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月考试卷.docx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596771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月考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月考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年春高二年级语文三月份月考试卷命题人:南策林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分数 150 分)愿各位同学在 2014 年龙马精神、快马加鞭、马到功成!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壶觞 酒觚 国殇 觥筹交错B遏制 碣石 拜谒 竭泽而渔C盘桓 恒温 姮娥 颓垣断壁D踹开 揣摩 喘气 逸兴遄飞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碎琼乱玉 叨陪鲤对 追本朔源 义愤填赝B云消雨霁 战战兢兢 矫揉造作 欣欣向荣C蓬荜生辉 桑榆非晚 残羹冷炙 通宵达旦D高朋满坐 陆海潘江 刚愎自用 百无聊赖3.下列各句中

2、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中是( )A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扶摇直上,人民苦不堪言。B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C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D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对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农家生态园趋之若鹜,他们觉得这既亲近自然,又吃、住、玩一条龙,是极好的休闲娱乐形式。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日前已由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并依法宣判。B2013 年

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其作品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C8 月,延安市公开拍卖 35 辆超编超标公务车。在拍卖过程中,多辆年份较新、行驶里程较少的公务车竞争最为激烈,这些车最终以 25 万元左右的均价落锤成交。D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将会上演一场史上最具震撼力的汉字听写盛宴,多位“神级”选手将为仅有的 5 个席位发起最后的互相厮杀。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B沈从文,现代小

4、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C契诃夫是 19 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 D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 装在套子里的人 ,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二、现代文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文,完成 68 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

5、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 “和”有“中和”“融合” 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 和 ”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 肉食” 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

6、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

7、味。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 ,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胡床”即现在的马扎, “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

8、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6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9、)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C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胡床”“貊盘” 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C世界上任何一

10、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 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D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C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D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三、古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阅读下

11、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9 分)与元微之书 白居易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

12、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

13、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选自白氏长庆集 ,有删节 )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14、项是( )(3 分)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阔:宽广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方寸:指心绪C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 提挈:扶助D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殚:尽,全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C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流水周于舍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白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

15、楚无奈。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C白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 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译文: (2)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译文

16、: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赏 罚 之 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 可 不 平 罚 不可 不 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选自诸葛亮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点绛唇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注】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后荒芜。全词突出写了一个“乱”字

17、,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上阕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 (5 分)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引壶觞以自酌,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 ,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 )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 (王勃滕王阁序 )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夜航灯袁

18、省梅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烤红薯的小摊,我会停下来。烤红薯的炉子通体散着热,挑在炉子上的灯像一盏夜航灯,小城晦明的街上,远远的,就能看见。有顾客来,炉边的老人漾着满脸的笑,推开炉盖,掏出一块烤得焦黄的红薯在手里噗噗地掂,说,刚刚好,照我说,趁热吃好。每天晚上我都要买一块烤红薯,在摊前呆一会,跟烤红薯的老人聊上几句。等到一块烤红薯装到袋子里,递到我手上时,好一会儿,我的手里都是热乎乎的。我也喜欢装烤红薯的纸袋子。很平常的纸袋子,是旧书纸糊的,给人一点怀旧的情愫,和家常日

19、子里的细微感动。老人说,照我说,回家吧,冷。我说,您也早点收了回吧。老人说,回,老伴要急了。老人的老伴等他回家呢,我想,这个冷的夜里,等我的只有一个黑屋子。我捏了捏兜里的瓶子。我害怕回家,害怕看见黑洞洞的窗户。黑的窗户冷寂的家是从公司易名、汽车换主,我还顶了高额的债务和老婆离婚后就有了。我不想让老婆担惊受怕被人堵截被人辱骂,跟老婆说好假离婚。我说你相信我困难是一时的,我们会好起来的过去的一切我们还会拥有。老婆点点头,和我抱头痛哭。谁知,老婆转脸就把自己风风光光地嫁了。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三天后的一个晚上我起来了。我咬破嘴唇,眼里摔出一把泪,顺着街道默默地走着。漫无方向。我就看见

20、了这个烤红薯摊,当然是,先看见了挑在炉子上灯。老人说,收了摊,咱俩能跟一段。老人把红薯袋子搭在自行车后,掏了炉火,扑灭。我帮老人摘下那盏充电灯,挂在车把上。街上空无一人,几片枯的桐叶在干的枝头哗哗响。寒凉砭人。老人说,你好像有心事。我一愣,随即,就呵呵笑,没有。兜里的瓶子好像越发地沉了些。老人说,我儿子去年死了,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不知道那滋味,老伴一急,脑溢血了,瘫了。照我说,这日子还要过,我还要把孙子养大看他娶媳妇呢。老人说着就嘎嘎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人都说我命不好,照我说,倒要跟这命挣一挣。可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曾经的显赫和前呼后拥,曾经的逢迎和灯红酒绿,都只剩下了一个冷清的家了。我

21、扁扁嘴,没说话。兜里的瓶子好像压在我的心口上,憋得我透不过气。老人说,我那儿子从小就犟就喜欢跟我对着干,照我说,他就是故意的把孩子媳妇和他妈给我扔下不管了,他就是看我的笑话看我能不能扛过去,我就扛给你看我给他说。老人嘿嘿笑,好像真的在跟儿子赌气。我抓握着红薯,任由瓶子在我兜里晃来晃去。跟老人分手时,老人说,这段路不好走,我给你照着。我不让,叫他赶紧回家,冷。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长着呢。我苦笑一下,心里却涛涛浪浪。老人推着车子,车把上的充电灯洒下了一地淡黄的光。我就走在那黄亮里,走了好远一段,回头看老人,老人还在我们分手的地方站着。烤红薯暖暖地捂在我的手里,焦黄润白的香

22、在鼻下蜂般嗡嗡绕。站在我家楼下一个窗户洒下的光里,我对老人喊,回吧,我到家了。老人走远了,车把上的灯在黑的夜里亮亮的在我的眼里晃来晃去晃来晃去。我仰头看着一个个窗口上白的黄的花的亮光,像小孩子看着柜台上的玩具一样贪婪。那些亮光像一个个诱惑刺激着我的心和眼。我像猎人发现了他的猎物一样捕获着那些亮光,一朵,两朵恍惚中,我看见我家的窗户也是一片灿烂,甚至,明亮得有些刺眼,有些过分和浪费。我几乎是蹦跳着到了门口,那瓶子小鼠般在我兜里蹦蹦蹦乱跳。门打开了,家里却是漆黑一片。站在黑寂的屋里,烤红薯老人那盏充电灯又亮亮地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晃来晃去。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长着呢。我抹了把

23、眼,把屋里的灯全都打开。我坐在雪亮的屋里,掏出兜里的瓶子敌敌畏,紧紧地攥在手心。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A我虽然备受打击,但并没有完全失去生的乐趣,因为我还能从装烤红薯的袋子里感受着某种美好。B我的痛苦是巨大的,而一味回顾过去却只能放大痛苦,所以老人劝我思考未来,相信未来的路还长。C老人非常理解我,他希望通过他的故事与帮助促成我放弃轻生的念头,这是我非常感念老人的地方。D儿子车祸而亡,妻子脑溢血而瘫,自己年老还要供养孙子,说着说着就嘎嘎笑,这是他受刺激的结果。E本文通过我与老人交往的描述,表现老人精神力量的巨大,正是这种力量,打消了我轻生的念头。1

24、7.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18.“恍惚中,我看见我家的窗户也是一片灿烂,甚至,明亮得有些刺眼,有些过分和浪费”,这一虚笔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9.本文标题“夜航灯”在全文中有着哪几层含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五、语言运用题。 (共 12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20.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 分)人生是一个容器,可它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担忧和恐惧多了,无畏与勇气就少了;_,_;_,_。让一些不 需要的东西随风而逝吧,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21. 材料一:李老师生病住院,班长王明和团支书张娟代表全班同学去医院

25、看望。临走,在与李老师告别的时候,王明说:“李老师,您安心养病吧,咱们先回校上课去了。 ”材料二:语文老师已年过半百,经常在课堂上激情澎湃地为学生朗诵他自己写的诗歌,并多次对我们说:“同学们,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是最有激情的年龄,一定要多多读诗、赏诗,并学着写些诗。 ”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用了“咱们”和“我们”两个称谓,你认为它们用得对吗?请说明理由。22. 据观察,浠水人尤其是骑摩托的人过马路,不管红绿灯,勇往直前,毫无顾忌,典型的“浠水式过马路” 。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温馨警醒;每条不少于 10 字,不多于 20 字。六、写作(共 60 分,

26、共 1 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在山脚下,有座寺庙,里面供奉着一尊佛像。寺庙香火旺盛,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对佛像顶礼膜拜。庙门口有几级石阶,拜佛的人来去都要踩着石阶过,但是,制作佛像的岩石和制作台阶的岩石是从同一座矿山中开采出来的。石阶天天被人踩踏,佛像却被人虔诚地膜拜,久而久之,石阶对佛像心生怨怼:“我们来自同一座大山,凭什么大家对你磕头膜拜,对我踩踏不休?”石像问:“你是挨了几刀变成石阶的?”“四刀。 ”石阶答道,石像意味深长地对石阶道:“兄弟,我被千刀万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27、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 年春高二年级三月份月考语文答案 1. D 2. C3. A(A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B焕然一新:应修饰实际存在的客观事物。此处成语用错对象,根据语境,应该用“耳目一新” 。C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并不表示理由充分。D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某种事物,多用于贬义。)4. B(A 删去“对于” ;C 不合逻辑, “均价”只能是一个定值,不能是一个概数;D 删去“互相” 。 )5. C(“巴尔扎克”改为“莫泊桑” )6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章的“和文化” 是区别于本土文化的一种消融性文化,A

28、D 项在文章的第四段有体现,C 项在第二段有体现,只有 B 是第三段中“本土化”代表,故 B 选项。7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在时间上错位, “南北朝时期就大范围推广”与原文背离。8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 项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说会被世界各国认可,而且这种说法很绝对。9A(久远 )10C(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A如同,像;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B副词,相当于“暂且”;副词,相当于“将”“将要”。D 介词,表示处所,可译为“在”;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 比”)11B(“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有误,应为“

29、表达了对元稹信任和关怀自己的感激 ”)12(1)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3 分。每句 1 分)(2)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3 分。每句 1 分 )(3)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3 分)13.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断句译文】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邪恶的行为。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所以要给予好处的原因,那么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通过

30、惩罚使他们知道所要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如果没有根据地奖励,有功劳的人就有怨言;随便地惩罚,那么正直的人就会忌恨。14.颔联运用衬托手法,以新安江水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的更加清澈。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水,把两岸群山比作“ 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水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写出了清溪水的清澈无比。 。 (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 分)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 (意思对即可) (4 分)15.略(5 分)16.A

31、E(B 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强加的;D 项中的“这是他受刺激的结果”不对。 )17.享受过人生繁华与辉煌,而今不得不面对冷寂,备感世态炎凉;对生之兴趣悄然流逝,正在死亡的边缘;受到坚强者的感染,可能找回生之力量和希望。18. 形象化地表现老人奉献爱心的意义,即让一个打算轻生的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从而揭示“夜航灯”的意义。这一虚笔和现实的冷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我”能走出危险区,尽管还需要一段时间。19.三层含意:老人摊前那盏招引我去买烤红薯的充电灯;拿着灯光目送我回家的身影;面对多舛的命运而坚强乐观的精神。20. 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

32、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我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解析 这是长句变短句,所以需要先提出主干,然后把长句中的附加成分提出做句子,注意句子不要过长,且前后有一定的关联,尤其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21. “咱们”用得不对。因为“咱们”所指代的范围包括说话者在内的所有在场人;而材料中李老师也在场,回校上课的只是王明和张娟,不包括李老师,所以用得不正确。应换成“我们” 。(2 分)“我们”用得正确。因为“我们”一词既可指代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说话者) ,也可指代在场的部分人(不包括说话者或者其他人 )。(2 分)22. 抢灯快走乐一时,祸起难防痛一生。抢一秒飞来

33、横祸,慢三分路路平安。六、写作附译文:四月十日夜,乐天陈说:微之!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不得您的信,将有两年了。人的寿命能有多长呢?(我们)离别竟有这样久!何况我们的心如胶似漆,亲密无间,我们的身却被置于胡越两地,相距遥远,进不能相会,退不能相忘,互相挂念,彼此隔离,两人都快白头了。微之!微之!该怎么办?该怎么办?确实是老天爷造成的这种局面,对它怎么办呢?我初到九江时,有位熊孺登来访,得到您前年病重时写的一封信,前边报告害病的情况,接着叙说病时的心情,最后说明(我们)平时的交情。并且说:病危气弱之际,没有工夫顾及其他事,只是收集几包文章,封好题字说:“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书

34、信。”悲痛啊!微之对待我,像这样(信赖)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贬官的诗说:“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能听,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次吟咏,还感到悲伤啊。暂且放下这些事情,(让我)大略叙说近来的心情。我自到九江,已过三年,身体尚且健康,内心也很安宁。下至家里人,很幸运都平安无事。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还有各房失去父亲的小弟妹六七人被携带同来。不久前所牵挂的家人,现在全部站在眼前,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平安事。江州气候稍凉,本地很少瘟疫,以至于毒蛇毒蚊,虽有,但很少。湓江的鱼很肥,江州的酒极美,其余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里人口虽

35、然不少,司马的工资虽然不多;但量入为出,节省开支,也可以自给。身上穿的,口里吃的,暂且免于求人。这是第二件平安事。我在去年秋天,才开始游庐山,到了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只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风景绝妙,堪称第一,爱而不舍,于是建造了一间草堂。(草堂)前有大松十几株,长竹千余根,青色藤萝为篱笆,白色的石板做桥面,流水绕于房下,飞泉落在檐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排列地生在池边的石阶旁边。大致像这样,不能全部记下。每次我一人去,常常(住上)十多天。我平生所爱好的,全在这里。不只是忘了回家,还可(在这里)养老。这是第三件平安事。估计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必定更加挂念,现在特地写下三件平安事,用以先奉告您;其余的事情,以后再一条条地写出,如此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