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稿日期 2007-03-10 作者简介 陶用舒,湖南安化人,湖南城市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湖湘文化与历史。“是何意态雄且 杰 不 露 文章世已惊”陶用舒(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49) 摘 要 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他们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从胡林翼幼年开始,就得到了陶澍的大力培养和教育。在经世致用、吏治行政、兴利除弊、用人育才等许多方面,他们都有一致的思想与行动。陶澍非常器重胡林翼,胡林翼则对陶澍非常尊敬,并继承了陶澍的思想、发展了陶澍的事业。 关键词 陶澍 胡林翼 经世致用 人才思想 继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 K825 文献标识码 A 试论陶澍和胡林翼据著名史家萧一山先生的清
2、代通史,一次两江总督陶澍宴请宾客,胡林翼见壁间挂有陶澍拈花小像,即口占一绝:“平居未见先生笑,今日拈花喜欲盈。甥馆香摧桃汛稳,似闻河水已澄清。”陶澍见语意涵浑,落笔雍容,极称赏之。即席集杜甫诗句“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为联相赠。但据 1984 年在安化洋角塘花甲村黄范庭家中发现的陶澍画像,亦题有此诗,内第一句中“平居”为“平生”,意思相近。第三句“甥馆”为“池馆”,“甥馆”称女婿在丈人家住的房屋;“池馆”则费解,疑误。又岳麓出版的陶澍集称此诗为陶澍自题,但按诗的语意,为第三人称,以胡林翼作更为恰当,既赞仰岳父陶澍治水之功,又以自许。对联分别引自杜甫天育骠骑歌和古柏行中的诗句,用以表达
3、对胡林翼的欣赏和期望。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又作润之、咏芝,湖南益阳人。生于嘉庆十七年(公元 1812 年),小陶澍33 岁。嘉庆二十四年(公元 1824 年),陶澍以给事中擢川东兵备道,离京南下途经益阳,会见益阳名士胡律臣。胡之孙胡林翼年方八岁,倍同祖父在坐。陶澍一见,“惊为伟器,曰:吾已得一快婿。遂以贺夫人所生女字之。行问名礼,公方八岁,夫人五岁,拜于堂上,彬彬有礼。”1次年,胡林翼随父胡达源入京师读书,“授以儒先性理之书,而公少负才气,不甚措思也。为文操笔立就,旁通曲畅,自达其志。”2道光十年(公元 1830 年),十八岁的胡林翼与陶澍之女陶静娟结婚。胡自幼聪慧异常,又出生于富裕的官僚
4、家庭,特别是总督府的乘龙快婿,幼小得志,沾染了不少公子哥儿习气。“常恣意声伎,夫人以告乃父。澍从容告女曰:此子功名盖世,劳苦到头,亦应让其尽兴三两年,过此恐终身无憩息矣。一日,澍忽置酒高会,宾僚毕集,首座独虚。众疑贵宾莅止。俄尔林翼入,颇有太原公子裼裘而来之概。澍指以首坐,林翼略不谦顾,昂然入席,众皆愕然。澍素严肃,酒数巡,忽谐语曰:润之即日离宁,此去其必有遇。人患子婿之不努力,我独望润之莫过努力。”胡林翼“由是折节读书,一生谨守文毅规戒,而不负期许。”3陶澍又亲自为制订学习计划,一日一课,聘请蔡用锡、贺熙龄等饱学之士教授。这样,胡林翼学问大进,见识日增。后来,胡林翼多次谈到,非常佩服陶澍的“
5、心术度量”,是终生学习的榜样。陶澍对胡林翼的教育、培养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胡林翼对陶澍非常尊敬,而且多方面的继承和发展了陶澍的思想与事业。第一、胡林翼对陶澍经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南出现了以陶澍、魏源、贺长龄为代表的“湘系经世派”,对嘉道年间全国经世思潮的兴起,有着巨大的作用。近代著名学者孟森说:“嘉道之时,留心时事之士大夫,以湖南为最盛,政治学说亦倡导于湖南。所谓首倡经世文编之贺长龄,亦善化人,而陶澍以学问为实行,尤为湖南政治家之巨擘。”4当时,陶澍位高权重,是经世致用之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行者,魏源称其“少负经世志,所至山川,必登览形势,访察利弊。”5一贯关心社会问题,强调
6、通经致用,提倡“研经究史为致用第一期2007 年 3 月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i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O.1Mar .2007- 90 -之 具 ” , 主 张 “ 有 实 学 , 斯 有 实 行 , 斯 有 实 用 。 ” 6 胡 林翼 在 陶 澍 言 传 身 教 的 潜 移 默 化 之 下 , 自 幼 究 心 经 世致 用 之 学 , 有 “ 经 世 志 ” ,“ 毋 一 时 一 刻 不 以 民 生 为念 , 所 著 读 史 兵 略 、 奏 议 、 书 牍 , 皆 经 世 精言 。 ” 7 成 为 继 陶 澍 之
7、后 又 一 著 名 的 经 世 官 员 。首 先 , 提 倡 理 学 经 世 , 要 求 通 经 致 用 。陶 澍 宗 理 学 、 守 义 理 。 他 认 为 理 在 气 先 ,“ 气 依理 而 行 , 理 载 气 以 行 , 既 曰 理 气 , 岂 有 无 理 之 气 ? ” 8 他 对 程 朱 理 学 称 颂 有 加 , 以 阐 发 朱 子 为 己 任 。 认 为经 中 含 有 致 治 之 理 , 实 学 来 源 于 宗 经 。 故 为 文 、 为学 、 为 政 , 都 要 先 宗 经 。“ 经 者 , 常 也 。 圣 贤 之 言 , 如 天地 之 常 道 , 范 围 而 不 过 , 曲
8、成 而 不 遗 , 约 之 为 四 子 ,散 之 为 易 、 诗 、 书 、 礼 、 春 秋 。 ” 9 强 调 通经 、 用 经 , 如 果 不 知 经 ,“ 或 知 之 而 不 能 用 , 用 之 而 不能 尽 , 斯 亦 未 可 谓 能 尊 经 者 也 。 ” 1 0 陶 澍 要 求 士 人 必须 贯 通 易 、 诗 、 书 、 礼 、 春 秋 等 儒 家 经 典 ,并 在 贯 通 的 基 础 上 学 会 应 用 这 些 经 典 。 胡 林 翼 亦 宗程 朱 、 守 义 理 , 推 崇 朱 熹 、 司 马 光 , 提 出 “ 当 以 紫 阳 、涑 水 为 师 ” 。 他 认 为 “ 士
9、先 器 识 而 后 文 艺 , 固 不 徒 以宏 博 争 长 。 然 穷 义 理 之 精 微 , 考 古 今 之 事 变 , 所 为 文章 , 可 通 政 事 。 而 知 言 即 以 知 人 , 养 民 即 以 致 贤 , 又求 治 之 先 务 。 ” 又 说 :“ 士 习 为 民 风 之 本 , 文 章 亦 道 德之 华 , 世 变 循 生 , 所 以 扶 礼 教 于 不 衰 , 维 廉 耻 于 既 敝者 , 皆 读 书 明 道 之 功 。 文 教 昌 明 , 风 俗 所 由 纯 也 。 ”“ 穷 义 理 之 精 微 , 考 古 今 之 事 变 。 ” 1 1 即 以 维 护 纲 常名 教
10、、 维 护 清 王 朝 统 治 为 己 任 努 力 兴 学 校 、 重 师 道 、隆 名 节 、 正 风 俗 。其 次 , 主 张 广 纳 各 派 , 不 为 章 句 之 学 。陶 澍 宗 理 学 , 但 不 囿 于 理 学 。 他 批 评 自 汉 代 以来 死 守 家 门 的 敝 习 ,“ 墨 守 传 注 , 惟 恐 逾 越 , 苟 有 歧趋 , 胥 加 驳 难 。 ” 1 2 对 当 时 宋 学 与 汉 学 之 争 , 更 明 确表 示 :“ 汉 人 言 象 数 , 宋 人 言 义 理 , 不 可 偏 废 。 无 义理 , 则 象 数 为 诞 ; 离 象 数 , 则 义 理 为 虚 。 二
11、 者 交 讥 。 夫说 经 , 期 经 明 而 已 。 士 有 以 是 为 门 户 , 域 于 其 中 , 齗齗 相 攻 伐 为 不 可 解 也 。 ” 1 3 在 学 习 各 家 学 说 的 同 时 ,陶 澍 反 对 摘 取 章 包 、 死 记 呆 背 , 把 读 经 通 典 当 作 猎取 功 名 利 碌 的 手 段 。 他 说 :“ 敝 俗 相 寻 , 正 学 日 晦 , 一倡 百 和 , 靡 然 成 风 。 于 是 甫 学 咿 唔 , 便 规 进 取 , 经 史古 文 , 束 之 高 阁 , 腐 烂 时 艺 , 传 为 鸿 秘 。 ” 1 4 虽 然 取 得了 功 名 , 却 毫 无 实
12、 用 。 胡 林 翼 对 当 时 “ 以 科 第 禄 仕 相矜 尚 ” 的 风 气 不 以 为 然 , 而 “ 聪 强 豪 迈 , 于 书 无 所 不读 , 然 不 为 章 句 之 学 ” ,“ 不 喜 时 艺 及 填 词 制 曲 。 ” 1 5 他 给 其 弟 的 信 说 得 非 常 清 楚 :“ 学 问 之 道 , 当 先 端 趋向 , 明 去 取 。 今 之 为 时 艺 者 , 意 果 何 所 居 哉 ! 简 练 揣摩 , 无 非 借 此 以 为 进 身 之 具 , 干 禄 之 阶 , 作 终 南 之 捷径 耳 。 ” 他 对 比 说 :“ 秦 始 皇 焚 书 坑 儒 , 而 儒 学 遭
13、 厄 。明 太 祖 以 八 股 取 士 , 而 儒 学 再 遭 厄 。 始 皇 之 意 , 人 咸知 其 恶 。 焚 固 不 能 尽 焚 , 坑 又 未 能 尽 坑 。 且 二 世 即亡 , 时 间 甚 暂 其 害 尤 浅 。 独 明 祖 之 八 股 取 士 , 外 托 代圣 贤 立 言 之 美 名 , 阴 为 消 弭 枭 雄 之 毒 计 , 务 使 毕 生精 力 , 尽 消 磨 于 咿 唔 咕 哔 之 中 , 而 未 由 奋 发 有 为 , 以为 国 家 尽 猷 谟 之 献 , 此 其 处 心 积 虑 , 以 图 子 孙 帝 王万 世 之 业 , 诚 不 失 为 驾 驭 天 下 之 道 。
14、而 戕 贼 人 才 , 则莫 此 为 甚 。 ” 1 6 历 来 对 八 股 取 士 的 批 评 不 少 , 但 如 此深 刻 、 如 此 大 胆 的 批 评 却 是 空 前 的 , 也 是 最 形 象 、 最清 楚 的 。再 次 , 强 调 经 世 致 用 , 专 注 实 用 之 学 。陶 澍 一 贯 主 张 “ 研 经 究 史 为 致 用 之 具 ” 1 7 。 从 少年 时 代 开 始 , 即 “ 留 心 文 献 ” , 阅 读 了 大 量 史 籍 , 任 京官 时 , 又 利 用 京 师 之 便 , 阅 读 了 大 批 古 代 典 籍 和 清代 文 献 资 料 。 他 十 分 崇 拜
15、司 马 迁 , 推 崇 史 记 , 在 国史 馆 时 曾 试 图 编 撰 经 世 史 书 ,“ 余 以 樗 材 , 厕 名 史馆 , 每 欲 搜 古 人 逸 事 传 之 , 以 附 于 司 马 氏 网 罗 放 失之 义 。 ” 1 8 他 对 地 理 、 地 方 志 、 族 谱 、 风 俗 习 惯 以 至 天文 、 法 律 、 数 学 等 实 用 之 学 , 均 有 研 究 。 他 治 漕 、 治盐 、 治 水 及 许 多 改 革 措 施 , 都 运 用 了 丰 富 的 历 史 、 地理 知 识 。 他 的 蜀 輶 日 记 曾 多 次 出 版 , 不 仅 是 一 部有 价 值 的 舆 地 学
16、著 作 , 而 且 包 含 有 丰 富 的 历 史 知识 。 胡 林 翼 自 幼 受 到 陶 澍 的 影 响 , 又 得 到 经 世 之 师蔡 用 锡 、 贺 熙 龄 等 人 的 教 育 。 他 们 “ 教 人 务 为 有 用 之学 , 不 专 重 文 艺 , 而 于 兵 略 、 吏 治 尤 所 究 心 。 ” 故 胡 林翼 “ 笃 嗜 史 记 、 汉 书 、 左 氏 传 、 司 马 通 鉴 暨中 外 舆 图 地 志 , 山 川 阨 塞 、 兵 政 机 要 , 探 讨 尤 力 。 ” 1 9 他 还 认 为 :“ 惟 史 学 为 历 代 圣 哲 精 神 之 所 寄 , 凡 历 来政 治 、 军
17、 事 、 财 用 、 民 生 之 情 状 , 无 不 穷 源 竟 委 , 详 为罗 列 。 诚 使 人 能 细 细 披 阅 , 剖 解 其 优 劣 。 异 日 经 世 之谟 , 即 基 于 此 。 ” 2 0 胡 林 翼 主 持 编 纂 的 读 史 兵 略 及其 续 书 ,“ 皆 取 古 人 之 节 义 忠 贞 、 娴 于 经 略 者 , 自 春秋 以 至 有 明 , 与 绩 学 之 儒 节 录 若 干 卷 。 ” 该 书 刊 行后 ,“ 一 时 四 海 风 行 , 不 胫 而 走 。 ” 2 1 是 一 部 极 有 价 值的 经 世 致 用 之 作 。第 二 、 胡 林 翼 对 陶 澍 改
18、革 事 业 的 继 承 和 发 展陶 澍 是 中 国 近 代 经 济 改 革 的 先 驱 , 当 时 的 地 主阶 级 改 革 派 人 士 大 多 团 结 在 他 的 周 围 。 他 利 用 商 人的 力 量 , 鼓 励 自 由 竞 争 , 将 漕 粮 河 运 改 为 海 运 , 将 淮北 纲 盐 改 票 盐 , 促 进 了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 取 得 了 震惊 朝 野 的 成 功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缓 解 了 清 王 朝 的 财 政危 机 。 他 在 两 江 兴 修 水 利 , 不 泥 成 法 , 勇 于 创 新 改革 , 被 称 为 振 兴 东 南 第 一 策 。 他
19、 在 江 苏 倡 导 改 革 耕作 习 惯 , 种 植 双 季 稻 , 对 粮 食 增 产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他 关 于 “ 自 铸 银 币 ” 的 改 革 , 虽 未 能 实 行 , 却 是 中 国历 史 上 第 一 次 提 出 了 建 立 近 代 银 本 位 的 自 由 铸 造陶 用 舒 :“ 是 何 意 态 雄 且 杰 , 不 露 文 章 世 已 惊 ”- 9 1 -制 度 ,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 此 外 , 河 工 、 海 防 、 吏 治 、 禁烟 等 诸 多 方 面 , 陶 澍 都 有 所 见 树 。咸 丰 五 年 ( 公 元 1 8 5 5 年 ) , 胡
20、林 翼 擢 湖 北 巡 抚 。时 湖 北 为 清 军 与 太 平 军 作 战 的 主 要 战 场 之 一 , 财 政经 济 十 分 困 难 。 胡 林 翼 为 了 度 过 难 关 , 对 全 省 经 和财 政 进 行 了 全 面 的 整 顿 , 大 力 发 展 农 业 , 重 视 农 民的 利 益 。 利 用 商 人 的 力 量 , 官 商 合 作 , 采 取 了 许 多 改革 措 施 。 郭 嵩 焘 说 : 胡 林 翼 “ 清 厘 湖 北 漕 粮 , 议 者 以 州 县 公 私 取 给 , 积 弊 且 二 百 年 , 不 宜 骤 革 。 公 手 自擘 画 厘 定 , 以 部 定 漕 折 为
21、率 。 因 其 地 之 肥 硗 , 缺 之 繁简 , 加 轻 重 焉 。 岁 为 民 间 省 钱 百 四 十 余 万 缗 , 为 库 项增 银 四 十 余 万 两 , 提 存 节 省 银 三 十 余 万 两 , 民 与 国两 利 。 ” 2 2 薛 福 成 也 说 : 胡 林 翼 在 湖 北 “ 整 榷 政 、 通 蜀盐 、 改 漕 章 , 每 月 得 饷 金 四 十 余 万 两 , 养 兵 五 六 万人 。 ” 2 3 又 在 湖 北 创 办 厘 金 、 设 厘 金 局 , 自 铸 钱 币 , 捐输 纳 官 , 动 用 丰 备 仓 , 以 增 加 财 政 收 入 , 有 效 地 解 决了 全
22、 省 的 财 政 困 难 。胡 林 翼 还 将 改 革 用 在 军 事 方 面 , 他 认 为 八 旗 、绿 营 “ 承 平 日 久 ” ,“ 额 兵 不 实 , 营 政 久 弛 , 临 事 则 招市 人 而 冒 充 之 , 以 至 闻 风 先 逃 , 恬 不 为 怪 。 ” 2 4 主 张另 辟 新 径 , 招 募 勇 丁 , 在 贵 州 办 团 练 , 建 立 黔 勇 ; 在湖 北 裁 汰 绿 营 , 以 山 区 农 民 猎 户 为 主 建 立 楚 楚 军 ;又 加 强 湘 军 , 提 高 其 战 斗 力 。 在 镇 压 太 平 天 国 的 战争 中 , 他 又 根 据 实 际 形 势 ,
23、 重 视 水 师 , 认 为 “ 用 兵 以水 道 为 纲 , 得 江 、 淮 、 河 、 汉 之 要 , 则 脉 胳 通 而 气 势 乃振 。 ” 2 5 从 而 形 成 了 “ 以 水 道 为 纲 ” ,“ 力 争 上 游 、 节 节东 下 ” 的 战 略 决 策 。第 三 、 胡 林 翼 对 陶 澍 吏 治 思 想 的 继 承 和 发 展陶 澍 为 官 , 公 正 廉 明 , 道 光 称 其 为 “ 干 国 良 臣 ” ,民 间 则 传 说 为 “ 大 清 官 ” 。 陶 澍 非 常 重 视 吏 治 , 是 封建 官 僚 的 表 率 , 任 川 东 兵 备 道 时 , 四 川 总 督 蒋
24、 攸 砺堂 称 其 治 行 为 “ 四 川 第 一 ” 。 陶 澍 勇 于 面 对 现 实 , 敢于 揭 露 官 场 的 各 种 弊 病 ; 并 善 于 处 理 官 场 矛 盾 , 提出 了 “ 矢 公 勤 以 率 群 僚 , 别 贤 否 以 端 吏 治 , 除 稂 莠 以安 良 善 , 别 猾 蠹 以 慎 勾 稽 ” 2 6 的 整 饬 吏 治 的 原 则 。 魏源 曾 评 论 说 : 陶 澍 “ 为 翰 林 能 诗 , 为 御 史 能 言 , 及 备兵 川 东 , 摘 伏 发 奸 , 又 为 能 吏 。 ”“ 其 抚 安 徽 , 厘 库 项亏 空 , 以 豁 三 十 年 之 吏 敝 ; 举
25、 义 仓 、 水 利 , 以 拯 三 十州 县 之 灾 黎 。 其 抚 江 苏 , 创 行 海 运 , 以 苏 苏 、 松 、 常 、镇 、 太 仓 之 漕 困 ; 大 疏 吴 淞 、 浏 河 、 白 茆 、 孟 渎 , 以 洒三 吴 之 积 潦 。 其 督 两 江 , 兼 司 盐 政 , 汰 浮 费 二 百 余万 , 以 济 淮 南 ; 去 壩 费 、 岸 费 各 数 十 万 , 改 行 票 盐 , 以苏 淮 北 。 凡 所 施 设 , 不 任 独 、 不 任 同 , 朋 是 勿 壅 , 朋 挠勿 从 。 ” 2 7 对 陶 澍 吏 治 , 作 出 了 极 高 的 评 价 。胡 林 翼 一
26、贯 重 视 吏 治 , 并 一 直 以 陶 澍 为 榜 样 。道 光 二 十 六 年 ( 公 元 1 8 3 6 年 ) , 胡 林 翼 纳 银 捐 输 , 可择 地 为 官 。 他 认 为 “ 两 世 受 国 恩 遇 , 黔 又 先 人 持 节地 。 习 闻 其 风 俗 , 某 初 为 政 此 邦 , 贫 瘠 或 可 以 保 清 白之 风 。 ” 2 8 他 认 为 , 为 政 一 方 , 首 先 要 稳 定 地 方 社 会秩 序 , 保 百 姓 平 安 , 就 必 须 调 和 社 会 矛 盾 , 整 饬 吏治 。“ 安 民 在 于 察 吏 , 为 政 首 在 得 人 。 ”“ 地 方 安
27、危 , 系乎 吏 治 , 而 州 县 表 率 , 尤 重 知 府 。 知 府 得 人 , 则 吏 治蒸 蒸 日 上 , 可 臻 上 理 。 ” 2 9 这 个 说 法 和 陶 澍 所 说 的“ 州 县 为 亲 民 之 官 , 州 县 得 人 , 天 下 咸 理 矣 。 ” 3 0 如 出一 辙 。 胡 林 翼 进 而 认 为 , 吏 治 重 于 军 事 , 指 出 :“ 救 天下 之 急 症 , 莫 于 选 将 ; 治 天 下 之 真 病 , 莫 于 察 吏 。 兵事 如 治 标 , 吏 治 如 治 本 。 ” 3 1 这 一 见 解 , 是 非 常 深 刻的 ; 特 别 当 时 正 处 于
28、同 太 平 军 作 战 的 军 事 时 期 , 更表 示 出 胡 林 翼 具 有 高 人 一 等 的 见 识 。胡 林 翼 整 饬 吏 治 的 手 段 和 政 策 , 也 深 受 陶 澍 的影 响 。 一 是 强 调 “ 为 政 首 在 得 人 ” , 主 张 大 力 提 拔 能员 。 他 在 给 咸 丰 的 奏 折 中 , 提 出 了 超 擢 官 吏 的 标 准 :“ 才 识 优 长 , 循 声 素 著 , 民 情 极 为 爱 戴 ” ;“ 守 洁 才 优 ,爱 民 如 子 ” ;“ 廉 正 自 矢 , 办 事 勤 恳 ” ,“ 官 声 卓 越 ” ;“ 团 结 士 民 , 结 实 可 靠
29、” 3 2 。 即 “ 勤 、 能 、 廉 、 洁 ” 四 字 ,和 陶 澍 所 说 的 “ 勤 、 善 、 廉 、 勇 ” 四 字 , 是 一 致 的 。 二 是整 肃 吏 治 , 清 除 庸 吏 。 坚 决 罢 斥 营 私 舞 弊 、 贪 污 勒索 、 无 才 少 德 、 办 事 不 力 的 庸 劣 官 员 。 任 湖 北 巡 抚 不久 , 即 弹 劾 贪 官 怯 将 二 十 多 人 。 “ 病 急 时 , 犹 引 贤 退不 肖 数 人 , 时 论 皆 以 为 允 。 ” 3 3 三 是 整 顿 书 役 、 差 胥队 伍 , 严 禁 衙 门 办 事 人 员 假 公 济 私 、 勒 索 中
30、饱 。 郭 嵩焘 在 胡 林 翼 行 状 中 指 出 : 胡 任 湖 北 巡 抚 七 年 ,“ 刻自 砥 砺 ” ,“ 专 意 吏 治 , 惩 贪 恶 , 任 廉 能 , 吏 治 蒸 蒸 日上 。 ”胡 林 翼 吏 治 的 另 一 个 特 点 , 和 陶 澍 一 样 , 比 较关 心 民 众 生 活 和 民 间 疾 苦 , 注 意 调 和 社 会 矛 盾 , 减轻 人 民 负 担 , 保 障 人 民 的 最 低 生 活 水 平 。 他 认 为 “ 百姓 既 足 , 库 藏 可 充 , 国 计 民 生 , 均 有 裨 益 。 ” 通 过 革 除沉 费 、 酌 改 漕 章 ,“ 为 民 间 减 少
31、 钱 一 百 四 十 余 万 千 。 ” 3 4 除 规 定 的 田 赋 、 捐 税 外 , 胡 林 翼 不 准 增 加 苛 损 杂税 。 每 遇 荒 年 , 能 根 据 受 灾 实 情 , 组 织 救 灾 赈 饥 , 并能 适 当 减 少 或 免 征 、 缓 征 钱 粮 。 这 些 措 施 , 在 一 定 程度 上 减 轻 了 人 民 的 负 担 , 保 障 了 人 民 生 活 的 最 低 水平 , 有 利 于 缓 和 矛 盾 , 稳 固 统 治 。第 四 、 胡 林 翼 对 陶 澍 人 才 思 想 的 继 承 和 发 展陶 澍 被 称 为 “ 晚 清 人 才 第 一 人 ” , 张 之 洞
32、 、 张 佩纶 认 为 :“ 道 光 以 来 人 才 , 当 以 陶 文 毅 ( 澍 ) 为 第 一 。其 源 约 分 三 派 : 讲 求 吏 事 , 考 订 掌 故 , 得 之 在 上 者 则贺 耦 耕 ( 长 龄 ) , 在 下 则 魏 默 深 ( 源 ) 诸 子 , 而 曾 文 正( 国 藩 ) 总 其 成 ; 综 核 名 实 , 坚 卓 不 回 , 得 之 者 林 文 忠( 则 徐 ) 、 蒋 砺 堂 ( 攸 铦 ) 相 国 , 而 琦 善 窃 其 绪 以 自 矜 ;以 天 下 为 已 任 , 包 罗 万 象 , 则 胡 ( 林 翼 ) 、 曾 ( 国 藩 ) 、益 阳 职 业 技 术
33、 学 院 学 报- 9 2 -左 ( 宗 棠 ) 直 凑 单 微 。 而 陶 黄 河 之 昆 仑 、 大 江 之 岷也 。 ” 3 5 上 列 九 人 , 都 是 中 国 近 代 史 上 的 顶 尖 人 才 ,陶 澍 却 是 这 些 人 才 发 生 、 发 展 的 “ 源 头 ” ; 就 像 黄 河发 源 于 昆 仑 山 、 长 江 发 源 于 岷 山 一 样 , 胡 林 翼 等 人都 是 以 陶 澍 为 源 的 各 类 人 才 中 的 一 员 。 当 时 , 不仅 许 多 湖 南 人 才 集 合 在 陶 澍 的 周 围 , 邓 显 鹤 有 诗 :“ 江 南 佳 话 久 喧 传 , 使 节 重
34、 临 亦 夙 缘 。 尚 有 松 榆 夸 里社 ( 陶 山 丈 寓 金 陵 ) , 况 兼 申 府 作 藩 宣 ( 贺 耦 耕 方伯 ) 。 海 滨 郡 拔 宠 参 薤 ( 罗 麓 西 方 伯 镇 守 镇 江 ) , 幕 府才 推 瘐 杲 连 ( 魏 默 深 孝 廉 ) 。 未 便 分 阴 坊 逸 兴 , 南 楼秋 月 恰 娟 娟 。 ” 3 6 而 且 , 全 国 的 一 些 改 革 派 人 才 也 团结 在 陶 澍 周 围 。陶 澍 的 人 才 思 想 , 比 较 系 统 和 全 面 : 一 是 非 常重 视 人 才 。 他 多 次 强 调 “ 当 今 之 要 , 首 在 得 人 。 ”
35、曾 自我 表 白 说 :“ 余 自 翰 林 出 官 蜀 、 晋 , 宦 辙 所 至 , 虽 未 敢遽 谓 能 化 民 成 俗 , 而 于 劝 学 造 士 之 道 , 每 兢 兢 藉 为先 务 。 ” “ 3 7 所 谓 “ 劝 学 造 士 ” , 即 发 展 教 育 、 培 育 人才 , 是 第 一 位 的 任 务 。 二 是 善 于 识 别 人 才 。 陶 澍 对 左宗 棠 、 胡 林 翼 都 是 一 见 “ 目 为 奇 才 ” , 在 历 史 上 成 为善 于 识 人 的 佳 话 , 清 史 稿 说 :“ 左 宗 棠 、 胡 林 翼 皆识 之 未 遇 , 结 为 婚 姻 , 后 俱 为 名
36、 臣 。 ” 三 是 善 于 使 用人 才 。 清 史 稿 认 为 : 陶 澍 “ 用 人 能 尽 其 长 , 所 拔 取多 方 面 节 钺 有 名 , 在 江 南 治 河 、 治 漕 、 治 盐 , 并 赖 王凤 生 、 俞 德 渊 、 姚 莹 、 黄 冕 诸 人 之 力 。 ” 3 8 四 是 积 极 培养 人 才 。 李 星 沅 、 魏 源 、 包 世 臣 等 人 曾 是 陶 澍 的 幕僚 , 后 分 别 成 为 名 臣 或 杰 出 的 思 想 家 。 林 则 徐 为 陶澍 下 属 , 共 事 七 年 , 由 布 政 使 擢 升 总 督 。 胡 林 翼 是 陶澍 女 婿 , 陶 澍 对
37、其 培 养 、 教 育 , 已 于 前 述 , 更 体 现 了陶 澍 培 育 人 才 的 用 心 和 苦 心 。胡 林 翼 全 面 地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陶 澍 的 人 才 思 想 。首 先 , 非 常 重 视 人 才 , 强 调 人 才 的 巨 大 作 用 。 胡林 翼 认 为 :“ 国 之 求 才 , 如 鱼 之 求 水 鸟 之 求 木 , 人 之求 气 , 口 腹 之 求 食 。 无 水 无 木 , 无 气 无 食 , 则 一 日 不安 , 日 即 于 亡 ; 得 水 得 木 , 得 气 得 食 , 则 生 。 ” 3 9 他 指出 :“ 赞 侯 治 汉 , 文 若 佐 许 武 乡
38、 治 蜀 , 景 略 图 秦 , 其 得力 全 在 得 人 , 盖 无 一 时 一 事 不 以 人 才 为 念 。 得 人 者昌 , 失 人 者 亡 。 ” 4 0 他 认 为 当 时 的 农 民 起 义 , 在 于 用人 不 当 ,“ 皆 由 官 邪 ” ; 平 乱 治 民 ,“ 首 在 得 人 ” ; 治 军作 战 ,“ 必 先 求 将 ” ;“ 理 财 之 道 , 仍 以 得 人 为 先 ” ,“ 得一 正 士 可 抵 十 万 金 。 ” 4 1 只 要 有 了 人 才 , 社 会 就 会 安定 ; 叛 乱 可 以 平 定 ; 财 用 能 够 丰 厚 ; 军 队 必 然 强 大 。其 次
39、 , 大 量 荐 举 人 才 , 将 人 才 团 结 在 自 己 周 围 。胡 林 翼 荐 举 人 才 的 原 则 是 “ 才 品 兼 优 ” , 为 了 适 应 战争 的 需 要 , 又 提 出 要 “ 不 拘 一 格 ” 选 用 人 才 。 强 调 “ 求将 之 道 , 在 有 良 心 , 有 血 性 , 有 勇 气 , 有 智 略 。 举 、 贡 、生 、 监 、 白 丁 , 皆 可 不 拘 资 格 。 ” 4 2 清 史 稿 称 胡 林 翼“ 荐 举 不 尽 相 识 , 无 一 失 人 。 曾 国 藩 称 其 举 荐 满 天下 , 非 虚 语 。 ” 胡 林 翼 对 左 宗 棠 的 七
40、 次 荐 举 , 更 一 时传 为 政 坛 佳 话 。 曾 国 藩 在 给 胡 林 翼 的 信 中 曾 说 :“ 庄子 云 : 以 天 下 为 笼 , 则 雀 无 所 逃 , 阁 下 以 一 省 为笼 , 又 网 罗 邻 封 贤 俊 , 尚 有 乏 才 之 叹 。 鄙 人 仅 以 营 盘为 笼 , 则 雀 且 远 引 高 翔 矣 。 ” 4 3 称 赞 胡 林 翼 在 湖 北 网罗 了 全 国 人 才 , 为 其 所 用 。再 次 , 善 于 使 用 人 才 , 着 力 培 养 扶 植 人 才 。 胡 林翼 重 视 对 人 才 的 全 面 考 察 ,“ 察 其 为 人 如 何 , 用 其 所长
41、 , 弃 其 所 短 。 有 佳 士 即 当 告 以 大 义 ; 若 有 邪 心 者 ,即 当 面 折 其 非 。 ” 4 4 他 能 多 方 面 的 培 养 、 扶 植 人 才 :一 是 教 育 。 在 家 乡 创 办 箴 言 书 院 , 捐 田 、 捐 银 、 捐 藏书 , 修 建 校 舍 , 聘 请 名 师 , 提 倡 “ 务 实 学 ” , 着 力 培 养有 真 本 领 的 人 才 。 二 是 磨 练 。 指 出 “ 人 才 因 磨 练 而成 , 总 须 志 气 胜 人 , 乃 有 长 进 。 成 败 原 难 逆 睹 , 不 足以 定 人 才 。 ” 4 5 三 是 爱 护 。 曾 国
42、 藩 称 胡 林 翼 对 各 类 人才 ,“ 均 以 国 士 相 待 , 倾 身 结 纳 , 人 人 皆 有 布 衣 昆 弟之 欢 。 或 分 私 财 以 惠 其 家 室 , 寄 珍 药 以 慰 其 父 母 。 ” 4 6 总 之 , 胡 林 翼 善 于 用 人 、 育 人 ,“ 驭 将 以 诚 , 因 材 而造 就 之 , 多 以 功 名 显 。 察 吏 严 而 不 没 一 善 , 手 书 褒美 , 受 者 荣 于 荐 剡 , 故 文 武 皆 乐 为 之 用 。 ” 4 7 即 其 部属 、 官 员 、 将 士 等 大 批 人 才 , 皆 信 服 胡 林 翼 , 乐 为 之用 。综 上 所
43、述 , 陶 澍 、 胡 林 翼 都 是 中 国 近 代 史 的 杰出 人 才 。 胡 林 翼 虽 然 是 镇 压 太 平 天 国 的 悍 将 , 但 其学 识 、 人 品 、 政 绩 可 与 曾 国 藩 、 左 宗 棠 比 ; 故 人 称 曾 、左 、 胡 为 “ 湘 军 三 杰 ” , 并 将 胡 列 为 所 谓 “ 同 治 中 兴 ”名 臣 的 首 位 。 胡 林 翼 的 成 长 离 不 开 其 岳 父 陶 澍 的 培养 、 教 育 , 他 曾 对 陶 澍 说 :“ 子 婿 此 时 努 力 自 课 , 昕 夕不 遑 , 势 逼 处 此 , 不 得 不 然 。 惟 有 仰 求 成 全 。 年
44、 内 应用 之 处 , 均 求 为 子 婿 而 加 厚 , 是 所 至 感 。 ” 4 8 萧 一 山也 说 :“ 中 兴 人 才 之 盛 , 多 萃 于 湖 南 者 , 则 由 于 陶 澍种 其 因 , 而 印 心 石 乃 策 源 地 也 。 ” 并 明 确 指 出 :“ 胡 林翼 标 榜 经 世 ” , 是 “ 受 陶 澍 之 薰 陶 者 。 ” 4 9 胡 林 翼 正 是在 陶 澍 的 关 怀 下 , 建 立 功 业 , 成 就 为 末 代 封 建 王 朝的 贤 臣 良 相 。( 责 任 编 辑 : 罗 孟 冬 ) 参 考 文 献 1 梅 英 杰 胡 林 翼 年 谱 M 湘 军 人 物
45、年 谱 M ( 一 ) 第 1 9 6 页 长 沙 : 岳 麓 出 版 社 , 1 9 8 7 . 2 郭 嵩 焘 胡 林 翼 行 状 j 胡 林 翼 集 M 长 沙 岳麓 书 社 1 9 9 9 . 3 萧 一 山 清 代 通 史 M 下 卷 第 7 3 4 - 7 3 7 页 北京 中 华 书 局 1 9 8 6 4 孟 森 明 清 史 讲 义 M 下 册 第 6 1 8 页 北 京 中华 书 局 1 9 8 1陶 用 舒 :“ 是 何 意 态 雄 且 杰 , 不 露 文 章 世 已 惊 ”- 9 3 - 5 魏 源 集 M 下 册 第 9 0 1 页 北 京 中 华 书 局1 9 8 3
46、 6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9 9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 1 9 9 8 7 清 史 稿 M 胡 林 翼 传 j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1 9 7 7 8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7 7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 1 9 9 8 9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2 0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 1 9 9 8 1 0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2 1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1 9 9 8 . 1 1 胡 林 翼 集 M 第 二 卷 第 1 0 0 9 页 长 沙 岳 麓 书社 1 9 9 9 1 2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7 0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1
47、9 9 8 1 3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5 8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1 9 9 8 1 4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9 9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1 9 9 8 1 5 梅 英 杰 胡 林 翼 年 谱 M 湘 军 人 物 年 谱 M ( 一 ) 第 2 0 1 页 长 沙 岳 麓 出 版 社 1 9 8 7 1 6 胡 林 翼 集 M 第 二 卷 第 1 0 2 9 1 0 2 8 - - 1 0 2 9 页长 沙 岳 麓 书 社 1 9 9 9 . 1 7 陶 澍 惜 阴 书 舍 章 程 j 刻 本 1 8 陶 澍 集 M 下 册 第 1 0 1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48、 社1 9 9 8 1 9 梅 英 杰 胡 林 翼 年 谱 M 湘 军 人 物 年 谱 M ( 一 ) 第 1 9 8 2 0 1 页 长 沙 岳 麓 出 版 社 1 9 8 7 2 0 胡 林 翼 集 M 第 二 卷 第 1 0 2 9 页 长 沙 岳 麓 书社 1 9 9 9 2 1 俞 樾 读 史 兵 略 续 编 序 j 胡 林 翼 集 M 第一 卷 第 4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 1 9 9 9 2 2 郭 嵩 焘 胡 林 翼 行 状 j 胡 林 翼 集 M 长 沙 岳麓 书 社 1 9 9 9 2 3 薛 福 成 叙 益 阳 胡 文 忠 公 御 将 j 庸 庵 文 编 M 2 4 胡 林 翼 集 M 第 一 卷 第 2 3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1 9 9 9 . 2 5 胡 林 翼 集 M 第 二 卷 第 2 0 2 页 长 沙 岳 麓 书社 1 9 9 9 2 6 陶 澍 集 M 上 册 第 1 0 页 长 沙 岳 麓 书 社1 9 9 8 2 7 魏 源 集 M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