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爬天都峰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 “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 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
2、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 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4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现状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讨论、参与交流,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教法: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是中,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
3、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学法: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 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具准备:课件教学策略与分析: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 ,欣赏了黄山风景的奇特,今天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看看你们还认识这些奇石吗?
4、放课件(仙人指路、猴子观海) 2、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黄山风景的课文爬天都峰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老师随机板以旧的知识引入新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书)、谁去过黄山天都峰,愿意给大家讲讲。 5、 简介:天都峰在安徽省的黄山,是黄山的主峰之一,海拔 1820 米,奇险陡峭,为黄山诸峰之冠。其中以鲫鱼背最为险峻,峰顶平坦、风光无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把生字圈画出来。2、谁来把你找到的生词读给大家听?3、 (出示所有生字)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些需要提醒大
5、家注意不要写错?4、把你认为自己容易写错的字,在书上写两遍。5、同座同学互读课文一遍,互相纠正读音。三、 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是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读课文,思考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全班交流。四、 研读重点段、通过读文,谁能说说天都峰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吗?放课件 、从哪里看出天都峰很险?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分析:高在云彩上面哩。陡挂 、指导朗读读出天都峰又高又陡,非常的险峻。 (这么高,在云彩上面,笔陡的石级,挂)、为什么把天都峰写得这么险呢?(视学生能力而言)为后面爬天都峰作铺垫。 、回读全文,体会天都峰的特点。四
6、、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读熟了课文,下节课我们再对课文内容继续研究。五、 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启发学生善于思考。检查预习情况,落实要求。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及时练习,巩固记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学习抓重点词句体会事物特点的写法。第二教时教学目标、体会“我” 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心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策略与分析: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 、谈话导入, 紧扣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
7、。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已经解答了。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请翻开书,一起读课文的第 2 自然段。 (生齐读第 2 自然段。 )读得好。 (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还提出了许多问题,这堂课我们就来共同解答这些主要问题。(二) 、品读文本,体会感情、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 8 至 10
8、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小妹妹的话,思考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我们来猜猜小妹妹是怎么想的。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知道的?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她还会怎么想呢?(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她感到怎么样啊?(她感到心里就不怎么害怕了。把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联系到一起,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通过引读课文、观察课件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相
9、结合,使天都峰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动地再现。揭示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再提示学生联系写天都峰“陡”的语句去深入体会小妹妹的感受,切实、具体、全面,使学生的体会自然、贴切。老爷爷那么大年纪,还来爬,自己那么活跃,怎么没有胆量爬呢?)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指读“比我爷爷还大哩” “白发苍苍”的语句。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 ” “小妹妹,
10、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同学们会学习。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读出坚定的语气。、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你来说。 (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板书:奋力“奋力”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是什么意思?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攀着铁链上” ) “攀着”是什么意思?怎么读?一起读一读。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再用点儿力,读
11、。读得好。再读一次。、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结合天都峰特点“陡” “险”理解“攀着铁链上”的困难)再读、 “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小通过读表现理解,增强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体会思想变化,突现出语言内涵,达到深入理解,训练了学生深究语言的能力。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说得真好。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 (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齐读、小妹妹就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下面,老师接着念,同学们看到第 7 自然段,请注意听:“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你发现老师念的和书上有什么不同?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
12、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那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同学们提出的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所以,小妹妹说请女生读小妹妹的话。那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老爷爷爬上峰顶后说的话。老爷爷说他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用老爷爷的话来说一说)、课文中没有具体告诉我们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但你们只要仔细读书就能体会出来。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认真读第 2 至 7 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l)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
13、边想。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老爷爷一开始就下决心爬天都峰了吗?他在什么情况下下决心爬天都峰的?(是老爷爷看到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的情况下才下决心的。 )、有没有同学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想了?说一说。 (体会老爷爷的心理变化)读老爷爷的话。有意读掉“终于” ,让学生去发现,进而体会句子中“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把听力的训练与语感的训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再读小妹妹的话,既是呼应首尾、贯通始终,又是加深感受、强化理解。、出示爸爸的话,指读。爸爸为什么要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这一老一小哪点儿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生齐读爸爸的话)(三) 、总结收获,谈感受这篇课文使你明白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收获?(四)作业:、你一定也爬过山吧?把你的爬山经历写一写,看看你与小女孩谁更棒?、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这三个思考题参照了前面理解“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三个小问题,为学生成功想象提示了思维的顺序,想象的方向。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选作业,锻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板书设计又高又陡一会儿一会儿爬天都峰 奋力攀登 手脚并用终于相互道谢互相鼓励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