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61T -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6525926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61T -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61T -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61T -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61T - 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XXXX XXDB61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61/2013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ide of Cement Stabilized Base Cold In-place recycling on Old asphalt pavement (编制说明)2013发布 2013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陕西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基层多是采用半刚性基层,在重载交通及温度应力等因素影响下基层逐渐产生裂缝、破碎等病害,路面大修、改扩建时需

2、要一并处理。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将沥青面层和基层旧料加以再生利用,不仅能提高旧路路面整体强度,改善结构层层间结合,还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节约大量的筑路材料,充分利用旧路面材料,减少对沿线排水设施、安保工程的破坏,降低工程造价。目前,国内对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我国相关规范也在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规范要求比较宽泛,不能完全指导该技术在公路养护大修与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为大力推广此项新技术,更好地对陕西省沥青路面废旧材料的正确利用提供技术指导,真正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道路质量的目的,特制定本标准,以指导我省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水

3、泥施工。1.2 协作单位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12 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由西安公路研究院、陕西省公路局主持承担陕西省地方行业标准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起草工作。1.3 工作过程2012 年 3 月由西安公路研究院和陕西省公路局联合向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的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批准立项。本标准制订任务下达后,西安公路研究院积极组织,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明确标准编写任务。编制组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始起草标准,并结合编制组于 2011 年完成的陕西

4、省交通科技项目沥青路面现场再生基层应用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及相关工程应用经验,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补充了完善,并于 2012 年 12 月完成了标准初稿。接着各编写人员就标准内容反复进行了认真讨论,并邀请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后编制组就专家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比对,借鉴其他地方标准经验、查阅资料,向国内再生养护单位一线技术人员了解现状,确定标准草案,经多次修改完善于 2013 年 5 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1.4 起草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起草组组长:郭平。主要工作:对标准编制进行全面审核;参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组织定期召开标准编制讨论会议,研究进展和实施

5、深度,并根据标准编制进展情况对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布置。起草组副组长:舒森。主要工作:对标准编制进行全面审核;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积极推广应用本标准成果。起草组成员:马庆伟。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欧阳海霞。主要工作: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积极推广应用本标准成果。起草组成员:韩君良。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朱钰。主要工作: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积极推广应用本标准成果。起草组成员:张娟。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

6、草组成员:吴德军。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2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 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重点为旧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技术,立足于我省水泥就地冷再生的应用现状,以相关科研成果为依据,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与规范,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重点突出冷再生的材料要求、材料设计及施工工艺要求,并注重标准的指导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能广泛适用于陕西省旧沥青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工程。有利于促进该项技术进步,提高施工质量。2.2 主要技术内容本地方标准包含以下主要内容:0 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

7、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旧路路况调查与分析、5 材料、6 再生混合料设计、7 施工准备、8 试验段施工、9 施工工艺、10 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11 养生及交通管制、12 环境保护、13 附录。2.3 与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本标准为首次发布。3 试验验证3.1 试验(或验证)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的分析和说明本标准在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通过对 RAP 性能、级配、水泥最佳用量、路用性能、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反复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详细地分析与综合,确保水泥就地冷再生各项技术标准在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方面均有定量评价。经验证,按本标准技术要求下的水泥就地冷

8、再生基层能很好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3.2 试验结果综述1适用范围本标准通过对国内外冷再生适用范围的调研及沥青路面再生稳定剂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层的适用范围为路面基层或底基层,具体需视旧路沥青面层厚度和材料性质及其基层材料的类型而区分,一般而言,适用于大中修、改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及其以下公路的基层、底基层的施工。2 配合比设计方法本标准通过对不同的基、面层掺配比例的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应根据实际铣刨旧料级配、组成及性能等来确定水泥用量和新旧材料比例,以准确指导施工,并对不同等级道路的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压实度和强度提出了具体

9、要求。3 施工技术本标准通过对不同工程实体应用调查与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冷再生材料特性的施工工艺和可参照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确定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主要分为五个阶段:(1)施工准备(包括施工机械准备、旧路面准备、施工放样、水泥和新集料准备、再生宽度和长度的计算);(2)铣刨与拌合;(3)碾压整形;(4)接缝处理;(5)养生及交通管制。4 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的最终知识产权归西安公路研究院和陕西省公路局所有。5 采标情况本标准以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41-2008)主要参考,并根据本编制组成员主持撰写的沥青路面现场再生基层应用技术研究课题成果予以借鉴,具体采用内容如下:文中

10、6.1.4 条参考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41-2008)中 9.1.3 条、9.1.4 条内容规定文中 6.1.6 条参考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41-2008)中 9.1.2 条内容规定文中 11 条参考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41-2008)9.6 条内容规定6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无7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本标准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施工措施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能为陕西省沥青路面废旧材料的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建议本标准审批发布为推荐性行业标准。8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主要参考资料: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73.2-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H30-2004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H10-2009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