)听懂“哪个是方形、圆形、三角形” (要求正确地指出相应的形状)(2)回答“这是什么形状?”用相近形状的木块或塑料板等。(回答正确给予表扬,然后逐渐撤除)1990 年六月至八月(第二阶段)在继续保持上述各项练习,包括对视练习的基础上开始下列练习:1【物体属性练习】大/小(接受性词汇练习)听懂“指出大车/小车”(可替换为其它东西),做出反应。2【动作物体名称练习】(表达性词汇练习) (1)说出如喝果汁吃饼干等表达要求的字词。(2)看着图片,回答:“她在干什么?”(3)回答“你在干什么?”的提问。(4)对训练者说出“ 我在干什么?”3【新颜色

16、练习】(1)接受性语言练习,回答:“哪个是绿色?” (咖啡色等)(2)表达性语言练习,回答:“这是什么颜色?”的提问。4【所有物练习】(表达性语言练习)回答:“这是谁的鞋子?”(或别的东西)要求回答出“这是的鞋子。”(或别的东西)5【选择练习】对“你要还是要?”做出反应。6【连锁反应】同时做两个动作,如拍桌子和摸鼻子。7【继续积木模仿】8【给/拿多个物品练习】训练者说“给我和,还有。”从桌面开始,然后要求孩子到屋内某处拿某物。(该练习训练孩子的短期记忆很有好处。)9【两步性动作练习】(接受性语言练习)训练者说:“站起来然后转个圈”等,孩子做出反应。(要在多个一步动作掌握之后开始此项练习)10【

17、肯定或否定练习】否定练习:拿着一样东西说出一个错误的名称,让孩子否定。如:举着一个玩具娃娃,问“这是一只老虎吗?”11【玩耍】(1)模拟简单动作吃饭睡觉唱歌等,玩布娃娃时能强化身体部位练习,如眼、鼻、口、耳等。(2)和训练者一起看完一本小人书。(3)认图片。(4)玩球(如果将球滚回则要加以表扬)。(5)和训练者一起唱歌。(只要有一点声音就要给予表扬)12【表达要求的短句练习】(可进行句子扩充)如说“我要。”“我可以要吗?”13【感情状态认证练习】(接受性/表达性)如:高兴、痛苦、悲伤等;利用图片或书说“她感觉如何?”(先给予标准模式,然后逐渐转移到杂志或小说上)14【我的你的练习】(接受性语言

18、练习)如:用鞋子练习说“请把我的鞋子给我”或“请把你的鞋子给我”。备注:这可能是语言学习教程中最难教的部分,甚至比以后的表达性提问更难。因为我的和你的这两个词会因说话者不同而变化(即当东西的所有者说话时用我的,反之则用你的或他的这个词)。在开始时我们应该教孩子接受性语言及要求他理解“请把我的给我”,好像我的这个词永远指训练者,而你的这个词则永远指受训练者;然后再教其它的表达,要孩子在说话时将我的和你的反过来,即在孩子说话时我的指他自己,而你的则指训练者。此外,我和你在孤独症患者说话时也常常混淆。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曾花了大量的时间,致力于对孤独症患者如何造成这种代词张冠李戴的缺乏自尊和自信的表

19、现进行研究。如果有人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瑞姆兰医生所写的婴幼儿孤独症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概述了孤独症患者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存在的所有困难,以及对有障碍者先天性能力的训练而推理、转换、产生和创造出的生疏的语言。我认为乔姆斯基(语言学家,以研究深层语言与结构而著名编者)所说的“语言获得性装置”,即指在大脑中存在的使我们能天性地学会变化我、你、我的、你的等称谓的某种东西,在像玛丽亚和米歇尔这样的孤独症孩子中并不缺乏,只是有由于我们粗略的教授课程,使他们还没有掌握得如此抽象。但是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经过我们认真的教育,这两个孩子最终还是掌握了它们。15【口头模仿】F加元音(韵母)如:f加eng,读fen

20、g。16【方位词的理解和表达练习】如:哪里、在里面、在上面、在下面等。训练者问:“勺子(或是别的东西)在哪里?”孩子的标准回答:在盒子里/在盒子下面/在盒子上面。 17【对“谁”的接受性语言练习】用有爸爸、妈妈等熟悉的人的照片,问“这是谁?”18【对“(所熟悉的人名字)在干什么”的接受性语言练习】用孩子所熟悉的人作某事的照片,问“他在干什么?”1990 年 9 月至 11 月 15 日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有许多课程,每个课程的训练人员在他的两个小时中只做一部分,其余项目通常是由其他训练人员完成。1【开始如厕训练】2【物体的属性练习】如热和冷,长和短,重和轻等,用教学卡片比较两个东西。指令:请

21、把(重的、轻的、长的、短的等)给我看。3【代词练习】接受性语言训练:我的/你的(鞋子)表达性语言训练:他/她训练者问:“他在干什么?”或“她在干什么?”在孩子回答时提示:“他在”或“她在”逐渐撤除提示。4【继续两步指令】5【介词练习】(继续接受性和表达性语言练习)靠近、在 后面、在前面,等 。6【继续色彩练习】7【继续情感表达练习】(1) 用图片,面对面的问答。(2) 训练者在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时问:“我现在怎样?”8【继续辨别不同的提问】分辨谁?、什么?、哪儿?、何时?等问题。9【句子的主语、谓语和补语练习】用比较完整的语法来描述动画人物,开始时可以用“小孩吃苹果”,这句不完整的话,但

22、以后要逐步使句子完整:“这个孩子在吃苹果。”孩子掌握之后要求:“请说说这张图片”或说出“发生了什么?”,“ 小女孩在干什么?”等等,在表达时要求孩子用“她”或“他”来描述动作的执行人。10【简单句练习】“我看见”“这是”做一本我看见书:把一些图片贴在一个本子上,每页贴一张图片的有五页;贴两张图片的有五页,三张的五页,四张的五页,五张的五页,以促进孩子掌握更长的句子,如表达:“我看见一个和还有以及。”(在增加物体品种之前要确定他已掌握了句中数量词的表达。如:一个娃娃,一只老虎,一棵树,一杯水,一只笔,等。这是我自己写的译者)11【依据要求回忆三件事或物】12【呼名请求的练习】在向谁要什么东西时先

23、呼其名,然后提出要求。如说出“布利基特,我想要”,随后可以加上拍拍谁后再问上述问题,鼓励孩子先拍拍训练员以引起其注意,然后再提出要求。13【是或不是,否定练习(继续)】14【简单交流提问】问别人姓名、年龄、如姐姐或哥哥等。15【游戏】粘贴板游戏:将粘贴的玩具放在粘贴板上组成一定的场景。16【口头模仿】单词组合练习,纠正小孩对物体名称的发音。17【继续注意和注意力转移练习】很难说这个练习在重要性上的位置,但它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1) 保持注意力:训练者对同一个画面提出不同的几个问题,如“看见这只狗没有?”“它在干什么?”“这只狗是什么颜色的?”“ 他要到哪里去?”等等。这虽然不是课程内容

24、,但它确实是我们练习的目的之一,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应该偶尔予以强调,尤其在游戏和阅读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应该是孩子的注意力能够保持在某一个主题上,控制他不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和做些离题的事。有些孤独症患者还能用正常的句子和词汇说话,但是不能将注意力保持在朋友、兄妹和父母等想问以及想要谈的主题上。当然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需要进行听力训练以求改进,但一些功能很好的孤独症患儿常常在做某事时跑题,或是在其交谈中乱弹琴。由于这种行为使得这些孩子很难与亲戚和朋友相处,因此我觉得在很小年龄就应该灵活教育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主题上。(2)变化注意力A做主角变换游戏:如我先来做什么,然后变成你来做什么。训练者

25、坐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但仍然要求保持眼和眼的对视。然后训练者不断改变自己在房中的位置或让孩子改变位置,要求孩子保持注意力并保持与训练者的目光对视。B 训练者开始一个游戏,然后说“现在我们玩另一个游戏”。在游戏中既要帮助孩子保持和转移注意力,又要保持精神放松。C 训练者开始一个动作,如在桌子上画画,要求将孩子注意力集中在桌面上,同时训练者继续与他交谈和提问,鼓励和表扬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者身上,并对做出的正确反应给予鼓励。18【记录下孩子的问题行为】如:大叫、发脾气、哭、打人和自我刺激行为。增加反大叫行为的教育:每次用少于五分钟的时间让其坐在椅子上,用“做得好”、“ 听得好”、“ 你不哭”等话

26、题来鼓励,并增加强化时间,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鼓励。当他发脾气抓住你的头发时,可用手压其指关节,他的手就会自然地放松。如果孩子用手打、抓、或用脚踢,一旦发生就说“不要动!”并将其手抓住三秒钟,只要他安静下来就要予以表扬。19【保持目光对视】20【时间周期训练】从现在开始,每一节课都包括时间周期训练,无论课堂上干什么都和在学校里一样,每一个时间周期约十五分钟。21【不知道练习】用卡片练习。开始时用几张孩子熟悉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每间隔几张就拿出一张他不熟悉的图片,并提示孩子说:“我不知道。”一旦他懂了“我不知道”这个概念后,在读书或看杂志中鼓励他先说出:“我不知道。”再问“这是什么?”22【朗诵

27、练习】23【方位词练习】 (表达性语言练习)注意:所有表达性语言练习都是在接受性语言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将两样东西放在地板上,要孩子拿每样东西两次,在第三次时将要他拿的那样东西收起来,要求他找,当他找时鼓励他问出:“(要找东西的名称)在哪里?”如果他提出这样的问题,要予以表扬。24【用蜡笔画画】(1)画简单图形,如圆、三角形等,训练者画一张脸要小孩将头发或眼睛画出来。(2)训练者画一些简单的物体,如花、球等,要孩子辨认。(3)纠正其手的位置并予以鼓励或奖励。(4)最后要求能画出有几个以上物体构成的景物。25【继续虚拟游戏】模仿飞机、猴子、婴儿、狮子等并装出其声音和动作。26【分类练习】 (动作、衣服、食物)如:将上述三类物品的卡片放在桌子上,从其中一类拿出一张。问:“这是什么?” 孩子答:“猫。”训练者说:“很好。”再问“猫是什么?”答“动物。” 训练者:“说得很好。” “再拿一个动物看看。”孩子应该从动物类中拿出猫来。先予以表扬,然后渐渐撤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