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资料装袋目录一、文字 1 份 二、附图 1 份顺 序 号 图 号 图 名 比 例 尺1 1xx 中 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用 地 环 境 地 质 图1: 100002 2xx 中 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用 地 地 质 灾 害 综 合 分 区 图1: 50003 3xx 中 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用 地 地 质 灾 害 危 险 性AA 、 BB 、 CC 、 DD 评 估 剖 面 图1: 50004 3xx 中 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2、用 地 地 质 灾 害 危 险 性 、 评 估 剖 面 图1: 10000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xx二 00 七年十月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地质灾害评估等级证书:甲级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xx)评估单位:xx项目负责: xx拟 编: xx xx xx 审 核: xx总工程师: xx院 长: xx编制时间:二 00 七年十月1xx 中心城区 xx组团 xx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自 评 意 见受 xx 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我院承担了 xx 中心城区
3、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2004)69 号文件精神,我院项目组在充分收集区内已有地质环境资料、水文气象及规划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了评估,并编制了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经院组织评审后,提出意见如下:一、充分收集了调查区的有关地质、规划设计、水文、气象等资料,通过实地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形成条件、规模,所取得的资料满足评估工作的要求。将评估区范围确定为规划用地范围,评估范围确定切合实际。二、报告书
4、详细阐述了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判定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种类型,其中中等复杂占规划用地的大面积范围,判定合适;结合各地块工程重要性分级,该规划用地属城镇新区建设,属重要建设项目。评估级别定为一级,定级恰当。三、评估工作目的、任务明确,章节及内容安排合理。图件清晰、美观、规范。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论述清楚;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依据充分、危险性分级分区恰当,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四、同意聘请专家将该评估报告书提交专家评审。xx年 月 日2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况 .3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规划场地范围 .3二、以往工作程度 .12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2四、
5、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3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14一、气象、水文 .14二、地形地貌 .15三、地层岩性 .16四、岩溶发育特征 .16五、地质构造与地震 .17六、工程地质条件 .18七、水文地质条件 .19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0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2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22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6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7一、规划用地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及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7二、规划用地对已建工程的影响 .31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2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原则与量化指标的
6、确定 .32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3三、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估 .35四、防治措施 .353结论与建议 .39一、结论 .39二、建议 .40附图目录顺 序 号 图 号 图 名 比 例 尺1 1xx 中 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用 地 环 境 地 质 图1: 100002 2xx 中 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用 地 地 质 灾 害 综 合 分 区 图1: 50003 3xx 中 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用 地 地 质 灾 害 危 险 性AA 、 BB 、 CC 、 DD 评 估 剖 面 图1: 50004 3xx 中
7、心 城 区 xx 组 团 xx 组 团规 划 用 地 地 质 灾 害 危 险 性 、 评 估 剖 面 图1: 10000附 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 2、 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自评意见3、委托书1前 言1、评估任务由来xx 为了迎接新一轮的经济开发,正在大力度进行城市基础建设,为了体现 xx 中心城市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的新型能源、原材料、煤化工基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位置,显示 xx 西部经济带上的中心优势,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越的城市硬件设施,根据xx 省西部经济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产业布局要求,产业发展要体
8、现劳动密集型、资源型、技术密集型等特点。从引导和吸引新材料工业、生态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科技型工业的角度出发,xx 政府编制了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报告认为 xx 组团xx 组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体现在毗邻 xx 铁路南编组站,城市 xx 路、二纵线均穿过规划范围,靠近城市外环快速路,同 xx 轻工业园区毗邻,新建 xx 大道已经通车。通过多方论证,xx 组团xx 组团规化为综合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轻工业,配套物流、市场、居住等,构成中心城区南部产业集聚区,在此相关工作过程中,根据国土资发(2004)69 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9、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的要求,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特委托我院(xx)对 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评估工作的依据2(1)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即国务院令第 394 号。(2) 、国土资发20046
10、9 号文件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3)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4)xx 国土资源局委托评估的“委托书” 。3、主要任务和要求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是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了避免因 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规划区在今后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防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保障工程建设能顺利进行及建成后的使用安全,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开展本次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其任务是:(1)对规划用地周边范围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查明是否对规划用地今后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造成影响。(2)根
11、据对规划用地周边范围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圈定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3)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查清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及分布情况、发育情况、形成机制及危害,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4)对规划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及对已有工程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5)在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拟建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并根据场地不同地段地质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情况,评估在自然条件下和在采取工程防治措施的条件下拟建工
12、3程场地的适宜性。(6)根据规划用地的特点,对建设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或建成后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或建议。(7)根据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对各规划地块功能用途初步进行了划分,但未进行各地块初步设计,因此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为规划用地地块适宜性地质灾害评估。(8)规划用地对各地块功能用途进行了规划,仅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今后各地块具体工程设计建设时,对本次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处于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因此本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不能代替建设工程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
13、告。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况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规划场地范围1. 工程和规划概况xx 组团xx 组团规划区位于 xx 中心城区的南部、xx 铁路南编组站及xx 大道南侧,是xx 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所确定的 xx 片区及xx 片区结合部西段属 xx 片区下 xx 组团、东段属 xx 坡片区 xx 组团。规划区范围东抵 xx 片区,西到顶家岩,北靠南编组站、铁路引入线及 xx大道,南以自然山体为界。地理坐标,东经:xxxx28xxxx30,北纬:xxxx15-xxxx33。xx 组团xx 组团交通位置图规划片区东西长、南北窄由东往西长约 7km,南北宽接近 1km,规划4范围用地为 6
14、.79km2。规划区用地涉及 xx 的 xx 村、xx 村和 xx 县的 xx 村等行政村的部分范围。本片区规划人口规模为 3 万人,约 8570 户(户均人口为 3.5 万人) 。规划人均用地指标:221.24m 2。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规划用地为重要建设项目类型。(1) 、规划区功能结构(详见 xx 中心城区 xx 组团xx 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结构分析图)在总体规划的框架指导下,规划将片区结构概括为“一轴、三片” 。一轴:是以规划的城市东西向干道xx 路为轴,组织 xx、xx 组团的交通景观、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三片:考虑生产与生活、就业与居住等关系,结合城市各片区之间的联系要求,
15、形成带状组团结构,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在西段集中布置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配套布置一处物流中心;在中段形成一个综合服务区;在东段靠近 xx 轻工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片区西段、南编组站南侧。通过建设连通场站通道,提高片区与南编组站的交通联系,强化铁路交通资源利用,形成工业、物流区域。引进产业界定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城市产业层次,延长城市产业生命周期。规划用地4.05km2。综合服务区:位于片区中段、xx 大道南侧。在片区中段,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集发、专业市场、居住、行政办公、会展、文化休闲、公交的综合服务区。规划用地 1.66km2。轻工业集聚区:位于片区东段、xx 大道南侧。以近邻 xx 县 xx 片区工业园区的条件,在 xx 组团东侧发展轻工业,以特色产业为主。规划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