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水,庄子,庄子徐无鬼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垩:(),白色粘土。 慢:通“墁“,不规则地涂抹。 匠石:名叫石的工匠。 斫:(zhu),用刀斧砍 质:通“锧“。砧板,引申为配手,即郢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闻一多,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
2、判头脑的哲学家。智者的叮咛 也有人说,庄子是先秦时期,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先秦散文的分类,一是诸子散文:各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争论的论说文。(以议论说理为主) 二是历史散文:由各朝、各国史官积累了大量档案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编纂成书,记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及统治者和谋臣策士的言论。(以叙事记言为主 ),诸子散文的形成和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走近庄子,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终身不仕.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
3、甘愿闲居独处。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 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9年),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派了使臣,带了重礼,想聘他为相。庄子在濮水河边垂钓,他对楚国的使臣说:“千金是很重的财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你难道没有看到祭祀用的牛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走吧,不要玷污我。他还问了两个使臣:“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
4、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活着。”,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 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点。,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这个故事我觉得表明了庄子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
5、,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
6、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庄子思想,庄子思想,庄子思想,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思想,庄子思想,庄子思想,1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2生活态度上主张“顺其自然”,3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庄子又名南华经 ,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
7、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思想与人生观。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 庄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天与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题。,“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8、”庄子 所谓“内圣”,主要是从人内在的心性道德修养而言的,而“外王”是从人的社会功用而言的。,“内圣外王”这一概念最早源自道家的庄子庄子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庄子天下第三十三) 此一道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虽然这一命题最早由庄子提出,但却成为了儒家哲学不能绕过的话语。孔子讲“学而优则仕”。实则讲的也是“内圣外王”之学,这里的学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加强道德伦理的训练。“仕”之过程也不能单调表述为做官,应是人由内心走向外在,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之表现。,自主学习,一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句。,gkstk精品课件,百川灌河,秋水时至,百川灌
9、河。,gkstk精品课件,湍急的水流,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gkstk精品课件,奔腾的黄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gkstk精品课件,平静的黄河,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gkstk精品课件,汹涌的黄河,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gkstk精品课件,宽广的大海,“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gkstk精品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gkstk精品课件,无边无际的大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 水 庄子,重要词语: 百川灌(于
10、)河 泾流之大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东面而视,注入黄河,助词,的,语气词,表 停顿,不译,认为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野语有之曰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尽头,才 掉转 面部,代词,这样,没有谁/比得上,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况且、再说 曾经听过 见闻、学识,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义气、道义,开始,穷尽,尽头,危险,长久 耻笑,伯夷(生卒年不详),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一带)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子姓,名允,是
11、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已死,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在西周地方政权终于依靠血腥的武力夺得了整个天下之后,他们两个人抱定“不食周粟”的道德底线,跑到首阳山里采薇而食,并最终饿死在山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1,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
12、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请从课文中找出 1、词类活用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特殊句式 5、一词多义 6、固定格式,
13、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6 成语,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自主学习,二读理清思路,领会主旨。,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看法,3、河伯叹什么?在河伯的感叹中体会河伯这一形象 。,2、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会望洋兴叹?,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自喜?,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睹子之难穷,深感自己目光短浅,4 本文通过河
14、伯这个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个人的知识见解是有限的,如 果骄傲自满,难免会贻笑大方。,自主学习,三读领会庄子作品风格,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想象丰富,寓言富有创造性 善用对比,课堂练习,1、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 时,季节这里用作状 语,是“按季节”的意思 B、旋其面目 旋,掉转 C、野语有之曰 野语,粗俗的话 D、不见水端 端,尽头,想一想,C,2、与“莫己若”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赵尝五战于秦,想一想,A,课堂练习,3、下列划横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至于北海 C、东面而视 D、以为莫己若者,D,想一想,课堂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想一想,课堂练习,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拓展,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提示: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3、满招损,谦受益 4、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5、自大源于无知 6、有比较才有鉴别,布置作业,1 课外阅读以下寓言 庄周化蝶 濠梁观鱼 相濡以沫 庄周贷粟 运斤成风 每况愈下2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