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593488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5 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505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1) 目前楚辞学界收录 最全、使用底本最精的参考文献楚辞文献丛刊,经过专家们数年不间断的努力终于 ,编者庶几将 楚辞相关文献的重要本子搜 罗殆尽。(2) 美国运营的油田钻井数连续 18 周下降,预计北美的页岩油产量增速将放缓。此外,中东局势也不甚明朗,国际油价的走势还是很 难 。(3)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 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人类遗传基因的种种奥秘。A. 告罄 琢磨 无所不为 B. 告竣 琢磨 无所不为C.

2、告罄 捉摸 无所畏惧 D. 告竣 捉摸 无所畏惧2. 下列各句中,未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 分)A. 这山峡,天晴的时候,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B.“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小伙计,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C. 红军十五天五战五捷,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为此,毛主席写了光辉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这滴泪,凄切、深挚,千年之后,于每一个朗月高悬的无眠之夜,

3、在相思悲愁者的眉间、心上静静流淌。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作家的 风格各如其面,宁真而丑,毋假而妍。颇有一些作家喜欢标榜“朴素”。这类 作家无力建立或改 变自己的风格,只好 绷着一张没有表情或者表情不 变的面孔,看到 别的作家表情生动而多变,反而说那是在扮鬼 脸。其实 朴素应该 是“藏巧”,不是“藏拙”, 应该是“藏富”,不是“炫穷”。拼命 说自己朴素的人,其实是在炫耀美德,已 经不太朴素了。这比 喻也很 传神,可是也会被平庸或懒惰的作家用来解嘲。A B. C D.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A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4、”当地县委县政府向媒体表态,目前排放红色污水的源头已经找到,后续整改工作正在落实,水环境质量攻坚战一定会取得胜利。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真心期待,新时代的中拉合作交流之船能破浪前行,造福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与拉美的近 20 亿人民,续写历史的新辉煌。C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与少年班代表座谈时,老校长深情勉励同学们珍惜伟大时代,以立志成才和不懈奋斗奏响民族复兴的雄浑乐章。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确是这样,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不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孩子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2 -5. 对漫画的寓意,理解最为准确的

5、一项是:(3分)A、 工作态度重要,工作能力更重要;B、 保护动物,不能一味地、无休止地攫取;C、 因循守旧,不知创新,只能劳而无功;D、 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9 题。广原州蛮侬智高以其众叛,所至 杀吏民, 纵略,东南大骇。仁宗忧之,遂遣枢密副使狄青为宣抚使,率众击之。翰林学士曾公亮问青所以 为方略者,青初不肯言,公亮固 问之,青乃曰:“立军制、明赏罚而已。 ”公亮又问:“贼之标牌殆不可当,如何?”青曰:“此易耳。标牌,步兵也,当骑兵则不能施矣。 ”青之受命,有因贵望求从青行者,青延见,谓之曰:“ 君欲从青行,此青之所求也,何

6、必因人言乎?然智高小寇,至遣青行,可以知事急矣。从青之士,能击贼有功,朝廷有厚赏,青不敢不为之请也。若往而不能击贼,则军中法重,青不敢私也。君其思之。 ”于是闻者大骇,无复敢言求从青行者。其所辟取,皆青之素所与,以为可用者,人望固已归之矣。及行,立行伍,明约束,军行止皆成行列, 至于荷钟赢粮持守御之备,皆有区 处。军人有夺逆旅菜一把者,立斩之以徇。方青之未至,诸 将屡走,皆以为常。至是,知桂州崇仪使陈曙、知英州供备库使苏缄与贼战,复败走如常时。青至宾州,悉召陈与裨校凡三十二人,数其罪,按军法斩之。惟 苏缄在某所,使械击上闻。于是军中人人奋励,有死战之心。是时智高还守邕州,青惧昆仑 关险厄为所据

7、,乃下令 宾州具五日粮,休士卒,贼谍知不为备。是夜大 风雨,青率众半夜时度昆仑关。既度,喜曰:“ 贼不知守此,无能为也。彼谓夜半风雨时吾不敢来,吾来,所以出其不意也。 ”已近邕州, 贼方觉,逆于 归仁庙。青登高望之, 贼据坡上,我军薄之,裨将孙节中流矢死,青急麾军进,人人皆殊死战。先是,青已纵 蕃落马军二千人出贼后。至是,前后合击。贼之标牌军为马军所冲突,皆不能驻,遂大败智高,果焚城遁去。青先为公亮言,皆如其所料。青坐堂户上,以论数千里之外,辞约而虑明, 虽古之名将何以加此,岂特一时武人崛起者乎?(节选自曾巩文集杂识二首(之二)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纵略,东南大骇

8、 略:抢,掠夺B皆青之素所与 与:赞许- 3 -C立斩之以徇 徇:巡行示众D逆于归仁庙 逆:抵触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A遂遣枢密副使狄青为宣抚使 青不敢不为之请也B有因贵望求从青行者 何必因人言乎C君其思之 皆如其所料D若往而不能击贼 辞约而虑明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贼之标牌殆不可当,如何?(3分)至于荷钟赢粮持守御之备,皆有区处。 (2分)虽古之名将何以加此,岂特一时武人崛起者乎?(4分)9.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狄青取胜的原因。 (4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0 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堤上行三首 刘禹锡其一酒旗相望

9、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 满中流。其二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 传情竹枝 怨,水流无限月明多。【注】 幽轧(y):划桨声。 桃叶:乐府歌曲名,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 竹枝: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有人说这两首诗是江边居民生活的速写,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画面?请简要概括。 (4 分)两首诗的结句在表达上各有特色,请分别简要概括。 (6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2) 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3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4)此情可待

10、成追忆, 。 (李商隐 锦瑟 )(5 )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6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 ,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管子牧民 )(8 ) ,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说苑政理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小 蒋 萧乾- 4 -送羊奶的伙计小蒋,像个仆仆 风尘的北极翁,背着那条白口袋,沿着后海 刚上冻的水沟向厂里踱。时间太早了些,小蒋却不问季节,每天总照老规矩按时到厂。他同许多人一样,做了一个羊奶厂的工人后,就在他自己的名分上活下来了。 他走着,记起了昨天一件事情: 苏州胡同那所永

11、远冒着咖啡味儿的房子,还有那永远系着白围裙势利眼的洋厨子,那条专咬黄脸皮的狼种狗。把铃一按,狗吠了,白围裙来了,咖啡味儿更 浓了。 “老爷还没起来,要你轻按一点!”“你老爷又不是我老爷!我从不把洋人叫老 爷!”“ 汪汪汪!”狗叫着,老爷在楼上叫了人。会说中国话咧,毛子直脚杆,好威 风, 动不动就威胁着:“抓到区里去!”“ 你不要奶了吧,就正合适 ”他把凡是昨天说的,听的,想的,皆温习了一番。末了他想:要不是让你一手儿,上区里就上区里,我怕你毛子!一过桥,他心情就不同了。他快要同一个朋友见面了,那是一只发黄色的母羊。他欢喜那只羊, 为它取了个名字叫鹿儿。刚走近栅门,二十多只羊就扑到 门边来把门堵

12、住了。一个个摇动短小的尾巴,挤出颤抖娇嫩的咩咩声他并不开门,一手把定扣在 钉子上头的锁链,一手就抚着一只前爪业已搭上栅门的羔子。小蒋揉着它脖颈下绵软软的肉铃铛,盯着 对面那双嵌了黄边、大大碧 蓝 的眸子发愣。这是小蒋的鹿儿了。也就是李 头儿成天骂小蒋偏心的那只。说他喂它喂得特别饱,黑豆放得也分外多。等到挤奶的时候,他照例总不把那奶汁 挤完,常常 挤一半就拉回圈里去了。等会儿李头儿看见,叫他重新挤,他就老大不高兴。因此他便和李 头儿成了对头。 小蒋哗啦啦地脱开锁链, 迈进圈里了。他蹲在鹿儿面前,像用一种熟悉的语言对谈似地由鼻子里哼出同样颤动,同样缠绵的咩咩,一面用指甲梳着鹿儿的皮,把一团团脱下的

13、毛撒在地上,心下很舍不得。鹿儿只霎着眼,任凭他去抚摩。它那有着君子风度的嘴巴下 飘动着几根像三观庙土地爷的胡须。小蒋是死尽了亲人的孩子。如果那双大大碧 蓝的眸子填上他心下 对母性的需求时, 这几根稀须就应该给他以父亲之感了。“小蒋!”前院儿喊起来了。他故意不答应,可是 还不敢不去。“不愿意干就他妈滚!谁该替你刷瓶子呀!”小蒋刚上台阶,屋里的李头儿就绷着一脸横肉,指着躺在破桌子上的口袋说。小蒋也不言语,硬着头皮迈进 去,打开口袋,把一个个炮弹似的空瓶子使劲地顿在桌上,一面表示他在干活儿,一面也表示他正在作着无可奈何的反抗。当干净的瓶子已经摆满了五只桌子的时候,李 头儿又气势 汹汹地进来了。 这回

14、他脸上那些条横肉上又添了点如大仇将报时候得意的笑:“掌柜的请!”“差你几天钱呀,小蒋? ”一到账房,掌柜的就 这么破例用和蔼的口气说。“干么呀?”小蒋不服气地反问。“你活动活动吧!这儿柜上用不开你啦。 ”装出来的和蔼本来就勉强,尖酸的味儿露出了。掌柜的伸手就去开抽屉,满打算 块儿八毛把这乡下佬打发 走,明儿 给人陪陪礼,买卖也就更稳当了。“不成!我得问问凭什么!”“没听说过送奶子的偷吃的!你那几家又都是洋人,都是我最好的主 顾。洋人不比中国人,我跟这些人得讲信用。你你安着什么心眼儿呀! ”掌柜的龇着一嘴黄牙,恶狠狠地指着小蒋说。“谁谁偷!” 小蒋平常不多说话。一急便结巴起来。 “他瞎扯!昨天道

15、儿滑,天又黑得路也路也看不清。才过龙头井脚底一跌,把把四号的那一磅洒了一点儿。那那洋厨子瞪眼叫叫我赔,我哪儿赔得起?凭凭什么赔?他说,好小子,给你点戏法儿瞧吧!我说”“你别说了。人家信上 这层也提啦,说你还跟那洋人大师傅吵嘴,弄得人家洋少爷睡不了早觉儿!”- 5 -厂里作活儿的都知道出事了,可是各人皆知道不碍自己的事儿,不必担心。他们都偷偷伏在窗缝边或堵在账房门口看,像西湖十景就在眼前似的。 羊还在房后头咩咩地叫。偶尔还 有犄角如地震似地撞在后 墙上,撞在小蒋的心坎上。他的心飞到鹿儿身上。他感到不该走。小蒋望着掌柜那尖削的脸,上面画着李 头儿编造的坏话。再看看晃在门口儿那些探着的脑袋,仿佛都在

16、说着:“谁叫你不乖!”走吧,可是鹿儿呢?他把声音放低了,恳求说:“ 给我鹿儿,折了工 钱好吗?”他放下了倔强的手,自己也担心 这要求太突兀。 “嘿嘿嘿”不等掌柜回答,门口儿的人给这痴呆的乡下佬招得忍不住笑了。小蒋恨不得咬下他们的耳朵。小蒋就在多少只趁愿,嬉笑或同情的眼睛下,给堵到门口儿外头去了。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选自萧乾短篇小说选 ,有删改)12请简要概括小蒋被辞退的原因。 (4 分)13第三段小蒋在路上回忆的叙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6 分)14简要概括小蒋遭辞退前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全文分析小蒋的性格特点。 (4 分)15请探究作者刻画“鹿儿”这一形象的意图。 (6 分)六、现代文阅读(

17、二)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618 题。天地为庐 赵士林“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 谓之宇” ,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 “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 舍就是他们的世界。他 们从屋宇得到空 间观念。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他的生活是从容的,是有节奏的。 对于他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所以我 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 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 乐化了!画家的画面所表现的不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节奏“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感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

18、家、 诗人的艺术境界。这种 为中国人所 认可的充溢着审美意味的宇宙观,我 们 可以称之为“天地为庐”。 “天地为庐”是一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 。由日常居室推及广漠空 间,由广漠空间缩归日常居室,表现了对宇宙存在的亲切感,家园感。 “天地为庐”,是 “以小观大”、 “以大观小”、 “推己及物”的审美情怀的心理基础。特别重要的是,“天地为庐”的宇宙观本质上是 时间统率空间的时空观, 时间的动,激活了空间的静, 时间的实,充满了空间的虚,时间的韵律组成了空间 的节奏, 时间的音乐,使空间的画面充满着盎然的生气。我们在空间中领略着时间,也就是领略着生命的律 动, 领略着美。“天地为庐”的宇宙

19、观,鲜明地折射出儒所范导的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固能催生“天行健,君子以自 强不息 ”的积极进取,固能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 谐,但它亦显然漠视了人生的最具深度的悲剧性。以中国画 为例:水墨丹青,有灵气流 转 之山水供人藏息休游,有啸傲风月之人物从容潇洒脱俗,唯独没有社会灾变,人生痛苦之写照。于是,我 们 有寒江独钓,却不可能有 夜雾降临;我们有女史箴图,却不可能有盲女;我 们有韩熙载夜宴图,却不可能有梅杜萨之筏。既如八大山人的“白眼向人”- 6 -、大涤子的“法自我立 ”、郑板 桥的“ 难得糊涂”,或 愤世嫉俗,或遗世独立,也主要是伸张自我,社会批判在其画面上是间接、抽

20、象、模糊的,甚至是隐而不见的,比照一下西画对社会的积极强烈的参与批判,我 们未免显得软弱了。艺术本应具四大功用,认同自然、伸张自我、社会批判、理想建构,但中国艺术却严重地失落了社会批判。还是由于 “天地为庐”的某种寄托感,中国人的形象 经常表现出某种缺乏强壮活力的懒散,麻木。你看中国画中的人物,多半是耸肩,驼背,没脖子(这大概同时是受了庄子所谓“至人”“ 真人”“神人”多半是些“ 畸人”的影响)。我 们是那样强调 “以形写神”,但我们历来忽视强壮的身体方能富有强壮的精神,不明白大丈夫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于是中国画中的人物往往是形销骨未立:没有一点“力”,没有一点儿激壮,没有一点伟岸,点缀

21、山石间,状如毛虫矣,此诚为彻底的“天地为庐”也!雕塑亦然。墓道里掘出的兵马俑,其 实仅以数量胜,有如中国以人口众多胜。就个体来看,每一个的肢体都是那样机械僵硬,每一个的表情都是那样单调呆板,一个大卫,其实是远远超越了全部兵马俑的。“天地为庐”,功乎 过乎?(有删改)16. “天地为庐”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宇宙观,根据文章两段,请概括这一宇宙观的主要特点。 (6分)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6 分)18.文章结尾说:“天地为庐 ,功乎过乎?”请简要概括其“功”与“过” 。 (6 分)七、作文(70 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

22、恭的活下去。塞林格要求: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 800 字。- 7 -语文 (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 2023 题。(10 分)足下所封示退之书,云欲推避仆以文墨事。若退之之才,过仆数等,尚不宜推避于仆,非其实可知。退之所敬者,子长、子云。子长于退之固相上下。若子云者,如太玄 、 法言及四愁赋 ,退之独未作耳. 决作之 , 加恢奇, 至他文过子云远甚。子云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涩,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若然者,使子云来尚不宜推避,而况仆耶?彼 好 奖 人 善 以 为 不 屈 己 善 不 可 奖 故 云 尔 也。(节选

23、自柳宗元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3 处) (3 分)彼 好 奖 人 善 以 为 不 屈 己 善 不 可 奖 故 云 尔 也21文中的“子长”是 (人名)的字,文中的“子云”是 (人名)的字。 (2 分)22.古人取字主要有下列四种方式,韩愈的字“退之” ,属于取字方式的哪一种(3 分)A字与名意义相同 B字与名意义相近 C字与名意义相反 D字是名意义的延伸23柳宗元将退之与子长、子云作比较,其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2 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鲁迅小说端

24、午节中的陈士成和白光里的方玄绰,都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总爱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B 哈姆莱特中的老哈姆莱特是一个正直果敢的父亲,一个温柔重情的丈夫,一个英勇威武的战士,一个贤明有为的国王。C曹操率军追到长坂坡,张飞瞋目横枪立在桥上,大喝一声,惊得曹军四下逃散,曹将夏侯惇肝胆碎裂,落于马下摔死。D 茶馆第二幕写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为了生存,王利发对茶馆进行了改良,但是还未开张,李三就来要求涨工钱,巡警和大兵来敲竹杠。E 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在海上捕鱼,等到第 85 天才发现了一条很大的大马林鱼,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用鱼叉刺死了大马林鱼。25简答题(10 分)

25、(1)红楼梦第三回中,贾宝玉初见黛玉, “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贾宝玉摔玉的原因有哪些?(4 分)- 8 -(2)请概括茶馆中的秦仲义与子夜中的吴荪甫人物形象异同。 (6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所以有别于一般快感以及功利的和道德的活动,即不是一种实践活动;审美判断不涉及概念,所以有别于逻辑判断,即不是一种概念性认识活动;它不涉及明确的目的,所以与审目的判断有别,美并不等于(目的论中的)完善。审美判断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以能引起快感,是因为它适应人的认识功能(即想象力和知解力) ,使这些功能可以自由活动并且和谐地合

26、作。这是康德审美判断中的基本内容。 这种美的分析,把审美活动和人的思考力、情感等其它功能割裂出来,只留下想象力和知解力自由运用和谐合作所产生的一点快感。这两种认识功能如何自由运用与和谐合作,也还是一个不可知的秘密,因为他明确地说过“审美趣味方面没有客观规则” 。他把美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两种。到讨论“依存美”时,康德又把他原先所否定的因素偷梁换柱式地偷运回来。就对象(客体)方面来看也是如此,他先肯定审美活动只涉及对象的形式,与对象的内容无关;可是后来讨论“理想美”时却又说“理想是把个别事物作为适合于表现某一观念的形象显现” , “它只能在人的形体上见出,在人的形体上,理想是道德精神的表现

27、。”指出如此等类的矛盾,并不是要把康德一棍子打死,他虽没有解决这些矛盾,却可以激发后人的思考,推动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幸的是康德的门徒后来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 、 “形式主义”之类五花八门的学说。这类学说痛病和康德一样,都在把人这个整体宰割开来成为若干片段,单挑其中一块来,就说这一点就是打开人这个秘密的锁钥,也是打开美学秘密的锁钥。这就如同传说中的盲人摸象,这个说象是这样,那个说象是那样,实际上都不知道真象究竟是个啥样。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有删改) 26康德审美判断的要素有哪些? (4 分)27康德对美的分析有哪些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28如何理

28、解“这就如同传说中的盲人摸象,这个说象是这样,那个说象是那样,实际上都不知道真象究竟是个啥样”?(5 分)- 9 -高三最后一卷参考答案1.D。告罄:指财务用完或货物售完;告竣:宣告事件完毕(多指较大的工程) 。琢磨:动词,雕琢、打磨(玉石) ,比喻对待诗文等反复加工,精益求精,通过润色加以修改(指文章等) zu mo,反复思索、考虑。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 。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指什么坏事都干或者干尽了坏事。这里该用“无所畏惧” 。 2. B。拟人。3.B。 (作家的风格各如其面,宁真而丑,毋假而妍。这比喻也很传神,可是也会被平庸或懒惰的作家用来解嘲。这类作家无力建立或改变自己的风

29、格,只好绷着一张没有表情或者表情不变的面孔,看到别的作家表情生动而多变,反而说那是在扮鬼脸。颇有一些作家喜欢标榜“朴素” 。其实朴素应该是“藏巧” ,不是“藏拙” ,应该是“藏富” ,不是“炫穷” 。拼命说自己朴素的人,其实是在炫耀美德,已经不太朴素了。选自余光中, 夜读叔本华 )4.A。 (该语境强调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应及时弥补和改进;不符合“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的“再出发”的意思。 )5.D。6.D 迎战7.B 通过(A 任/替 C 语气副词/他 D 却/ 并且)8. (3 分)贼寇的标牌兵几乎不能抵挡,怎么办?(标牌、殆、如何各 1 分)(2 分)至于背负(携带)粮食、携带(拿着

30、)防守设备(装备) ,都有筹划安排。 (荷钟赢粮、区处各 1 分,提醒学生根据结构推断“赢” “钟” ;另“钟”可结合 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 )(4 分)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能超过这,狄青难道只是一时兴起的将帅吗?(何止是一时兴起的将帅啊?) (虽、何以、加、岂特各 1 分) 9.严格军制(严格选将,军制含选将) 严明赏罚 善于谋略(准备马军、半夜度昆仑关) 善抓战机(战场指挥,当机立断)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但需概括。 )【参考译文】广原州南蛮(蛮人)侬智高率众叛乱,所到之处杀死官民,大肆抢掠,东南各地十分惊惧(害怕) 。仁宗为此心忧,就派遣枢密副使狄青任宣抚使,率军攻打(征讨)侬

31、智高。翰林学士曾公亮询问狄青讨伐的策略,狄青开始不肯说,公亮坚持问他,狄青才说:“严立军制,严明赏罚罢了。 ”公亮又问:“贼寇的标牌兵几乎不能抵挡,怎么办?”狄青说:“这容易办。标牌兵是步兵,面对骑兵就不能发挥战斗力(施展)了。 ”狄青接受朝廷命令后,有人通过权贵请求跟随狄青出征,狄青接见了他,对他说“您想要跟随我出征,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何必还要通过他人来说呢?可是侬智高只是个小毛贼,现在派我去征讨,可见情势紧急。跟随我出征的人,如果能杀贼立功,朝廷一定会有重赏,我不敢不替他请功。如果去了却不杀贼立功,那么军法严厉,我也不敢偏私。您还是再想一想吧。 ”于是听说这种情况的人十分害怕,没有人再敢说

32、请求跟随狄青出征了。狄青所选取的,都是狄青平时所称许的,认为可以任用的人,已经是众望所归了(人心都已归向他了) 。到出征时,整肃部队,严明军纪,军队行动都队伍整齐,至于携带粮食、防守装备,都有筹划安排。有在驻地抢了老百姓一把菜的士兵,立即被(狄青)处斩示众。当狄青未到的时候,诸将常常败逃,都把这当作很平常的事。到这个时候,主管桂州的崇仪使陈曙、主管英州的供备库使苏缄与贼寇作战,仍像平时一样败逃。狄青到了宾州,将陈曙以及副将、校尉等总共三十二人都召集来,列举他们的罪行,按军法处斩他们。只有苏缄在某处,派人拘系杖责并上报朝廷。于是军中人人激励振奋,都有拼死作战的决心。- 10 -这时侬智高退守邕州

33、,狄青担心地势险恶的昆仑关被他占据,就下令宾州县准备五天的军粮,让士卒休整,贼寇秘密探察知道这种情况因而未作防备。这夜大风大雨,狄青率军夜半时分越过昆仑关。过了昆仑关后,高兴地说:“贼寇不知道据守这个地方,不可能有多大作为了。他们认为半夜大风大雨时我们不敢来,我们来了,为的是出其不意啊。 ”已经靠近邕州,贼寇才发觉,在归仁庙迎战。狄青登高远望,贼寇占据坡上,我军迫近贼寇,副将孙节中了流箭而死,狄青赶紧指挥军队前进,人人都殊死作战。在这之前,狄青已经安排蕃落马军二千人埋伏在贼寇背后。到这个时候,前后夹击。贼寇的标牌兵被马军冲袭,都不能停留,于是大败侬智高,侬智高将城烧毁而逃跑。狄青先前对曾公亮所

34、说,结果都像他所预料的一样。狄青坐在堂户之上,谈论几千里外的事情,言辞简约而思考明晰,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能超过这, (狄青)难道只是一时突然成长起来的将帅吗(又何止是一时兴起的将帅啊)?10 ( 4 分)日暮争渡 月夜对歌 (各 2 分,每幅画面中的时间、场景各 1 分)(6 分)答案一:其一侧重听觉,摹写桨声,描写行人渡河情状;表现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紧张劳作的热闹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二从视觉入手,描写眼前自然风光;描绘出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的静谧之美;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表现歌中“情”与“怨”的无限,意韵悠长。 (每点 1 分)答案二:角度不同:其一侧重听觉,摹写桨声,表现行人渡河情

35、状;其二从视觉入手,描写眼前自然风光。 (2 分)动静不同:其一描写船只往来穿梭和船工紧张劳作的场景,是动态;其二绘出流水和月光无穷无尽的静谧之美。 (2 分)效果不同:其一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二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表现歌中“情”与“怨”的无限,引人无限遐想。 (2 分)两种方式的答案均可。11 举匏尊以相属官盛则近谀剑阁峥嵘而崔嵬只是当时已惘然士不可以不弘毅赢得生前身后名礼义廉耻耳闻之不如目见之12和洋人厨师吵架;吵了洋少爷的早觉;李头儿编造了坏话;掌柜的贪利趋势。 (每点 1 分)13特点:客观再现与主观感受有机融合,既有插叙的真实性,又有心理活动的跳跃感。作用:交代昨天发生争吵的真实经

36、过,与掌柜的叙述产生对照;刻画出城里殖民势力跋扈的社会环境。 (每点 2 分)14人生经历:未成年就成了孤儿,从农村到城里来讨生活。性格特点:本分(每天总照老规矩按时到厂;就在他自己的名分上活下来了) 。倔强(上区里就上区,我怕你毛子;一面也表示他正在作着无可奈何的反抗;(“谁叫你不乖!”是通过侧面描写显示小蒋的反抗) 。善良(视鹿儿为朋友。 ) (每点 1 分)15与小蒋的命运相映衬,都是弱小温顺,任人摆布,无力反抗;人与动物成为朋友,表明人与人的隔膜,有力地表现出小蒋处境的无依、内心的孤苦;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与周围人对小蒋的残忍、冷漠形成对比,有利于揭示主题;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点温情都不能

37、保有,表现底层小人物的可悲与辛酸,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答出三点给 6 分,其它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16. (6 分)时空一体(或: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 ;时间统率空间(或:动静统一,虚实相生) ;充溢着审美意味。 (每点 2 分) 17.( 6 分)首先指出“天地为庐”的宇宙观虽体现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但也显然漠视人生的最具深度的悲剧性;接着将中国画与西画对比,论述中国画缺少对社会灾变、人生苦痛的关注;最后,进一步指出中国艺术严重地失落了社会批判。 (每点 2 分) 18.( 6 分)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亲切和谐;使人领略生命律动、生活之美;能催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社会

38、秩序稳定和谐。过:漠视人生的最具深度的悲剧性(或:失落社会批判) ;缺乏激壮与活力。 (每点 1 分) 19.同 2014 年高考作文阅卷细则- 11 -语文 (附加题)20. 彼好奖人善/以为不屈己/ 善不可奖/故云尔也21.司马迁,扬雄。 (2 分。每空格 1 分)22.C。 【 解说】 “退”和“愈”意义相反。 (3 分)23. 韩愈的写作才能与司马迁不相上下(1 分) ,远胜于扬雄(1 分) 。参考译文:您把韩愈的信寄给我看,说他要自己退让,推重我写文章的本事。像韩愈的才能,超过我许多,还是不应该推重我而自己退让,可知这并不是实际情况。韩愈敬重的人,是司马迁、扬雄。司马迁对于韩愈,本来

39、彼此不分上下。至于扬雄,如太玄 、 法言及四愁赋 ,韩愈只不过没有作而已,如果一定要让韩愈作,会更加宏伟出奇,至于其他文章则远远超过扬雄。扬雄文章驾驭语言和发题命意,相当短促不流畅,比不上韩愈放纵无拘束,随意撰写。如此说来,即使杨雄在世,韩愈也不应该推重他而自己退让,何况我呢?他喜好奖誉别人的好处,认为不委屈自己,别人的好处就得不到赞扬,所以这么说罢了。A、C。 (5 分) 【解析】A应为分别是小说“白光 、 端午节 ”;C应为“大喝三声” ;被吓死的是夏侯霸,夏侯惇是病死的。25( 1)贾宝玉对玉分不清人的高贵与低贱十分不满,对玉“通灵”一说深感怀疑;贾府中的姐妹没有玉,贾宝玉觉得无趣;发现

40、林黛玉也没有玉,贾宝玉断定玉非宝物;贾宝玉有平等待人、尊重女性的思想。 (每点 1 分)(2 ) 同:秦仲义与吴荪甫都是民族资本家;( 1 分)致力于发展民族企业振兴民族工业( 1 分) ,都有爱国心;(1 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1 分)秦仲义对穷苦人很少同情但不残酷( 1 分) ,吴荪甫对工人则是十分残酷(1 分) 。 【 注:吴荪甫在公债市场失利后,便用更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对工人罢工,勾结政府残酷镇压。 】 (对其他不同点的分析,如言之有理,亦可)26. 对象的形式;人的认识功能(或想象力和知解力) ;认识功能的自由活动与和谐合作。 (1 点 1 分,2 点 2 分, 3 点 4 分)27. 矛盾包括宣称“审美趣味没有客观规则” ,在讨论“依存美”时,却又对审美趣味的客观规则进行了分析(1 分) ;先指出审美活动与审美对象的内容无关,但后来又分析“理想”这一内容层面的因素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1 分) 。原因:( 1)仅将审美活动与人的认识功能结合起来( 2 分) ;(2 不能明确说明想象力和知解力是如何自由运用和谐合作产生快感的(2 分) 。28. 康德门徒进行美学分析时,提出了许多学说(1 分) ,但因为这些学说都是建立在将人整体割裂而成(1 分)的某个片段基础上(1 分) ,因而康德门徒没有真正掌握人的秘密( 1 分) ,掌握美学的秘密(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