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秋结构力学 0729第一次作业单选题题目说明: (10.0 分)1. 2、图示两结构相同的是 图 ( )AA:剪力BB:轴力CC:C 点竖向位移DD:弯矩纠错(10.0 分)2. 4、图示对称结构,力法求解时,未知量最少为 ( )AA:12BB:8CC:4DD:2纠错(10.0 分)3. 3、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B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CC:瞬变体系;DD:常变体系。纠错(10.0 分)4. 1、图示结构,A 截面转角方向是图 ( )AA:等于 0BB:顺时针CC:逆时针DD:不能确定纠错判断题题目说明: (10.0 分)5. 2、静定结构在非
2、荷载外因(支座移动、温度改变、制造误差)作用下,不产生内力,但产生位移。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6. 7、引起结构变形的因素只有三种:荷载作用、温度改变和支座位移。 (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7. 3、图示结构 ,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余下部分都可作为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图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8. 4、体系几何组成分析中,链杆都能看作刚片,刚片有时能看作链杆,有时不能看作链杆。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9. 5、体系的多余约束对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自由度及受力状态都没有影响,故称多余约束。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10. 8、虚位移原理中的虚功方程等价于静力平衡方
3、程,虚力原理中虚功方程等价于变形协调方程。 ( )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11.6、不受外力作用的任何结构,内力一定为零。(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12. 1、力法和位移法既能用于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又能用于求静定结构的内力 。 ( )正确错误1、简述刚架内力计算步骤。答:(1)求支座反力。简单刚架可由三个整体平衡方程求出支座反力,三铰刚架及主从刚架等,一般要利用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求支座反力。(2)求控制截面的内力。控制截面一般选在支承点、结点、集中荷载作用点、分布荷载不连续点。控制截面把刚架划分成受力简单的区段。运用截面法或直接由截面一边的外力求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3)根据每
4、区段内的荷载情况,利用“零平斜弯”及叠加法作出弯矩图。作刚架 Q、N 图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求控制截面的内力作出;另一种方法是首先作出 M 图;然后取杆件为分离体,建立矩平衡方程,由杆端弯矩求杆端剪力;最后取结点为分离体,利用投影平衡由杆端剪力求杆端轴力。当刚架构造较复杂(如有斜杆),计算内力较麻烦事,采用第二种方法。(4)结点处有不同的杆端截面。各截面上的内力用该杆两端字母作为下标来表示,并把该端字母列在前面。(5)注意结点的平衡条件。2、简述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答:(1) 验算结构的刚度。校核结构的位移是否超过允许限值,以防止构件和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2) 为超静定结
5、构的内力分析打基础。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要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变形连续条(3) 结构制作、施工过程中也常需先知道结构的位移。 3、如何确定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答: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应等于结构结点的独立角位移和线位移之和,即:基本未知量数目独立角位移数目独立线位移数目。独立线位移数目将所有刚结点(包括固定支座和自由端)铰化,使之成为几何不变体系所需添加的链杆数。4、简述力法的基本思路。答:力法的基本思路:将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转化为静定结构的计算,首先选择基本结构和基本体系,然后利用基本体系与原结构之间在多余约束方向的位移一致性和变形叠加列出力法典型方程,最后求出多余未知力和原结构的内力。第一步:去掉
6、原结构的多余约束,代之以多余未知力,得到静定的基本体系。第二步:基本体系和原结构的变形相同,特别是基本体系上与多余未知力相应的位移与原超静定结构上多余约束处的位移条件一致,这是确定多余未知力大小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当原结构上在多余约束处没有支座位移时,则基本体系应满足的变形条件是:与多余未知力相应的位移为零。5、简述结构力学研究方法。答:结构力学问题的研究手段包含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本课程只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构力学的计算方法很多,但都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2)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3)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本构方程)。利用以上三方面进行计算的,又称为“平衡-几何”解法。采用虚功和能量形式来表述时候,则称为“虚功-能量”解法。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结构力学的计算由过去的手算正逐步由计算机所代替,本课程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其他现代结构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6、简述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的一般步骤。 答: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刚架的步骤如下:1)确定基本未知量;2)由转角位移方程,写出各杆端力表达式;3)在由结点角位移处,建立结点的力矩平衡方程,在由结点线位移处,建立截面的剪力平衡方程, 得到位移法方程;4)解方程,求基本未知量;5)将已知的结点位移代入各杆端力表达式,得到杆端力;6)按杆端力作弯矩图;7)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