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原运动对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门 杰摘要:上世纪 50 年代,国际上开始注意高原环境对身体进机能的影响,随着经济体育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发展完善并得到国际、国内重视。为了高原训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高原运动对身体机能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综述。关键词:高原运动;身体机能 ;研究进展一、 高原运动的发展历程20 世纪 50 年代,原苏联研究员提出,人在高原环境对缺氧可以产生适应,而在高原上训练也会获得适应,同时有利于机体呼吸机能心血管机能的改善,对提高有氧代谢运动能力有很好的效果。1956 年列宁格勒体育学院 9 名长跑运动员进行了海拔 2592 米的高原训练一个
2、月,成绩都有明显提高,1960 年罗马奥运会上来自海拔 2500 多米的埃塞尔比亚运动员阿贝基拉获得马拉松冠军,之后多次获得冠军,同时非洲处于同等地理条件的其他国家运动员也获得过长跑冠军。非洲长跑冠军的相继出现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视,在 1968 年墨西哥奥运会前夕,主办城市墨西哥城在海拔 2240 米的高原,许多国家为了让运动员适应高原环境,许多平原国家都到高原进行了适应性训练,借助墨西哥奥运会的契机在 60 年代把高原训练推向高潮。在这期间高原训练理论得到发展 1 。1966 年美国召开“海拔高度对运动员机能的研讨会” 。从而奠定了高原训练的理论基础。随后上世纪 70-80 年代高原训练
3、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同时也看到了高原训练的不足,这一阶段高原训练失败大于成功,是高原训练饱受争议。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末高原训练又迅速发展,理论和实践记忆不得到完善,随着理论完善、训练方法的改进,使高原训练的成效明显,在此阶段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和认可,上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高原理论的完善和创新,高原训练基地的不断增加,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高原运动还会取得更快的发展。二、 高原运动对机体机能的影响高原训练主要作用表现在高原环境所致的低氧和运动缺氧对机体的双重刺激。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反应是极复杂的,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于平原训练。高原训练对有氧
4、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主要发生在最大摄氧量、最大心率、血红蛋白、酶、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等方面。以上综合作用有利于充分激发和挖掘机体潜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一) 、高原训练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最大摄氧量(VO2max)是反映人体在极量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是影响赛艇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最大摄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其可塑性有限,但通过训练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可提高。国内外报道,依靠训练改善最大摄氧量,其提高幅度多数在 10-20%2。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周树辉在对上海以上海市男子赛艇队 12 名重点队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经历高原训练的次数,分为两组,进行测试
5、时发现高原后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并没有出现升高反而出现了下降,运动员的摄氧量下降而在最大摄氧量运动负荷强度下,机体的有氧代谢水平并没有得到改善,说明运动员在中等、高等运动强度下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 。陆绍中和付远杨分别在 1982 年和 1984 年发现高原训练 90 天和 21 天中长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分别增加 5%和 11%-14%。游泳运动员也有最大摄氧量增加的报道。造成上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受试者训练水平和运动项目及上高原前身体机能状态有关。(二) 、高原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处于高原时,安静和运动心率加快,心率的增加可以补偿氧运输能力的下降,但最大心率和心输出量都有所
6、下降。许多研究表明,同最大摄氧量一样,最大心率也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海拔超过 3000 米时最大心率即明显下降,最大心率的下降是对低氧适应,与心脏毛细血管增生有关 4 。但是总体运动成绩都有所提高,高住高训对于运动的心率和心输出量都有影响,原因是高原环境低压、缺氧环境使心肌缺氧心率增加但最大心率因为心输出量的降低而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现在比较流行的是高住低训后心脏收缩分数和射血分数以及每搏输出量都增加,表明左心室收缩力增强,但对心舒张功能无影响,心脏机能得到改善5 。但是现在对于高原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项目不同,运动员水平不同,样本实验前的身体机能不同都有关系,只从运
7、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来看,经过系统的科学的高原环境或者模拟高原环境都有明显提高。(三) 、高原训练对血红蛋白(Hb)的影响血红蛋白(Hb)对运氧功能有重要意义。它能从肺携带氧经由动脉运送给组织,又能携带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静脉送到肺再排出体外,所以 Hb 浓度下降会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进而影响运动成绩。高原训练对血红蛋白浓度影响的监测以保障血红蛋白的浓度,进而保障运动训练。刘文军等在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运 动 能 力 的 影 响 中指 出 中 等 强 度 运 动 2-4 周 生 理 发 生 适 应 性 变 化 血 红 蛋 白 ( Hb) 浓 度 增 加 6 。 朱 凯 州在 奥 运
8、 周 期 中 国 赛 艇 重 点 运 动 员 不 同 环 境 模 式 “高 原 训 练 ”机 能 变 化 特 点 的 研 究 中 指 出“血 红 蛋 白 变 化 在 高 原 初 期 先 有 短 暂 的 上 升 , 后 下 降 , 高 原 训 练 后 有 上 升 趋 势 , 并 维 持一 段 时 间 , 比 较 07、 08、 2010 年 三 次 会 泽 高 原 训 练 血 红 蛋 白 的 变 化 , 两 个 级 别 的 平 均血 红 蛋 白 量 逐 年 增 加 。 但 2010 年 高 原 训 练 前 期 的 血 红 蛋 白 值 较 低 , 可 能 是 因 为 本 次 高原 训 练 是 伦
9、敦 奥 运 周 期 的 首 次 高 原 训 练 , 运 动 员 在 打 完 全 运 会 后 , 训 练 不 系 统 所 致 。2010 年 高 原 训 练 的 效 果 比 较 理 想 , 血 红 蛋 白 含 量 有 了 大 幅 度 的 提 升 ” 7 。 血 红 蛋 白 浓度 的 提 高 就 是 为 了 增 加 运 输 氧 的 能 力 , 提 高 有 氧 运 动 能 , 间 接 提 高 运 动 成 绩 , 高 原 运 动就 是 为 了 克 服 运 动 员 比 赛 时 肌 肉 运 动 所 导 致 的 红 细 胞 的 破 坏 对 运 动 能 力 产 生 的 负 面 影响 。(四) 、高原训练对骨骼
10、肌的影响高 原 环 境 训 练 可 以 重 新 塑 造 骨 骼 肌 的 兴 塔 结 构 和 酶 的 活 性 , 有 研 究 指 出 大 鼠 模 拟 高原 ( 4000m) 游 泳 训 练 14 周 后 , 伸 趾 长 肌 和 趾 肌 a 纤 维 百 分 比 及 收 缩 肌 ab 纤 维 明显 增 加 , 这 些 肌 纤 维 中 柠 檬 酸 合 成 酶 、 脂 肪 酸 氧 化 酶 活 性 增 强 , LDH 活 性 下 降 8 。同 时 还 有 报 道 指 出 模 拟 高 原 环 境 训 练 12 周 大 鼠 骨 骼 肌 毛 细 血 管 密 度 增 加 , 数 量 增 加 。Sundberg K
11、aijser 等 发 现 高 原 环 境 训 练 后 毛 细 血 管 数 目 增 加 管 道 变 小 , 不 同 的 海 拔 变 化情 况 不 一 样 。 高 原 环 境 进 行 力 量 训 练 会 使 肌 肉 蛋 白 质 和 成 代 谢 增 加 , 急 性 缺 氧 会 导 致 合成 下 降 , 肌 红 蛋 白 浓 度 少 量 增 加 , 肌 红 蛋 白 和 血 红 蛋 白 都 是 运 输 氧 气 的 他 们 之 间 存 在线 性 关 系 。 高 原 环 境 运 动 使 骨 骼 肌 的 结 构 、 酶 的 活 性 、 蛋 白 质 合 成 代 谢 、 肌 红 蛋 白 都 朝着 有 利 于 运 动
12、 的 方 向 改 变 , 综 合 作 用 使 机 体 的 有 氧 代 谢 能 力 提 高 , 有 氧 运 动 能 力 提 高 。三、高原运动对身体机能影响的展望高原环境训练是通过加强心脏功能,增加 Hb 浓度改善杨传递能力,同时高原环境运动通过增加骨骼肌毛细血管的数量,线粒体和酶的活性加强氧释放和弥散能力,从而加强VO2max 和氧化磷酸化能力不断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最终达到身体机能的适应和运动成绩的改善。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高原环境训练作为一种辅助的训练手段,会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关注和认可,有关高原环境训练的分歧和争议会成为热点,对于运动方法的改进,运动环境模拟,以及高原训练的营养与恢复将
13、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高原环境训练理论竟得到发展和完善,研究将不断深入。参考文献:1 杨锡让,傅浩坚.运动生理学进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229-231.2 詹实之等.赛艇运动队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及其心功能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4:32-33.3 周树辉.8 周_长时间_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D西安体育学院.2010,33-39.4 Hudicka O.,BrownM.N.,WalterH.,Weiss J.B.,Bate A.Factors in-volved in capillary growth in heartJ.Mol.Cell Bioch 1995;147:57-68.5 惠萍.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 .2004,26:29.6 刘文军.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08-110.7 朱凯洲.奥运周期中国赛艇重点运动员不同环境模式“高原训练”机能变化特点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11,39-51.8 杨锡让,傅浩坚.运动生理学进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