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doc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581761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择 例如:1、世界上第一部劳工法 出现在哪个国家 英国 2、人类思想史上大胆抨击私有制的第一人是谁 托马斯 莫尔 3、傅立叶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称为什么 和谐制度 4、最早把“福利”作广义和狭义区分的经济学家是谁 马克思 5、认为“储蓄过度是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 ”的经济学家是谁 霍布森6.英:1601 年济贫法 ;1795 斯宾汉姆制,根据食品价格决定基本工资标准,对不能达到这一工资标准者,政府给予补贴;1911国民健康保险法 。德:俾斯麦政府 1883 制定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老年与残疾保险法使德国成了第一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国家。通过立法

2、德国构建了一个保证社会安全和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高级社会安全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和意外事故保险;二是社会救济,救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三是社会照顾,对象是意外突发事件而陷入困境的人。瑞典:1962 年国家保险法实施后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他的主要项目包括,年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与工伤保险、社会救济、家庭补助、免费教育、和住房补贴等。7.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阶段法(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当代) ;国别法(古希腊、古罗马、中国、美国) ;学派法(历史学派、制度学派、福利经学派); 人物法(欧文、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 ;文献法(管

3、子 资本论 通论)名词解释:1.福利:为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各种条件 2.社会福利: 广义的,政府举办或资助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宗旨是改善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证人民在文化和教育、医疗和健康、就业和住宅以及养老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狭义的,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无偿帮助和服务。3.社会福利制度:是人类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某种制度设置,或社会(包括政府和民间的组织)对个人承担的“制度化集体责任” 。分类:残补型,与慈善救济事业联系

4、在一起,属于济贫服务范畴,指那些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制度型,是面向全体国民并且是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策目标来推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福利的范围从针对少数人的反贫困方案扩展到全民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和收入保障等政策措施和服务上,从而维护人民的生活安定幸福。4.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区别:1 社保的重点在于保护人们的生活安全,即从物质福利的方面给予人们生活保障,福利的不仅仅关注物质生活幸福,也关注精神生活幸福。2 社保注重操作性制度层面的东西,归结为一些具体和现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带有更多的行政取向安

5、排。社福更是理论与价值观的引导,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政策和制度理想追求,为社保提供理念支持。3 社保是从现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安全保障方面着眼,强调预防和保护的功能,社福还着眼于发展人民的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民的总体幸福和社会的福祉。5.社会福利思想:就是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表述。4.公共福利: 广义上,指一个政府为其公民提供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尤其是那些旨在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如对教育、房产抵押和收入等的补贴、公共建筑以及其他改进公民生活质量的活动等,都是公共福利的形式。狭义上,是指那些为无力支付的穷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政府计划。 5.社会福利制度:一定形

6、态下的社会,根据福利思想和统治需要,到达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制定的制度和政策 。5.社会福利思想:关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表述。供解释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助人形成社会福利需求的立场和态度,确立解决此问题的道德和原则,促使人按一定意识形态建构福利体系,制度表现出特定的倾向性。 6.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制度,这种制度把福利看做是国家的最主要特性,强调国家要为国民的福利负责,国家必须具备基本的福利功能并作为其目的发挥作用。它强调国家应当承担满足国民基本教育、健康照顾、经济和社会安全需要。 7.福利多元主义: 福利多元主义主张政府不再是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社会福利可以由公共部门、盈利

7、组织、非盈利组织、家庭和社区共同负担,政府角色转变为福利服务的规范者、福利服务的购买者、物品管理的仲裁者以及促进其他部门从事服务供给的角色,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方面是参与和分权。 8.帕累托最优: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水平就处于最优状态,即不能进一步实行帕累托改进即为帕累托最优。 9.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阿罗的结论是,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

8、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10.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所揭示的福利理念及所勾画的福利国家蓝图,代表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普遍理性化的具体实践,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不仅为英国福利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也成为西欧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重要政策基础。它的福利理念 以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来完善国家的功能,把社会福利的发展看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 11.制度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诞生在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别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部观点统一的经济学派。制度学派以研究“制度”而得名,根据凡勃伦的定义,制度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 ,是本身有着进化的过

9、程。因此 制度学派所研究的内容,在经济的市场的因素之外,还包括法律的、社会的、伦理的、历史的各种因素。他们更强调非市场因素,强调制度分析方法或结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方法。他们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弊端和缺陷。 新制度学派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这个学派一方面继承了制度学派的传统,以制度分析、结构分析为标榜,并主张在资本主义现存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改革 另一方面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新的政治经济条件,比过去的制度学派更加注意资本主义的现实总是批判资本主义的缺陷,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12.历史学派: 新历史学派德国 19 世纪 40

10、 年代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普遍性经济规律,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宣扬阶级利益调和,主张社会改良主义,在不触动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社会主义。13.济贫法 :标志着社福制度由古代向近现代福利制度转变的开始。内容:1 将贫民分为三类,并根据其不同特点给予他们不同的救助 2 在所有这些救助行为中,政府主要是提供法律服务和监督,而具体的实施则是由地方教会组织实施,教会向其所辖教区居民征收济贫税 3 救助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救济对象是在教区内居住满三年的人,而且是不能从其家庭或亲人那里得到帮助的人。14.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派为了把自己与传统左派(即新自由主义

11、)相区别,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冷战结束后西方政治多元化发展的形势,标明自己的理论实践创新并重振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声望和号召力而作的自我标签。简答论述:社会福利的特征 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 保障和服务对象的全民性 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性 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特征:意识形态。社会福利思想总是围绕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理想谁更有价值或者说应该以哪一个为出发点阐述自己的福利观; 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都是一定社会阶段和阶层利益的表达,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福利需要,并引起人们的福利观

12、的变化; 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想,它总是从批判性社会理想出发,反对现实福利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并把纠正它们的偏差当作自己的责任,由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福利思想; 阐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无论是持自由主义观点的思想家,还是主张福利集体主义的福利学家,他们的思想和理论总是围绕着人平等和自由的实现,表达自己对社会福利的看法,对发展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1 围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社福的政治道德属性展开讨论 2围绕着公平和效率谁更优先的问题,探讨社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以及社福在什么程度上才能

13、起到维护社会的平等和正义 3 社福是作为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由的手段加以实施还是仅仅作为社会矛盾的工具和社会改良的措施。现代社福思想的理论特点:1 意识形态性2 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3 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研究社福思想的意义:1 奠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2 提供认知社福的思想方法 3 用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福利思想的争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征与产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到来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童工和女工问题、工厂工作条件问题。 18、19 世纪的阶级产生以及阶级斗争: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工人阶级不断的斗争,迫使欧洲各国的资本家和政府认识到在经济

14、上提高工人阶级经济及福利待遇,以及在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欧洲各国政府不断扩大社会民主,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福利立法。对当代世界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各国早期的社会实践:英国的新、旧济贫法 、德国俾斯麦政府疾病保险法 、瑞典国家保险法 、美国罗斯福社会保障法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威廉配第:对最低工资规律的论述和关于资源和劳动力的利用的主张,对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思想的发展有极高的价值。 最低工资理论 :工资的确定,要考虑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宗接代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工人的工资等于最低生活资料价值。工资与利润是

15、对立的,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会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而工人为了生存,也会尽力争取高的工资,解决这两者间的对立,就必须按照最低工资的规律,保证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收入。 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问题上 :建议产业的设置应尽量靠近资源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尽量减少非生产性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税收和其他经济手段促进投资,促进资本的集中,扩大生产;要将那些无业游民集中起来,组织他们兴建公共设施,以增进社会财富。 亚当斯密提出自由经济,崇尚市场经济和“看不见的手” ,提出“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指每个人在市场活动中,是自私的。同时每个人在市场活动中,

16、都要计算成本和收益,追求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市场的调节,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会尊重他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即实现社会的利益。概括起来说,经济人认为人是利己的和理性的。所谓理性是指计算成本和收益,追求利益最大化。 )政府职能:保护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通过严格公正的司法制度保护公民权利、举办对私营企业无利可图的公共福利事业。基本观点:他的放任自由主义把自由竞争当作实现社会福利的最有效方法,反对国家和政府干预市场。强调整体幸福,整体幸福应优于个人幸福,当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不一致时,个人幸福要服从于集体幸福。他认为应该关心劳动者的福利,要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要制定最低工资率,保证工人自己

17、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保证劳动力的供应能持续;同时根据国民财富的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调整工资率,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工人的工资,使劳动者能够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重视普通人民的基础教育国家应当鼓励全体人民接受基本的教育。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边沁、穆勒)(功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从趋乐避苦的人性假设出发,阐述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幸福论和功利主义的幸福观,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利主义是一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幸福论和功利主义的福利观,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边沁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观点,一种行为对与错取决于人们认为其结果是善还是恶,而所谓的善就

18、是指它能给人带来快乐,恶是指它给人带来痛苦。功利主义原则:判断一种事态是否符合功利,一种行为和一种政策是否正当,根本的标准就是他们是否增加个人或社会的幸福,并且这些增加幸福的趋势大于引起人们痛苦的趋势。最大幸福原理:首先对简单的乐苦和复杂的乐苦加以区分,能够使我们精确的计算他们的比例,使我们能够把握幸福的趋势,将所能得到的幸福最大化。对社会来说,所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合,因而每个人的利益的实现就是社会利益的实现,而个人幸福的总和就等于社会的最大福利。立法改革思想:为了保证福利最大化,使功利原则成为社会的基本原则。1 趋乐避苦是立法的原则 2 通过立法来增进人类的

19、幸福; 3 公益是立法的基础,立法的任务是计算苦乐,4 立法的目的是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5 通过立法来保障人们的身体、名誉、财产和职业安全,实现社会的富裕、平等和安全 6 通过法律来确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7 法律不能繁琐,因为法律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法律太多,人们承担的义务就越多,会使人感到痛苦。8 改革立法从根本上看,就是要看他是否符合功利原则,是否增进人的幸福。穆勒:强调人的个性自由、独立的发展,并且认为只有个性的充分发展,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才更有价值。他与边沁不同,他认为功利主义主张行为者要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幸福和别人的幸福。因此,每个人都要为增加社会幸福的总量而做出牺牲。这样就能

20、调节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的关系,使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公共幸福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1. 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2. 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分析3. 马克思社会福利观的方法论意义:创立了一种理解社会福利的社会历史理论,一种把对处境最不幸阶级和人群的道德关怀和对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的哲学。社会福利不再是局限于缓解个人不幸或生活中困难的措施,也是关乎人的尊严和自由。一种从根本上消除了妨碍人成长,将人从不得不委身于金钱和权力,以换取个人的名望、地位、幸福及较好生活条件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的理想。他赋予了社会福利以批判地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贫穷以及其他种种的不合

21、理现象,并从更高价值观的意义来阐明社会福利的内涵的可能性。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1. 人道主义思想2. 民主主义精神3. 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4. 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5. 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1. 由于社会民主主义者对政治民主的追求,通过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努力,积极推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包括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和在扩大公民选举权方面的努力。2. 基于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社会福利思想中推进了平等的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伴随着着一些社会民主党逐渐把自己的阶级基础从传统的工人

22、阶级扩大到其他中下层社会成员,并且把自己塑造为“人民党” ,也推广了一种全民福利的思想。3. 在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中,最突出的是依据拉萨尔提出的通过促进国家承担责任、发挥作用来改善社会经济状况的思想观念,这在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动国家把一些特殊行业中的企业变为国有企业,使之为整个社会服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 总之,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推动各种改良性质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德国社会保险政策德国历史学派及其社会福利主张。德国历史学派社会福利主张的背景(1)在快速工业化推动下的统一紧迫性问题

23、;(2)统一目标凝聚下而形成的主要力量联盟:自由主义者的妥协;作为统一承担者的普鲁士;作为统一具体实践者的俾斯麦;(3)统一之影响: 经济上:工业革命突飞猛进;阶级关系上:形成组织化与反抗力强大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政治权力依然掌握在贵族统治者手中;资产阶级面临夺权和维稳的双重压力;(4)耦合:在社会结构碎片化、社会问题尖锐化的社会背景下,以真理自居的知识分子和作为超阶级代表的官僚之间在政治意愿上达成了一致; 具体表现为:历史学派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软化劳工反抗意志的社会福利主张得到了以俾斯麦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认同及其采纳; 2、以社会政策为导向的社会福利主张 1872 年施穆勒、瓦格纳等人

24、创立了“社会政策协会”;其成员大多是大学教师,故,被人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其福利主张的实质为:“通过社会政策的方法安抚劳工阶级的反感” ,是针对德国社会劳资现实矛盾、为平息劳工反抗和斗争而提出的经验性的政策主张;劳工面临的主要威胁: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龄化,以及工伤事故,等;瓦格纳思想:何谓社会问题?何谓社会政策?(p.82) ;个人主义和社会主要相结合的“国家社会主义” ;改革的动力源自“上层阶级的道义反省” ,以国家权力为主体,让劳工被动地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受益者;部分社会主义;施穆勒思想:对“工资铁律”的再解释,加入基于道义关系的道德情感;对课税客体的界定是财产而非劳动; 德国社

25、会保险立法的意义:最突出的意义是国家承担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责任。对保护劳工的利益具有积极作用,而且社会保险立法中体现的风险分担的原则也是科学的,为后来的社会政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而且在当时,它在缓和社会矛盾的功效也是明显的,即使不能说他增进了社会团结,至少也是是当时德国内部的社会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的颁布 1、俾斯麦与德国社会保险法案对劳工运动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镇压与恩典并举;以立法和行政手段实施之;在 19世纪 70-80 年代,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的社会保险制度; 2、德国社会保险立法的意义 首创以社会保险的方式来保护劳工;国家承担保障公民

26、基本生活需求的责任;体现了风险分担原则费边主义的基本福利主张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2.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3. 坚持社会民主;4.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5.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费边社还有一系列的政策主张,如“八小时工作法案” ,建立“防止贫困全国委员会”等。费边社对欧洲各国社会政策的影响有哪些以宣传改良思想影响社会; 对英国各政党实施“渗透”政策; 推动英国社会福利的实施。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富分配中福利问题; 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马歇尔明确的使用了消费者剩余的说法。消费者剩余指的是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愿放弃某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和很少能接近

27、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此种超额的满足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政府的福利责任。福利经济学是如何论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的福利经济学通过“福利”和“效用”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来试图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 在福利经济学领域内,个人福利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它是正负效用之和。社会福利的界定就是在一个社会中所有个体福利的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一) 个人利益与自利行为(二) 社会选择: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很多时候它是政治过程(如投票、选举)的结果。市场和投票是两种最常见的社会选择形式。福

28、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总体来说,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福利经济学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尤其是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制度安排有明显的影响 2对民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相关研究拓宽了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 3 推动了政府和学界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深入认识 4 使得人们更日益重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公平问题,认识到不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难题。 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1 对社会政策理念的影响:(1)从新认识国家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与传递中的作用以及从新认识福利国家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2)政府在制定和推行社会政策时,要考虑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平与正

29、义的社会目标,也要把福利资源配置的效率放在重要位置来对待。(3 )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减少不平等和贫困,满足社会需要(4 )对一个国家来说,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比如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收入不平等与贫富差距问题,加强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与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平等等目标的实现。 (5)政府的政策目标存在优先性排序和资源有效的前提下,社会政策的理念随着这些前提而做出调整。 (6)当前社会政策的理念一方面表现出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明显强调福利资源分配的效率,尤其在社会保障领域更是如此,许多福利国家对社会救助申请资

30、格和期限做出了改革,从而符合避免福利滥用和福利依赖的问题。2 对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效率的认识 :推动了人们对福利服务效率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非国有部门,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在提供社会福利服务方面的效率和创新。3 对社会保障政策与实践的启发:(1 )对社会保险制度在各国的发展与实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问题时制度安排中的个人自由与政府承担责任所带来的风险。 (2)在退休金制度、贫困救助、健康照顾与住房政策等方面福利经济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更加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通过上述政策的安排来实现必要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P128)好好看一:19291933 年的经济大萧条:特点:

31、这次危机在程度上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在范围上特别广泛,不仅影响到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波及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流通等领域;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他别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改变: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一)大萧条之前的经济学理论(1)重商主义(2)古典政治经济学(3)新古典经济学(二) “萨伊定律”的破产萨伊定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因此,不会产生全面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摩擦性失业:暂时的技术或结构上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自愿性失业:由于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情况变化的反应缓慢、固执己见等原因,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低工资而造成的失业。 (三)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新古典经济学家倡导“自

32、由竞争” “自动调节”和“自由放任”在经济大危机面前完全失灵。 (四)微观经济学的局限微观经济学无法论证在不改变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积极地国家干预政策,来消除生产过剩和大规模失业。凯恩斯社会福利思想:1 经济危机的分析:有效需求理论(1 )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它是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相等时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人们天生就有爱好储蓄的心理倾向,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虽然也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4 )流动偏好规律 2 客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有效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1 )政策

33、的重心:赤字财政政策(2)辅助政策: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3)主张奢侈消费和降低分配不公的观点。凯恩斯的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有效需求理论”的提出:提出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规律,并对其分析诊断,指出主要得控制资本边际效率的降低,提出要由政府干预这个方面的经济。 提出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进行有效需求管理):必须摒弃经济自由主义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扩大政府职能;摒弃传统的节约原则,设法提高消费倾向,以便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弥补由于消费需求不足所留下的缺口/设法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息率,以便扩大投资;实行扩大财政开支、发行公债、推行赤字财政和增发货币的“半

34、通货膨胀”政策,促使物价温和上涨,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凯恩斯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p1431 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的影响(1 )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社会福利思想(2)实施累进税调节国民收入的思想(3 )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福利价值取向 2 对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1)对英美国家政策的影响(2)对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3.对西方福利国家的积极影响 4.对西方福利国家的消极影响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社会福利思想。客服经济危机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国

35、家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由国家直接进行投资或消费,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这可以保持和提高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从而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维护经济增长,最终提高国民收入; 通过实施累进税调节国民收入的思想。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前提下,政府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政策修正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使富有阶层的财富向贫困者阶层转移,那么就可能促进社会消费上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福利价值取向。凯恩斯主义首先是一种经济理论,其根本目的是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原因和克服的对策,其福利思想只是其经济理论的附属品,是为其反危机的经济大目标服务的。以该理论为指导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社

36、会保障体系,属于有限责任的社会保障,强调个人责任,政府负担较轻;(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的社会保障理念是凯恩斯理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充分体现;凯恩斯主义以其政府干预和有限保障的理念,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基础。 ) 简述“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内容英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批评。首先是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其次是社会保障覆盖人口范围太小,最后就是保险标准太低, 不一致,并且保障的时间太短 阐述了社会保障的基本范畴和目标。包括失业、疾病、事故、年老而退休、生育、死亡、婚假 目标是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形成一个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领域的社会安全网

37、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三项原则。不应限于局部利益的考虑,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政策中,不是孤立的, 而应该成为综合的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合作来实现。 社会保障的三种主要途径。社会保险、国民救济、志愿(自愿)保险 提出了社会保险制度应该实行的六个基本原则。社会保险津贴统一标准原则,社会保险缴费统一标准原则 社会保障统一管理原则,社会保险津贴发放时间与数量合理原则,社会保障综合性原则与国民救济制度及志愿保险制度结合 社会保障需求分类原则贝弗里奇发展社会保障计划的三个指导性原则 1 任何一个针对未来的计划,都必须广泛借鉴过去的经验,但是又不要为过去的经验所

38、约束。2 社会保险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武器,而贫困与疾病、愚昧、污秽、懒惰并称为社会的五恶,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3 实施社会保障计划的总体原则,是社会福利是集体的责任,实现社会保障的目标有赖于政府和个人的合作。 贝弗里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 :1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不是局部利益的调整,而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不能局限与以往的经验,也不能就事论事地作局部的考虑,应该着眼于全局,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处理相关制度的改革。2 社会保险在整个社会政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成为综合的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3 社会保险及各种相关的社会服务是一项全民性的社会福利,必须由政府与个人的合作来实现,当国家

39、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保障时,不能因此而取消个人自由行动的空间;相反,国家也应该保证在实施各种社会福利措施的时候,不会使个人生活动机受到抑制,要让个人有充足的自愿行动空间,以保持社会和个人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使个人愿意为自己及其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社会保险基本原则:1.保险给付一律平等的原则 2.缴纳的保险费一律平等的原则 3.统一管理的原则 4.保险给付要符合受益人的基本需求的原则 5.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原则 6.社会保险的分类原则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民事权利,他是个人作为独立个体自由地支配自己所必需拥有的权利。

40、政治权利,意旨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作为带有政治权威的团体的一名成员,或者是作为这样一个团体成员的选举者。社会权利,意旨从少量的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案例,到完全分享社会遗产,并且根据社会中流行标准过一种文明生活的权利的所有范围。三者关系:民事权利保证了每个公民有充分的自由来处理个人事务,而自由作为民事要素要能够发挥作用,必须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公民能够参与到政治事务中去,社会权利是保障性的权利,关系到由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规定的个人权利能否实现的问题。 评价:1揭示了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追求普遍平等和人的自由的实质和价值 2 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历史发展标志 3 把人道主义为基础的福利思想提高到

41、以权利和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福利思想,使社会福利的性质,由安抚性的救济和策略性的社会控制与统治手段,变成了人们值得为之奋斗的幸福事业和社会政治追求的基本目标。福利国家危机:1 首先是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 2 财政危机导致了经济危机 3 失业危机 4 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福利国家的危机。5 普选制度成了福利国家改革中最大的障碍,高额的福利支出要求有高额的税收作保证,而高额的税收造成的资本转移又减少了福利国家的税源,造成了更大的困难。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1.凯恩斯主义面临挑战2.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3.社会结构的变化4.福利国家面临困境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

42、利和自由的首要性;新自由主义者大都坚持消极的自由观。个人主义对个人自由的肯定是以对个人理性思考能力的信任为基础的。(二)反功利主义的个人权利论:功利主义否定先于法律权利的自然权利,以结果和效益来论证个人自由的必要性,追求“最大幸福”的观点后演变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上海了个人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个人的权利和社会效益相比,权利第一位。(三)对经济不平等的辩护:坚持私人财产权和市场经济是个人自由的唯一坚实的基础。个人在先天能力,后天努力和个人动机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为改变市场分配反而会损害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四)必须

43、限制国家的作用:自由主义一方面承认国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国家是用来保障个人自由的手段,国家必须受限制,不能威胁个人自由。国家是“必要的恶” 。新自由主义赞同自由主义但又有不同见解,主张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不是靠国家,而是依靠市民社会。哈耶克社会福利观:1 有限度的保障,大家都能够得到,不是特权,是人们可以期望的正当目标,是为了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的保障,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最低需要。绝对保障,是某种生活水准的保障,是一个人或集团相对于其他人或集团的地位的保障。2 必须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方式,强调要用自由主义的一般性原则来解决社会福利的问题。全球化的特征与趋势:1.作为一个过程的

44、全球化(全球化既联合又分化)2.各种全球化观点:全球村的观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现代性的制度扩张的观点;文化全球化的观点;世界体系论的观点。3.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化是由各种所谓的全球化趋势构成的;全球化是一个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人类的活动同时在多重生存领域展开的多层面的过程,它不仅存在于经济、金融、市场、技术、通信和政治的层面,而且也在文化的层面展开;全球化既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冲突的过程;全球化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某些重大负面影响的过程,造成激烈的竞争,不平等、加剧贫困、扩大贫富差距等全球化对社会福利发展的积极影响 经济的繁荣为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提供了物质基础;全球化激

45、发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关注,并使这一问题变成了各国政府必须考虑的政治、道德议题并上升为全球性的话语,进入到社会政治领域; 全球化的发展对克服市场封闭的低效率和政治腐败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对社会福利发展的消极影响 在资本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化的全球化过程中,全球化的成功总是以牺牲人民的福利为前提; 全球化是一个贫困与富裕、无权与强权的两极化过程; 全球化在将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联系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民族国家和地方社会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福利网络; 全球化还使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失效,削弱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履行其对人民承担福利责任的能力。 第三条道路提出及产生的社会背景1

46、.首先,由于国际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消失,以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为基准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逐渐被以解决问题为基准的思考方式代替。2.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促使全球社会形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全球性问题,如跨国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投机、全球不平等和贫困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和人权保护;全球不平等带来的民族和国家、本国人和外来者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冲突日益加深,国际犯罪和恐怖主义日益加剧。3.再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传统的经济资本主宰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被符号资本为象征的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所取代,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4.最后,由于上述

47、变化,建立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的传统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与建立在新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反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和政策,都不能解决西方社会面临的巨大社会问题和新的社会福利需求。必须要跳出传统福利模式,寻求新的方案,通过改变政治策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去争取公众的支持,重新恢复社会民主主义的形象。“第三条道路” (政治策略)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归结为三个方面以新左派的面目出现,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思维将自己区别于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同时又力图纠正新右派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上极端的个人主义、放任自由主义的偏见,以恢复社会民主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感召力。 通过重构社会民主党或左派的选民基础或社会

48、基础,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划分的变化,克服两极化的对立区分政治力量的偏见,争取中间力量,以扩大社会支持范围,从而将自己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地位。以积极的思维思考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用多元化的方法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用不同于主张国家干预和实施全面社会福利制度的老社会民主主义与笃信市场调节、强调个人本位的新自由主义的新思路去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而克服西方社会变革中发生的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繁荣。 评价:“第三条道路”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在欧洲和北美帮助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西方社会民主理论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再生,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这一方面,吉登斯对“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建构,为当代的欧洲左派坚持其政治立场提供了知识基础,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在当代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建立积极新型的民主国家与积极的公民社会1. 创建合作包容的新型社会2. 改革现有的政党和政治制度3. 培育积极的公民社会4. 建立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政府5. 用积极的福利社会取代福利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