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函数信号发生器 康磊.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55530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数信号发生器 康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函数信号发生器 康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函数信号发生器 康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函数信号发生器 康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函数信号发生器 康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函数信号发生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2频率范围 10100,1001KHz,1 KHz10 KHz;3正弦波 Upp3v,三角波 Upp5v,方波 Upp14v,幅度连续可调,线性失真小。二、方案设计与论证函数信号发生器是需要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这些基本波形。设计需简洁清晰,保证失真小,成本控制低。方案一:采用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利用锁相环,将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锁定在所需要频率上。这种频率合成器具有很好的窄带跟踪特性,可以很好地选择所需要频率信号,抑制杂散分量,并且避免了量的滤波器,有利于集成化和小型化。但由于锁相环本身是一个惰性环节

2、,锁定时间较长,故频率转换时间较长。而且,由模拟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参数,如幅度、频率 相信都很难控制。方案二:采用传统的直接频率合成器。这种方法能实现快速频率变换,具有低相位噪声以及所有方法中最高的工作频率。但由于采用大量的倍频、分频、混频和滤波环节,导致直接频率合成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而且容易产生过多的杂散分量,难以达到较高的频谱纯度。 方案三: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

3、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本电路可以很好的结合已学的知识与实践,且输出波形幅度及频率均可通2过改变元件参数进行调整,方便且成本较低。综合以上对各个方案优劣势的分析,最终选择了方案三做为本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总设计方案。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3.1 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此电路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 RC 电路组成。RC 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 RC 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 Uo=+Uz,则同相输入端电位 Up=+UT。Uo 通过 R3 对电容 C 正向充电,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反相输入端电位 n 随时间 t 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当 t

4、 趋于无穷时,Un 趋于+Uz;但是,一旦 Un=+Ut,再稍增大,Uo 从+Uz 跃变为-Uz,与此同时 Up 从+Ut 跃变为-Ut。随后,Uo 又通过 R3 对电容 C 反向充电,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Un 随时间逐渐增长而减低,当 t 趋于无穷大时,Un 趋于-Uz;但是,一旦 Un=-Ut,再减小,Uo 就从-Uz 跃变为+Uz,Up 从-Ut 跃变为+Ut,电容又开始正相充电。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3.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1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3公式(1) 公式(2)图 2 迟滞电压传输特性图 3 三角波发生器工作波形工作原理:若 a 点断开,运算发

5、大器 A1 与 R1、R2 及 R3、RP1 组成电压比较器,C1 为加速电容,可加速比较器的翻转。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 U-=0,同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 Uia,R1 称为平衡电阻。比较器的输出 Uo1 的高电平等于正电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电压-Vee(|+Vcc|=|-Vee|), 当比mopURU2132T13242)(pC4较器的 U+=U-=0 时,比较器翻转,输出 Uo1 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Vee,或者从低电平 Vee 跳到高电平 Vcc。设 Uo1=+Vcc,则 公式(3)312312()0CiaRPRUVUP 将上式整理,得比较器翻转的下门限单位 Uia-为

6、公式(4)223131()CCiaRRUVPP 若 Uo1=-Vee,则比较器翻转的上门限电位 Uia+为公式(5)223131()ECiaRR比较器的门限宽度 公式(6)231HCiaiUIRP由以上公式可得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a 点断开后,运放 A2 与 R4、RP2、C2 及 R5 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方波 Uo1,则积分器的输出 Uo2 为 2142()OOUUdtRPC公式(7)时, 公式(8)1OCUV24242()()CCOVttRP时, 公式(9)1E24242()()EttRP可见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度与下降速度相等的三角波,其波形关系下

7、图所示。a 点闭合,既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则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三角波的幅度为 公式2231OmCRUVP(10)5方波-三角波的频率 f 为公式31242()RPfC(11)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电位器 RP2 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输出频率的范围较宽,可用 C2 改变频率的范围,PR2 实现频率微调。(2)方波的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Vcc。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应不超过电源电压+Vcc。电位器 RP1 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3.3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4 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正弦波的

8、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分析6表明,传输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公式(12)022/1idTCEUaIIe公式(13)01/idTEII式中 1CEaI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0I温度的电压当量,当室温为 25oc 时,UT26mV。TU如果 Uid 为三角波,设表达式为公式43midTtUt02Ttt(14)式中 Um三角波的幅度;T三角波的周期。1)为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由图可见:2)传输

9、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3)三角波的幅度 Um 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图为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其中 Rp1 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 RE2 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电容C1,C2,C3 为隔直电容,C4 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7C4-12VVCCR5 R6R7R8R9 R11-12VVCCR1250%R13C5C2R14IO2图 5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图 6 正弦波分析图3.4 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8(1)方波-三角波中电容 C1 变化(关键性变化之一)实物连线中,我们一开始很长时间出不来波形,后来将 C2 从

10、 10uf(理论时可出来波形)换成 0.1uf 时,顺利得出波形。实际上,分析一下便知当C2=10uf 时,频率很低,不容易在实际电路中实现。(2)三角波-正弦波部分比较器 A1 与积分器 A2 的元件计算如下。由式(3-61)得 (15)2231OmCRUVP即 (16)22314CRPV取 ,则 ,取 ,RP1 为 47K 的点20K310RPK320R位器。区平衡电阻 12/()由式(3-62) (17)31242()fC即 (18)31412RP当 时,取 ,则 ,取0ZHf210F42(75.)RPk,为 100K 电位器。当 时 ,取 以实现45.1Rk10ZHf21CF频率波段的

11、转换,R4 及 RP2 的取值不变。取平衡电阻 。5k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参数选择原则是:隔直电容 C3、C4、C5 要取得较大,因为输出频率很低,取 ,滤波电容 视输出的波34570CF6形而定,若含高次斜波成分较多, 可取得较小, 一般为几十皮法至 0.1 微66C法。RE2=100 欧与 RP4=100 欧姆相并联,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差分放大器的几静态工作点可通过观测传输特性曲线,调整 RP4 及电阻 R*确定。93.5 总电路图1050%R10C3R112354U1R2 R350%Rp1R450%Rp212354U2C1R17C412VVCCR5 R6R7R8R9 R11-1

12、2VVCC1R1250%R13C5C2R14图 7 函数发生器总图图 8 Multisim 接线图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111.总原理图2.元件清单五、调试与安装121.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装调由于比较器 A1 和积分器 A2 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同时输出方波与三角波,所以这两个单元可以同时安装。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电位器 RP1 与 RP2之前,要先将其调整到设计值,否则电路可能会不起振。若电路接线正确,则在接通电源后 A1 输出为方波,A2 输出为三角波。微调 RP1,使三角波的输出幅度满足设计要求,调节 RP2 则使输出频率连续可变。2.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装调如图连接电路。(1)按装

13、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1) 在面包板上接入差分放大电路,注意三极管的各管脚的接线;2) 搭生成直流源电路,注意 R*的阻值选取;3) 接入各电容及电位器,注意 C6 的选取;4) 按图接线,注意直流源的正负及接地端。(2)调试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1) 接入直流源后,把 C4 接地,利用万用表测试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 测试 V1、V2 的电容值,当不相等时调节 RP4 使其相等;3) 测试 V3、V4 的电容值,使其满足实验要求;4) 在 C4 端接入信号源,利用示波器观察,逐渐增大输入电压,当输出波形刚好不失真时记入其最大不失真电压;六、性能测试与分析仿真结果模拟仿真(R*= 13 K

14、 )Vc1=Vc2=4.358VVc3=-0.831VVc4=-9.028VIc1=Ic2=0.5368mA131415七、结论与心得大三上学期即将结束,我也迎来了第一次课程设计模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回顾整个设计过程,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不足,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温故而新,学到了很多有关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际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从中获得经验和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做课程设计,而且对于放任了一个学期的模电,再拿起来,真是有点力不从心。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不够深,不够透,掌握不够牢固。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

15、导和组员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这不仅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 3 个组员采用了共同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我们3 个组员都一起设计自己的电路,谁的能正常工作,就采用谁的方案。通过我们 3 个人不屑努力,终于确定了最终方案,这都我们知识的综合。在这次设计活动中,我们还有更多细的的分工,这也体现了我们的团队。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而我们的这个成果也只能体现的知识一部分的知识,这也体现出我们的空缺,设计中出现的很多元件的功能都不能很好的理解,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去理解它们,摸清它们的原理,这也丰富我我们的知识。在该如何设计电路,并且使之能实现我们需要的功能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这次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电路的艰辛与成功之后的喜悦。八、参考文献1.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 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3.蒋黎红 朱维婷 黄培根模电数电基础实验及 multisim 仿真:浙江大学出版社4.谢沅清.拟电子线路M.成都电子科大学出版社5.张肃文.频电子线路第三版)M.高教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