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切从语言出发.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543822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切从语言出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切从语言出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切从语言出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只言片语显真义 咬文嚼字又何防浅谈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础浙江省绍兴县齐贤镇中学 郑敏 15988262107摘要散文教学应以语言教学为基础。通过品析语言,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能够深入体会散文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关键字散文教学 语言教学 思想情感 意境翻看初中语文课本,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来备受关注。积累以往经验,笔者认为散文教学的基础应是语言教学。一、品析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 我们常用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来形容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要

2、达到如此的境界,势必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品味作家们经典语言的同时,还要分析和学习其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艺术。散文的语言或清新明快、或雅致端丽、或粗犷磅礴、或绵密醇厚、或细腻柔美都极具个性,富有文采,是民族语言中最为隽美的部分。把语言教学作为散文教学的基础,不但体现了散文自身的文体特征,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在课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如济南的冬天:“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 “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 “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 “睡着” 、 “唤醒” 、 “卧” 、 “不忍得” ,老

3、舍在此文中多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老城及其景物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使得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可爱,充分表现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学生通过对这些字词句的品析,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和学习到拟人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其它如紫藤萝瀑布中的比喻、 安塞腰鼓中的排比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土地的誓言:“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 一 词 在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中 的 解 释 为 江 河 湖 泊 的 水 溢 出 , 也 比 喻 坏 事 、坏 思

4、 想 扩 散 传 播 。 很 明 显 它 是 一 个 贬 义 词 。 而 在 此 文 中 它 贬 义 褒 用 , 体 现 了作 者 无 法 控 制 的 思 乡 之 情 。 这 种 例 子 不 胜 枚 举 。 仔 细 揣 摩 这 些 词 语 , 既 能 提高 学 生 词 语 运 用 的 能 力 , 又 能 让 其 感 受 到 汉 语 的 奇 妙 之 处 , 培 养 学 习 语 文 的兴 趣 。 再 如 鲁 迅 的 藤 野 先 生 : “从 东 京 出 发 , 不 久 便 到 一 处 驿 站 , 写 道 :日 暮 里 。 不 知 怎 地 , 我 到 现 在 还 记 得 这 名 目 。 其 次 却

5、只 记 得 水 户 了 , 这 是 明的 遗 民 朱 舜 水 先 生 客 死 的 地 方 。 ”看 似 简 简 单 单 的 几 句 话 , 仔 细 探 究 却 另 有深 意 。 “我 ”为 什 么 只 记 得 “日 暮 里 ”和 “水 户 ”, 这 是 偶 然 吗 ? 当 然 不 是 ,“日 暮 里 ”能 让 人 联 想 到 “日 暮 途 穷 ”, 预 示 中 国 当 时 衰 弱 的 国 运 。 记 得“水 户 ”, 表 达 了 对 民 族 英 雄 朱 舜 水 的 仰 慕 之 情 。 作 者 在 这 里 特 意 强 调 这 个驿 站 名 和 地 名 , 显 然 是 为 了 表 达 自 己 虽

6、身 在 异 乡 但 仍 心 忧 国 运 的 爱 国 情 怀 ,真 是 字 字 句 句 总 关 情 啊 ! 鲁 迅 先 生 不 愧 为 语 言 大 师 。“学语文就是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学会运用民族的语言。 ” 品析语言,创造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机会,使学生涵泳于字里行间,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语言运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进而学习、借鉴语言表达的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用”教材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二、以品析语言为基础,深入体会散文的思想情感,生成意境。散文的美,除了美在语言,还美在情思和意境。因此,除语言外

7、,散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情感教育。如果说前者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那么后者则更多地指向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单纯注重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舍人文而讲语文,结果导致语文教学患上严重的丧魂失魄症而走进死胡同。” 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那么,如何在散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呢?我们知道,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让学生通过语言感受文本内容和情感是语文课天经地义的任务。因此,笔者认为情感教育的基础仍是语言教学。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形”自然也包括语言形式。记叙、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无论多么纷繁复杂的语言形式,它们都必须围绕着“神”

8、,即文章的主旨。由此可见,散文的情感总是显性或隐性的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这些语言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眼”,它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文眼”在散文中有精炼性、高密度和意象化的特点。它往往是文本中最传神、最耐人寻味的,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好的散文总是以“眼”显“神”。教学时,只要抓住这个“眼”,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触及到文本的思想内核。如那树,全文的核心就在“绿着生,绿着死”这六个字,只要围绕这一句话,在文中找出体现这句话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不但能使课堂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能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深刻的感悟到作者的爱与憎。又如老王的文眼

9、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夏感的文眼是“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安塞腰鼓的文眼是“好一个安塞腰鼓”;济南的冬天的文眼是“温晴”等等。找到并抓住“文眼”,对于把握散文结构和主旨都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是 “意” ,而情感寄托的景、物等载体,即所谓“境” 。可见,意境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从小处咬文嚼字,品析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的字、词、句,就能让学生进入情景,生成意境。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

10、和作者惊喜的感觉。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从触觉和视觉两方面强调了小草的颜色。细细品味整句话,仿佛小草是触手可及,眼前也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草地,使人感觉置身于风和日丽的春天,从而和作者产生了感情的共鸣,生成意境。再如安塞腰鼓:“百 十 个 腰 鼓 发 出 的 沉 重 响 声 ,碰撞 在 四 野 长 着 酸 枣 树 的 山 崖 上 , 山 崖 蓦 然 变 成 牛 皮 鼓 面 了 , 只 听 见 隆 隆 , 隆隆 , 隆 隆 。 ”此 句 从 听 觉 的 角 度 , 运 用 比 喻 , 把 读 者 带 到 了 广 袤 辽 远 的 黄 土高 原 , 心

11、 灵 也 随 着 这 鼓 声 而 颤 动 。 像 这 样 的 例 子 在 散 文 中 俯 拾 皆 是 。 作 者 运用 或 情 景 交 融 、 或 物 我 合 一 的 语 言 营 造 出 了 一 个 又 一 个 优 美 的 意 境 , 从 而 使我 们 也 跟 着 走 进 了 一 个 全 新 的 世 界 。综上所述,散文教学的内容确定应以语言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猜想与臆断,才能使语文不再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真正回归到它的本质,保持其稳定性。注释: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 年 7 月 8 日第 5 版黄厚江当年謦欬犹在耳中学语文教学2009 第 1 期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 年 7 月 8 日第 5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科技 > C/C++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