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索绪尔的语言观到巴赫金的话语观-满凤.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49190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索绪尔的语言观到巴赫金的话语观-满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索绪尔的语言观到巴赫金的话语观-满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学刊2011.4满 凤(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作者简介满凤,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级研究生 。从索绪尔的语言观到巴赫金的话语观摘 要 20 世纪的语言学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黄金发展期 。作为现代语言学开山鼻祖的索绪尔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两个重要概念 “语言 ”和 “言语 ”。他认为区分语言和言语 、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 并最终确立了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理论 。然而,巴赫金却站在哲学的高度考察语言活动 , 将现实生活中的话语作为研究对象确立了以 “超语言学 ”命名的话语理论 。至此,巴赫金的话语观与索绪尔的语言观发生了直接思想

2、碰撞和深层学术对话 。本文试图在阐述二者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对比分析,旨在对两位大师的不同语言哲学视角进行更深解读 。关键词 语言;言语;话语理论;超语言学中图分类号: H 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610( 2011) 04-0012-02一 、引言随着 20 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和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语言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刻的思考 。索绪尔作为结构主义的创始人,对语言和言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区分和阐述 ,并独创性地指出应该对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分别进行研究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到语言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前苏联伟大

3、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米哈依尔 巴赫金站在哲学的高度重新审视言语行为,把目光投向语言同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 ,视交际中的话语为研究对象,开创性地建立了话语理论,对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提出了挑战 。下面在分别论述两位大师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 、索绪尔和他的语言观在语言学界,索绪尔以丰富的学识富有创见性地对语言和言语作了系统具体的划分,最终将语言确立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一)索绪尔语言观的形成索绪尔对语言和语言学进行了长期思考和研究,严肃批判了发展到他那个时代的语言研究,并借鉴了很多其他领域中的研究成果 。索绪尔注意到了迪尔凯姆 “社会现象 ”的社会性,他认为 “在任何时候,语言都

4、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 ”1115。他的语言系统观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有内在一致性 。他强调,“语言系统是一个总体,其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2。此外,索绪尔还吸收了洪堡特和惠特尼的语言理论 。索绪尔处于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繁盛时期,但凭借多年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经验和对其他领域研究成果的吸收借鉴,他指出,如果将 “言语活动 ”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语言学的对象就像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离奇古怪 、彼此毫无联系的东西 ”,因此 “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 ”12930。在他看来 “语言学的唯一的 、真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 ”1323。有人以此反驳他忽略了对言语的研究 。但正如

5、李幼蒸认为,索绪尔关于 “语言 ”和 “言语 ”的定义反映出同时性和历时性方法论的影响3。实际上,索绪尔的语言观或多或少受到了当时理性主义的影响 。他重视语言系统的研究与理性主义追求事物普遍规律和共性的传统可谓是异曲同工 。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时代和学术背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析 。(二)语言和言语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是社会 、潜在和共时的,言语是个人 、现实和历时的 。索绪尔认为, “语言 ”是通过 “言语 ”实践存放在某一社会集团成员中的宝库 是潜存于社会个体脑子里的语法体系135;“言语 ”则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 142由此可见,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而言语是指个人说话的行为

6、 它是个性化的 ,又是暂时性的4。2.语言是同质 、系统和稳定的,言语是异质 、非系统和多变的 。索绪尔多次强调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130。相对来说 ,言语是散在的 每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 ,都是一定语境下做出的 所以言语无所谓系统5,它是多变的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索绪尔指出 ,语言和言语紧密相连且互为前提 。要言语为人所理解 ,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 ,必须有 “语言 ”;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 。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 由此可见 ,语言和言语是互为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 ,又是言语的产物141。总之,言语表达有赖于语言规则的运用,语言也正是在各种言语

7、表达中获得自身存在的 。三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巴赫金在批判和反思个人主观主义和抽象客观主义的语语言文字修辞12语 文学刊语文学刊2011.4言哲学观的基础上 ,建构了以 “超语言学 ”命名的话语理论 。(一)关于超语言学什么是超语言学?按照巴赫金的说法:语言学从活的语言中排除掉的这些方面 恰好具有头等的意义 我们的分析,可以归之于超语言学;这里的超语言学,研究的是活的语言中超出语言学范围的那些方面 超语言学不是在语言体系中研究语言 它恰恰是在这种对话交际之中,亦即在语言的真实生命之中来研究语言65:239。可见,巴赫金从语言的社会性出发,认为语言哲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社会中具体的言语行为,因为语

8、言只能存在于对话交际之中 。这种交际中的话语既是在具体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语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表述 。而且 “不论哪一种情况 ,话语 都是指具体个人的言语成品 始终处于与他人话语的交往中 ”7。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建立正得益于研究对象由语言置换为话语 。(二)话语的特性 、意义和语境在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中,话语具有社会性 、对话性和主体性 。首先,在巴赫金看来, “一切表述都具有对话性,即是说都是对他人而发的,参与思想的交流过程,具有社会性 ”64:195。可见,话语最根本的特点是它的社会性 。其次,巴赫金认为话语具有内在的对话性,不存在孤立的话语,他说, “言语本质上具有对话性 ”64:194。语言

9、运作作为一种更为强调互动和应答的观念去替代传统的语言交往传播模式8。再者,巴赫金认为, “言语在现实中存在的形式 属于特定的一个言语主体,在这一形式之外它是无法存在的 ”64:153154。可见,巴赫金理论中话语总是属于具体个人的一种社会行为 。巴赫金认为话语意义产生于主体间的交际中,他说, “意义不在词语之中 意义是说话者与听话者凭借语音综合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62:456;“话语的涵义完全是由它的上下文语境所决定的 ”62:428。所以话语的意义与它的对话性密切相关,且存在于具体语境中 。可见,巴赫金关于话语意义的思想还蕴涵了语境观 。他非常重视语境对交际的作用,强调说, “在与具体环境这

10、一联系之外,言语的交际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理解与说清楚的 ”62:448。这一语境观把受话者和主体之间对话关系纳入了语境范畴,是语言研究的一大进步 。总之,巴赫金话语理论建构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建立了语言与主体 、语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他的上述思想促使语言研究逐渐向重视语用的诸多方面过渡 。四 、巴赫金对话索绪尔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某个符号的 “价值 ”要取决于其他符号的价值1158-163。可见,语言价值依赖于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巴赫金批判索绪尔的观点,认为他以牺牲言语和语言使用者为代价,过于强调系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他曾说 “语言学从活的语言中排除掉的这些方面,

11、对于我们的研究目的来说,恰好具有头等的意义 ”65:239。可见,巴赫金感兴趣的正是被索绪尔分出的言语 。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之后,认识到语言是作为一种共时的系统被感觉到的,因而确定了静态共时性研究方法的优先性 。然而巴赫金认为, “如果以一种完全独立于任何具体时刻的任何具体个体眼中之语言的方式来看待语言,那么语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不断形成的画面 ”8,“对于站在语言之上的客观观点来说,不存在着它能够建立共时性语言体系的现实因素 ”62:411。可见索绪尔在自足的语言系统内部,以共时的视角研究语言,而巴赫金则在语言之外研究语言 。诚然,巴赫金对索绪尔的语言观进行了批判,但是他认为,作为语言学专

12、门研究对象的语言, “是把活生生具体语言的某些方面排除之后所得的结果 ;这种抽象是完全正当和必要的 ”,“超语言学的研究,不能忽视语言学,而应该运用语言学的成果 两者应相互补充,却不该混同起来 ”65:239240。这一观点与索绪尔设想的对言语的语言学和语言的语言学分别加以研究的观点不谋而合 。“如果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被看作语言学之父,那么米哈伊尔 巴赫金就应被视为话语之父 。”9五 、结语索绪尔的语言观与巴赫金的话语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哲学思想,引领着不同的学术潮流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和方法论对语言学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都有深远影响 。随着 20 世纪中期以后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以

13、及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强调语用 、重视语境的功能主义语言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一思想正是对巴赫金语言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语言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只作语言内部的静态分析是不全面的,于是他们开始重视对语言应用方面的动态研究 。总之,无论是结构主义学派对语言的语言学进行系统研究,还是后来功能主义学派对言语的语言学的重视 ,几乎都得益于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只是二者在相对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下各有发展 。正如本维尼斯特所言 :“索绪尔完成了他的使命,而其身后的使命已然成为他的第二生命 ,从今以后与我们自己的生命结合为一体 ”。10可见,对语言的研究从系统结构的单维度

14、研究转向语用和认知关系的多维度研究是历史的必然,而巴赫金在这一转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M.高名凯,译 .商务印书馆 ,2010.2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 J.国外语言学, 1980(1).3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119.4裴文 .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 M.商务印书馆 ,2003.157.5刘富华 ,孙维张 .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6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 C.钱中文主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7凌建侯 .话语的对话性 巴赫

15、金研究概说 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3):176.8Bakhtin, MM, Voloshinov, V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ofLanguage MMatejka, Ladislav IRTitunik (tra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ap66.9Podest, AdrianaA Tribute to the Father of DiscoureOLFromhttp: /wwwshareeducationcomar /past% 20issues2 /SHARE%20154. htm, 2001.10本维尼斯特 .半个世纪以后的索绪尔 M/本维尼斯特 .语言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