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一棵有毒的树_材料作文.doc

上传人:ziyaliuliu 文档编号:6598344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一棵有毒的树_材料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一棵有毒的树_材料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一棵有毒的树_材料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一棵有毒的树_材料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一棵有毒的树_材料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一棵有毒的树【作文材料】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1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

2、0字的文章。【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参考标题】: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2、做人要有公德心( 着眼于第二种人)3、归来吧,慈悲之心( 着眼于第三种人)4、我们 要有创新精神( 着

3、眼于第四种人)5、换个角度看问题( 着眼于第四种人)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着眼于全部材料)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2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蜗牛的悲剧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 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 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审题提示】这是一

4、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 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3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导_老鹰与蜗牛【作文材料】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

5、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着精神。【立意提示】: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 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

6、是只蜗牛又何妨( 着眼于蜗牛)4、用坚 持向成功挺进( 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着(着眼于蜗牛)6、执着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创业 中的蜗牛精神( 着眼于蜗牛)42016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解析_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指 导一、考点解析:“材料作文”因其在考察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的难点。就所提供的材料而言,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或是 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寓言、诗歌等等,其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而要把握其

7、关键,就得认真研究“材料作文”的客观规律。纵观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下面七种类型:(一) 材料的含义明显。如:球王贝利在比赛中共射进一千多个球,有一次,记者问他哪一个球最精彩,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下一个。”这样的具体文字材料或画面,不需要怎么分析,一看就明白七主旨,那就是:一个人在功成名就后,不能被鲜花和荣誉所牵累。应永不满足,不断进取。这类材料作文,一般能抓住中心阐发即可。(二) 材料零碎,但有联系。这类材料,少则二则,多则五六则,或互为对立,或互为关联,或互为相辅,或互为统一,但总有其组合在一起的共同性或联系点。如: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8、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托后腿,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李健吾雨中登泰山)3、人们 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 刘白羽长江三峡)这三则材料表面上看各自独立,毫无关系,但只要仔细琢磨一下,观点就会水到渠成。材料1是讲要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材料2 是讲登山的艰辛。而材料3的中心是掌握规律。至此,中心论点就瓜熟蒂落了,那就是 立志、攀登、规律。(三) 材料观点隐晦,但要抓住关 键字眼或细节。这类材料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发现

9、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位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排列着各种图书七万多卷,而且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大家问他什么,他总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他活了六十多岁,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也没留下来,被人们称为“书橱”。这样的材料虽好懂,但观点很隐晦,只有通观上下文,认真细致地阅读或观察材料,寻找、抓住关键性字眼或重要的细节,才能挖出材料本身所蕴含的观点。1、“杂 乱地排列着各种图书七万多卷”“被人们称为“书橱”,说明主人兴趣很广,但读书没有选择。2“每卷 书上都有他的手迹”,可问他“他总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也没留下来”,亚克敦之所以如此,

10、是因为他只博览群书而不能精读,蜻蜓点水,因而学而不成。这样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一分析,观点就水落石出了。(四) 材料是非不清,要求评理。这种类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分辨是非的辩证能力。如:针对校园罚款问题,学校和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不能罚,学生是消费者;另一种意见认为不但可以罚,还要重重地罚,罚得他心疼才会吸取教训。对此,你有何看法。对这样的材料,首先要将两种观点分别进行分析、比较、辨别,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分辨是非。要选择正确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五) 材料角度的多面性,要确定最佳观点。苏轼曽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

11、观点,这就是所说的“见仁见智”。如:一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技术人员修理了两个月,也未找到毛病。这时,一位瘸腿驼背的德国移民在电机旁仔细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时间不长,他用粉笔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很有把握的说:“打开电机,吧划线处里面的线圈减少十六匝就好了。”许多人半信半疑,但按他的话做了以后,电机果然修好了。公司非常满意,经理问他要多少报酬,这人毫不客气的说:“画一条线要一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周围的人听了深感吃惊,但精明的公司经理不但照付一万美元,而且还重金聘请他做了公司的顾问,他就是从小被人讪笑,而在逆境中顽强奋斗,最终登上科学高峰的德国科学家卡尔。斯坦门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