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58819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摘 要本文介绍了煤的燃烧,还介绍了一种锅炉清洁燃烧技术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及其应用在锅炉上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证明了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的稳定性及先进性,克服了旧技术无法解决的污染难题。 关键词:分相燃烧,锅炉,气化剂,一体化2一、前言众所周知,能源消费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煤炭在直接作为能源燃烧过程中,存在着效率低、污染严重的问题。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中有 80%的烟尘,87%的 SO2,67%的 NOx 来源于煤的燃烧。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锅炉、窑炉燃煤产生烟气形成的煤烟型污染。目前我国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改变能源结构,使用油气电等清洁能源,与我国

2、的国情又不太相适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这已成为不争的现实。因此大力发展和应用洁净煤燃烧技术与装置,是解决和控制大气污染的一条重要措施。近年来,人们已在洁净煤燃烧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但综合效果还都有待于提高。多年来在总结、借鉴、完善、发展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对原煤气化和分相燃烧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几年来的大量实验和工作实践,解决了十多项技术难题,掌握了一种锅炉清洁燃烧技术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 并利用该技术研制出一种煤转化成煤气燃烧的一体化锅炉,我们称之为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其突出特点是无需炉外除尘系统,经过炉内全新的燃烧、气

3、固分离及换热机理,实现“炉内消烟、除尘” ,使其排烟无色俗称无烟。烟尘、SO 2、NO X排放浓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而且热效率高达 8085%。这种锅炉根据气固分相燃烧理论,把互补控制技术、气固分相燃烧技术集于一炉,将煤炭气化、燃烧集于一体,组成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从而实现了原煤的连续燃烧与洁净燃烧。 二、煤的燃烧煤的燃烧应以最大限度地、迅速地放出其热能为目的。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气体化合物和固体炭的残留物。气体化合物中最简单的是甲烷和乙炔,在高温下,还生成水煤气。固体炭的残留物在空气中燃烧时,最终也要变成水煤气。所以,水煤气的燃烧是煤炭燃烧的真实过程。不同种类的煤炭,也都是水煤气的燃烧过

4、程,只是从煤转变为水煤气的过程有所不同 2。3(一)煤中挥发物和燃烧的关系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固体炭的残留物变为气体状态要比从煤中先分离出气体化合物慢得多,因此挥发分离的煤,燃烧就很慢,也就是说,含固体炭残留物较多的煤炭,比含固体炭残留物较少的煤炭燃烧得慢。(二)煤的变形煤在燃烧中都要变形,一些煤转变为可塑状态,粘结在一起;另一些煤,则发生裂隙,碎裂成为很小的颗粒。煤转变为可塑状态时,就粘结成大块,从而妨碍燃烧过程的进行,煤发生裂隙,变成小颗粒,又暴露出新的表面时,将加速燃烧过程的进行。但是,煤粉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填充了大块煤之间的空隙,使空气难以通过,阻碍燃烧,甚至破坏燃烧过程的进行。(三)

5、煤的粒度与燃烧的关系煤的燃烧过程是煤表面的化学反应。反应速度与起反应的煤表面大小和供给的空气数量有关。起反应的煤表面积愈大,供给空气的数量愈多,那么反应的速度也愈快。煤块愈大,透气性虽好,但起反应的煤表面积小,所需要的空气量也小。煤的颗粒愈小,它的表面积虽然大,但由于彼此堆积很紧密,起反应的煤表面积实际上很小,进入的空气也很少。所以在成层燃烧时,对煤的粒度要有严格的要求,粒度不宜于过大,也不宜于过小,一般来说,5060 毫米的煤炭,对燃烧最为有利。(四)煤中矿物质对燃烧的影响煤中矿物质对燃烧的影响在燃烧时,煤中的矸石和矿物质要转变成液体状态,使热量不能充分放出,或者减低热量的放出速度,影响燃烧

6、过程。矿物质的这种影响,以燃烧挥发分较小的无烟煤、贫煤时更为突出。煤中所含矿物质越多,则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煤所储存的热量就越少。锅炉的燃烧效率及燃烧速度也因此而降低。(五)煤中水分对燃烧的影响煤中水分对燃烧的影响煤中存在水分,则同样要减少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煤所储存的热量,同时使煤中的水分蒸发还要消耗一些热量。但是,如果炉膛温度较4高,煤中含有一定水分对燃烧过程并无影响。(六)煤中硫分对燃烧的影响煤中硫分对燃烧的影响煤中的硫分在燃烧时转变为气体,这种气体与金属接触时能起腐蚀作用。三、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一)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简介烟尘的主要污染物是碳黑,它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形成黑烟的原因主要

7、是煤在燃烧过程中,形成易燃的轻碳氢化合物和难燃的重碳氢化合物及游离碳粒。这些难燃的重碳氢化合物、游离碳粒随烟气排出,便可见到浓浓的黑烟。一般情况下,煤的燃烧属于多相混合燃烧,煤在燃烧过程中析出挥发物,而挥发物的燃烧对煤焦的燃烧起到制约作用,使固体碳的燃烧过程繁杂化、困难化。固体燃料氧化反应过程中的次级反应,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产生以及一氧化碳的氧化反应和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都不利于固体碳和天然矿物煤的燃烧,而气固分相燃烧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气固分相燃烧就是使固体燃料在同一个装置内分解成气相态的燃料和固相态的燃料,并使其按照各自的燃烧特点和与此相适应的燃烧方式,在同一个装置内有联系地、互

8、相依托地、相互促进地燃烧,从而达到完全燃烧或接近完全燃烧的目的。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是根据气固分相燃烧理论,将煤炭气化、气固分相燃烧集于一体,以煤炭为原料,采用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先通过低温热解的温和气化,把煤易产生黑烟的可燃性挥发份中的碳氢化合物先转化为煤气,与脱去挥发份的煤焦一同在燃烧室进行燃烧。这样在同一个燃烧室内气态燃料与固态燃料有联系地、互相依托地、相互促进地按照各自的燃烧规律和特点分别燃烧,消除了黑烟,提高了燃烧效率,并且在整个燃烧过程中,有利于降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生成,进而达到洁净燃烧和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双重功效。(二)煤的气化燃烧机理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使固体燃

9、料的干燥、干馏、气化以及由5此产生的气相态的煤气和固相态的煤焦在同一炉内同时燃烧。并使锅炉在结构上实现了两个一体化,即煤气发生炉和层燃锅炉一体化,层燃锅炉与除尘器一体化,因此无需另设煤气发生炉便实现了煤的气化燃烧;也无需炉外除尘器,就可实现炉内消烟除尘,锅炉排烟无色。其燃烧机理如图一所示,双点划线框内表示固相煤和煤焦的燃烧过程,单点划线框内表示气相煤气的燃烧过程,实线框内表示煤的干馏过程,虚线框内表示煤焦的气化过程(图 1) 。图 1 煤的气化燃烧机理原煤首先在气化室缺氧条件下燃烧和气化热解,煤料自上部加入,煤层从下部引燃,自下而上形成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和干燥层的分层结构。其中氧化层和还原

10、层组成气化层,气化过程的主要反应在这里进行。以空气为主的气化剂从气化室底部进入,使底部煤层氧化燃烧,生成的吹风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此高温鼓风气流经干馏层,对煤料进行干燥、预热和干馏。煤料从气化室上部加入,随着煤料的下降和吸热,低温干馏过程缓慢进行,逐渐析出挥发份,形成干馏煤气。其成份主要是水份、轻油和煤中挥发物。原煤经干馏后形成热煤焦进入到还原层,靠下层部分煤焦的氧化反应热进行气图 一 、 燃 烧 机 理 图表 示 结 果 关 系 表 示 作 用 关 系煤 干 燥 煤 干 馏 煤 焦 还 原 煤 焦 氧 化 灰 渣 C微 粒煤 氧 化 H O mn灰 22尘 埃+26化反应。同时可注入适

11、量的水蒸汽发生水煤气反应,这样以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在气化室内与灼热的碳作用生成气化煤气。其成份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由固体燃料中的碳与水蒸碳与产物、产物与产物之间反应生成的氢气、甲烷,还有 50%以上的氮气。这样干馏层生成的干馏煤气和进入干馏层的气化煤气混合,由煤气出口排出。气化室内各层的作用及主要化学反应见表 1。表 1 气化室内各层的作用及主要化学反应层区名 作用及工作过程 主要化学反应灰层 分配气化剂,借灰渣显热预热气化剂氧化层 碳与气化剂中氧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供还原层吸热反应所需C+O2=CO2 放热2C+O2=2CO 放热还原层 CO2 还原成 CO,水蒸汽与

12、碳分解为氢气, CO2+C=2CO 放热H2O+C=CO+H2 放热CO+H2O=CO2+H2 吸热干馏层 煤料与热煤气换热进行热分解,析出干馏煤气:水份、轻油和煤中挥发物。干燥层 使煤料进行干燥在锅炉的气化室中,煤料自上而下加入,在气化过程中逐步下移,气化剂则由下部进入,通过炉栅自下而上,生成的煤气由燃料层上方引出。这一过程属逆流过程,它能充分利用煤气的显热预热气化剂,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并且由于干馏煤气不经过高温区裂解,使气化煤气的热值有所提高。原煤经温和气化低温热解产生的煤气,在经过上部干馏层后,通过气化室的煤气出口进入燃烧室,与充足的二次风充分混合,在燃烧室的高温条件下自行点燃,并

13、与进入燃烧室炉排上煤焦向上的火焰相交,这样在燃烧室内煤气与煤焦分别按照气相和固相的燃烧特点和燃烧方式分别燃烧,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一氧化碳和烟黑燃烬,达到或接近完全燃烧。四、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一)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的结构特点锅炉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重视提高锅炉热效率和烟尘排放达标两大问题。传统7的锅炉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基本上是靠强化燃烧和传热提高锅炉热效率和设置炉外除尘器。强化燃烧往往会导致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的加大,增大除尘器的负担,在发达国家可使用除尘效率在 99%以上的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使烟尘排放浓度控制在 50mg/Nm3 以下,而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只能

14、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机械式或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一般低于 95%,使烟尘排放浓度大于 100-200 mg/Nm3,达不到国家的环保要求。这种依靠炉外除尘器解决除尘的办法,不仅增加锅炉房的占地面积和基建投资,而且增大引风机电耗,还造成二次污染。由于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彻底改变了传统锅炉的燃烧原理,利用气固分相燃烧理论,使煤在燃烧过程中易产生黑烟的可燃性挥发份中的碳氢化合物先转化为可燃煤气,与脱去挥发份的煤焦一同在燃烧室进行燃烧。由于燃烧室温度高达 1000以上,烟雾得以充分分解,解决了煤直接燃烧产生黑烟的难题。这种锅炉不仅使原煤尽可能地完全燃烧和高效利用,有较高的热效率,而且还尽可能地减少烟尘和有

15、害气体SO2、NO X 等的排放,达到消烟除尘的作用,使锅炉各项环保及节能指标大大优于国家标准。(二)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的应用煤气化分相燃烧技术在锅炉上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锅炉加除尘器的模式,创建了无需炉外除尘器的一体化模式。而这种一体化并不是机械式地将除尘器加入锅炉。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与普通煤气锅炉和层燃锅炉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它将后两者有机结合,主要由前部的煤气化室,中部的燃烧室和尾部的对流受热面三大部分组成。 (见图 2:锅炉结构与燃烧示意图)气化室是锅炉的技术核心部分,它看上去象是一个开放式的煤气发生炉,其主要功能,一是将煤中的可燃挥发份和煤的气化反应生成气,以煤气的形式排入到燃烧

16、室进行燃烧;二是将释放出挥发份的半焦煤输送到燃烧室继续进行燃烧;三是控制气化室内的反应温度和煤焦层厚度。实现上述功能的关键:一是要保证一定的原煤层;二是要合理配置送风和气化剂,提高煤炭气化率和气化室的气化强度;三是要在煤气化室和燃烧室的连接部位,合理配置煤气出口和煤焦出口。气化室产要由8炉体、进煤装置、炉栅、气化剂进口、煤气出口和煤焦出口等部分组成。在气化室内以煤炭为原料,采用空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在常压下进行煤的温和气化反应,将煤在低温热分解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从煤中赶出。当气化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条件时,将气化室内脱挥发份的高温煤焦输送到燃烧室的炉排上进行强化燃烧。图 2 锅炉结构与燃烧示意图1-

17、气化室 2-进煤装置 3-煤气出口 4-二次风 5-防爆门 6-对流受热面 7-炉栅 8-煤焦出口a-干燥层 b-干馏层 c-还原层 d-氧化层 e-煤焦 f-煤渣 g-固相燃烧 h-气相燃烧燃烧室的主要功能:一是使煤气和煤焦燃烧完全,提高燃烧效率;二是降低烟尘初始排放量和烟气黑度。气化室内产生的煤气经煤气出口,喷入到燃烧室,在可控二次风的扰动下旋向下方,与由气化室进入到燃烧室的煤焦向上的火焰相交而混合燃烧。煤气与固定碳(煤焦)燃烧相结合,强化了燃烧,达到了充分燃烬,洁净燃烧的目的,提高了燃烧效率。并且因为在炉排上的燃烧是半焦化的煤焦,因此产生的飞灰量小,烟尘浓度、烟气黑度都比较低。同时,在燃

18、烧室上方设置了防爆门,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1。对流受热面的主要功能就是完成与烟气的热量交换,达到锅炉额定出力,提高锅炉换热效率。其结构形式可有多种,与普通锅炉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对大多数9锅炉来说,都可以改造成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并且锅炉无需除尘器,大大节省锅炉房总投资和占地面积。设计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时,应注意的几点:1合理布置煤气出口和煤焦出口的位置和大小;2煤焦的温度控制;3气化剂进口和进煤口;4合理设置二次风和防爆门;5气化室与燃烧室的水循环要合理。由上述可知,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的结构并不复杂,只需在传统锅炉的基础上,在其前部加一个气化室,在原炉膛上设置二次风和防爆门,再结合一些控制技

19、术。利用该原理可以设计出多种规格型号的锅炉,类型主要为 0.2t/h10t/h 各参数的锅炉。现仅在东北地区已有几十台此类型的锅炉在运行,广泛用于洗浴、采暖、医药卫生等领域,并已经利用该技术,改造了很多工业锅炉,效果都非常好。下面以一台 DZL2t/h 锅炉为例,改造前后对比见表 2。表 2 DZL2t/h 锅炉改造前后对比改造前 改造后 比较热效率 73% 78% 提高 5%耗煤量(AII)380kg/h 356kg/h 节煤 6.3%适应煤种 AII AIII 褐煤 石煤 AI AII AIII 无烟煤煤种适应性广锅炉外形体积5.423.2m 5.923.2m 长度约增加一米环保性能 冒黑

20、烟,环保不达标 排烟无色,满足环保要求该新型锅炉综合地应用当代高新技术和高效率传热技术,将煤气发生炉与层燃锅炉有机结合为一体,做到清洁燃烧,炉内自行消烟除尘,锅炉运行期间,在无需炉外除尘器的情况下,排烟无色,烟尘浓度100mg Nm 3,比传统锅炉减少 30-50%, SO2 浓度1200mgNm 3,NOx400mg/ Nm 3,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GB13271-2001 中一类地区的要求,同时,热效率在 82以上。而成本仅比传统锅炉增加不10到一万元,但却省了一台除尘器。每小时加煤次数少,仅 23 次,并可实现机械上煤和除渣,因而大大减轻了司炉工的劳动强度。五、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的特点(一

21、)煤炭燃烧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原因是:1煤炭不易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形成不完全燃烧,燃烧效率低,相对增加了污染排放;2燃烧过程不易控制,例如挥发份大量析出时往往供氧不足,造成烟尘析出与冒黑烟;3固体燃料燃烧时温度难以均匀,形成局部高温区,促使大量 NOx 形成;4原煤中的硫大多在燃烧过程中氧化成 SO2;5未经处理的固态煤炭直接燃烧时,大量粉尘将随烟气一同排出,造成大量粉尘污染。(二)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优点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将煤炭气化、气固分相燃烧集于一体,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与传统的燃煤锅炉相比,它有以下优点:1烟尘

22、浓度、烟气黑度低,环保性能好在气化层生成的气化煤气和在干馏层生成的干馏煤气最终混合在一起,在燃烧室内与二次风充分混合,因是气态燃料,供氧充分,容易达到完全燃烧,使一氧化碳和烟黑燃烬。而从气化室进入到燃烧室的炽热煤焦,因大部分挥发份已被析出,避免了挥发物对固定碳燃烧的不良影响,剩余的挥发份在煤焦内部进一步得到氧化,生成的一氧化碳和烟黑等可燃物在通过煤焦层表面时被燃烬。另外煤焦在燃烧时产生的飞灰量小,同时在锅炉内采用除尘技术,因此从根本上消除了“炭黑” ,高效率地清除了烟尘中的飞灰 3。2节约能源、热效率高11煤料在气化室充分气化热解之后再燃烧,不仅避免了挥发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对煤焦燃烧的不

23、良影响,而且从气化室进入燃烧室的热煤气更容易燃烧,并对煤焦的燃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入燃烧室的炽热煤焦已脱去大部分挥发份,不仅有较高的温度,而且具有内部孔隙,能增强内部和外部扩散氧化反应,起到强化煤焦燃烧的作用,从而在降低过量空气系数下,使一氧化碳和炭黑燃烬,燃烧更加充分,因而降低了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了煤的燃烧热效率,与直接烧煤相比可节煤 5-10%。3氮氧化物的排放低在气化室内煤层从下部引燃,并在下部燃烧,总体上气化室内温度比较低,属低温燃烧。而且在气化室内过量空气系数很小,大约在 0.7-1.0 之间,属低氧燃烧。这为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提供了有利条件。煤中有机氮化学剂量小,并

24、处在还原气氛中,只转变成不参与燃烧的无毒氮分子。煤中含有的氮氧化物,一部分在煤层半焦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水蒸汽和一氧化碳,还有一部分在穿过上部还原层时被还原成氮气。而气化室内脱去绝大部分挥发份的高温煤焦在进入燃烧室后,进行充足供氧强化燃烧,其中剩余的少量挥发份在半焦内部进一步热解氧化,氮氧化物在煤焦内部被进一步还原,生成的烟黑可燃物在经过焦层表面时被燃烬,从而控制和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4有一定的脱硫作用煤中的硫主要以无机硫(FeS 2 和硫酸盐)和有机硫的形式存在,而硫酸盐几乎全部存留在灰渣中,不会造成燃煤污染。在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中,煤中的 FeS2 和有机硫在气化室内发生热分解

25、反应,以及与煤气中的氢气发生还原反应,使煤中的硫以硫化氢气体的形式脱除释放出来。而且在气化室下部,温度一般在 800左右,恰好是脱硫剂发挥作用的最佳反应温度。如燃用含硫量较高的煤,只需在碎煤粒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石或白云石,即可得到较好的脱硫效果,从而大大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5操作和控制简单易行12煤气的发生和燃烧在同一设备的两个装置中进行,不用设置单独的煤气点火装置,煤气在燃烧室内由高温明火自行点燃,易于操作和控制,简化了运行管理,操作方便,减轻司炉工劳动强度,改善锅炉房卫生条件,实现文明生产。6燃烧稳定,煤种适应性强煤在锅炉气化室的下部引燃,因而燃烧稳定。可燃劣质煤矿和燃点高的煤,其煤种

26、适应性较强,在难熔区或中等结渣范围以内的煤种均适合。其中褐煤、长焰煤、不粘结或弱粘结烟煤、小球形型煤是比较理想的燃料 6。六、燃料特性对锅炉设计和运行的影响燃料的品种和性能是锅炉燃烧设备以至锅炉本体设计的主要依据。不同的燃料性能要求配备不同的制粉系统,燃烧器结构和炉膛及锅炉本体型式,随之采取不同的运行参数和操作要求。所以燃料特性,锅炉结构, (包括制粉系统)和运行方式是影响锅炉性能的三要素,而其主要依据是燃料性能。只有充分掌握燃料性能,采取相应的设计,运行措施,才能达到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考核燃料在炉内燃烧质量主要根据以下三个特性:着火稳定性,灰分结渣性和可燃物燃尽性。对于低挥发分,高水分

27、,高灰分煤种要着重解决燃烧稳定性和燃尽性。对于灰熔融温度低的煤种要着重解决结渣性,当然有时它们是相互关联的,甚至是矛盾的。为了便于针对不同燃料特性采取不同的结构措施,可把燃料分为以下八种类型,一般无烟煤,贫煤,烟煤,易结渣烟煤,劣质烟煤,一般褐煤,高水分褐煤。为此锅炉可相应的有八种燃烧器及炉膛结构。这里特别要注意解决极低挥发分无烟煤,劣质烟煤,高水分褐煤的燃烧稳定性和燃尽性问题;解决好低灰熔融温度的结渣性问题,正确处理好三性之间的矛盾,如对无烟煤,为了提高燃烧稳定性而采取卫燃带或其他稳燃措施,由于炉内的高温而常常带来严重的结焦问题;对于褐煤为了防止结渣,采取低温燃烧而会带来效率降低的问题等 7

28、。13燃烧后的烟气对锅炉过热器和尾部受热面的影响也存在三性:沾污(积灰) ,磨损和堵灰。沾污,积灰主要发生在屏式和对流过热器处;磨损主要发生在省煤器;堵灰包括腐蚀则主要发生在空气预热器处;对于燃油炉由于沾污会产生再燃而烧毁空气预热器。另外,燃料的燃烧对锅内过程也会产生影响。燃料的变化,不当的设计和运行,会因火焰中心的变化等因素造成过热器超温(包括蒸汽温度和管壁温度),低温(一,二次温度达不到设计值)和爆管。有时因结渣等原因影响水动力安全性也会造成水冷壁爆管。七、结束语实践证明,新的燃烧理论及多种专利组成的集成技术,保证了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高效环保的稳定性及先进性,克服了旧技术无法解决的浪费及污

29、染的难题,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受到用户青睐,如煤炭的进一步处理,即煤的干馏、煤炭气化等。中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能源政策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煤气化分相燃烧锅炉在我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4参考文献1 李玉静,魏喜坤燃煤锅炉清洁燃烧技术的研究与探讨M工业锅炉2003(4).2 吕佐周,王光辉燃气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M.1999.3 李芳芹煤的燃烧与气化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M.1997.4 童有武,张孝勇锅炉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实用手册J.地震出版社. 1999.5 吴晓丹,胡浩权煤在不同条件下热解脱硫研究进展EB/OL中国洁净煤电子商务网 2002.6 许世森,李春虎编煤气净化技术北京

30、:化学工业出版社M.20067 许世森,张东亮,任永强编大规模煤气化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M.200615致 谢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即将走完大学生涯的第三个年头,回想这一路走来的日子,父母的疼爱关心,老师的悉心教诲,朋友的支持帮助一直陪伴着我,让我渐渐长大,也慢慢走向成熟。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帮助和关爱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孔祥波,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其次,我还要真诚地谢谢很多同学,在此次毕业论文设计当中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生活的开始。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机会让我进一步提高了我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大学三年让我学会了好多东西,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以饱满的精力去积极参加工作。我由衷地感谢关怀、教诲、帮助、支持和鼓励我完成学业的老师、朋友和亲人。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没有人比你们更爱我,你们对我的关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你们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永恒动力。在此我谨向我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我很大帮助的老师、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