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一、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中间没有别的树。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又继续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发现一座山。6.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山上有一个小的洞口,洞口好像有亮光;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7.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朝前走了十几步,突然开阔明亮起来。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两天美池桑竹之属。
2、里面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桑塘及桑树、竹林,一类东西。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都处处可以听到。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各各都安闲快乐。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他们看到渔人以后,感到非常吃惊,问他从哪儿来,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13.村中问有此人,咸来问讯。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异人,来此绝境。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
3、方。15.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此以后不再出去,因此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1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1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就详尽地讲了自己所知道,他们都感叹起来。1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款待他。1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情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2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2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告
4、诉了这些情况。2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夫前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没有能够找到桃花源的道路。2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情,就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但没有能够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24.后遂无问津者。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二、问题1.写出描写桃花源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本文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两天没吃桑竹之属。3.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4.桃花源记中体现祥和安
5、乐的社会环境(桃花源人精神)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第一段中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异人来此绝境。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1.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
6、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A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2.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生活幸福;民风淳朴。13.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另外,桃花源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和祥和。14.渔人离开桃源后, “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 ,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 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世界,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1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
7、,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16.从文章哪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 ,结果“不复得路” ,而后“无人问津”可知。17.虚构本文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力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18.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我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19.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增添神秘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20.谈谈你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理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8、,没有战乱,自然环境优美富饶,人们生活安宁幸福。桃花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一个理想境界,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实现的,只是一种空想。21.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22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民风淳朴,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23.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
9、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桃花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24.写出本文出现的三个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成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是太桃园:没有战乱,从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爱莲说一、翻译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 (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
10、却不妖冶。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停滞,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芳草远播。 (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 。 (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8.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二、理解性默写1.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2.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11、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5.最能概括莲花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8.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子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9.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10.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欣赏
12、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问题1.课文中的“牡丹” “菊” “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2.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贤贞的节操。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 “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 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莲花代表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惧繁文拘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
13、威严不可亵渎。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态度?表达作业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的鄙弃。5.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我喜爱兰花,因为他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它默默地绽放,为人们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一股暗香。6.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 “牡丹之爱”呢?以“菊之爱” “牡丹之爱” “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的高尚情操。7.作者在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又是什么?所托之物的
14、“莲” ,借写莲花表明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核对高尚情操的追求。8.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陋室铭一、理解性背诵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2.文章点名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怡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
15、,西蜀子云亭。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9.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 表现陋室铭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11.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2.本文对偶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民。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时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
16、屋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的颜色印入门帘,帘内一片青翠。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什么学问的人。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翻阅佛经。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8.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没有什么简陋的呢?”三、问题:1“仙” “龙”比喻什么?“仙” “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漏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7、。4.表达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哪句?(写陋室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在历史或现实中谁是这样的人吗?请举一举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人发的粮食,其高洁的情操值得我们学习。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从陋室自然环境优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个典故,有何作用?以古代名贤相比,进一步突出德馨。8.文中说“斯是陋室” ,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 ,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8、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情操?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美的发展。1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11.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何目的?表明这是陋室,进而体现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12.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坦然乐观,安贫乐道,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13.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每个人都应
19、该有自己的信仰。都应该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应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14.“调素琴” “阅金经”分别照应什么?“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 “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15.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文眼“德馨”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着品德问题展开,同时“馨”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三峡一、翻译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白帝到江陵)两地之间一千三百里的水路,即使骑上快马,驾着清风,也没有这样快。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
20、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4.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浪,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5.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6.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7.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常常有高处的猿猴在引颈长鸣,连续不断,异常凄厉。空荡的山谷传来了猿鸣的回响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二、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从“山” “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表现群山高俊的句子
21、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表现春冬水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声,哀转久绝。6.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急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急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清冷寂静,水枯天气寒冷,从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江水水流流湍急的特点,有一首唐诗的句子表达了与它相同的情景。它就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8.
22、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9.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10.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 ,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12.全文是按先总后分
23、的顺序来写的,主要突出夏水的江水盛大,水流湍急,蠢动治水的澄清,秋景的 萧瑟。13.“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水“清”树“荣”山“峻”草“茂”如此“清荣峻茂”的三峡美景自然会使人产生良好趣味的感受。14.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来描绘山行的挺拔险峻。15.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主要是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16.文章用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却写“渔者歌曰” 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这是从侧面描写的方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17.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4、期间千二百里,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他们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吗?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角度突出水流之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让读者身临其境。18.本文结尾引用了渔歌, 岳阳楼记中也写道“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请分别说说两文中渔歌的作用。在本文是渲染了萧瑟、凄清的气氛,在岳阳楼记中是烘托出作者喜悦的心情。19.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0.三峡有什么特点?雄奇险拔,清幽秀丽。21.课文是按
25、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先写下水响铃,在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下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记承天寺夜游一、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3.怀民亦为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26、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水一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二、问题1 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造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
27、步悠闲5.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表现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喜悦,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6.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表现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7.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天与为乐。8.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好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比喻手法写写了月光的澄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9.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了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1)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2)怀民亦未
28、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3)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10.本文写于作者贬谪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贬谪的悲哀,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喜悦,漫步的悠闲。湖心亭看雪一、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4. 惟长
29、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5.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的酒烧得滚沸。6.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7.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你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呢。二、理解性背诵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情?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是“西湖” ,
30、天气环境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是在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气中去看雪的。反映出作者此时的心态是孤独的伤感的。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路无行人,天无人鸟,天寒地冷,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3.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看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这里作者是从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雪景的。 “绝”字写出了天寒地冻,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衬托了作者的孤寂,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4.“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衬托出环境的幽境、空旷,也暗示作者的
31、“痴” (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5.“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6.“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景象。7.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连用三个“一”字有何作用?连用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上,作者为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8.对“一白” “一痕” “一点” “一芥”中几个“一” ,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一白”写出造化的神奇力量,天地间举目皆白
32、;“一痕” “一点” “一芥”则写出人类的渺小和柔韧,可以从中领悟到作者那种沧海一粟的孤独和自我陶醉的孤傲。9.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 “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是“看雪”行动的延伸,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10.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11.“强饮三大白而别” “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之情。12.遇客后“强饮三大白
33、”为何?偶遇知音的欣喜、心热。13.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14.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他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 “独往湖心亭看雪” 。15.“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的性格。16.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在此,时近年关。17.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衬托作者深衣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18.说说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本文描写西湖雪景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19.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侧面烘托,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20.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