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计划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以“伟人品质”为主题,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向那些伟大人物小时候的各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学习。放飞蜻蜓陶行知为什么要让小朋友们放飞蜻蜓呢?他又是怎样教育他们放飞蜻蜓的呢?在金色的海滩上在金色的海滩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和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里讲了和太阳赛跑,西北风赛跑、 、 、结果又如何呢?对人的一生是否有很大的帮助呢?“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讲的是英国数学系、逻辑学家阿兰*图灵的故事,他从小总是带着充满想象的思维,最终他走向了成功,被人们誉为“计算机之父”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单元会认的字,牢记本单元会写的
2、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达到会被一些指定的段落课文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教育学生向那些伟大人物小时候的各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学习。单元教学重难点:1、牢记生字、书写生字、将学到的生字运用于学习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单元教学课时安排:八课时21 放飞蜻蜓教学课题:放飞蜻蜓教材内容:P87P89教学资源的选用:教材、教案、课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
3、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7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难点: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时间:2 课时教具学具的应用:文字课件、课外练习教学方法:1、通过形近字组词选字,熟练掌握汉语知识。2、通过“爱心小行动”活动,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指读以下词语:放飞理想、放飞青春、放飞心情2、理解“放飞”:纵
4、放出去,任其高飞。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放飞蜻蜓(板书课题)读题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蜻蜓的曾经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要“放飞”?谁放飞?怎么放的?)二、初读课文: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2、自读课文:A、一读注意编写小节,画出生字词语。B、二读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四人小组讨论。C、三读注意把每个词语句子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大意。3、读后交流:A、读准字音:蜻蜓陶行知慈爱抚摸孑孓复杂B、理解:慈爱:慈祥。孑孓:蚊子的幼虫。口吻:口气。D、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4、再读课文,按照以上“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给
5、课文分段。5、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涉机纠正读音。三、学习生字:1、学生带读生字,注意“抢、蝇”后鼻音。2、分组互相学习生字,识记字形。3、交流,辨析:抢枪 蝇绳 纹蚊钩构 饿我 夏复4、指导书写5、描红习字四、课堂小结:本课我以陶行知先生如何教孩子认识蜻蜓为主线, 从而体现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2、介绍陶行知其人。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第一段:1、指名读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第三段:1、指名读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
6、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来!课文重点段:1、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小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
7、提出的问题。4、课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A、从蜻蜓本身讲:它是益虫,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尾巴可以掌握方向,保持平衡,饿极时自己吃自己的尾巴,而且眼睛大,看得清四面八方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不摆架子,方法巧妙。(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5)陶行知先生用
8、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C、陶行知先生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所以孩子觉得新鲜有趣。5、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把蜻蜓放飞。我们练习一下谈们的对话,注意把握人物的特征。6、指导同桌练习全班展示三、归纳总结1、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以后,回自觉自愿地把蜻蜓放飞?把前面大家讨论的做个归纳。2、听了他们的理由,我们真的也想把这只蜻蜓放飞,一起读一读“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读出大家一同的愿望。四、课堂小结: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富有启迪意
9、义的文章。对于这一 课的教学重难点,老师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大多是将“了解蜻蜓的知 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作为重难点。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查找资料: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六、板书设计:21 放飞蜻蜓捉陶行知 教育 孩子 说 蜻蜓 保护益虫放七、教学反思:。22 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课题:在金色的沙滩上教材内容:P90P93教学资源的选用:教材、教案、课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难点:使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读,使学生在阅读中
10、逐渐提高朗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具学具的应用:教学挂图、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课题二、思考:自己出声读课文,想:课文中主要写的是谁?看图说话(在金色的沙滩上,画家遇到了一位拾贝壳的小姑娘。)三、读这篇课文要带着什么问题呢 1.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2.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四、带着问题再次读书分段:第一段(16)第二段(712)第三段(1321)五、认准以下这些词语的音(见板书。)六、齐读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词或句子。)七、课堂小结:故事发生在海
11、边的沙滩上,一位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却不肯收画家送给她的贝壳,并把画家故意丢在海滩上让她捡的贝壳还给了画家。赞扬了小姑娘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八、布置作业:读书,想一想,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第二课时导言:你到过海边吗?你喜欢海滩上那些奇形怪状、五光十色的贝壳吗?但是在海滩上还有比贝壳更美好的东西,是什么呢?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一、读全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发生在金色的海滩上的事情是一件什么事?指名三人各读一大段。二、深入理解内容(一)读第一大段,说一说主要内容。(第一件事是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二)当小姑娘捧着贝壳让画家看时,画家“笑了笑”,画家心里可能想什么?(画家看到小姑娘喜欢贝
12、壳,又发现小姑娘在海滩上捡的贝壳不是很好看。心里想我去给她捡点漂亮的贝壳。)(三)画家游向礁石,是给谁拾贝壳去了?小姑娘知道吗?她怎样做的?(画家是给小姑娘拾贝壳去了,小姑娘并不知道。她给画家看着衣服。)(四)找出描写海滩美丽的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望无际”的意思。(五)总结学法。1.读文知内容。2.抓重点词句。3.分析与概括。(六)用上述方法学习第 2、3 大段。1.第二大段主要讲什么?(主要讲小姑娘给画家看衣服的经过。)要抓的词语是“焦急”、“紧紧地”。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课
13、文通过天热,时间长,老伯伯的劝说,体现了小姑娘的什么品质?(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好品质。)小姑娘开始是焦急,当海水轻轻地漫上海滩时,她为什么要紧紧地抱?2.第 3 大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两件事来。(分成两层。)画家捡来的贝壳怎么样?为什么小姑娘不要?抓词语“灿烂夺目”什么意思?(她给画家看衣服,帮助别人不图回报。)画家感动之极,他怎样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样?(故意丢壳,回报姑娘。)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被小姑娘淳朴、诚实的行为所感动。)三、总结全文说说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四、创设情境,配乐朗诵(一)文中有几个角色?(二)分角色朗
14、读。(三)读出感情。本文抒情意味很浓,使学生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去领会那美好的心灵。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海滩上,画家让小姑娘帮他看东西,而画家去给小姑娘拾贝壳,时间过了很久,但小姑娘信守诺言,耐心等待,直到画家回来的故事,体现了小姑娘拾金不昧的品质,主要教育学生学习这个品质六、布置作业:1、 完成书写词语2、 朗读课文,读出感情七、板书设计:22 在金色的沙滩上信守诺言画家 看到 小姑娘 纯朴可爱 品质不贪便宜八、教学反思:23 和时间赛跑教学课题:和时间赛跑教材内容:P94P97教学资源的选用:教材、教案、卡片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15、。2、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一些启示,引导学生对时间的意义有所感悟。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教具学具的应用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师:(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生说自己
16、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师: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 。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生说,互相补充,
17、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次读书,质疑问难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真读书呀。(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四、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师: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读书,
18、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 (学生写,教师巡视,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好吗?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把。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师: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生读书,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和难理解的
19、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 )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三、延伸,深化中心师: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你又读了课文,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师: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出示幻灯)最后,让我们也来写名言怎样?请你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吧。 (生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先念)师总结: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教学总
20、结:师:像同学们的时间格言所说,时间不等人。是啊,只要我们不放弃,一直和时间赛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即使悲伤,总有一天,你会快乐起来,你会获得成功!四、课堂小结: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文章主要写了“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在爸爸的启发下, “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中,我懂得了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五、作业: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六、板书设计:和时间赛跑跟太阳比快我
21、赛跑对象 跟西北风赛跑几天做完暑假作业三年级做五年级作业受益无穷七、教学反思:24、“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教学课题:“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教材内容:P98P100教学资源的选用: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兰.图灵小时候有些怪?这与他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没有关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的教学,教育学生勤动脑筋,同时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体会阿兰.图灵小时候的“怪”?他小时候的“怪”与他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有没有关系?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三、课时
22、安排:1 课时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提问法五、教具学具的应用: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4、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概括出各段的段意。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学生提纲。 阿兰“奇特”表现在哪里? 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他为“计算机之父”?
23、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学生自学,小组内相互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 阿兰“奇特”表现在:在花园里种“胳膊”;发明“饮料”与台阶粉;8 岁时写了一本世界上最薄的书;用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爱因斯坦的理论;做了许多实验。 结实“与众不同”的意思跟大家不一样,与正常的情况不同。 人们为什么称他为“计算机之父”?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指名回答:阿兰成年后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在计算机理论领域里拓荒耕耘,成为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所以人们称他为“计算机之父”。 小结: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称他为“计算机之父”,来纪念他对计算机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全班
24、每次齐读最后一段,以表示对阿兰的崇敬之情。 6、那么你知道他的“怪”与他长大后成为“计算机之父”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反馈学习情况,教师适时抓住以下要点点拨: 他小时侯思维是跳跃的,还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爱因斯坦的理论。 他总是爱做实验。 他总是充满想象力。 七、课堂小结: 1、指名学生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你学习了本文,受到什么启发?(遇事多动脑筋、勤奋好学、要创新) 3、你要对阿兰说些什么? 八、作业设计 1、给父母讲讲这个故事。2、与家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九、板书设计: “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与众不同的书 阿兰图灵 世界最薄的书 充满想象力 思维经常跳跃
25、 计算机之父 做些奇怪的事十、教学反思:语文百花园六教学课题:语文百花园六教材内容:P101P104教学资源的选用:教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成语,读准字音;把字写好,熟练掌握汉语知识,进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与底蕴。2 通过背诵珍惜时间的格言,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些格言,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 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知道比尔 盖茨成为信息时代天才的原因,并学习他从小树立坚定决心的好品质。4 通过“有趣的发现”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难点:背诵珍惜时间的格言,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些格言,从小养成
26、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时间:2 课时教具学具的应用:格言集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语海畅游”1、板书课文中的成语。2、认真读课本中的成语,你发现了什么?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个成语的意思。4、指名进行成语的朗读,注意每个字的发音。5、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6、小组讨论各个成语的意思。7(1)板书“临、坚、紧、帅、师、归”(2)学生读这组字,并开火车进行口头组词。(3)说说你发现的规律?(4) 反馈:出示泡泡里的话,全班齐读(5) 学生做书面组词练习,教师检查反馈。二、积少成多1、出示文中珍惜时间的格言。2、全班齐读,熟读成诵。3、小组内交流对这些珍惜时间的格
27、言的理解。4、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关于时间的格言。5、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收集的资料最好。三、阅读平台大器之材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大器只材 ,要求读得通顺、连贯。2、作者在这篇短文里告诉我们什么?3、自读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4、你喜欢这个小男孩吗?5、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教会写具体的办法。习作的时候,要把发现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出来。写完之后读一读,改一改。五、布置作业:朗读短文大器只材 ,要求读得通顺、连贯。第二课时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一、复习,导入新课背诵珍惜时间的格
28、言。二、能说会道有趣的发现1、教师读题目的要求。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资料等,在小组内归纳,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进行评价。三、笔下生辉写自己的发现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反馈思考情况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四、课堂小结:这次习作内容是写自己发现的有趣的事情,是在“能说会道”栏目里 “有趣的发现”基础上进行的。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孩子们已经能够说出自己的有趣发现,对写作的材料有了一定得把握。五、布置作业:写一写你的新发现,写一篇关于有趣的发现的文章六、板书设计:格言:以通俗的话语记录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警示人们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