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ppt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655078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第六节 心力衰竭, 概述,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不能满足肌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病因、诱因和分类,一、病因(一)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中毒、缺血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二)心脏负荷过度压力(后)负荷 瓣膜狭窄容量(前)负荷 瓣膜关闭不全,二、心力衰竭的诱因,(一)全身感染 发热、内毒素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高钾血症 (三)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 (四)妊娠与分娩,三、心力衰竭的分类,(一)按病情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二)按病程发展速度急性、慢性 (三)

2、按心输出量高低低输出量性、高输出量性 (四)按心衰的发生部位 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一、心肌的收缩性减弱 二、心室的舒张功能异常 三、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一、心肌收缩性减弱,(一)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二)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三)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四)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一)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1. 心肌细胞坏死 缺血、缺氧,细菌病毒感染,中毒等 2. 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的作用,钙稳态失衡,线粒体功能异常,(二)心肌能量代谢紊乱,1. 心肌能量生成障碍缺血、缺氧,VitB1缺乏 2. 心肌能量利用障碍心肌肥大,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

3、低 V1减少,V3增多,能量代谢紊乱可导致,1. 肌丝滑动的机械能减少 2.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紊乱可影响细胞及线粒体等细胞 器的功能 3. 收缩相关蛋白质合成更新受到 影响,(三)心肌收缩-兴奋耦联障碍,1. 肌浆网Ca2+处理功能障碍(1)肌浆网 Ca2+摄取能力减弱(2)肌浆网 Ca2+储存量减少(3)肌浆网 Ca2+释放量下降 2. 胞外Ca2+内流障碍受体操纵性Ca2+通道受阻 3.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四)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1. 心肌交感神经分布密度下降 2. 心肌线粒体数量不能按比例增加,同时功能降低 3. 毛细血管数量增加不足,或心肌微循环灌流不良 4. 肌球蛋白A

4、TP酶活性降低 5. 肌浆网Ca2+处理功能障碍,二、心室舒张功能异常,(一)钙离子复位延缓 (二)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 障碍 (三)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四)心室顺应性降低,三、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左右心之间,房-室之间,心 室本身各区域之间活动协调性被 破坏,均能导致心力衰竭。临床上, 最常见的原因是心 律失常。, 机体的代偿反应,完全代偿:没有临床症状不完全代偿:安静状态下没有症状失代偿:安静状态下有明显症状(一)心脏代偿反应(二)心外代偿反应,一、心脏代偿反应,(一)心率加快机制:1.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2.容量感受器(心房和腔静脉)意义: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心输出量

5、,维持动脉压,保证脑血管及冠脉灌流。局限性: 1.心率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2.心率加快,舒张期变短,冠脉灌流减少,心室充盈不足。,(二)心脏扩张,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心肌收缩力 和心搏出量在一定 范围内 随心肌纤维 肌节长度(2.2m)增加而增加。这种 扩张称为紧张源性扩张。 而心肌拉长 不伴有收缩力增强的扩张称为 肌源性 扩张。 肌节过度拉长及扩张心肌耗氧 量增加是导致失代偿的重要因素。,(三)心肌肥大,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向心性肥大:指在长期压力负荷作用下,心肌纤维并联性增生,肌纤 维变粗,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腔无明显增大。 离心性肥大:指在长期容量负荷作用下

6、,心肌纤维串联性增生,肌纤维变长,心腔明显扩大。,心肌肥大,意义:1. 增加心肌收缩力,有助于维持心输出量。2. 降低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负面影响: 肥大心肌的不平衡生长(见前),二、心外代偿反应,(一)血容量增加 启动肾的代偿可提高心输出量,维持动脉血压。但可能增加前、后负荷及引起心性水肿。 (二)血流重新分布 可导致外周阻力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 (三)红细胞增多 引起血液粘度增加 (四)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一、肺循环充血 二、体循环淤血 三、心输出量,一、肺循环充血,(一)呼吸困难 表现形式1. 劳力性呼吸困难2. 端坐呼吸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7、二)肺水肿 机制1. 毛细血管压升高 2.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1.劳力性呼吸困难,机制:(1) 体力活动时机体需氧增加,但左心衰竭无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心输出量。(2) 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舒张期变短,左室充盈减少,肺淤血加重。(3) 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2.端坐呼吸,机制:(1)端坐时,部分血液因重力关系转移到躯体下半部,使肺淤血减轻。(2)端坐时,膈肌位置相对下移,胸腔容积增大,肺活量增加。(3)端坐时,躯体下半部水肿液入血减少,肺淤血减轻。,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机制:(1) 平卧后,回心血量及水肿液入血均较端坐时增加,肺淤血加重。同时胸腔容积减少,不利于通气。(2) 入睡后迷走神经相对兴奋,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加。(3) 入睡后,CNS相对抑制,只有缺氧到一定程度时,病人才能惊醒,并感到气促。,二、体循环淤血,(一)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1.水钠潴留2.右心房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 (二)水肿 心性水肿水钠潴留和毛细血管压升高 (三)肝肿大压痛和肝功能异常,三、心输出量不足,(一)皮肤苍白或发绀 (二)疲乏无力、失眠、嗜睡 (三)尿量减少 (四)心源性休克, 防治心衰的病生基础,一、防治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二、改善心脏的舒缩功能 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内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