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576910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页 1 第2019 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氨基酸、葡萄糖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B. 生物膜运输物质的选择通过性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C. 一定浓度的甘油、KNO 3溶液可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通过主动运输被细胞吸收后最终可导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D. 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伴随着 ATP 的水解【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

2、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A 正确;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主要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 正确;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是主动运输,C 错误;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动作电位形成时钠离子的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 正确。故选 C。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维生素 D 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B. 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 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可观察低温诱导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 根据 C0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

3、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D【解析】页 2 第【分析】物质鉴定的原理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苏丹可以给脂肪染色,但不能给其它脂类物质染色。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期存在的一种状态,表皮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详解】苏丹染液可将脂肪染成红色,但不能给维生素 D 和胆固醇染色,A 错误;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是利用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而分离各种色素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 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低温诱导不能使之染色体数目加倍,无法看到染色体,C 错误;根据 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

4、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变色反应快说明进行了有氧呼吸,变色反应慢说明进行无氧呼吸,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依托课本四个基本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3.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但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B. 蛋白质和核酸都可以在细胞质中合成C. 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 DNA 的多样性D. 些蛋白质和核酸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答案】D【解析】含有核酸

5、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它们都含有蛋白质,但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等,A 正确;蛋白质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酸也在细胞质中合成,B 正确;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所以 DNA 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C 正确;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但核酸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 错误。4.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其在血浆中的含量在妊娠 30 周时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胎儿出生后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含量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成年人血液中的 AFP 含量一般要多于

6、刚出生的胎儿B. AFP 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C. 肝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 细胞癌变后,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不易表达【答案】A页 3 第【解析】【分析】根据甲胎蛋白可出现在血浆中,判断其是一种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婴幼儿体内也含有甲胎蛋白。【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甲胎蛋白(AFP) 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其在血浆中的含量在妊娠 30 周时达到最髙峰,以后逐渐下降,胎儿出生后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说明刚出生的胎儿的血液中的 AFP 含量高于成年人,A 错误;甲胎蛋白(AFP)在核糖体合

7、成后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转运,还需要线粒体供能,B 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C 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不易表达,所以癌细胞会无限增殖,D 正确。故选 A。5.研究发现生物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具有酶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好氧菌的线粒体膜上含有有氧呼吸酶,有利于其直接氧化分解葡萄糖B. 内质网膜上含有与脂质合成有关的酶,有利于其参与细胞膜的形成C. 叶绿体内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利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D. 高尔基体膜上含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酶,有利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细胞内细胞

8、器的结构和功能,以考查发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链的能力。【详解】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 错误.内质网膜上含有与脂质合成有关的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脂质,所以有利于其参与细胞膜的形成,B 正确.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别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 C 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是在核糖体上,D 错误.【点睛】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众多细胞器;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有关。6.如图表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情况,AD 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页 4 第A. 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于

9、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的基因不能进行表达C. 这种变异会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D. 每条染色体在该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交叉互换后,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基因本身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详解】图示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 正确;由于只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而基因本身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影响 C1D2和 D1C2的转录、翻译过程,B 错误;C 1D2和 D1C2表示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基因本身的结构

10、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会产生新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 错误;图示交叉互换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还没有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错误。故选 A。【点睛】对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认识与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请思考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比 HIV 的遗传物质更加稳定。据此可初步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理由是_。(2)通过化学分折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其五碳糖或碱基种类均可做出判断,如果_,则为 DNA,如果_,则为 R

11、NA。(3)也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物质种类,将宿主细胞在含有放射性标记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一段时间后搜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否都需要标记?_,理由是_。【答案】 (1). DNA (2). DNA 是双链而 RNA 是单链, DNA 的结构相比 RNA 更稳定,不易发生变异 (3). 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或含碱基 T (4). 五碳糖是核糖或含碱基 U (5). 不需要 (6). 如果各种核苷页 5 第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 DNA 还是 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解析】试题分析: 核酸包括 DNA 和 RNA,DNA

12、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特有的成分是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RNA是单链的,不稳定、易发生变异,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1)HIV 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 RNA,易发生变异,而题中病毒的遗传物质比 HIV 的遗传物质稳定,说明其遗传物质是双链 DNA,不易发生变异。(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种核酸中,DNA 特有的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 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3)如果各种核苷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 DNA 还是 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因此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不需要都标记。8.光照下天竺葵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 2浓度等条件

13、下,天气葵植株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 X 物质、Y 物质分别是_。过程中,能使 ADP 含量减少的过程是_(填序号) 。(2)当植株处于图乙中 d 点时,所能进行图甲中的生理过程有_(填序号) 。当植株处于图乙中 c 点时,其叶肉细胞中进行图甲过程时关于 CO2量的关系是_。根据图乙分析,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和催化呼吸作用的酶对温度敏感性强的是_。(3)图乙中 ab 段天竺葵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_,原因是_。【答案】 (1). C3、丙酮酸 (2). (3). (4). 过程产生的 CO2量小于过程固定的 C02量 (5). 催化

14、光合作用的酶 (6). 增加 (7). 此阶段净光合速率基本不变,而呼吸速率增大【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甲,为光反应,为 C3 的还原,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 CO2 的固定,所以 X 物质为 C3,Y 物质为丙酮酸。分析图乙,其中 CO2 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O 2 产页 6 第生量表示呼吸速率。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天竺葵随温度的变化,其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甲中 X 物质为 C3,Y 物质为丙酮酸。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有ATP 的产生,此时 ADP 的量减少。(2)图乙中 CO2 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O 2 产生量表示呼吸

15、速率。当天竺葵植株处于图乙中 d 点时净光合速率为 0,此时该植株既进行呼吸作用也进行光合作用,故此时能进行图甲中的所有生理过程。当植株处于图乙中 c 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量。分析图乙,当温度升高到 b 点对应的温度时,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而此时呼吸速率仍在升高,说明催化光合作用的酶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催化呼吸作用的酶。(3)图乙中 ab 段 CO2 的吸收量基本不变,说明净光合速率基本不变,而这个范围内呼吸速率增加,因此说明此阶段总光合速率增加。【点睛】关键:(2)小题中判断是叶肉细胞内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大小关系,而

16、根据曲线图分析得出的植株在 d 点净光合速率为 0,二者不是同一概念。9.下列是有关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 5 细胞对应于图 2 中的_段,D2E2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 1 中的_段变化相同。(2)图 5 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 ,图 3图 5 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_ 。(3)图 3 细胞中有_对同源染色体,有_个四分体,若上基因为 A,则上的基因为 a 的原因_。 (4)若图 1 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 DNA 数,则图 3图 5 中_细胞的 DNA 含量与图 1 中的 D1E1 段的相等。【答案】 (1). E2F2

17、(2). C1D1 (3). 卵细胞和极体 (4). 图 4 (5). 4 (6). 0 (7). 基因突变 (8). 图 5页 7 第【解析】【分析】考点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的数量变化,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与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及图文转换能力 。【详解】 (1)图 5 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 2 中的 E2F2 段;图 2 中 D2E2 段染色体行为变化是着丝点分裂,与图 1 中的 C1D1 段变化相同(2)图 5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孟德尔遗传定律产生的基础是同源

18、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 4 细胞 (3)图 3 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但不含四分体,因为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 3 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和在前一时期是(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为 A,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本应是 A,变为为 a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4)若图 1 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 DNA 数,则 D1E1 段细胞中 DNA 含量与体细胞相同,这也与图 5细胞中 DNA 含量相同【点睛】图 1 纵坐标是每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该图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基

19、因,若不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要根据题意判断。10.分析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纵坐标中_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在纵轴上将 _ (填“上移”或“下移”)。 (2)乙图中 160 min 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对于曲线 abc,若 x 轴表示 pH,则曲线上 b 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对于曲线 abd,若 x 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 y 轴可表示_。曲线 bd 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答案】 (1). ab (2). 上移 (3). 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 (4). 在最适 p

20、H 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页 8 第(5). 酶促反应速率 (6). 酶浓度的限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酶,考查对酶的催化机理、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活化能的含义理解酶的催化机理,根据酶的作用分析图乙中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1)酶的作用机理是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甲图纵坐标中 ab 段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不如酶的高,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少,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b 在纵轴上将上移。 (2)由于酶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所以乙图中 160 min 时,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3)对于曲线 abc

21、,若 x 轴表示 pH,过酸、过碱均会导致酶变性,活性下降,曲线上 b 点表示在最适 pH下,酶的活性(催化效率)最高。对于曲线 abd,若 x 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在酶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相关,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受酶浓度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11.图表所示配方的培养基可筛选某种细菌,该细菌可以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菌落。请冋答下列问题:KH2PO4 1.4gNa2HPO4 2.1gMgSO47H2O 0.2g葡萄糖 10.0g尿素 1.0g琼脂 15g将上述物质济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1)该培养基可筛选的细菌是_,理由是_。(2)

22、如果从土壤中获取的样本含该细菌的数量较少,则需要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扩大培养,_(填“能”或“不能”)用表格中的培养基,因为_。(3)如果对该细菌进行计数,则将得到的细菌用_法接种,为了确定该细菌确实属于所要分离的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试剂) 。(4)另一种接种细菌的方法是_,该方法操作时,每一次划线前都要进行灼烧,目的是页 9 第_。【答案】 (1). 尿素分解菌 (2). 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 (3). 不能 (4). 扩大培养应该用液体培养基,表格配方中含琼脂,是固体培养基 (5). 稀释涂布平板 (6). 酚红指示剂 (7). 平板划线法 (8). 杀死残留在接种环上的细菌【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原理是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1)根据表格分析,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说明该培养基筛选的细菌是尿素分解菌。(2)图示培养基中含有琼脂,说明是固体培养基,不能用于菌种的扩大培养,扩大培养应该用液体培养基。(3)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后者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4)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一次划线前都要进行灼烧,目的是杀死残留在接种环上的细菌。页 10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