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X XX.XXX. XXX XX备案号: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DB61/xxxxxx小麦黄矮病防控技术规程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Procedures of 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征求意见稿)2017-XX-XX 发布 2017-XX-XX 实施陕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 61/XXXX-20XX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 20001标准化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
2、技大学、陕西省韩城市植保站。本标准起草人:吴云锋、柳树斌、赵磊、刘金虎、郝兴安。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小麦黄矮病防控技术规程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黄矮病的防控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黄矮病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443.6-2007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第 6 部分:小麦抗黄矮病评价
3、技术规范NY/T967-2006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小麦3 术语和定义3.1小麦黄矮病 Wheat yellow dwarf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引起的小麦病毒病害。3.2农药残留 Pesticide residues残留在小麦中的微量农药及其有毒代谢物。3.3 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小麦最后一次施药距离收割的间隔天数。4 防治4.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坚持以早期治蚜防病为主,发病初期喷施病毒抑制剂为辅的方法,减轻或控制小麦黄矮病的发生。4.2 黄矮病流行程度分
4、级标准依据小麦黄矮病渭北流行区的系统观测试验资料,把黄矮病按发病率与减产程度分为 4 级:即1 级,发病率 5%以下,基本不减产,轻发生年; 2 级,发病率 5%20%,减产 5%左右,轻度流行年;3 级,发病率 20%45%,减产 10%15%左右,中度流行年;4 级,发病率 45%以上,减产 20%以上,大流行年。4.3 防治措施4.3.1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应用选育和应用症状轻且病毒含量低的抗病材料如 CPI113500、中 4 无芒(中 5)及以它为亲本的杂交后代材料陇远 45、陇远 46,远中 10001,忻 4079 等。4.3.2 合理灌溉根据小麦越冬前的耗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 20
5、%,返青到抽穗为 30%,抽穗后到成熟为 30%的需水规律,适时、合理灌溉,做到田内不积水、不缺水,确保小麦健康生长。掌握。4.3.3 适时除草冬前及小麦收获前后除草,及时使用药剂除掉野燕麦、莜麦、雀麦、大凌风草、银鳞茅、狗尾草、金色狗尾草、马唐、虎尾草、小画眉草和多种山羊草等。这些禾本科杂草有些既是黄矮病毒的寄主又是介体麦蚜的寄主。小麦收获前后,再一次清除杂草,防止黄矮病毒随麦蚜转移至这些禾本科植物上。4.3.4 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 N、 P、K 等肥料施用,增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性,避免施用污染的肥料。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测土配方施肥。43.5 黄板诱杀根据蚜虫密度,每亩地悬挂
6、150-200 张黄板诱杀蚜虫。4.3.6 药剂防治4.3.6.1 药剂种类有限制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见附录 A) ,药物使用时注意安全间隔期。4.3.6.2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吡虫啉处理麦种,最佳种子处理浓度为 500 倍液闷种 12h。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拌种处理。4.3.6.3 适期播种陕西地区的冬小麦在每年的寒露过后一周左右播种,适当晚播以减少蚜虫将小麦黄矮病毒的传入。4.3.6.4 药剂喷雾防治选用 2.5%溴氰菊酯、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于小麦秋苗期和早春喷雾防治。4.4 防治工作历黄矮病毒防治工作历(见附录 B)。5 病情调查 5. 1
7、调查时期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各调查一次;调查时目测群体的发病状况,根据 7.2 进行逐株调查并记录病情级别。5. 2 调查方法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调查并记载病情级别。在开展调查时,调查人员与复核人员一同进行,调查人员对调查植株病情级别进行判断,经复核人员确认后记录。5.3 病情级别标准与计算方法小麦黄矮病的分级标准按照表 1 进行, 发病率计算方法参照公式 a 进行。病情指数在 50 以上为高感,5025 为感病,25 以下为抗病,病情指数计算方法参照公式 b 进行。小麦黄化叶片减少率计算方法参照公式 c 进行。小麦黄矮病防治效果计算方法参照公式 d 进行。表 1.小麦黄矮病分级标准
8、划级标准 抗性评价0 级 无病 HRT 高抗、高耐1 级 部分叶片尖端变黄植株生长势旺盛2 级 叶片局部变黄,变色面积较大,与 1 级相比,更多叶片变黄 RT 抗耐病3 级 黄化中度,不矮化分蘖不减少 MS 中感4 级 黄化面积扩大,不矮化,植株生长基本正常 5 级 黄化面积更大,有点矮化,植株生长较差 S 感病6 级 高度黄化,明显矮化,植株长势差 7 级 严重矮化,穗小,中度矮化,长势差 HS 高感8 级 几乎所有叶片全部黄化,矮化,分蘖明显减少,穗变小,一些穗不孕 9 级 显著矮化,完全黄化,很少或没有穗,提早成熟或干枯 a.:发病率(%)= 100%表 现 症 状 植 株 数供 试 植
9、 株 总 数b.:病情指数= (试验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发 病 级 别 相 应 各 级 病 茎 数调 查 总 茎 数 x9c.:小麦黄化叶片减少率(%)= 100%对 照 黄 化 叶 片 数 -处 理 黄 化 叶 片 数对 照 黄 化 叶 片 数d.:防治效果(%)= 100%对 照 病 情 指 数 -处 理 病 情 指 数对 照 病 情 指 数5.4 防治效果评价对防治后的田块按照调查方法,进行病害调查,计算药剂防治效果,对防治进行科学评价。附录 A陕西小麦黄矮病毒防治推荐使用农药有效成分 药物特点 防治对象 注意事项吡虫啉 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蚜虫 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收获前两周禁用甾烯醇 高效、低毒、低残留,病毒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黄矮病毒 收获前两周禁用溴氰菊酯 杀虫谱广、光稳定性好蚜虫 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收获前两周禁用附录 B陕西小麦黄矮病毒病防治工作历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施用药物播种前 药剂防治 吡虫啉拌种三叶期 药剂防治 吡虫啉喷雾起身期 药剂防治 甾烯醇喷雾拔节期 药剂防治 吡虫啉喷雾拔节期 物理防治 黄板诱蚜孕穗期 药剂防治 甾烯醇喷雾孕穗期 农业防治 除草灌浆期 药剂防治 吡虫啉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