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59260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语文》考前辅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学语文考前辅导练习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对“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一句解释准确的是( ) 。A 号称物的数量有万种,人是其中一种 B 号称物品的有万种,人居首位C 称物的数量叫做“万” ,人居其中之一 D 称呼物的数量叫做万,人是万物之首正确答案:C2、 秋水一文中,庄子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作喻来说明( ) 。A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正确答案:B3、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仲尼伯夷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 例证法 B 演绎法 C 对比法 D 类比法正确答案:A4

2、、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早期的一部( ) 。A 纪传体史书 B 语录体史书 C 国别体史书 D 编年体史书正确答案:D5、 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 )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D 分叙正确答案:A6、在郑伯克段于鄢中两次进谏,要求严惩共叔段的是( ) 。A 祭仲 B 公子吕 C 颍考叔 D 郑武公正确答案:B7、对“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一句中“治”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治理 B 统治 C 安定 D 强大正确答案:C7、对“根之茂者其实遂”一句中“遂”字的解释准确的是A 成功,达到目的 B 成长,果实累累 C 于是 D 使成长正确答案:B8、对“亟称其人,所以劝之”一句

3、中“亟”和“劝”的解释均正确的一项是A 多次;劝说 B 迫切;鼓励 C 多次;勉励 D 迫切;劝说正确答案:C9、在答李翊书中,韩愈以“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来论证为文立言要以思想品德修养为本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 例证法 B 演绎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正确答案:C10、对张中丞传后叙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一句中“卒”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士卒 B 最终 C 通“猝” ,突然 D 于是正确答案:B11、 张中丞传后叙 “弃城而逆遁”中“逆遁”的意思是( ) 。A 叛逆逃跑 B 反叛隐藏 C 预先逃跑 D 事先隐藏正确答案:C12、下列典型细节中,用来刻画张巡形象的是( )

4、 。A 抽刀断指 B 射矢明志 C 背诵汉书 D 杀妾食肉正确答案:C13、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旨是( ) 。A 记叙得西山前游览的无聊 B 抒写“始得”西山的兴奋C 歌颂西山的高大特立 D 寄托作者贬官永州后仍特立不阿的品格正确答案:D14、体现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记叙线索的两个字是( ) 。A 惴栗 B 始得 C 宴游 D 特立正确答案:B15、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抒情方法是( ) 。A 借事抒情 B 直抒胸臆 C 借比喻抒情 D 借景抒情正确答案:D16、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一句中“与”的意思是A 给予 B 赞叹 C 赞同 D 和,同正确答案:C17、对“与可以书遗余曰:袜

5、材当萃于子矣。 ”一句中“遗”和“萃”解释均正确的是A 遗失;萃取 B 赠送;聚集 C 遗失;聚集 D 赠送;提炼正确答案:B18、对“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一句中“遂”字解释准确的是A 成长 B 追遂 C 于是 D 完成正确答案:D19、对“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一句中“适”字解释正确的是A 刚才 B 恰好 C 进用 D 从前正确答案:A20、对“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中“间”的解释正确的是A 经常 B 刚才 C 偶尔 D 从前正确答案:C21、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A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

6、过之”C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正确答案:B22、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一句中“时日”指的是A 纣王 B 隋炀帝 C 夏桀 D 秦始皇正确答案:C23、对“今人还用子女玉帛为作奴的贽敬,又美其名曰 同化 ”一句中“贽敬”一词的解释正确的是A 资本 B 尊敬 C 指进见的礼物 D 指奴隶正确答案:C24、 灯下漫笔中说到“先儒”之所谓“治”的时代指的是A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 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 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正确答案:B25、在下列作品中,巴金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 。A 爱情三部曲 B 家 C

7、春 D 秋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 。A 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中国之在海内,似稊米之在大仓 D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正确答案:DE2、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四海之在天地,似罍空之在大泽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 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正确答案:AB3、 左传又被称作( ) 。A 春秋左氏传 B 春秋 C 鲁春秋 D 左氏春秋 E

8、春秋经正确答案:AD4、下列先秦著作中,属于诸子散文的有( ) 。A 左传 B 论语 C 孟子 D 战国策 E 庄子正确答案:BCE5、 郑伯克段于鄢的主要写作特色有( ) 。A 人物性格鲜明 B 剪裁详略得当 C 矛盾冲突尖锐 D 心理刻画细腻 E 细节生动典型正确答案:ABCE6、 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阴险狠毒主要表现在( ) 。A 共叔段“都城过百雉”不劝 B 共叔段“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不惩戒C 共叔段“收贰为己邑”继续放纵他 D 群臣劝告庄公虚伪应对 E 养恶一成即连根铲除正确答案:ABCDE7、韩愈用“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来阐明气盛言宜的道理,所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有( )

9、 。A 比拟 B 比喻 C 对比 D 类比 E 演绎正确答案:BD8、韩愈用“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来论证为文立言的道理,其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A 比拟 B 排比 C 比喻 D 对偶 E 对照正确答案:CD9、下列评价所指韩愈的有( ) 。A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B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C 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D 唐宋八大家之首 E 诗歌创作在唐代诗坛别立一格正确答案:BDE10、下列各句中的“数”解作“计算”的有( ) 。A 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B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C 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D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E 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正确答案:AD

10、11、下列各句中的“且”字作“将要、将近”解的有( ) 。A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 B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C 虽食,且不下咽D 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E 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正确答案:ABD12、在张中丞传后叙中,用侧面烘托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地方有( ) 。A 贼兵南下, “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B 睢阳被围,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C 南霁云抽刀断指,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D 霁云射矢明志, “贞元中,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E 将就戮, “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正确答案:ABCDE13、下列各句中的“遗”作“赠送”解的有( ) 。A 与可以书遗余曰 B

11、 子由为墨竹赋 ,以遗与可 C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D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E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正确答案:ABCDE14、下列各句中的“发”字作“打开”解的有( ) 。A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C 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D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 E 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正确答案:BC15、下列各句中,包含自谦语的有( ) 。A 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B 起则五六揖,始出C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E 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正确答案:ADE16、 报刘一丈书一文所运用的主要手法有( ) 。A 漫画笔

12、法 B 夸张性 C 行为描写 D 心理描写 E 类型化正确答案:ABCE17、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有( ) 。A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C “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D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E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正确答案:BC18、下面的话,属于王夫人说的有( ) 。A“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 B“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C“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D“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E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正确答案:BC

13、19、在红楼梦宝玉挨打一节中,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有( ) 。A 贾母 B 王夫人 C 贾宝玉 D 林黛玉 E 薛宝钗正确答案:CD20、下面的话,属于贾政说的有( ) 。A “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B “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C “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D “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 ”E “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正确答案:AC21、下列各句中,使用了类比论证法的有( ) 。A 以统治者“给人以略等于牛马的价格 ”来证明民众处于奴隶的地位B 以“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来揭露中国当时民众的现实C 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

14、,毁坏这厨房 ”来提出现在的青年的使命D 以“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来说明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吃人”E 以“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来揭露中国的社会现实正确答案:ACDE22、下列灯下漫笔中的例句,体现民众处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有( ) 。A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 B 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C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D 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E 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正确答案:ADE23、下列灯下漫笔中的例句,体现民众处在“暂时做稳了奴

15、隶的时代”的有( ) 。A 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B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C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D 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 E 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正确答案:AC24、 灯下漫笔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内容的不同体现在( ) 。A 第一部分着眼于中国民族心理,第二部分着眼于中国民族文化B 第一部分着眼于中国历史,第二部分着眼于中国现状C 第一部分剖析“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第二部分剖析“ 人民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D 第一部分揭示中国历史的实质,第二部分揭示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E 第一部分号召青年砸碎旧世界,第二部分号召青年创造

16、新世界正确答案:AD25、一九三年以后,鲁迅参加的进步社会团体有( ) 。A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B 左翼作家联盟 C 创造社 D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E 中国共产党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中:“殆”作“危险”解;“长”作“经常”解;“见笑”是“被笑”的意思, “大方之家”指的是懂得大道理的人。 正确答案:错误 2、 庄子是先秦时期一部想象丰富、辞藻瑰丽、多采用寓言形式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纪传体史书。 正确答案:错误 3、 左传的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的言行和内心活动往往有比较生动的描述。善于刻画人物是左传的

17、主要艺术成就之一。正确答案:正确 4、 郑伯克段于鄢中选取了许多生活细节,如“庄公寤生” 、 “食舍肉” 、 “隧而相见”等,把这些细节与重大的政治斗争相结合,对刻画人物、深化主题都起了重要作用。正确答案:正确 5、 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公是一个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胸有城府、善于应变的政治家形象。正确答案:正确 6、 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欲之,焉辟害”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辟邪说,难壬人”两句中的“辟”用法和释义都一样。正确答案:错误 7、韩愈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来阐明思想修养是为文立言之本的道理,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对偶,所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法。正确答案:错误8、韩愈认

18、为用与不用的权利属于别人,但是如果不被用就消极等待,那样也就和器物一样了,这样的做法是君子之人不应持有的。正确答案:正确9、韩愈的散文创作成就斐然,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笔力雄健,境界雄奇,在唐代诗坛别立一格。 正确答案:正确10、 张中丞传后叙中“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一句里的“仅”不能理解为少,解作“仅仅” ,而应解作“将近” 。 ( )正确答案:正确11、 张中丞传后叙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一句中的“志”与答李翊书 “志乎古,必遗乎今”的“志”都可以解作“志向” 。 ( )正确答案:错误12、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前半部分侧重抒情,后半部分

19、侧重议论,两个部分既有分工,又有着内在的联系。 ( ) 正确答案:错误13、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之“识”与张中丞传后叙 “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之“识”意思一样,都可以解作“记住” 。 正确答案:错误1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中“少”的意思是时间很短,“纵”的意思是放松。 正确答案:错误1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借“车过腹痛”的典故表达了他和文与可间亲密无间的情意。 正确答案:正确16、 报刘一丈书 “上下相孚,才德称位”的意思是“上级与下级彼此融洽、信任,才与德和自己的地位相称” 。 正确答案:正确17、 报刘

20、一丈书 “袖金以私之”的意思是:衣袖藏着礼金,偷偷地送给他。 正确答案:正确18、 报刘一丈书是一篇书信体记叙文,是给作者宗臣父亲的朋友,姓刘名一的人写的回信。正确答案:正确19、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与贾宝玉一样都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正确答案:错误20、 红楼梦中王夫人对儿子宝玉的态度是爱极其人而劝其改邪归正,以维护封建礼教。正确答案:错误21、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有四个:一调戏丫鬟金钏并使其投井;二与戏剧演员琪官平等交往;三.因嫡庶矛盾被贾环诬告;四公然顶撞卫道士贾政。正确答案:错误22、 灯下漫笔中“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一句中“兵燹”指的是国民党士兵的烧杀抢掠。 正确答案:

21、错误23、 灯下漫笔中“中国人的耐劳,中国人的多子,都就是办酒的材料,到现在还为我们的爱国者所自诩的”一句中“自诩”的意思是“自己说好、自我夸耀” 。 正确答案:正确24、 灯下漫笔第二部分中,鲁迅在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丑恶现实后,以演绎论证法一针见血地概括道:“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正确答案:错误25、 灯下漫笔的第二部分侧重于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中国现状作了振聋发聩的揭露,指出当时的“中国” ,其实不过是“安排人肉宴席的厨房” 。 正确答案:正确四、配对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指出下列成语的

22、出处A 舍本逐末 - a 季氏将伐颛臾 B 贻笑大方 - b 赵威后问齐使 C 五十步笑百步 - c 寡人之于国也 D 既来之,则安之 - d 秋水 正确答案:A-b,B-d,C-c,D-a2、后项是对前项所用方法的解说,请进行正确连线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 a 反诘句 B 五帝之作连,三王之所争 - b 排比 C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 c 类比法 D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d 例证法 正确答案:A-c,B-d,C-a,D-b3、把作品与其体裁进行正确连线:A 编年体 - a 史记 B 纪传体 - b 战国策 C

23、语录体 - c 左传 D 国别体 - d 论语 正确答案:A-c,B-a,C-d,D-b4、把后项对词语的解释与前项词语正确连线A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 ”之“数” - a 拉扯 B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之“引” - b 责备 C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垢远”之“垢” - c 计算 D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之“尤” - d 诽谤 正确答案:A-c,B-a,C-d,D-b5、把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人物和其性格进行正确连线A 南霁云 - a 嫉贤妒能 B 许远 - b 疾恶如仇 C 贺兰进明 - c 博闻强记 D 张巡 - d 宽厚谦和 正确答案:A-b,B-d,C-a,D-c6、

24、把后项中与前项叙述对应的文艺思想连线A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 a 心手相应 B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 b 胸有成竹 C 轮扁斫轮 - c 尺幅万里 正确答案:A-c,B-b,C-a7、把前项中成语的含义与后项对应的词语相连A 兔起鹘落 - a 动作要非常迅速 B 胸有成竹 - b 动笔前心里要有完整的艺术形象 C 心手相应 - c 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 正确答案:A-a,B-b,C-c8、把报刘一丈书中描写的语言与相应的人物相连。A 某也贤,某也贤 - a 守门人 B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 b 守志者 C 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 c 权贵者 D 何客之勤也 -

25、 d 干谒者 正确答案:A-c,B-d,C-b,D-a9、把下列人物语言与其言说人物进行正确连线:A “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 - a 林黛玉 B “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 - b 薛宝钗 C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 c 贾政 D “你可都改了吧” - d 王夫人 正确答案:A-c,B-d,C-b,D-a10、把前后项进行正确连线:A 与戏剧演员平等交往 - a 封建家庭内部的嫡庶矛盾 B 贾环挑拨是非 - b 无视仕途经济之路 C 与雨村会面无精打采 - c 无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D 同情被逼投井的丫头 - d 充满同情心,背离封建礼教 正确答案:

26、A-c,B-a,C-b,D-d五、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简述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线索及如何在序幕中就表现出来的。答题要点:全文以庄公母子兄弟间争权夺利矛盾的激化和解决为中心线索(2 分) ;序幕交待了母子、兄弟不合的原因(2 分)他们的矛盾也就预示着全文的线索(1 分) 。 2、 答李翊书一文是韩愈古文运动理论建设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请概要叙述在本文中,韩愈都提出了哪些重要主张。答题要点:立行为本,立言为表(1 分) ;学习古代作品增进道德修养或不要被势利诱惑(1 分) ;陈言务去(1 分) ;气盛言宜(1 分)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1 分) 。 3、简述张中丞传后叙前后两

27、部分的内在联系。答题要点:前半部分的议论是后半部分叙事的纲;后半部分的叙事是前半部分的事实佐证。前后两部分都围绕着共同的主题:赞英雄斥小人。4、简单解析“长宜子孙”的含义及作家的批判意识。答题要点:“长宜子孙”是中国旧式大家族式家庭的家长经常会有的观念。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业能够世世代代维持子孙的优越生活,并且让子孙永远保持着发达兴旺的大家族式的生活。巴金就出生在有这样观念的旧式家庭中,他这篇散文对这个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以家族败落的现实证明了优越而封闭的大家庭,常常使过着寄生虫般生活的子孙变成碌碌无为的败家子。通过批判,作者坚定了要走出“长宜子孙”的禁锢,追求自己的新生的信念。 5、简述巴金

28、散文的艺术风格。答题要点:回答这道题要注意两个要点。首先是巴金散文的抒情性。巴金散文笔带感情,文风热烈酣畅,不饰雕琢,始终浸透着真情实感。在他的散文中,爱与恨、渴望与忧郁、光明与黑暗始终交织在一起,从作者燃烧着的心中流淌出来。其次是巴金散文属于“人格出风格” 。解放前巴金的散文就以其真情实感和与读者交流而颇受青年的青睐, “文革”后的随想录更以浅白的语言和“有一说一”的坦然而获得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这是与巴金坦白、真诚和勇敢的人格气质交织在一起的返璞归真。六、综合答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1、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

29、。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1)在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2)没有改变的是什么?(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在这段文字中,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答题要点:(1)改变的只是装束和名词。(2)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依然没有改变。(2)表达了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

30、极度愤慨。(4)综合运用了叙述、抒情、议论三种表达方式。2、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1)从哲学思想上看,这段文字的旨意是什么?从政治思想上看,这段文字的旨意是什么?(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3)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文中“尽此矣”的“此” ,指代的是什么?答题要点:(1)哲学思想:宇宙是广阔无限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政治思想:古代圣贤的认识也同样是

31、十分有限的,以此否定了儒家思想体系。(2)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3)论证方法:类比法。(4) “尽此矣”的“此” ,指代的是前文所说的“大泽”之“礨空” 、 “大仓”之“稊米” 、“马体”之“毫末” ,意谓古代圣贤的认识相对于宇宙的无限性来说,极为有限。 3、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

32、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1)这段记叙与文章题目有何关系?(2)这段谈话围绕着什么问题展开?(3)这里包含着一个怎样的文艺思想? 答题要点:(1)文章题目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这里就交待了这幅画的来历,扣题。(2)这段谈话围绕着“万尺竹”的问题而展开。(3)包含的文艺思想:艺术作品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尺幅万里” 。寄深情于谈笑之中,寓至理与风趣之外。4、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1)归纳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2)指出“根” 、 “膏” 、 “实” 、 “光”的比喻意义。(3)这

33、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题要点:(1)中心旨意:持之以恒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为文立言的根本。(2) “根” 、 “膏”都喻指思想道德修养;“实” 、 “光”都喻指为文立言的成就。(3)论证方法:比较法中的类比法。(4)修辞手法:比喻、对偶 5、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1)从这里可以看出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2)“云未应”是什么原因?(3)描写南霁云对刻画张巡形象起什么作用?答题要点:(1)视死如归,坚贞不屈。(2)想要诈降以伺机复仇。(3)起映衬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