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6525662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执法监察联动(外业调查)培训讲义,主要内容:一、调查内容二、总体要求三、调查的方法四、土地分类含义五、地类变更中的相关问题六、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的填写七、外业调查的主要成果及检查,第一节、外业调查的内容,通常,土地变更外业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类的变化:指土地的用途或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包括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也包括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的调整和非农用地内部类别之间的变化,同时也包括未利用地开发及灾毁造成的地类变化。,(2)图斑的变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十分普遍,行政界线和权属范围的变动、地类的变化,通常是以土地界线的推移来实现的。图斑的变化常

2、常伴随着地类、权属、境界的变化。,图斑:凡被行政区域界、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分割形成封闭的单一地类的地块,其图面表示称为地类图斑 线状地物:北方宽度大于2米,南方宽度大于1米的河流、铁路、公路、林带,固定的农村道路、沟、渠、田埂、管道用地,以及坡度小于2的耕地地块内宽度大于1米的田埂(坎)等。 境界:国界及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包括国界、省界、地市界、县界和乡界,第一节、外业调查的内容,(3)权属的变迁:土地的交易、争议地的调整与解决、征地、土地的开发与整理变化必然导致土地权属发生变化,如权属单位的合并、兼并、分割造成的权属变化。(4)行政境界调整:从发展区域经济和管理的需要出发,会作适当的调

3、整。(5)飞地,争议地的调整:飞地的解决(消除)必须通过变更调查给予反映。,第一节、外业调查的内容,(6)单位更名的变化:更名虽不一定牵涉图斑地类、面积、界线的变动,但必须在变更调查中及时进行更正。按照市局联动工作方案的要求,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以各分县局辖区为调查单元,查清全市2012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特别是新增建设用地的情况,也就是说要着重摸清新增建设用地地类图斑的变化情况。,第一节、外业调查的内容,第二节、外业调查总体要求,利用1:10000的2011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正射影像图 ,作为本次变更调查工作底图。通过实地调查,查清2012年度地类变化等情况,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

4、B/T 21010-2007)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据实将本年度发生地类变更的图斑调绘上图,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保证图、表、实地三者一致。,一、基本调查范围:分县局行政辖区。二、变更调查时段:变更调查时段为2012年的1月1日至10月15日。三、调查底图:2011年度1:1万比例尺遥感监测正射影像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四、调查内容:通过实地调查,重点查清2012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地类图斑的变化情况。,具体要求,五、土地分类: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农村土地调查时分类要求,调查到二级类。六、计量单位:长度、宽度单位采用米(m),精确到0.1米;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

5、(m2),精确到0.01平方米;面积统计汇总单位为公顷(ha),精确到0.01公顷。七、线划和注记:调查底图上,均用红色表示变更后的线划和注记。八、填写表格:依据外业调查情况如实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具体要求,第三节、外业调查的方法,外业调查是对地面土地利用状况及相关地物的判读、描绘和记录的过程,是整个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础。外业调查准确与否,将决定整个工作的质量,对今后的成果应用将产生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外业调查采用全野外调绘,要求对每一块图斑实地走到、看清、问明、量实、记准、绘真。外业调查过程就是沿着调绘路线边走、边看、边想、边判、边画、边问、边量和边记的综合过程。,第三节、外业调查的方

6、法,(一)、调查前准备,第三节、外业调查的方法,1、资料与工具准备资料除调查工作底图外,还包括2012年度: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灾毁耕地、违法用地查处资料及勘测定界报告等文件资料,以及相关表格。工具准备包括:钢(皮)尺、三角板、铅笔、绘图笔、图夹(板)、计算器等仪器工具以及交通工具。,(一)、调查前准备,2、室内预判 室内预判是根据正射影像图上影像的成像规律和特征,对照相同图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影像进行解译,来确定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显示的各种地类图斑在影像图上的位置和范围。也就是说,在出外业前,应判清工作底图在实地的具体位置。为了在实地快速准确到达变

7、更区域,可在工作底图将路名、村名及标志性地物的位置标注上,帮助外业定位。另外,通过目视解译、转绘和标注的方法,将本地区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土地变化资料,补充和标注到调查底图上,再到实地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将确认的变化图斑界线的位置、地类和其他属性,调绘到变更调查底图上。,(一)、调查前准备,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3、选择调绘路线为了使野外作业质量好、速度快,选择好调绘路线是关键。调绘路线的选择应根据调查区的地形、交通条件、平时掌握的变更量以及室内预判情况进行统筹考虑。首先要保证不漏,再是考虑节省时间,不走重复路。,(一)、调查前准备,(二)、外业调查操作步骤,第一步调查人员沿着

8、室内确定的调查路线,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内容逐图斑进行实地核对,主要是核查实地土地利用情况是否与现状图上显示的内容一致。调查人员在沿调查路线行进中要判读准确,随时了解站立点在工作底图上的位置,并采取边走、边对照、边判读的方法,并对判读出发生变化的地类图斑,准确、清楚地标注在工作底图上。要求:现状图与实地一致的,不做变更;现状图现状实地不一致的,做变更。,(二)、外业调查操作步骤,第二步对现状图与实地不一致的变更图斑进一步实地核实、踏勘。在对变化图斑实地踏勘时,要根据明显目标和相关地物,确定工作底图方向与实地方向保持一致,初步确定变更图斑的边界。,第三步确定变更图斑的地类,落实权属单位名称、权属性

9、质等内容。根据变更图斑的土地利用现状,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的分类内容,确定变更图斑的地类;同时调查落实权属单位名称、权属性质等内容,并做好记录。,同时还要确定变更后的图斑号(临时号)。图斑分割与合并,变更后的图斑号采取在原图斑号后加支号,但不能出现重复号,也不能连续支号。如8号图斑分割成3个图斑,则用8-1、8-2、8-3 表示。多图斑合并时,也按此办法编号。,第四步现场绘制变更图斑草图。对变更图斑的每一条边进行实地丈量,并将边长注记在图斑草图的对应边上。要求:1、图斑面积较小的,用钢(皮)尺丈量,精确到0.1m,、图斑面积较大的,用全站仪实测。2、图斑草图可不

10、依比例。3、草图一般只绘制变更后图斑草图。4、图斑草图边长注记齐全。,第五步丈量变更图斑与邻近地物的拴距,用于确定变更图斑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具体位置。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道路、地物等,确定实地能够定位变更图斑准确位置的基准点后,丈量出基准点到变更图斑的距离(拴距),并将拴距注记在变更图斑草图和现状图上。丈量拴距的个数应满足将图斑定位上图的要求。,确定变更图斑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具体位置,变更图斑草图,第六步将外业变更调查的全部内容填入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其中,变更前图斑的内容按工作底图填写,可不填面积;变更后图斑的内容,据实填写。具体如下;1、变更前图斑部分一般只填写权属单位名称、图斑号、

11、地类编码、权属性质。2、变更后图斑部分一般只填写权属单位名称、图斑号、地类编码、权属性质和面积,其中变更后图斑的面积可在室内完成。,1、确定变化图斑准确位置时,首先应选取图斑附近的明显地物作为参照物,例如道路、水渠、房屋等; 2、丈量图斑和现状图上的线状地物(如道路、沟渠)拴距时,应量到线状地物的中心线位置; 3、丈量数据必须满足把变化图斑准确定位在现状图上的要求; 4、填写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要完整准确,图斑草图要比例适当、清晰明了、边长和拴距注记完整,并要绘制选作参照物的地物。,外业调查的几点要求,5、图斑变更调查应逐一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不重不漏。 6、地类确定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2、GB/T 21010-2007)的分类内容进行。 7、图斑编号采用分数形式、字头朝北表示,分子为图斑编号和权属性质代号,分母为地类编号和耕地坡度分级代号,即ab/cd,a表示图斑编号,b表示权属性质代号(当图斑为国有土地时标注G,为集体土地时不标注),c表示图斑的地类编号,d表示耕地坡度分级代号(用、代表5个坡度级),如12G/114、126/111、5G/201等。,外业调查的几点要求,8、外业调绘上图面积。耕地、坑塘、园地为6m,实地面积0.9亩;林地、牧草地或未利用地为15 m实地面积2.25亩;居民点为4 m,实地面积0.6亩;小于上述面积的地类应实地丈量长、宽求其面积,按要求作好记录

13、。小于100 的图斑不作调查,可直接划归所在的或者相邻的大图斑地类中。对于耕地中的非耕地、非耕地中的耕地,实地面积大于100,且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地物按零星地类调查。,外业调查的几点要求,9、城市或建制镇范围根据城镇集中连片的建成区外围线划定;内部要调绘农用地,农村居民点范围根据农村居民点的边缘闭合界线划定,其内部土地权属和土地分类不再做细分调查,农村居民点边缘的坑塘够上图面积的应调绘上图,不够上图的划归村庄。 10、农村居民点内够上图面积的其他地类在狭长的并列式的居民点之间,宽度小于50米的可归并到村庄中作一个图斑处理,大于50米的,调绘其间的各种地类。,外业调查的几点要求,第四节、外业

14、调查的土地分类及含义,土地变更调查采用的土地分类与“二调”时农村土地调查采用的土地分类一致,即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其中,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类8个,二级类40个。,农村土地调查中,由于调查比例尺所限,城镇等建设用地内部调查将无法全面使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为了适应农村土地调查需要,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中的有关建设用地(铁路、公路等建设用地以外的建设用地)归并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并在其下划分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个二级地类。,第五节、地类变更中的相关问题,(一)地

15、类变更的方法和依据,1、 坚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严格按照土地分类的地类含义来确定用地类型。2、地类认定方法应与二次调查保持一致,不得通过改变地类认定方法,更改地类。3、对实地发生变化的土地,依据实地现状认定地类,如实调查。,(二)地类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1、耕地调查应注意的问题,(1)被临时占用的耕地:由于工程、季节、经济利益等因素被临时占用的耕地,按“耕地”调查和认定。(2)林粮、果粮间作的土地:当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时,按耕地调查和认定。(3)整理复垦开发的耕地:已经在耕种,且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土地,不管是否验收,按耕地调查和认定。(4)受灾耕地:耕作层未被破坏的或经简单整理可以恢复

16、耕种的,不能变更为其他草地等未利用地,应按耕地调查和认定。,(5)沙化、盐碱聚集的耕地:仍在耕种的,按耕地调查和认定。(6)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仍在耕种的,按耕地调查和认定。(7)人为撂荒的耕地:按耕地调查和认定。(8)在耕地上修建简易温室、塑料大棚、或农作物被地膜覆盖的还应按耕地调查,不能变更为设施农用地。(在农用地上修建具有较正规固定设施,如日光温室、大型温室、水产养殖建筑物、畜禽舍建筑物,用于工厂化作物栽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的土地应变更为设施农用地)(9)新增耕地的地类和范围界线调查,利用验收和项目竣工图等资料室内判定类型和四至界线,结合外业调查确定。,2、建设用地调查应注意的问

17、题,(1)已批准用地部分建设的:已经建设的部分,按实地现状调查认定。 (2)独立于城市、建制镇、村庄以外的商服、居住、工业、仓储、机关、学校等:根据其具体的所属关系进行地类归并。当其属于城市时,地类归并为“城市”用地;属于建制镇时,地类归并为“建制镇”用地;属于村庄时,地类归并为“村庄”用地。 (3)对城市、建制镇、村庄内部,庭院间的耕地、园地、坑塘等农用地,当面积大于等于最小上图标准时应进行农用地调查和认定。 (4)对城市、建制镇、村庄周边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坑塘等,当面积小于最小上图标准时,可以综合到城市、建制镇、村庄里。,(5)风景名胜区、特殊用地中的非建筑、构筑物的土地:按照实地

18、现状进行调查和认定地类。 (6)铁路、公路有征地文件的,按征地范围来调查认定;没有征地文件的,按实地现状调查(包括路面、路基、道沟、护路林)。 (7)对2012年度实地已建设的土地,无论是否已经取得合法用地手续、是否列入违法拆除计划、是否经竣工验收、是否为其它部门管理范围,都必须按实地现状变更为建设用地。其中, 建设用地指实地已建设的土地。实地建设以施工人员已进入、工棚已修建、塔吊等建筑设备已到位或地基已开挖为标志。为实施建设而进行的推填土地平整的,按照建设用地变更。,(8)对2011年部卫片执法检查中,查处的建设用地结果,应纳入本次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其中,对已补办用地手续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

19、,标注“本年批准本年建设”(B);对尚未拆除的违法用地,标注“本年未批先建”(W);对已经依法查处并拆除2011年度已经调查为建设用地的图斑,按原地类调查和变更;对已经依法查处并拆除的2011年度疑似新增建设用地的图斑,本年不变更。 (9)对于“边报边用”的建设用地,如2012年仍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无论是否为国家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项目,都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为建设用地,属性标注为“本年未批先建”(W)。,(10)对于实地已经建设的土地置换、增减挂钩等项目用地,如2012年仍未依法依规取得土地置换、增减挂钩等用地批准文件,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为建设用地,属性标注为“本年未批

20、先建”(W)。 (11)由于大型工程的需要,临时建设的工棚、活动板房、堆料场、构件厂、搅拌站等取得合法手续的临时性用地,保留原地类,可不变更为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细化调查,对新增建设用地中的城镇村、采矿、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应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要求,细化调查到:商服用地(05)、工矿仓储用地(06)、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特殊用地(09)等一级类,和街巷用地(103)、空闲地(121)二级类。细化调查面积数据主要用于本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调查要求: (1)细化调查图斑不需在变更调查底图上标绘;图斑内部细化分类及其面积根据调查情况填写在外业记录表中; (2)在调

21、查中,对实际用途不明、认定细化分类有困难的新增建设用地,可参照规划或设计用途来确定其细化地类及面积;,第六节、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的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2012年) 土地座落: 乡(镇) 村 所在图幅号: 长度单位:米 (0.0) 面积单位:平方米(0.0) NO.,填表人: 填表日期: 检查人: 检查日期:,填表要求,1土地座落。填写变更图斑所在具体乡(镇)、村、村民小组或农场、分场等的全称。 2所在图幅号。填写变更图斑所涉及的所有图幅编号。 3NO.填写调查表编号。以乡(国土所)为单位顺序编号,编号为7位阿拉伯数字,前4位为年度,后三位为自然顺序号;当变更内容较多需要填写多张表格时,

22、在调查表顺序编号后以分数并加括号形式注明页数和页号,分母表示总页数。如2011018(1/2)、2011018(2/2)。 41栏填写图斑变更前所属的权属单位名称。 52栏填写图斑变更前的图斑编号。,63栏填写图斑变更前的地类编码。(当图斑内含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未上图的田坎面积时,第一行填“/”,以下逐行填写组成该图斑的各地类编码。当图斑为可调整地类时,在相应地类编码后加“K”表示,如可调整果园,编码为021K;当图斑为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园地时,在相应地类编码后加“KB”表示,如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果园,编码为021KB;当图斑为“批而未用”土地时,在相应地类编码后加“P”,表示,如201

23、P)。本次调查图斑变更前的地类编码可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类填写。,填表要求,填表要求,74栏填写图斑变更前的面积。当图斑内含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未上图的田坎等时,第一行填图斑总面积,以下逐行填写对应于3栏组成该图斑的各地类面积。各地类面积之和必须等于图斑总面积。本次可不填。85栏填写与4栏面积对应的土地权属性质,G(国有),J(集体)。,96栏填写耕地的坡度分级代码(、)。 107栏,当变更前图斑为耕地且坡度级别为、时,填写耕地的类型,TT(梯田)、PD(坡耕地)。 118栏填写图斑变更后所属的权属单位名称。 129栏填写图斑变更后的图斑号(临时图斑号)。 1310栏填写图斑变更后的地类编码

24、及所含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未上图的田坎的地类代码。要求与3栏填写图斑变更前的地类编码一致。本次可只填主要变更图斑的地类。 1411栏填写变更后的图斑面积,变更前各图斑面积之和与变更后各图斑面积之和必须相等。(当图斑含有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未上图的田坎时,第一行填写图斑总面积,以下逐行填写对应于10栏组成该图斑的各地类面积)。,填表要求,1512栏填写图斑变更后的土地权属性质,G(国有),J(集体)。 1613栏填写变更后耕地的坡度分级代码(、)。 1714栏,当变更后图斑为耕地且坡度级别为、时,填写耕地的类型,TT(梯田)、PD(坡耕地)。 1815栏填写地类变更部分变更前的地类编码。 191

25、6栏填写地类变更部分变更后的地类编码。 2017栏填写与16栏对应的变更后地类的面积。,填表要求,2118栏,只填写新增耕地来源于土地整理:ZL,土地复垦:FK,土地开发:KF,其他:QT,共四种类型。其中,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的耕地为本年度补充耕地。此栏由耕地保护部门负责填写。 2219栏,与17栏对应,地籍管理部门负责标注PJ(“往年批而未用当年实地建设”);用地审批部门负责标注B(“本年批准本年建设”)和P(“本年批而未用”);地籍管理部门会同执法监察部门标注W(“本年未批先建”)。 2320栏,主要填写批地文件文号,以及需要注记、补充说明的其他具体事项和内容。,填表要求,填表要求,

26、24草图栏。(将图斑变更前和变更后状况标绘清楚。在变更图斑内注明变更后的图斑号和斜晕线,并用括号注明变更前的图斑号以示区别)。 本次只绘制变更图斑的草图。 25调查人、填表人、审核人、调查日期均应按实际日期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的填写示意,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2012年) 土地座落: 乡(镇) 村 所在图幅号: 长度单位:米 (0.0) 面积单位:平方米(0.0) NO.,红色部分为外业调查阶段填写,黄色部分为内业阶段填写,第七节、外业调查的主要成果及检查,一、分县局应提交的调查成果1、土地利用变更外业调查成果图(标注变更内容的工作底图);2、土地变更调查外业记录表及随附的坐标表等勘测定界资料和有关说明资料;二、外业调查成果检查 对外业调查成果,建立分县局自检、市级核查制度。1、县级自检:内业100% 、外业100%;2、市级检查:内业100%,外业不少于30%。,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