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香一瓣2014.5.13星期二责编/李志娟 文检/于华副刊C08莱山史话阳春四月,美丽的莱山处处鲜花竞放,鸟语花香。很久就听说,在莱山区初家街道办远陵夼村的西山上,曾经矗立着一座五级密檐式古塔,名曰白姑塔。探访白姑塔一直是我的心愿,在我的想像中,白姑塔通体洁白,雄踞山巅,傲视群峰,似一把利剑,直刺苍穹;又似纯情的少女,孤立山间,栉风沐雨、阅尽沧桑,诉说着对那片土地的依恋谷雨前夕,在一个没有雾霾的清晨,我和爱好文史的房老师,驱车前往远陵夼村一探究竟。进村后,满怀好奇之心,叩门拜访了几位村里的老者。最后,在 55岁的村民初仁杰等引导下,穿过山海路,沿着果园里常年踏出来的羊肠小道顺坡而上。山坡上种
2、满了果树,桃花、梨花竞相绽放,盛开的樱桃花有的开始凋落,崭新的绿叶冒出枝头,生机勃勃,一片春意盎然。远望白姑塔遗址,荆棘丛生,已被各种树木和灌木覆盖,一棵侧柏分外醒目。据附近果农介绍,此树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我心存疑惑,这棵树不是很粗,直径约有 20厘米。在半坡上,回望远陵夼村,昔日成片的低矮民房已不见踪影,零星的还有几处待拆的民房和一些残垣断壁,一座座小高层拔地而起,一个都市化的生态社区初具规模。山海路穿过塔山隧道,直通芝罘区,呼啸而过的各种车辆唤醒了这座世代农耕、沉寂了几百年的小山村,村民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住上这样高档的社区。走近遗址处,扒开荆棘,一片断砖碎瓦,一条 2米多长的青色
3、石条静卧在杂草中,塔基约有 40平米左右。关于白姑塔的建造年代,曾有报道说远陵夼村 2007年曾发现一块石碑,碑上可能有记载此塔的建造历史。村民初仁杰回忆他孩童时代,曾和同村小伙伴来此玩耍,庙内有一和尚,一层塔内盘有土炕,和尚自种自收,终年生活在塔内。塔后的侧柏四季常青,塔西有两棵直径均为 40厘米的刺槐,像卫士一样静静地守护着白姑塔,见证着白姑塔的荣辱兴衰。据胶东民俗专家解焕新考证:以前塔的南侧曾有座庙(在遗址现场,也发现了屋脊鸱吻残块可以证明)三间,中间空着,东西两间供奉着两匹马的泥胎塑像,一匹是彩绘的,一匹是白的。以前人们经常去庙中求雨,此塔疑为圆寂的高僧修建。另据烟台史学界的前辈南塂村
4、杨墨老师考证:在清代初期,远陵夼一带毒蛇为患,经常伤害人畜,特别是村西山谷中尤多,被成为“ 蛇夼”,农民驱蛇无术,只好求助于蛇仙,建白姑、黑姑两塔以镇之,白姑是白蛇传里的白素贞,黑姑即其使女小青。当地老人讲,以前白姑塔里有张桌子,上面供了一个蛇精白姑,祈求平安。村民初兆銮回忆,白姑塔在文革“ 破四旧”时被毁,当时从村里往西望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泛起一团白烟,白姑塔瞬间化为乌有。白姑塔位于塔山山脉南侧的蛤蟆石山东麓的一个海拔约 100米的半坡上,所处地势高,且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在山体的衬托下显得秀美壮观,俨然一位羞涩的少女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里,冬无寒风暴雪侵袭,夏有阳光雨露滋润,若不是人为破坏
5、,想必至今仍会亭亭玉立。关于白姑塔的由来,数百年来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在500年多前,远陵夼村住着一位勤劳美丽的白姑娘,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绣出的布匹如同彩虹般绚烂多彩。一日,毒蛇侵袭村庄,伤害人畜,村民在门前架起火堆暂时避难,不敢出门。夜晚,白姑娘在梦中遇到一位仙人,他说只要天亮前在山上建起一座石塔便可镇住毒蛇,保护村庄。听闻到此,白姑娘惊醒了,终于有办法可以驱除毒蛇了,她十分高兴,赶忙起身跑到西山上,用弱小的身体扛起一块块石头垒起一座石塔。东方发白鸡报晓,天就快亮了,但是石塔还没建成,回望村庄,想到村民还会受到毒蛇的侵害,白姑娘毅然爬到塔上把自己的身体化为一块巨石覆盖在塔顶,建成了石
6、塔。清晨,村民们发现毒蛇都已消失,而在村西面的山坡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石塔,俯视着整个村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勤劳美丽的姑娘,就把这座塔称为白姑塔。后来,村民到二十公里外的牟平县城赶集,出了县城城西,在解甲庄镇的北沙子村西岗,就能看见此塔。年轻后生赶集迷了路,随行的老人就会提醒,顺着远处的白点(白姑塔),就能走回家。渐渐地,白姑塔就声名在外了。白姑塔的传说,在历经远陵夼村民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现已演绎出多个版本,但是不论何种版本,传说中所颂扬的勤劳与善良的真谛却亘古不变,它教育着大山里的子民,要用勤劳的双手和善良的心来编织幸福生活。时近响午,我恋恋不舍地离开白姑塔遗址,再次俯瞰三面环山的远陵夼村,不
7、见昔日袅袅炊烟,只有满目春色。下山时,一对果农夫妇见我带着相机,问能否给他们老两口照张相,我爽快地答应了。老两口靠得很紧,鲜花映红了他们的笑脸,我快速按下快门,定格着在这个春天里最美的画面。 撰文供图杨杰慈(感谢赵婷婷提供的传说素材)悠悠白姑塔白姑塔原貌。传说中的白姑娘。村民初仁杰介绍白姑塔遗址。遗址处的青石条。远望远陵夼村。谷雨过后,漫山遍野的槐树绿意盎然,葳蕤葱郁,一片生机。那挂满枝头的洁白晶莹的槐花,似乎一眨眼的工夫,一股脑从枝叶间冒出来,一簇簇,一丛丛,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竞相绽放,满目春色,令人应接不暇。母亲老早就念叨要吃槐花了,每每妻告诉她时令尚早,槐花未开,劝她耐住性子,不要心急
8、。母亲怀疑妻的话,转过脸问我是不是槐花开了。听我和妻的回答同出一辙,她像受了委屈的孩子默默地长久盯着我,直想让我马上把那槐花催上树。许久,她满脸不悦挪动着不太灵便的腿脚往自己屋里走。边走边自言自语道,该到时候了吧?怎么槐花还不开呢?往年已经开了呀!她又颤微微地扳着指头算日子。我耐心地宽慰母亲,待到槐花开时,一定给你摘槐花吃。闻听此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才透出一丝笑意。母亲的心愿自然成了我的心病,我于是也和母亲一样留意槐花的开放讯息了。那一日,妻欣喜地告诉我槐花开了。我急奔回屋,把好消息报给母亲。母亲嘴唇哆嗦着,像有许多话要说,但抖搐了好一阵儿终于没说出什么,只是把篮子塞到我手中。我和妻提着篮子
9、飞也似赶到苗山前的槐树林。远远地,我们就看到花树交映,美不胜收。闻到了那股清新淡雅、不挟任何杂质的幽香。我深深吸了一口气,那股香气真的沁入肺脾,温暖盈怀,真美呀。我们顾不得欣赏这旖旎的景致,七手八脚摘起槐花来。当我们气喘吁吁回到家,母亲早倚在门边翘首多时了。我把盛满槐花的篮子递到母亲眼前,母亲迅速抓起一把槐花凑到鼻翼,深深地吮吸着。她像得了宝贝儿般,提着篮子,喜滋滋地回到屋里。母亲把槐花一颗颗摘下,一点点理净。她是那样专注,那样沉醉。我看见母亲的嘴角一直挂着甜甜的笑。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天真地问:“奶奶,好吃吗?你吃过吗?”“吃过,吃过!”母亲停下手,揽着女儿轻轻地摇晃着,眼睛看着远方,
10、说:“ 真快呀,一晃就是这么多年了。奶奶老了,可是昨天的苦日子就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晃悠。那时候,咱家里穷,粮食不够吃。你爸爸饿得面黄肌瘦,总是一个劲儿扯着我的衣角要吃的。我和你爷爷就上山挖野菜回来蒸菜团子吃。那东西苦涩难咽不说,还不顶饥,刚吃下不久肚子里就咕噜咕噜打起鼓来。记得那一年的这个档口,我带你爸爸到山上摘来槐树花,用家里仅剩的一点地瓜干面蒸了一锅糊糊。你爸爸狼吞虎咽吃个肚皮滚圆,打着饱嗝儿说,妈,咱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多好啊!在那个年月能吃上这样的饭就像过年一样。就是这样,我们也挺过来了。”“妈,你又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干什么?”我不耐烦地打断了母亲的唠叨。“嗨!”母亲长叹了一口气
11、,原本欢悦的脸色阴郁起来。“ 儿子,我知道你们年轻人都不爱听这些旧事。可是我老琢磨着这么一个理儿,咱不能忘本啊。现在的日子是好了,但勤俭的家风不能丢!是啊,妈老了,脑袋也呆板认死理,我觉得忘记了过去的穷日子,就不可能珍惜今天的好生活。谁都知道槐花并不是什么好饭菜,比不过大鱼大肉,生猛海鲜。我吃槐花是记着过去的岁月啊。”听着母亲发自肺腑的一席话,我心里蓦地一震:是啊,母亲难道是单纯为了吃槐花而吃吗?不,她是用槐花告诉她的儿女,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辛。母亲用心良苦。忽而,我觉得母亲单薄娇小的身影刹那间高大起来,她敦促我良心发现,寻找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我心里沉默起来,许久许久思索母亲朴实无华又意味深长的话语。这一顿饭,我吃得比往日更香更甜 李镇槐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