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经济学第 21 章(宏观第 10 章)一、问答题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答:宏观经济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Atf(Lt,Kt)式中,Y
2、 t、L t 、K t顺次为 t 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t代表 t 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G Y=GA+ GL+ GK (1)式中,G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 GL和 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和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从增长率分解式(1)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有时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
3、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答: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k=sy-(n+ )k (1)其中 k 为人均资本,y 为人均产量,s 为储蓄率,n 为人口增长率, 为折旧率。 (1)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 sy 减去(n+ )k。 (n+ )k 可以这样来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为 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
4、占有的资本为 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 n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k。总计为(n+ )k 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 n+ )k 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 k 的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答: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因而储蓄率上升会使人均产量增加,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储蓄率下降的结果则反之。另一方面,储蓄率的变动不能影响到稳态的增长率,从这点上说,储蓄率
5、的变动不能影响到稳态的增长率,从这点上说,储蓄率的变动只有效应,没有增长效应。5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答:如图 211 所示,具体分析如下:AO k k kyA )(ksfnk图 21-1图中,经济最初位于 A 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 n 增加到 n,则(n+ )k线便移动到(n+ )k线,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 A点。比较 A点与 A 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 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 k 减少到 k) ,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出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
6、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对人口增长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理解这一 结论的要点在于懂得稳态的真正含义,并且注意到 A点和 A 点都是稳态均衡点。另一方面,由于 A 点和 A点都是稳态,故人口增加对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的增长率都不产生影响。6推导某一时期总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口这三者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答:因为 y=Y/N,两边同取对数得:lny=lnYLN 两边同时对 t 求导: NdtYtdyt/所以有 NYyg其中 为人均产量的增长率, 为总产量的增长率
7、, 为人口增长率。yg Ng上式说明,人均产量增长率可以表示为总产量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差。7说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1)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之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能够引起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实际产量的波动。在种种实际冲击中,由于技术冲击对经济活动最持久,因此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之源。 (2)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 GDP 对潜在GDP 的背离,而是潜在 GDP 本身的变动。 (3)即使在短期,货币也是中性的。货币量的变化,不能引起产出和实际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变化。二、计算题1在新古典增长
8、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 y=f(k)=2k-0.25k2 ,人均储蓄率为 0.3,人口增长率为 0.03,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 k 值。 (2)与黄金律相对应的人均资本量。解:(1)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代入数值得:0.3(2k0.5k )=0.03k得 k=3.8()由题意,f(k)=n, f(k)=2-k,n=0.03则有:2-k=0.03,得 k=1.97即为与黄金律相对应的稳态的人均资本量。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为 。如果储蓄率为,人口增长率为,ky技术进步速度为,折旧率为,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这时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9、?解:稳态条件为: kgnksf)()代入数值有: 04.21.028.计算得: ,进而,16k6ky如果 ,则:4.,.0ns,已知资本增长率 ,劳动增长率 ,产出增长率 ,资本的%2kg%8.0Lg%1.3yg国民收入份额 ,在这些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5.解:由题,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 75.1b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252%+0.750.8%=1.1%所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1%-1.1%=2%设一个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 其中 , 和 分别为 t 时期的),(tttKNfAYtYttK总产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为 t 时期的技术状况
10、。试推导经济增长的分解式,并加以解释。解:可先对生产函数 关于时间 t 求全导数,),(tttfY有: ()dtKfAdtNdtAKNfdtyttt )(, 将()两边同时同除以 dtKNftfYtttt ),(/),(/()再经恒等变型,上式又可表示为:tttttttttttt KdNfAdYNdKfAdYdY /),(/),(/ ()若定义 , ,并利用 表示 ,则()),(ttNfa),(ttfbsgt/式化为: ()式即为增长的分解式。其含义为总产量的增长率kAYgg被表示为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的加权平均。 ()式也为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提供了框架。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总量生
11、产函数为 321),(LKFY()求稳态时的人均资本量和人均产量;()用这一模型解释“为什么我们如此富裕,而他们那么贫穷” ;()求出与黄金律相对应的储蓄率。解:()由所给的总量生产函数,得人均生产函数为: 31Y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条件为: nksf)(即 nksK31得人均资本量为: ()23*)(ns将 代入人均生产函数,求得稳态的人均产量为:*() 213)(sKy()从()式、 ()式知,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高,人口增长率低时,该国的稳态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就相对较高;反之,则正好相反。因此,根据这里的模型,可以用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差异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如此富裕,而他们如此贫穷”这
12、个问题。()黄金律所要求的资本存量应满足 nkf)(即 ,在稳态时有,nk32123*sk所以有: s23*)(则 即为黄金律相对立的储蓄率。/1*s经典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C失业率的下降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2在图形上来看,经济增长率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方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沿曲线向上方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方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原点方向移动3下列各项中, ( )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A人才的合理自由流动 B.规模经济C生产技术的提高 D.教育事业的发展4GDP 被普遍用于衡量
13、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GDP 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经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没有误差BGDP 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CGDP 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增长情况,而且可以反映就业率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D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都用 GDP 作为指标5我们通常用( )来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B.名义国民生产总值C人均实际消费额 D.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6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 5,储蓄率为 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为( )A6% B.25% C.35% D.5%7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经合意的储蓄率大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量比
14、,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 )A小于实际增长率 B.大于实际增长率C等于实际增长率 D.不能确定8经济增长很难保持稳定,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这是( )A哈罗德模型的结论B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C哈罗德模型和新古典增长的模型共同的结论D既非哈罗德模型的结论,又非新古典模型的结论9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均衡点是指( )A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等于自然增长率B产量正好用来满足新增加的人口 C人口的增长率为零D整个社会的积累正好用于装备新增加的人口10投资的重要性在于( )A投资可以为新增劳动力提供机器设备,使其进行生产B投资可以直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C投资是导致经济增长的惟一因素D投资可以使现有劳
15、动力的生产率提高11根据哈罗德的定义,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最适宜的增长率是( ) 。A实际增长率 B.有保证的增长率C自然增长率 D.以上均不正确12在长期内最有可能实现的是( )A有保证的增长率 B.实际的增长率C自然增长率 D.以上都不对13根据哈罗德的定义,自然增长率 Gn与实际增长率 G 之间的关系是( ) 。AG nG B. G n=G C. Gn0,故整理,得:K=5-5n/s=2.5,因此,均衡资本-劳动比率为 2.5。(2)将 K=2.5 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均衡人均产出 Y=1.25(3)均衡人均储蓄 sY=0.125(4)均衡人均消费 c=Y-Sy=1.1256. 解:右
16、题意,国民收入 Y=1000 亿美元,消费 C=800 亿美元,则,储蓄 S=1000-800=200(亿美元)储蓄率 S=S/Y=200/1000=20%为使该年 200 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有保证的增长率 应为: WG%5420VSGW资 本 产 出 比 率储 蓄 率此时,如果第二年的增长率达到 5%, (亿美元)105)(102Y即该年 200 亿美元的储蓄正好在第 2 年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实现均衡增长.7.解: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为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增长率 G=储蓄率 S/资本产出率 V,其中 V 相对稳定,增长取决于储蓄率,又题意,当产出年增长率为 5%时, SG/1%
17、20451VS当产出年增长率为 7%时, V/2872G即为使年增长率为从 5%提高到 7%,在资本产出率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 S 应相对从 20%提高到 28%8. 解: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增长率 G=储蓄率 S/资本产出率 V,其中资本产出比率会随资本和劳动的相互替代而调整到使实际增长率趋向于自然增长率.由题意,当年增长率为 5%时, VSG/14%5201GSV当产出年增长率为 7%时, S/286.7/20/2S即为使年增长率从 5%提高到 7%,在储蓄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资本产出轮船应从 4 降至2.86,以趋向与自然增长率.9.解: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当 G=
18、时,经济活动实现均衡增长;而当 G= 时,经济活动达到WGnG了充分就业的水平.只有当 C= = 时,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本题中,由消费倾向nC/Y=0.8,可推知:储蓄率= 此时,有保证的增长率 =2.081YCnW%326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 时,储蓄不足而导致利率上升,引起使用资本的成本上升,促WGn使厂商以更多的劳动力替代资本的使用,因资本使用量减少,则资本产出比率下降,这种调整过程一直进行到资本产出比率为: ,此时,V=33260nSV则: 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nWGVSG%326010.解:由题意及已知条件,总的社会储蓄率为: %153260540/ PYP此时, 根据
19、新剑桥模型, 时,可以通过改变储蓄率 S,)326(5nWSWGn使 S 提高而达到 .而提高 S,只要改变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额就可以达到.G因此,为使 = ,储蓄率 S 应为:Wn 2036Vn则, %20/PYP)1(YS解得,P/Y=60%,则 W/P=40%/5/%30即,为使 = ,应提高利润占国民收入的 60%,降低工资占国民收入的 40%WGn11.解:(1)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由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ak+bL=0.34%+0.72%=1.2%+1.4%=2.6%而实际的产出增长率 y,则已知为 y=5%而两者的差额即为因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取得的
20、增长率,为:5%-2.6%=2.4%(2)若资本的增长率上升 1%,则 k=4%+1%=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新的产出增长率与因资本供给而取得的新综合增长率之和,y=2.4%+0.35%+0.72%=5.3%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 0.3%(3)若劳动的增长率上升 1%,则 L=2%+1%=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新的产出增长率为 y 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与因劳动供给增加而取得,的新的综合增长率之和;y =2.4%+0.34%+0.73%=5.7%,即, 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 0.7%12.解: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供给变化对总产出的综合增长率的影响为ak+bL由题中已知条件 a=0.4,b=0.6k=6%,L=-2%则 ak=0.46%=2.4% bL=0.6(-2%)=-1.2%ak+bL=2.4%-1.2%=1.2%即资本供给的增加使总产出增长了 2.4%,而劳动供给的减少使总产出总产出将增长 1.2%.在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相抵后,总产出将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