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532849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河村蔬菜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年度 2011编号 02威宁县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实 施 方 案项 目 名 称 温 室 大 棚 蔬 菜 栽 培 项目实施单位 小海镇人民政府 方案编制时间 2011 年 12 月 26 日 2项 目 概 要项目名称: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 项目实施单位: 小海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孟广宁联系电话:13985361607 项目主管单位: 威宁县扶贫办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唐国俊 联系电话 13908571370 技术依托单位: 威宁县农牧局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罗永宽 联系电话:13985871188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类别:蔬菜项目建设地点: 小海镇三河村 项目建设内容

2、及规模:建钢架大棚 30 个、每个 180 平方米 项目建设期限: 12 个月 3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区概况三河村距 镇政府所在地 15 公 里 ,交 通 便 利 ,地 处 东 经10414451041605,北纬 2264715。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 2180 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年总辐射为 113.26 千卡/厘米小时,年均温 10,年 总积温 3990,年降水量 980 毫米,年无霜期为 180 天,水资源丰富。全村耕地面积 9891 亩,土层肥厚,土壤肥力好,植被不稀疏,生态环境良好

3、,土壤微酸。全村总户数为 1261 户,总人口为 3428 人,其中贫困人口230 户 886 人全村辖 8 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00.00 元。三河村的农民综合素质很高,商品意识极强。在以往市场竞争中已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习惯,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已有许多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有种植协会 2 个。这些为今后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本村交通方便,便于运输。光照充足,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很适合蔬菜生长。农民意强,有种植协会支撑市场销售无忧。村两委组织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便于组织投工投劳。4(二)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发展大棚温室蔬菜适宜

4、三河当地气候条件,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村民意愿、迎合村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对保障本村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重大。本村交通方便,光照充足,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很适合蔬菜生长。农民科技意识强,市场销售有种植协会支撑,市场销售无忧。村两委组织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便于组织投工投劳。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全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春易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 10,光能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平均为 980.31mm,无霜期平均 180 天,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转

5、化和积累。土壤 PH 值为 5,显微酸性。以上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多种蔬菜的种植。种植蔬菜作物迎合了村民种植习惯,本村劳动力充足,科学种植技术由县农业局组织培训,蔬菜营养丰富,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市场预测前景好、供不应求。三河村的农民综合素质很高,商品意识极强。在以往市场竞争中已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习惯,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已有许多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为了摆脱家庭“小菜园式” 生产方式,发挥独特气候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技术优势,已有许多农户自发种植常规蔬菜。5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及实施单位新建钢架大棚 30 个,每个大棚 6m30m=180,单价

6、:55.55 元,30 个大棚共 5400,投资 30 万元。由小海镇人民政府、三河村两委共同管理,种植协会实施。由村两委以每亩 1000 元的价格给农户租用土地,涉及土地 11 亩。由镇政府解决 11000 元土地租用费。实施单位:小海镇人民政府。6三、项目建设标准及技术方案新建钢架大棚每个 180,规格跨度为 6m,肩高为1.451.5m,拱高为 1.21.3m,棚高为 2.72.8m,棚长为30m; 拱杆间距设置为 0.75m,设置三道纵梁,门采用推拉,规格为 1800mm1200mm;主体材料规格:大棚拱杆、纵梁、卷膜杆均采用221.2热镀锌管材,主立柱采用221.2 热镀锌管材,棚头

7、端立采用221.2 热镀锌 管材,卡槽采用 0.7mm 厚热镀锌卡槽。覆盖材料采用 12 丝国产优质长寿膜;钢结构主体材料均采用热镀锌管材料。大棚区域内供水设施(滴灌)新建钢架大棚 30 个,共 5400,投资 30 万元。在技术上由县农牧局支持。加强农民蔬菜生态平衡施肥、温室菜地营养生态特点和肥源因素、地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贮藏保鲜、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等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加强村“两委 ”组织实 施能力建设,确保本村良种到田、良法到人。带领村民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分田、分户管理,改变传统陈旧种植方式、做到行政与技术相结合、良种良法相结合,示范和推广相结合,宣传和培训

8、相结合。通过协会搞订单农业规避市场风险,让农民种菜无后顾之忧。7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新建钢架大棚每个 180,规格跨度为 6m,肩高为1.451.5m,拱高为 1.21.3m,棚高为 2.72.8m,棚长为30m; 拱杆间距设置为 0.75m,设置三道纵梁,门采用推拉,规格为 1800mm1200mm;主体材料规格:大棚拱杆、纵梁、卷膜杆均采用221.2热镀锌管材,主立柱采用221.2 热镀锌管材,棚头端立采用221.2 热镀锌 管材,卡槽采用 0.7mm 厚热镀锌卡槽。覆盖材料采用 12 丝国产优质长寿膜;钢结构主体材料均采用热镀锌管材料。大棚区域内供水设施(滴灌)新建钢架大棚每个 1

9、 万元,新建钢架大棚 30 个共投资30 万元。属中央财政投资。8五、项 目 实 施 进 度 安 排1、2011 年 8 月至 9 月项目申报。2、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3 月项目实施阶段,建设钢架大棚 30 个,共 5400 平方米。3、2012 年 3 月至 4 月引进高产、优质、耐寒、耐旱、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蔬菜种子。4、2012 年 4 月5 月统一播种、集中连片种植,加大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5、2012 年 5 月6 月,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分田分户管理。监控投入到基地农田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确保达到强制标准要求。6、2012 年 6 月8 月,加强田间管理

10、。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培育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健康的番茄、辣椒、茄子、9黄瓜、香菇、冬瓜、韭菜、甘蓝、莲藕、西葫芦、芦笋。组织农户规范蔬菜的收获、包装、贮藏、销售。通过协会农户形式,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初步形成订单农户种植农业部门指导经纪人收购的订产购销一体化产业链。7、2012 年 7 月镇组织验收。8、2012 年 9 月请县扶贫办组织验收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措施成立小海镇蔬菜大棚栽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扶贫领导任副组长,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工作站,负责项目日常事务。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强化村民委员会

11、职能建设,千方百计动员群众参与进来,确保该扶贫项目的实施。成立三河村项目实施管委会,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项目实施管委会下设项目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培养和提高群众的自我管理能力。组建村级蔬菜行业协会、合作社,在村执行小组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后续服务工作。(二)技术保障措施10实行“两条腿 ”走路的 办法,通过培训提高 劳动者素质,在本项目实施期间,将在三河村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项目有足够的人才保障。聘请县农牧局专家到当地进行现场指导,做到“ 良法到人” 、“良种到棚”。(三)项目管理措施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

12、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 豆腐渣” 工程。严 格执行国家财经纪 律,对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兑现。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对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受管护。成立三河村项目实施管理委员会,通过村民

13、选举代表各种类型群众代表加入,下设项目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全程参与村级项目的实施管理。对加入的代表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对项目实行扶贫到组,扶持到户到人,对扶持到户的种植项目,由村项目实施管理委员会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召开村民会议研究通过实施方案。没有召开村民会议通过的实施方案不能实施。11(四)服务体系措施对全村贫困户建档立卡,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对五保户借助上级扶贫部门实行财政供养。对丧失劳动力和负担过重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灾因病致贫户,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服务提高抗灾防病能力。对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开发式扶贫提高其发展能力,做到帮扶人

14、员落实,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落实,脱贫时间落实。使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五)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措施1、由村种植协会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合同,形成订单农业,解除农户种菜后顾之忧。2、由村种植协会具体实施,农户投工投劳,按每个工 50元计。该项目所产生的利益采取适当比例兼顾贫困户,余下的资金作项目后继管理费。3、该项目 30 户 117 人贫困人口间接受益,脱贫 117 人,人均纯收入在 1500 元以上。间接受益 100 户,410 人以上。4、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贫困优先、典型示范,整体规划、分段实施,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5、三河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

15、深,该项目直接面对贫困农户,涉及领域宽(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扶贫户、12一般户)。在项目实施前对村内贫困户摸底调查,了解各类贫困户情况,低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多数人不会经营,不会管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中等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会经营、有观望等待思想,这部分人有劳力、缺文化、缺技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抓不住机遇脱贫;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观念严重。略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完全解决,善经营、会管理、多数有文化、懂技术,无规模经营的资金;致富门路窄,技术更新慢;为了让全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通过有力措施,制定

16、合理规划。在项目实施中,根据本村的特点及项目建设情况,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部分村民形成生产联合,逐步形成专业协会,增强村民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让项目比较客观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调动村民积极性,使村民从“要我建 设,转变到我要建设”。6、项目启动后,村项目管委会及时召集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管小组成员及村民代表分别开会研究项目的后续管理办法;并制定项目建后管护措施,适时组织落实,以延长项目工程的使用寿命,确保工程能持续发挥作用。在项目实施中,根据本村的特点及项目建设情况,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部分村民形成生产联合,逐步形成专业协会,增强村民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项目必须实行贫困优先、相对

17、均等、群众自愿,全局平衡的项目分配原则。明确项目户的实施责任,谁积极、勤劳、肯学、有本事、遵纪守法、做项目效益好就优先、大力扶持谁,建立项目扶持进入退出机制。13七、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一个钢架大棚每年可获纯利 0.8 万元,30 个钢架大棚每年可获纯利 24 万元。还可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二)社会效益14三河村通过“特色种植 业” 带动、基础设 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覆盖面大,受益人口多,社会效益明显;全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示范效应好。通过项目实施能促进人和人、人和政府、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发挥村民积极性,提高科技意识,市场意

18、识、自我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初步形成,更加科学合理,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有利于农村长期稳定。(三)生态效益发展大棚温室蔬菜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制造小气候,更好的利用植物光和作用。增加土地利用率。能更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扶贫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变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让贫困人口脱贫,发家致富。村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发展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可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减少贫困人口。可使本村农民摆脱家庭小菜园式生产方式,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蔬菜生产路子,发挥自己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技术优势,积极发展本地的

19、蔬菜生产,扩大市场份额。发展大棚温室蔬菜作为新农村突破口来抓是强村富民的一大举措,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对促进本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意义。15发展大棚温室蔬菜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村民意愿、迎合村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对保障本村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重大。发展大棚温室蔬菜是符合本村发展的致富门路,围绕“一 乡 一特 ”、“一村一品” 可示范带动周边 村寨和全镇乃至全县产业的发展,形成“ 一户带多户、多户带 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 的产业 格局。通过政府引 导,区域集中,规模发展,品牌运作、网络销售。可使本村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八、其它(一)附件1、农户愿意提供土地承诺书。2、农户愿意投工投劳承诺书。3、农户与种植协会签订种植合同。(二)方案编制人员16冷 圣 施明辉 田威(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意见(四)县扶贫办审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