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22610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崖山之後无中国,明亡之後无华夏,崖山之后,已无中国!,悲壮的崖山海战,公元1279年,陆秀夫知道君臣都难以脱身了,就连忙跨上自己的座船,仗剑驱使自己的妻子投海自尽。然后,换上朝服,回到大船礼拜帝昺,哭着说:“陛下,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理应为国殉身。德佑皇帝(恭帝)当年被掳北上,已经使国家遭受了极大的耻辱,今日陛下万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赵昺淡然一笑,应道:“既为帝君,理应如此。”随后,陆秀夫将黄金国玺系在赵昺腰间,背起九岁的帝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崖山海战,是空前惨烈的一场战役,说其惨烈,更多的是体现在战役胜负已定之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了不使战舰落入敌手,宋军将数百艘战舰自行凿沉

2、,然后,超过十万众的南宋军民,包括官员、士兵、妇女、百姓,不愿被残暴的蒙古政权所奴役,纷纷跳海自尽,蒙元所编的宋史客观的记载了这段史实:七日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10万人自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了一行字,但它背后的震撼意义,令后人叹息不已。在国家命运的转折关头,从皇帝到大臣、士兵甚至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表态。在崖山附近一个叫延安村的小村庄旁边,有一座没有碑文的坟墓,与众不同的是,墓的四周,全部是用蚝壳围砌起来的。传说这就是当年的杨太后之墓。,杨太后自杀殉国后,匆忙之间,张世杰将她葬在了这里。迫于蒙元的压迫,百姓不敢为她树碑立传,只得用蚝壳为杨太后修建了一座特殊的坟墓

3、。为了怀念这位坚贞不屈的太后,每逢四月初二杨太后诞辰日,四乡八里的百姓都会来这里祭拜,久而久之,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此外,还有一些忠义之士,冒着天大的危险,将侥幸逃脱的赵氏皇族后代严密保护起来,隐姓埋名,直到蒙元灭亡,他们才恢复本来姓氏,在崖门附近建立了赵氏的皇族村,并将宋代十八位皇帝的灵位永久供奉在村里的祠堂里。,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

4、”。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蒙古军队攻占长沙岳麓书院时,数百名书生赤手空拳抗击蒙元铁骑,最后全部壮烈战死。,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身边只有一个太监,令人感到纳罕甚至有些愤慨的是明朝末代子民竟然是那样温顺如羊,没有血性。城破,守城明军争相逃命,自相践

5、踏,宁可从城墙上摔下跌死,也不敢做抵抗。百姓亦然。路边一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汉人青壮男子五、六十人魂魄皆飞,无一人不至前者;然后乖乖地跟着上刑场:“跪!”随着一声喝令,众人齐刷刷倒地,引颈就戮。闻城破,“则邻人相约共迎王师,设案焚香,示不敢抗”。被搜查出来的人要么下跪乞命,要么献金讨饶,全无一点气节。,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汉人,蒙古人,色目人,南人,元朝的四等人制统治,自元明始,中华民族的血性缺失,公元1645年 扬州十日,扬州变成了屠场,血腥恶臭弥漫,到处是肢体残缺的尸首,一切社会准则都不复存在了。扬州城那些因美丽而闻名的妇女们,愿意把她们自己献给清兵,最要紧的是用身体赎回她

6、们的生命。逐渐地,一股疯狂席卷了入侵者。任何女人不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有可能被抓住,被成群的士兵轮奸。一些市民像奴隶一样为清兵服务,替这些入侵者做饭,打扫卫生。由于这种人的生命可以得到赦免,因此其余的人也极力想加入进去,但是被拒绝了。与此同时,大屠杀仍然在继续。,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那些从城墙上跳下去企图逃跑的人不是摔断了大腿,就是落到了流氓无赖和散兵游勇手中,他们把这些人抓起来拷打,要他们交出财宝来。在城里,一些人藏到垃圾堆里,在身上涂满烂泥和脏物,希望以此躲开人们的注意,但是清兵不时地用长矛猛刺垃圾堆,直到里面的人像动物一样蠕动起来,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

7、。大火蔓延开来,那些因为藏在屋子里或地下室里仍然活着的人们,或者是被无情的大火所吞噬,或者是战战兢兢地跑到街上,被那些仍然在屠城的清兵杀死了。甚至那些被正规的清军放过去的、赤身露体在街上游转的、孤弱无助的市民,又被成群的散兵(“不知为清兵、为镇兵、为乱民”)拦住,乱棒打死。,到5 月25日,即滥杀和抢劫的第六天,这场大屠杀结束了。清军接到豫王的命令,就此封刀。和尚们得到命令开始收集和焚烧尸体。到5月27日,开始赈济口粮。又过了几天,那场雨它使大火没有毁灭整个城市终于停止了,太阳也出来了。当时的人们估计,有8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满清文字狱,中华历史上的民族政权交替时代有过,但从来没有一个像满清

8、统治者这样,用屠刀强迫中国人全民剃发易服,彻底地摧毁中华的衣冠、服饰,彻底绞杀中华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彻底把中国人弄成完全顺服的走狗奴才。满清统治者非惟酷毒暴虐、戾于刑狱;所“汉化”深者:工于心术而极力摧残中华,尤其中华士人之民族意识。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刻毒!难怪鲁迅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二讲中说过:“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以至于完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今天中国人一厢情愿地称清朝是中国王朝,可惜人家清朝统治

9、者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慈禧道:“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保大清不保中华 ”,“量中华物之力,结与国之欢心。” 雍正说“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乾隆更直白:“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出身满洲贵族的清宫女作家德龄在其清宫两年记一书中提到,她的父亲告诉她,他们不是中国人,但却是中国人的主人。满洲统治者,完全是一幅外族殖民者的姿态。,清军入关屠杀了数千万人中国人,令人毛骨悚然的“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等大屠杀,就是征服者对负隅顽抗者的惩罚和镇压。但是,清军杀人,虽然数字上少于蒙古人,但比蒙古人的刀法更“精准”,他们不仅是用恐怖来征服和支配中国,导致大量中国人

10、死亡的,是恐怖的“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通古斯人用这种手段彻底征服中国人,改变了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就这样按照通古斯人的传统留起了辫子。,直到今天还有人幼稚地认为满洲人最终被中国人同化了,但残酷的事实却是中国人被满洲人同化了。今天所谓的中国国语(普通话),也是来自满人的语言;国粹京剧是满人的艺术;相声和小品,就是两个清朝奴才在主人面前一唱一合的生活再现。今天还被奉为至宝的所谓的“国服唐装”,实际就是满人的旗袍马褂。通古斯满洲人也效仿蒙古人的做法,把人分为四等,满洲人和蒙古人高高在上。而我们祖先的真实姓名,叫 “奴才”。,今天,我们从官方教科书里面学到的历史大部分是经满清篡改过的历史

11、,而不是真正的中国历史,这是最令后人痛心的地方! 如果说蒙古帝国征服中国换来的是“屠杀与劫掠”,那么满洲人统治中国的结果就是“文化灭绝与精神奴化”!,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轮回,南京大屠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台湾老兵回忆,一次,五个日本鬼子就能押着二千多中国人去屠杀,虽然那五个日本兵有枪,但被押解的两千人并没有被捆着,完全可以动手反抗。可是没人反抗。其中的幸存者说他曾经怂恿其他人一起冲上去,可惜回应他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甲午陆战中也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朝鲜时中国兵多于日本兵,一个中国兵配一百五十发子弹,后来又补五十发,而一个日本兵才有8颗子弹,应该是一面倒的战争,结果一开战,中国兵先乱枪把子

12、弹打光,再以没有子弹为理由逃跑,日本兵都没有开枪的时间,只是一路追杀,一直杀到旅顺。,中华民族的血性哪里去了?华夏民族难道自古是一个懦弱的民嘛?,二、尚武精神是华夏民族的优良基因,山顶洞人,仰韶文化,对红色的偏爱,是华夏民族远祖强悍的种族特性的体现,上古频繁的战争造就了华夏民族强悍好勇的民族性格,射箭高手孔子,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

13、,射:射箭技术。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造就战国七雄之一,强悍的秦军,用强大武力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中华,大汉王朝,尚武精神达到了顶点,霍去病,卫青,陈 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蜀,魏,吴,张辽,夏候敦,庞德,周瑜,鲁肃,甘宁,关羽,张飞,赵云,大唐武将 群星璀璨,李元霸,郭子仪,大唐第七条好汉,庄子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诗经

14、 秦风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王翰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西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日本、韩国(朝鲜)、在历史上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甚至把中国说成是他们的文化母国;朝鲜、日本文明都是受中国文化的哺育,尤其是深受中国“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唐宋时期自不必说,明代更是如此。,而了满清统治中国以后,日本人对满清中国才开始真正鄙夷不屑起来,将其当成蛮夷来看待,即便在满清武力最鼎盛的时候也是如此。甚至一些人认为这时候

15、日本才有资格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中国。“比如1669年山鹿素行的中朝事实、1672年林鹅峯的华夷变态都已经开始强调,应当把本朝当作中国,这是天地自然之势,神神相生,圣皇连绵”,“使日本形成真正中华文化对蛮夷清国的观念。”,在日本人看来,中华文化其实已经和满清统治之现实中国是两码事情了。宇野哲人(18751974)来华这旅被Joshua A Fogel称为最后一个“儒家朝圣之旅”,他长年浸淫中华文化,心仪文化中国,他在中国文明记中告诉故乡亲人,初谒曲阜圣庙感动。宇野哲人分别于1906年和1912年来华。但他看见在满清统治下和统治后的现实中国,却使他的中华梦破碎,疑问渐渐地形成

16、了这样的后果:在一些日本文人学者心目中,原本的一个中国变成了两个,一个是存在于他们记忆和想象中的、以汉唐中华为基础的“历史和文化的中国”,一个是在他们面前客观存在、大清帝国所呈现的“现实和政治的中国”。在那个时代,他们虽然还对“历史和文化的中国”怀有敬意,然而却已经开始蔑视这个“现实和政治的中国”。,朝鲜对明朝中国的尊崇仰慕,是出于内心,发于至诚,不会因为明朝中国实力的消长有所变化,甚至在明朝中国已经灭亡以后,这种由衷的感情,依然经久不息。然而在满清统治中国后,朝鲜对满清帝国的鄙夷态度则非常鲜明,在所谓“康乾盛世”时已格外强烈。有明一代,朝鲜人始终称中华为“天朝”。可清朝定都北京之后,朝鲜君臣在国内却以“清国”、“北国”称之,有时甚至用“胡皇”、“清虏”称呼清朝君臣,不少朝鲜官员以与清朝使节交往为耻 。,尽管如此,朝鲜人并不把清帝国当作“中华”的正统,仍然对明帝国很依恋,对朝觐胡人皇帝充满了怨气,私下里,他们把清帝国叫做“夷虏”,把清皇帝叫做“胡皇”,朝鲜人对于自己仍然坚持书写明朝的年号,穿着明朝衣冠,特别感到自豪,也对清帝国的汉族人改易服色,顺从了蛮夷衣冠相当蔑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