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班级 姓名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4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磐 pn 石 含蓄 x 白皙 x 钦 qn 佩不已 B 荒缪 mi 筹 chu 划 赫 h 然 兀兀 w穷年C 彷 png 徨 暑 sh 名 深邃 su 迥 jing 乎不同 D 涉 sh 猎 迭 di 起 澎湃 bi 义愤填膺y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 分)全神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3、下列句子中,没
2、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A 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 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C 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4、按要求默写(8 分)(1)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的两句是: , 。(2) 、 约客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3) 、 江南逢李龟年中,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4) 、 滁州西涧中以动写静描写雨景的诗句是: , 。5、填空(4 分)(1) 、莫泊桑是 国作家,被称为“ ”,代表作有 、 等。(2)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
3、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的史错别字改正 事。司马光, 代政治家、史学家。6、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 (2 分)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 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 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 给疯 子让 路!” 诗人退到路 边, 说:“ 我恰恰相反。 ”、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 、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度。、表现了诗人的反击艺术。 、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7、 三国演义里东吴名将有 、 。 (2 分)二、综合性学习: 我也追“星”( 6 分)1、你最崇拜的名人是谁?为什么?( 2 分)答: 2、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星”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
4、法?( 2 分) 答: 3、请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名人传记,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 2 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 (19 分) (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9 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 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 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 “说”了就
5、“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年月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 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
6、,实证了他的 “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选文是抓住闻一多先生言行方面的什么特点来写的?(1 分)答: 2、请用波浪线画出文中闻一多先生说的哪句话体现了他“是以生命作为代价”这一点的?( 1 分)3、第一段中的“小声说” “声音越来越大”是指声音的高低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 分)答: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 2 分)答: 5、试概括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所做的三个事。(3 分)答: (二)秋天的怀念( 10 分)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
7、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 墙壁。母 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 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 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
8、外的树叶“ 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 紧准备准备。 ”“哎呀, 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 们 就去 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 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 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 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 一嗟淖盅鄱?任一姑舾小 ?智那牡爻鋈恕 ?BR她出去后,就再
9、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 去,也 绝没有想到竟是永 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_。( 2分)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 _。( 2 分)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
10、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2 分)答:_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2 分)答:_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2 分)答:_三、文言文阅读。 (11 分)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 别。1.我能解
11、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 (2 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 3、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方法: 目的:_ _4、你从中得到哪些什么启示(至少从两个角度说)?(3 分)答: 四、作文。 (40 分)时间过得好快,看到那些蹦蹦 跳跳、 满脸稚气的小学生,蓦然回首,我们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学生了在这十三四岁的生命里,是 谁教我们怎 样做人?是谁给了我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是谁 鼓励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请以 教我怎样做人为题,写一篇 记叙文,具体要求如下:补全作文 题,可以填上父母、老师、 亲戚、朋友、同学总之是教你做人的人。通过具体事例抒 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外貌、动作、 语言、神 态、心理)来塑造人物形象。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