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側彎的復健運動原則與矯正體操 羅東聖母醫院復健部 黃俊民主任脊椎側彎的運動復健原則矯治原發性脊椎側彎的常用方法有體操矯正、支架矯正及手術矯正。及時、適當地運用這些方法,可以達到滿意效果。可根據患者年齡、側彎嚴重度及進展情況來選擇適當的矯正方法。一般的處理原則可以歸納如下:1. 早期發現 脊柱側凸的主要關鍵在早期發現、早期矯治。由於家屬及患者自行發現往往為時過晚,因此,必須定期進行。2. 密切門診檢查 側彎曲度超過 10 度時,應密切隨時門診。3. 積極矯治 當側彎曲度達 20 度時,應予矯治,40 度以下的輕度側彎宜作矯正體 操並密切觀察,此時矯正體操可獲良好效果,不增加痛苦,並能促進健康
2、與發育,就應為首選療法。如體操不能控制側彎發展,則應加用 MILWAUKEE 支架支持。如曲度達 60 度以上時,須行手術矯治。脊椎側彎的矯正體操矯正體操是早期輕度側彎,特別是功能性與纖維側彎的理想矯治方法,也是結構性側彎的重要輔助方法。1. 基本原理:加強脊柱凸出側的軀幹肌肉,牽伸凹入側的攣縮的肌肉、韌帶等組織,加以調整兩的肌肉平衡,達到矯正的目的。2. 矯正體操舉例 矯正體操一般每日進行一次,動作要平穩、緩慢,配合呼吸,不要憋氣。 注意事項1. 少年期畸形發展的可能性較大,須加緊矯治;發育後畸形仍有發展可能,較明顯的結構性側凸在成人期仍可有所發展,不能忽視。2. 少年期間側凸不超過 20 度者,可單用矯正體操矯治;如畸形仍有發展,或已發展到 2040 度,宜加用 Milwaukee 支架或石膏矯形;側凸超過 5060 度時,繼續發展可能性很大,應考慮手術矯形。3. 矯正體操須長期堅持進行,要求操作正確、認真,並適當配合呼吸運動。4. 矯形運動必須同時矯正日常生活中坐、站、走路中不良的姿勢,才能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