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课标要求,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知识纲要,夏:,时间:,都城:,建立者:,灭亡:,禅让制,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商:,时间:,都城:,建立者:,灭亡:,西周,时间:,都城:,建立者:,灭亡:,分封制,目的:,内容:,意义:,(为什么要分),(怎么分),(效果怎样),部落,国家,一国,众国,一、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都城:,阳城,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历史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出现,治水有功,禅让制,部落首领,国家,什么叫
2、“国家”?,思考:,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 形成的共同体形式。,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方便统治、便于管理,有何用?,二、国家的发展,继承方式:,世袭制 (启),国家机构:,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国家机器),(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灭亡:,桀 公元前1600年(暴政),1、什么叫“世袭制”?,指古代帝王下台后,将位置转给自己的儿子,把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2、世袭制有何“利”和“弊”?,利:,弊:,有利于国家统一、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发展社会经济,不利于挑选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统治阶级内部容易失去进取
3、心、腐败,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公天下,人人平等、共同劳动、选贤任能,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历史的进步,标志着部落由分散向国家统一演进, 王位继承由模糊向固定,各阶层分工明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他:“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笑之以为乐。”还说他“自比于日”,自夸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因此,百姓们才骂他:“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史记殷本纪与尚书汤誓)后一句译成白话意为:“什么时候你这个太阳灭亡啊,我们愿意与你同亡!”,“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4、夏被推翻!,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汤,公元前1600年 商灭夏,灭亡:,纣 公元前1046年,西周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京,统治制度:,分封制,灭亡:,周幽王 公元前771年,如果你是周武王,你会如何统治如此广大的国土?,分封制,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对象:,王室亲属、功臣、古帝王的后代,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作用:,开发边远地区,巩固统治,维护了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稳定秩序,积极:,消极:,王室衰微、诸侯分裂,继承方式:,嫡
5、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大儿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派征赋役,权利,权利,权利,义务,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奴隶,平民,夏、商、西周兴亡有何相似之处?,前期:,重视生产 关心百姓,选贤任能 重视人才,后期:,暴政连连 丧失民心,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奢侈糜烂,以夏、商、周为代表的奴隶社会国家暴政连连、战争不断,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还是无奈的倒退?为什么?,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
6、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 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008年湛江市)2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 C西周 D春秋(2010年 湛江市)21、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齐恒公 C、启 D、禹,A,D,(2009湛江中考)西周时期,规定诸侯有镇守疆土、交纳贡税、保卫王室等义务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1.(2009汕头中考)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