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

上传人:w89153 文档编号:6594057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1、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大小。(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

2、题。3.图形的认识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较(包括垂直)的关系。4统计与概率(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再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 格代表 1 个单位) ,并完成相应的图表。(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5)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6)知道可以从报

3、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7)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四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共六个单元。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

4、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行与相交,这也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垂线、平行线,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多个单位)。它是在第一学段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系统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

5、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荡秋千”和“纸与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6、,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 100 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5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多个单位),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

7、以上数的认识 10 课时第二单元 泰山黄金周计算器 3 课时第三单元 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 20 课时综合应用荡秋千 1 课时第四单元 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 6 课时第五单元 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30 课时综合应用纸与我们的生活 1 课时第六单元 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 3 课时回顾整理总复习 15 课时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

8、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的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估计。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第 1 课时教学内容:认识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9、了解十进制记数法。2.能根据数位的分级尝试着读出万以上的数。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主动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计数单位“十万”和“亿”。2.尝试读万以上的数。教学过程:一、 诊断复习: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万以内数有哪些数位?他们的计数单位都是什么?如:我校师生共有 856 人。学生说一说这个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和读法的有关知识,达到巩固旧知、引入新知的目的。二、合作探究:观察情境图:情境图展示的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你想说点什

10、么?学生说:清华大学附中的图书有十万册,真是太多了。师:现在我要请大家看看我班里的同学搜集的其他图书馆的资料。(课件展示:“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 4086000 册。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 5094600 册。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 册。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 119000000 册。”)哪个同学能读给大家听听。(生读数,读到大数时停下了。)师:遇到什么问题了?生:那些数太大了,我不会读。师: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万以上数的认识”。1、感受 10 万。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一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举例讲解,一小盒订书订有 1000 个,

11、一大盒有 10 盒这样的订书订就是 10000 个,这样的十大盒就是十万个订书订。再比如,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万人,10 个人民大会堂就能容纳十万人。也可以这样来用计数器数一数一万一万的数:1 万、2 万、3 万、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然后教师演示。10 个一万是十万。谁还能接着数下去吗?十个十万是多少呢?(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多少呢?(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多少(一亿)学生用计数器自己操作,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2、感受“一亿”。你对一亿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例说一说吗?小组之间先说一说。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 10 万根,1000 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三年多

12、时间。3观察数位顺序表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然后重点介绍数级。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在认识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介绍十进制计数法。教师点拨:象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合作探究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学习数位表,能够独立制作出数位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三、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第 1 题。

13、数一数练习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独立去数,然后交流数的方法。2、自主练习第 2 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回忆 2008 年奥运会开幕式、足球决赛的场面等,感受大数并用大数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数感。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数位 千亿百亿十亿亿位千万百万十万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位 位 位 位 位 位数级 亿 级 万 级 个 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 千万百万十万万 千 百 十 一个课后反思:本环节从生活实际出发, “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 10 万根,1000 个人的头发大约

14、有一亿根”,让学生阅读,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起来十分愉快,教学效果较好。第 2 课时教学内容:万以上的数的读法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按数级读数,掌握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数位顺序表。学生回顾数位顺序表,指名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和读法的有关知识,达到巩固旧知、引入新知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1尝试读数教师出示一组数:4086000 509460021600900 119000000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你能试着读一读这些数吗?小组讨论然后自由读。小组汇

15、报读法。4086000 这个数先读万级四百零八万,再读个级六千。21600900 先读万级两千一百六十万,再读个级零九百。学生齐读。5094600 读做:五百零九万四千六百119000000 读做:一亿一千九百万教师点拨:从高位往低位一级一级的往下读,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它数位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从尝试读数中探究出数的读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了万以上数的读法。三、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第 3 题通过图片让学生在读数的同时感受大数的意义,可以自己读,也可以互相读。2、自主练习第 4 题3、自主练习第 5 题通过比较每组的读法的不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间有零的

16、数的读法。4、自主练习第 6 题让学生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还见过类似的计数器。5、自主练习第 7 题玩数学游戏。6、自主练习第 8 题让学生买一袋瓜子,倒出来,先估计有多少粒,再数一数。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万以上数的读法5094600 读做:五百零九万四千六百119000000 读做:一亿一千九百万先读万级,再读个级。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它数位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探究了万以上数的读法,由于以前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课堂中我注重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帮助学生建

17、立数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第 3 课时教学内容:万以上数的写法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数级正确、熟练地写出万以上的数。教学重难点:中间有零的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万以内的数的写法。学生说一说如何写数。以前我们学习了整万数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亿以内数的写法。同学们,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到的大数信息。【设计意图】:课前布置收集信息的任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数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二、合作探究:1观察课本情境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山东省人口在我国各省份中排名第二,共有九千零七十九万三千一百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

18、普查相比,增加了六百四十万零三百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2 年底已接近十三亿人,其中 2002 年我国共出生一千六百四十七万个婴儿,平均每天出生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三人。你能写出这些数吗?学生先独立写,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写法。全班汇报。先写万级再写个级,有亿级要先写亿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零占位教师点拨:写数的顺序和读数的顺序一样,从高位往低位一级一级的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和归纳出写“万以上数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明确了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 0 占位。三、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第 1 题

19、写数练习,先让学生写,在交流,并说一说注意什么。2、自主练习第 2 题。让学生先读一读资料,然后独立写数,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万以上数的写法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四万五千一百二十 写作: 4 5 1 2 0一千六百四十七万 写作: 1 6 4 7 0 0 0 0十三亿 写作: 1 3 0 0 0 0 0 0 0 0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 0 的写法,在教学中我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讨论、实践、交流获得。学生自己

20、进行归纳总结出写法,印象深刻。在课堂上老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试着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效果很好。第 4 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上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二、深化练习1、自主练习第 3 题先让学生读出各数,然后说说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再填写。2、自主练习第 5 题都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第 6 题是根据提供的资料写数,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4、自主练习第 7 题也是根据提供的资料写数,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5、第 8 题是组数练习,这题难度较大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把能组成的数

21、都组出来,然后读一读,在按要求分类。三、拓展升华自主练习第 4 题,学生独立做在演草本上,教师批阅。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练习课5、三百三十八万一千写作:3381000四百五十万写作:4500000七万零四百六十七写作:70467七十万写作:700000四万一千九百写作:41900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练习了写数,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得较好,极个别学生需要加强个别辅导。第 5 课时教学内容:万以上数大小的比较。教学目标:学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一、激

22、情导入:观察 11 页情境图,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我国排第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几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情况。【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二、合作探究: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俄罗斯、中国、美国版图面积拿出来比一比到底哪个国家的版图大一些。学生小组讨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小组选代表发言:可以根据数位的多少来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可以根据分级来比较:含有级数多的数就大。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的

23、数就大。教师点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思考、合作学习、互相倾听,探究出比较数的大小的全过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比较的方法。三、练习巩固:1、说一说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学生独立比较,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比较的。2、自主练习第 1 题学生独立比较大小,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比较的。3、自主练习第 2 题学生阅读资料,然后比较大小,做完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万以上数大小的比较1707000096000009373000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

24、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课后反思:本节课 在教学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时,主要让学生用类推的方法自己去完成万以上数大小的比较,并总结方法,将世界地理信息贯穿始终,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巩固了新知,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自主探索学习的乐趣。课堂效果较好。第 6 课时教学内容:数的改写教学目标:学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培养学生寻找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知识?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谁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准备好了吗?【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回顾旧知识,同时运

25、用激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愿望。二、合作探究:出示 9600000 和 1300000000 这两个数让学生读一读提问: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点?这两个数是整万和整亿的数,这样写是不是比较麻烦?我们可以想办法把他们变简单了,那就是改写,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改写,然后小组内讨论怎样改写。汇报改写方法。预设:9600000=960 万 1300000000=13 亿教师点拨: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后面的 4 个 0 去掉,加上一个“万”字;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就是把亿位后面的 8 个 0 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26、【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出了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三、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第 3 题。学生根据资料进行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意义和改写的简捷性。2、自主练习第 5 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做完后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第 6 题摆子游戏利用这个游戏让同位合作摆字,一个人摆字一个人改写,还可以用这这个游戏进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四、拓展升华:自主练习第 4 题.、第 7 题。学生独立做在演草本上,教师批阅。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数的改写9600000=960 万 1300000000=13 亿

27、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后面的 4 个 0 去掉,加上一个“万”字;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就是把亿位后面的 8 个 0 去掉,加上一个“亿”字。课后反思:本节课合作探究了整万、整亿数的改写,教学中先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然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概括出整万、整亿数的改写方法。练习中注意了重点内容针对练,容易混淆内容突出练,让学生在有效的练习中巩固新知,进而全面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第 7 课时教学内容:求近似数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

28、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 15 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在这四幅图中每个数据的前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是哪个字?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二、合作探究: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约”字 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对比下面这两句话,理解“约”的意思我校有学生 1300 名;我校有学生约 1300 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近似数。我校有学生 1300 名。表示我校就有学生 1300 名,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而我校有学生约 1300 名。这里的 1300 名就是

29、我校实际学生人数的近似数,可以比 1300 多一点,也可以比 1300 少一点。学生举例:1.我写作业用了 20 分钟;我写作业大约用了 20 分钟;2.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 13 万元;一辆小汽车的价钱约是 13 万元;3.一支铅笔长 14 厘米;一支铅笔长约 14 厘米。教师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准确的表示出来,或无法准确的表示出来,我们就用一个“差不多”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是谁的“近似数”。2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师:近似数就是和准确数差不多的数,怎样才算“差不多”?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11030 大约是多少万?178680000 大约是几亿?预设:110

30、301 万 1786800002 亿学生汇报。对于 11030,主要看千位,所以我们就把千位和它右面的数舍去,全部改写成 0,变成了 10000,写作:110301 万;对于178680000 主要看千万位,所以我们就把千万位和它右面的数舍去,全部改写成 0,变成了 200000000,写作:1786800002 亿。教师点拨:尾数的最高位小于 5 的,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 0,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四舍”。而等于或大于 5 的,向它的前一位进 1 后,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 0,这种方法我们叫做“五入”。这两种方法合起来,就是求一个数近似数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在

31、数学中,我们用“=”表示准确数,近似数则是用来表示。【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合作探究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掌握了求一个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拓宽应用。1.16 页的电脑题: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 234108 和 195820 的近似数。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的第 1 题,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自己的做法。3. 自主练习的第 2 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做完后集体订正。4、自主练习第 3 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32、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板书设计:求近似数110301 万1786800002 亿课后反思 : 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因为以前 学习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学生较容易的掌握了近似数的求法,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好,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个别辅导。第 8 课时教学内容:求近似数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会正确求数的近似数,并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意义。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调查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估计策略,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想想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什么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二、深化练习:

33、1、自主练习第 4 题。从这两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举例说明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交流调查生活中的近似数。2、自主练习第 5 题。小组合作完成,采用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等方法,再通过估计和实际计算得出 100 粒、1000 粒、10000 粒、10 万、100 万、1000万、1 亿粒米的长度。独立完成后,同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然后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第 6、7 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拓展升华:自主练习第 8 题。学生讨论方框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集体

34、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总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都掌握哪些知识?板书设计 : 求近似数练习97381697 万 968954309690 万 19999999920000 万 1206359121 万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练习了近似数的求法,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近似数的求法,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只有极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够好,加强个别辅导。第 9 课时教学内容:拓展平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字编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解读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2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编参赛号,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身份证的组成。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解读数字编码。教学过

35、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观察情境图:我市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有 25 所学校 1800 名同学参加。同学们你知道参加比赛时胸前或背后都有个什么? 学生答(参赛号码)。怎样给每个学生编一个参赛号码呢?2你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编码?小组讨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与小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参与、合作意识,调动起了强烈的求知欲。二、合作探究:1.探究身份证号的组成:问:身份证号码有几部分组成? 你对身份证号码有哪些了解?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旧身份证有 15 位数字,新身份证有 18 位数字组成。分别由省、市、出生年、月、日、

36、顺序号组成,最后一位是校验码,倒数第二位是性别码男单女双。2探究邮政编码的组成。问:邮政编码有几部分组成?你对邮政编码有哪些了解?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头两位数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 3 位数代表邮区(一个省划若干邮区,即邮件分发、运输网路):第 4 位数代表县(市):末 2 位数代表邮局及其投递区。在个别情况下,最后两位数仅代表支局代号,不表示投递局。3探究车牌号问:车牌号有几部分组成?你对车牌号有哪些了解?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车牌号由汉字、字母和数字组成。车牌号的第一个是汉字:代表该车户口所在省的简称第二个是英文:代表该车所在地的地市一级代码,规

37、律一般是这样的,A 是省会,B 是该省第二大城市,C 是该省第三大城市,依此类推。然后就是后五位,后五位是顺序号。4探究电话号码问:电话号码有几部分组成?你对电话号码有哪些了解?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座机号码是国家的区号,然后是地区号,接下来是区县号,最后是乡镇级的号位,最后是各自的编码。5探究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主题图中的学生编参赛号,讨论交流。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编码的,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了解了身份证号的组成、邮政编码的组成、车牌号、电话号码,学会了用数字编码,进一步掌握了所学知识。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 1 题给运动员编码。练习时,先让学生通过两名学生的对话和他们身上的号码,明确运动员号码编排的规律及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找出规律后,再完成后面两个小题。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