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ppt课件.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47286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学科特色科学备考,专题一,解读四项能力要求,探索高效备考策略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一、地理信息含义,所谓地理信息,即试卷中提供的文字资料、图像图表、各种数据、符号等表达地理事物类型特点、空间分布、时间演化的信息。,1信息呈现方式,(1)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不只是给出解题的基础材料,还包含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

2、,图、表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2)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图像包括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等类型。以地图为例,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3)表格信息:是指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单位等信息。,2信息内容特征,训练中需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时间、属性等特征。,(1)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2)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月、某季节、某年等。(3)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

3、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等特征。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哪些是次重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把提炼的重要地理信息逐条分析,以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由这些重要地理信息所构成的线索(地理信息所反映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或地理过程等),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二、提取信息重在精准审题,加强审题的训练,明确试题指向,有针对性的提取、整合信息。审文字、审图表、审数据、审关键词语、审条件用语,挖掘隐性信息,明确试题背景或情境,理解试题设问意图和角度,提炼有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联系,形成解题线索。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对试题信息的发现

4、、捕获、理解、判断和敏锐程度。,三、文综试卷中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1提供教材之外的新信息。2提供图表形式的信息。3提供情境化的信息。4提供不完整的信息。5提供组合信息。6逐步给出信息。,信息的有效提取和筛选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和核心。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不仅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而且更能有效地考查考生个体的思维能力水平。,(2011 年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 11 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 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 20 千米/时。据此完成(1)(3)题。,图 11,(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5、A.甲地比乙地稳定C.乙地比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C.丙地刮起东北风(3)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B内蒙古高原D江南丘陵,名师点拨第(1)题,注意:在大气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 大,空气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读图分 析三地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分布,可知丙地上下温差最小,大气最 稳定;甲地上下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第(2)题,提取时间限定 信息“正午”,此时图示甲地西侧高空的冷空气移至乙地附近(8 时至 12 时历时 4 小时,移动速度约 20 千米/

6、小时,共计自西向东 移动 80 千米),乙地垂直温差增大,而且空气中水汽丰富(题干信 息“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 关”、图示信息乙地附近为湖泊,均提示乙地水汽丰富),近地面 大气密度乙地小,容易导致乙地产生强对流天气。第(3)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分析图中的海拔高 度及地表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在 200500 米,且地表起伏和缓 属于丘陵地区。,答案(1)D,(2)B,(3)D,一、了解信息特点,加强审题训练1从试题文字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背景材料信息,对空间和时间信息要敏感。对定性和定量信息要关注。(2)试题设问信息,明确设问的指向与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7、。,明确设问的指向性用语,把握答题的角度和层次。,(3)试题链式信息,题组形式出现的试题,其前、后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或互为条件、相互暗示等,审题时充分注意这一点往往会获取更充分更全面的信息。,(4)试题答案信息,分析、重组、鉴别试题选项之间等价、互斥、并列、包含,等关系能为解题提供有效的信息。2从地理图表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读图程序:读图名、读图例、读坐标、读数值等。(2)读图方法:从构图要素(点、线、面)的形态、分布、疏密、递变等看比重、看联系、看结构、看规律、看变化。,3从数据资料中获取信息,(1)构成特点:说明种类、百分比、比重(包括计算)。 (2)数量特点:数量大小、多少

8、(注意最有代表性数值)、排序等。(3)变化特征:数量及构成特点的增长、降低的趋势或曲折,变化趋势。,(4)相互关系: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5)形成的原因:通常采用主导因素分析法或综合因素分析法。(6)影响与后果:可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答思路。4隐性信息的提取与加工,(1)无图考图熟练掌握基本地图,迅速再现。,(2)图像不完整或变式绘制示意图或添加辅助线、文图,转换、图图转换。,(3)间接信息挖掘内在联系。,二、充实知识储备,强化迁移能力,专业知识基础愈深厚,对信息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对试题所给信息的提炼、分析、整合,必须扎实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固化,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以便能够在信息和问题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建立起提炼信息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间关系的敏感度,达到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