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56852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中语文必修 5 第三单元(戏剧)教学设计蕉岭中学语文教研组 郭凤君 钟苑苑一、单元说明必修 5 第三单元是由古今中外的戏剧和当代的电影所构成。阅读本单元剧本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戏剧文化,熟悉戏剧和电影剧本的文体特征,提高欣赏戏剧、电影艺术的水平。了解剧本的矛盾冲突,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命运,了解剧本的文体特点,学习戏剧协作和表演的一些技巧。二、单元教学构想1、教材内容:基本阅读:雷雨(节选) 、 哈姆莱特(节选) 、 城南旧事(节选) 。扩展阅读:长亭送别 、 等待戈多(节选) 。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学习戏剧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

2、“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启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通过剧中人物的表演来反映的社会的风云变幻、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命的价值意义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剧中的矛盾冲突,体会剧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学写影评。4、教学设想:重点指导学习雷雨(节选) 、 哈姆莱特(节选) ,欣赏电影城南旧事 ,其他篇目安排自学。5、教时安排:九课时三、单元教学流程1、知识传授:戏剧的知识。22、学法指导:品读戏剧的一般方法: 了解社会背景;把握剧中的矛盾冲突,体会剧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探究戏剧的主题。3、自主合作探究:雷雨(节选) 、 哈姆莱特(节选) 、城南旧事(节

3、选) 、 长亭送别 、 等待戈多(节选) 。4、表达交流活动:学写影评;学生“粉墨登场乐一回”(自写自演)。5、课外拓展:(1)阅读名剧剧本;(2)欣赏著名的电影节目。6、检测与反馈:单元测试。四、单元活动安排和设计1、欣赏电影城南旧事之后写影评。2、学生自写剧本自演自评。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单元导入戏剧和电影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们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表现、反映生活,具有独特的审美乐趣和审美价值。了解戏剧和电影的文学样式及艺术手法,对于提高同学们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认识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这个原因,本单元选取了几个剧本供同学们鉴赏。本单元我们重点选择了雷雨 、 哈

4、姆莱特和城南旧事三篇文章来教学,大概安排 9 个课时的时间来完成。二、戏剧知识传授1、戏剧的含义: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在西方,戏剧即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来逐渐发展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组成的综合艺术,是以塑造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直观艺术。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并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2、戏剧的特点:3(1)综合性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是许多不同门类艺术要素的

5、集合体。其中主要包括文学、表演、音乐、美术四个门类。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剧本,这是戏剧艺术创造的基础;演员的表演是戏剧艺术的中心环节;音乐和美术,则是为创造典型的戏剧情境、加强演员的表演效果服务的。以话剧的艺术形象而论,它包括了演出形象和物质形象两个组成部分。话剧的演出形象,指的是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处理和舞台美术的总和;而话剧的物质形象,指的是布景、灯光、服装、道具、音响效果等等。中国的戏曲艺术,其综合性更强、更显著,它是一种载歌载舞、说唱表演并重的戏剧形式,既包容了空间艺术(如美术),又包容了时间艺术(音乐),把诗词、歌唱、话白、舞蹈、杂技、美术等各种艺术手段,高度地综合起来,巧妙地构成为一个有

6、机的艺术整体。(2)行动性戏剧是以动作表现思想的艺术,行动性是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突出特点。戏剧是以动作表现思想的艺术,没有行动的摹仿,没有一定的情节和布局,就不成其为戏剧。观众来到剧场,不是为着去听台词,而是去看行动的。这是它区别于小说、叙事诗等的明显标志。(3)集中性戏剧是舞台艺术。它的演出,既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又要受到空间的限制。一出戏演出的时间尽管有长有短,但小戏一般以一小间为宜,大戏也只能在三至四小时之内演完。舞台虽然有大小,但一般也是几十平方米的空间,因此,戏剧的人物、矛盾冲突、情节场景都要集中。一出戏里,人物不宜过多,人物多了,势必分散作者的笔力,影响主要人物的刻划,也会造成舞台

7、的拥挤,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戏剧不能象小说那样从容不迫地多方面地展开矛盾冲突,而只能突出一条主线,简洁明快地写好矛盾冲突产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既不能旁枝杂出,也不能虎头蛇尾。矛盾冲突的集中,自然要求剧情和场景的集中。戏剧不能象小说、电影那样多头绪地展开故事情节,自由地转换场景。3、戏剧文学剧本的特点剧作家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演出。所以,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从布局、构思到每个细节的安排和4处理,都要考虑到戏剧艺术的特性,特别是它的直观性和舞台性。戏剧艺术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戏剧文学的独特性。第一,剧本的戏剧冲突:强烈的戏剧冲突要求剧中人物、时间和场景都要高度集中,即在有

8、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问内,展开激烈的矛盾斗争,突出地刻画人物,推动剧情的发展,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反映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主题。可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对于小说和其他叙事文学来说,当然也要有矛盾冲突,否则情节就无法进展。但是,冲突对戏剧特别重要,这是由戏剧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二,剧本的语言:剧本是代言体,作者必须以剧中人的身份代他们写下个性化的语言。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这就是说,剧本中只有人物语言而没有叙述人的语言。剧作家必须把他所要表现的全部生活转化为人物的

9、语言和动作。这是戏剧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小说中,作者可以利用叙述人的语言来直接叙述全部生活事件,描写入物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态度。而在戏剧文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都要依靠人物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因此,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台词)应是高度个性化的,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的个性化,主要是指剧中人物的对话或独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和文化教养,要能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的阶级本质和独特的内心世界。剧本语言除台词之外,还有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的舞台说明。这是一种叙述人的语言,它的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二是对人物动作和表情的说明;

10、三是对舞台美术、音乐和人物上下场的说明;四是对开幕和闭幕的说明。舞台说明在剧本中是一种辅助手段,但它却是戏剧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舞台说明,就难以充分掌握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第三,剧本的结构:戏剧演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就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场景中,集中地表现出一段完整的情节和许多人物的活动。一般来说,戏剧所表现的事件发展过程,都比演出时问来得长,因此大型戏剧一般要分幕,一幕还要分若干场。剧作家必须精心结构和布局,确定哪些情节在舞台上演出,哪些情节推到幕后。这样才能突出主要部分,使剧情更集中,矛盾更尖锐,造成足以抓住观众的强烈戏剧效果。54、戏剧的几

11、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

12、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三、学法指导一般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剧本时要注意概括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戏剧的人物语言潜台词丰富,富有性格化和动作性,因此分析、品味人物的语言也是阅读、欣赏的重心之一。要揣摩、想象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含有什么言外之意,还要注意看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之间怎

13、样的关系,怎样推动着情节发展,等等。四、教学建议从重点赏析的剧本中概括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品味人物的语言。重点课文雷雨(节选)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节选曹禺6【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2、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二、过程与方法:赏析法和思考讨论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教学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

14、(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3 课时。 第一课时赏析活动: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剧本,对剧本的常识认识比较少,这篇课文只是雷雨的节选,有些人物学生不了解,人物关系比较复杂,这造成读懂文章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找了一节自习课让同学们观看了雷雨这部电影的节选,同时布置学生回去认真地预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并列出一个人物关系表。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雷雨是曹禺先生 1933 年创作的优秀话剧剧本,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 雷雨以本世纪 20 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反动的封建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

15、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社会。课文节选的是全剧的第二幕。主要出场人物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他们本有夫妻、父子、兄弟等亲眷关系,但7剧本所展示的却是 30 年后相遇时他们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节选的这部分一共是两场戏。前一场写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不期而遇,通过叙谈交代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后一场戏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及其罪恶的发家史。这篇课文,通过对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的分析,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和社会矛盾,理解作者对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的见解和态度;通过对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分

16、析,理解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二、分析课文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开头有一段舞台说明,有何作用?提问后明确: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烘托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德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同时也感染、影响了读者,让人产生一种压郁感,把读者带入戏中。(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开头到“你站一站”思考:这里对鲁侍萍有一舞台说明(很自然地走到窗前) ,这一说明有何作用?提问后明确:为了推动情节发展,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已差不多 30年了,从面貌上,周朴园已经认不出她来,但她熟练的动作和变化较慢的背景,却使周

17、朴园觉得似曾相识,所以引起他的追问“你站一站”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课堂讨论:根据对剧情的介绍以及对课文的初步阅读,说说你对周朴园这个主要人物的初步印象。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是了解雷雨这部剧的主要内容,弄清复杂的人物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分析周朴园这一主要人物形象。四、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8第三课时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的剧情,知道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年仅 23 岁的曹禺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而这么一个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他就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

18、。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1、提问:上一节课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那么,大家对周朴园的初步印象如何呢?2、小结: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是不同的,其实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今天,我们大家将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三、课文分析1、 (投影)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黑格尔分析:黑格尔显然是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我们就从人物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2、分

19、角色朗读课文从“你你贵姓”到“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分析:这一段是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写他们相隔 30年后从相遇到相认的过程。(1)看对话周:梅家的一位年轻小姐,很贤惠你知道么?9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问:为什么侍萍明明是婢女,周朴园却说是“小姐” ,而侍萍自己却强调说“不是小姐”?提问后明确:周朴园当年抛弃侍萍,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说出来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而现在要跟人谈起,当然就得小心翼翼,维护自己。所以,他这里表面上像在赞扬侍萍,实则是想掩盖自己的罪行,表现出他“虚伪” 。而鲁侍萍说不是“小姐” ,表面上是否定自己,实则是想揭示出周朴

20、园的隐私跟虚伪,表现出她的“正直” 。(2)划出这一部分有关周朴园的舞台说明,这些舞台说明表现出周朴园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课后练习二)板书: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3、周朴园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不知所措” 只持续了那么一会,他马上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于是,立刻变脸。请看:(幻灯片)“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1)这三句话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言外之意,说话人心中真正所想的。而这些潜台词也正是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请思考讨论一下这三句话的潜台词。提问后幻灯片显示:“你是想借机来敲诈我”“你幕后一定有不怀好意的人指使

21、你来”“三十年了,你还是不忘旧仇,还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来敲诈我”(2)小结:在周朴园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尔虞我诈,发财致富全靠敲诈、暗算。这些潜台词暴露了周朴园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他这里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10(3)当周朴园知道鲁侍萍并不是为他而来,又面对她的强烈控诉,他又是怎样应对的?“我们可以先不必哭哭啼啼的”“我看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吧”“你的生日四月十八弥补我的罪过”明确:周朴园先是想用缓和的语气“稳住”鲁侍萍,见鲁仍然很激动,又采取了“柔情攻势” ,这种柔情其实是一种“哄骗” 。我们不否认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有一定的真实性,可更要想到,这么多年来,周朴园的家庭生活并不愉快,他现

22、任妻子骄傲、冷漠、倔强,他怀念印象中年轻美丽,温柔可人的侍萍是出于自己内心得需要,是一种“自我救赎” ,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这里体现出周朴园“伪善”的特点,而鲁侍萍却由于本性的“善良”,对他产生了一定的谅解,安定了情绪。(4)当鲁侍萍稳定下来后,周朴园有没有继续回忆往事?他想到的是如何尽快地解决这件事,而当侍萍提出要看一眼大儿子时,周朴园是怎样说的?“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自私、残忍(5)周朴园想用什么来打发鲁侍萍?金钱鲁侍萍的态度如何?把支票撕了,体现她的自尊与倔强。4、以上是周朴园跟鲁侍萍的矛盾,那么,从周朴园跟鲁大海的矛盾冲突中又可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点

23、呢?(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五位同学扮演)读前提醒学生注意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读后进行简单点评。问:周朴园有没有打算认鲁大海这个儿子?提问明确:没有!(幻灯片) “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这句话双关,对鲁大海来说就是你闹得这样凶,小心收拾你,同时话中带话地告诉鲁侍萍,他不会也不想认这个儿子。冷酷11(3)周朴园不单不认,最后还把鲁大海给开除了,目的无非是想从此与鲁家毫无瓜葛。体现出他心狠手辣、奸诈。5、课堂小结:周朴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板书)我们这节课通过对周朴园跟鲁侍萍之间矛盾冲突的重点分析,得出了周朴园就是这么一个虚伪、卑劣、伪善、自私、残忍的地主资本家,另外,通过简单分析他

24、跟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又可见他的冷酷、奸诈和心狠手辣。同时我们还顺带地归纳了鲁侍萍的人物形象。要重点把握的是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四、让学生自读曹禺谈雷雨,体会戏剧的冲突和人物形象。五、布置作业1、完成名师一号的练习;2、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周朴园:虚伪、卑劣、伪善、自私、残忍/冷酷、奸诈和心狠手辣相遇:奇怪(平静)猜疑紧张不知所措周朴园的心理变化相认:责问安抚哄骗打发周朴园的手段鲁侍萍:正直、刚强、善良、自尊、倔强第四课时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21、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 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

25、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法,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感情。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2、把握作品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重点】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教学难点】1、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的语言。2、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人都希

26、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谁来为大家举例?教师归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同学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教师归纳: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罗密欧与朱丽叶 。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部名著。二、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 年 4 月 23 日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

27、名雇佣演员。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后13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从 1590 年起至 1612 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学生识记:1、威廉莎士比亚( 1564 一 1616)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2

28、、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 ,喜剧仲夏夜之梦 、 威尼斯商人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 、 奥赛罗 、 李尔王 、 麦克白 ,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相关链接:1、文艺复兴运动:是以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文化运动,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人文主义所说的“人” ,实质上是理想化了的资产阶级自身

29、和资产者个人,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识,主张平等。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这时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等。三、背景介绍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

30、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 人。本剧取材于 12 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14四、剧情介绍丹麦王驾崩,但幽魂不散,将被害真情告于哈姆莱特王子。王子叔父克劳迪斯服丧未满二个月,即霸占先王后并继承王位。丞相波罗尼斯依附奸贼,强迫女儿奥菲利娅与王子绝交,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亦从中作梗。王子装疯卖傻骗过所有的人,为证实幽魂所言真假,导演一场老王被毒杀无言短剧,请新王和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皇后与王子对话,丞相躲在幕后偷听,为王子所误杀。奥菲利娅难忍情人发疯及失父之痛投河自尽,引起雷欧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

31、斯共谋陷害王子。比剑时在剑锋放毒,并在赏酒时下剧毒,皇后误饮毒酒。雷欧提斯背后攻击王子,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一切皆为新王所设计,王子报了仇,死前托咐友人霍拉旭将真相告白于天下。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二场,讲的是哈姆莱特通过导演一出“戏中戏”来证明叔父的罪行,决心复仇的故事。五、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梳理情节结构。 戏前安排 戏中 戏后哈姆莱特 亲自导演 哑剧 窥阴谋 戏中戏 交代朋友 演出 决心复仇国王表现 问戏名 站起来 不舒服问情节 让人点火把 发脾气2、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二,进一步把握剧情。明确:哈姆莱特让演员演一出情节跟自己父亲的死状相似的戏,并让好朋友霍拉

32、旭从旁观察叔父的表情。他导演这场“戏中戏”的目的是想试探国王和王后,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3、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上演“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哈姆莱特对奥菲莉娅说的话有何特点?为什么?国王看戏时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国王看戏后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目的是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位之罪行。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莉娅身边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国王先问“情节”有没有要不得的地方,说明他心照不宣,内心已明白哈姆莱特的用意,同时担心杀人阴谋被人揭穿。15国王脸色阴沉、

33、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腾地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回去以后“非常不舒服” “发脾气 ”。这一切反常的表现都表现了罪恶被人揭穿时烦躁、害怕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四、小结五、布置作业1、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一、四;2、完成名师一号相关练习。第五课时一、检查作业。二、分析人物形象此剧中的鬼魂申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延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成就。哈姆雷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 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

34、优点和缺点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 1617 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雷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三、文章主旨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四、艺术特色1、 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剧多情节、多线索的结构特征。该剧有三条复仇情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爱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

35、间真诚的友谊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友谊的背叛;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2、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16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

36、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3、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明喻如“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砧石那样黑漆一团了” ,暗喻如“我过的是变色晰蝎的生活” ,借喻如“一响空枪”等,这些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例子很多,同学们可在阅读欣赏中注意品味。五、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哈姆莱特。该剧的悲剧冲突是建立在性格冲突之上的,性格产生了行动,行动导致了冲突,冲突导致了流血,终至造成悲剧。哈姆莱特

37、嫉恶如仇的高尚品质,使他把替父复仇、重整乾坤当作他生命的整个存在。在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性格注定哈姆莱特走向灭亡。哈姆莱特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也许是个快乐王子,而不是忧郁王子,和他叔叔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等着继位就可以了。正因为他的伟大的本性和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六、布置作业1、完成名师一号的练习;2、预习下一课。第六、七课时城南旧事原著 林海音 改编 伊明教学设想:欣赏影片城南旧事 ,学写影评,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给电影中的片段配音。17第八、九课时检测与反馈:一、基础题(20 分,每小题 5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38、烦躁 悲欢离合 觊觎 甜言密语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B、傀儡 粉墨登场 胳搏 举案齐眉 坐中泣下谁最多? C、挣揣 口沾一绝 糟糕 物欲横流 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D、观摩 精益求精 欣喜 苟延残喘 操千曲而后晓声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莎士比亚超越所有作家之上,至少超越所有近代作家之上,是 的自然诗人;他是一位向他的读者举起风俗习惯和生活的真实镜子的诗人。等待戈多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曾经 西方剧坛。这样, 可以弄清事实的原委,消除阅读中的疑惑, 还可以获得剧本改编的一些新认识,从而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A、戛戛独造 风靡 不仅/而且 B、独一无二 风靡 不仅/ 而

39、且C、戛戛独造 闻名 不但 /而且 D、独一无二 闻名 不但/而且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会与他人交流比较学习的心得,通过讨论、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将大大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和效率。B、当人们进行科学研究之后要写科技专著、学术论文,实验报告、教材等等的时候,就要使用科技语体。C、 “生存还是毁灭?”是默默地忍受命运中最虐的毒箭,是挺身反抗人世间无涯的苦难,哈姆莱特面临着艰难的人生抉择。D、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个美妙的万花镜,在这里面,世界的历史由一根无形时间线索串连在一起,从我们眼前掠过。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戏剧作家。代

40、表作有雷雨 、 日出和北京等。B、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作家。著有哈姆莱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 麦克白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其中,后四部是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C、电影城南旧事根据林海音同名自传小说改编。林海音是18台湾现代女作家。D、萨缪尔贝克物,是茺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著有等待戈多 、 终局 、 伊鲁什利亚等。二、能力题(62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8 题。 (32 分,每小题 8 分)弗拉季米尔 你在干嘛?爱斯特拉冈 脱靴子。你难道从来没脱过靴子?一个人如果马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难接近于虚骄弗拉季米尔 靴子每天都要脱,难道还要我来告诉你?你干嘛不好

41、好听我说话?爱斯特拉冈 (无力地)帮帮我!弗拉季米尔 你脚疼?爱斯特拉冈 脚疼!他还要知道我是不是脚疼!弗拉季米尔 (愤怒地)好像只有你一个受痛苦。我不是我。我倒想听听你要是受了我那样的痛苦,将会说些什么。爱斯特拉冈 你也脚疼?弗拉季米尔 脚疼!他还要知道我是不是脚疼!(弯腰)从来不忽略生活中的小事。爱斯特拉冈 你期望什么?你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的。弗拉季米尔 (若有所思地)最后一分钟(他沉吟片刻)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句话是谁说的?爱斯特拉冈 你干嘛不帮帮我?弗拉季米尔 有时候,我照磁会心血来潮。跟着我浑身就会有异样的感觉。 (他脱下帽子,向帽内摸索,抖了抖帽子,重新把帽子戴上)我怎么

42、好说呢?又是宽心又是寒心。 (加重语气)寒心。 (他又脱下帽子,向帽内窥视)奇怪。 (他敲了敲帽顶,像要敲掉粘在帽上的什么东西似的,再一次向帽内窥视)毫无办法。5、在这片段中,两个流浪汉在不断地脱靴子、摘帽子,却总是毫无结果。这两个猥琐的场面有什么象征意义?答 。6、片段中有一句台词准确表达了两个流浪汉的内心感受,这句台词是什么。答 。7、这个片段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表现了剧作家对人生的看法,19把这句话找出来。?答 。8、在这个片段中,两个流浪汉的对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剧作家这样写有什么寓意?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9-14 题。 (30 分,每小题 5 分)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

43、,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1)周朴园:(厉声) (11)下去!仆人们:(拉大海)走!走!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10)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萍:(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大海还手,被仆人拉住)周萍:打他!鲁大海:(向周萍)你!(仆人们一齐打大海,大海流了血)周朴园:(厉声) (11)不要打人!(12) (仆人们住手,扔拉住大海)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13)周萍:你是谁

44、?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鲁侍萍:(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9画线部分主要揭露了周朴园的( )A罪恶来历 B.狡诈手段 C.凶残目的 D.虚伪性格10依次选用最恰当的词填空。这话揭露周朴园 的目的, 的欲望, 的反动资本家本质。A罪恶 B.凶残 C贪婪 D自私 20E.恶劣 F.卑鄙 G.冷酷 H.虚伪11.文中两个“厉声”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对此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提示演员说这两句台词时应掌握的声腔。B都表示周朴园此时感情上的暴怒。C前一个“厉声”反映出当时周朴园害怕大海揭露他

45、老底的心情,并揭示其凶狠的本质;后一个“厉声”显示其在家中封建家长制的作风,也有故作姿态之意和复杂心情的流露。D前一个“厉声”说明周朴园对亲生儿子大海的凶相,无情无义;后一个表示他对大海还是有人性的,从而揭示了周朴园的性格的复杂性。12.周朴园阻止仆人打大海,反映他( )A.人性的觉醒 B.有些悔改,比过去文明 C.不忍见亲生儿子打亲生儿子 D.伪善的展示13.这句话反映了鲁侍萍复杂的心态,其中包含(多项选择)A想认儿子,但前面已向周朴园讲过不会认。B想说穿,但已觉无必要,便转换了话题。C对周萍的切齿痛恨。D对周萍既想又恨的复杂心情。E想教训周萍,但周朴园在旁,只好转换话题。14这场戏,既从

46、面表现了鲁大海对周朴园本性的清醒认识和敢于斗争的反抗精神,又从面揭露了周朴园反动的资产阶级的本质。 (正、反、侧)三、提高题(18 分,每小题 6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7 题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是易于被征服。这一折中,老夫人突如其来的悔婚行动使莺莺十分震惊,她悲愤交加旦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乔牌儿老夫人转关儿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江水儿佳人自来多命薄,秀人每从来懦。闷杀没头鹅,撇下赔钱货;下场头那答儿发付我!殿前欢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俺一家儿得怎得存活?他不想结姻缘想什么?到如今难着莫(捉摸) 。老夫人

47、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凭个母21亲,今日败也是凭萧何。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香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大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毒害的凭么。俺娘啊,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15、剧中人莺莺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有高深的文学修养,作者写她的语言就注意化用诗歌名词,请从上文中找出这样的名句。16、崔莺被母亲的背信弃义的行为所激怒,曲词变换运用了一些俗谚以激发她强烈的怨愤之情,这两句俗谚的原文是 17、对以上节选的曲词语言特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化用名诗名句和变换运用俗谚,使语言凝

48、重秀雅,以符合莺莺的个性和身份。B、以上曲词把华丽浓艳的文学语言和生动泼辣的民间口语并行使用,达到了雅俗相得益彰、和谐完美的境界。C、以上曲词感情色彩浓烈,口语应用较多,如哑谜儿、甜话儿、没头鹅、赔钱货等,使曲词完全成了韵律化的口语,一气呵成。D、以上曲词采用了昏邓邓、白茫茫、碧悠悠、颤巍巍等叠词,使崔莺莺的感情表达委婉曲折,符合大家闺秀的身份。答案与解析:1、D(A 密蜜;B 搏膊;C 沾占)2、B3、C(构成选择关系,应在第二个“是”前加“还” 。 )4、B(前四部是其四大著名悲剧)5、显示生活的无聊与腻烦。6、毫无办法。7、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8、暗示世界是非理性的,人生是荒诞、无意义的。9、B10、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