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1194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64 大小: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4页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4页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4页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4页
倪海厦.人纪.针灸(简体横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 纪 系 列 针 灸 篇 校勘序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在流传上仍有许多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 本书基于网络流传的倪海厦先生人纪授课实录的人纪系列针灸篇扫描版电子书籍,经由诸多民间的中医爱好者,参阅古籍文献,共同校勘而成。我们在校勘的过程中对某些明显的错误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之处,都保持了原样。同时完善了目录,并将竖版改为横版。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精力与能力,错误在所难免。 此外,校对过程增

2、加部分脚注,脚注不代表本书作者原意,仅供初学者了解来龙去脉。 本电子版的校勘,是无偿的自发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本电子版的作用也仅限于帮助您了解本书的基本概貌,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购买原版书籍。因此,请在获得本电子版书籍后 24 小时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将本书用于商业行为,否则,由此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法律问题,我们不承担责任。 民间中医爱好者 敬校 庚寅年 辛巳月 庚午日 目录 校勘序2 目录3 第一章 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14)11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56)11 隔姜灸11 隔盐灸12 隔蒜灸12 米粒灸13 二、针灸的急救法(1-00:34:08)13 三、火

3、罐的使用时机(1-00:41:45)14 四、火罐的使用(1-00:45:06)14 第二章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49:46)14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1-00:52:35)15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1-00:56:20)15 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1-01:10:36)16 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1-01:06:47)16 五、黄帝时代九针型式(1-01:10:45)17 第三章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1-01:14:05)17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1-01:14:10)17 二、十二经纳地支歌(1-01:16:28)17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

4、1-01:50:22)20 四、病在脏取井穴(1-01:56:16)20 五、病变于色取荣穴(1-01:58:35)21 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1-01:59:55)21 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1-02:02:22)21 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1-02:03:37)21 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1-02:05:21)22 十、与四季的关系(1-02:05:48)22 十一、五行(1-02:12:44)23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1-02:18:45)23 一、任脉与督脉(1-02:18:45)23 二、任脉经穴(1-02:34:23)24 1、膀胱之募穴中极穴(1-02:54:42)

5、26 2、小肠之募穴关元穴(1-03:00:02)27 3、三焦之募穴石门穴(1-03:18:25)28 4、三焦之募穴阴交穴(1-03:25:05)29 5、神阙穴(1-03:26:14)29 6、水分穴(2-00:01:54)29 7、下脘穴(2-00:12:02)30 8、胃之募穴一中脘(2-00:14:33)30 9、心之募穴巨阙穴(2-00:18:58)31 补泻手法(2-00:22:48)31 10、鸠尾穴(2-00:29:57)32 11、膻中穴与天突穴(2-00:31:05)32 12、廉泉穴(2-00:43:13)33 13、承浆穴(2-00:45:20)33 三、督脉经穴篇

6、(2-00:52:58)33 1、长强穴(主治痔疮) (2-00:54:24)34 2、腰俞穴(2-00:59:29)34 3、命门与阳关穴(2-01:01:02)34 4、悬枢穴(2-01:05:42)35 5、脊中与筋缩穴(2-01:07:00)35 癫、痫、狂之眼诊法(2-01:10:19)35 6、至阳、灵台、神道、身柱(2-01:14:54)35 7、大椎与陶道穴(2-01:23:00)36 8、哑门与风府穴(2-01:26:27)36 9、后顶与百会穴(2-01:33:43)37 扁鹊典故(2-01:37:43)37 10、前顶、顖会与上星穴(2-01:40:16)38 11、素髎

7、、兑端、龈交穴(2-01:48:31)38 四、手太阴肺经(2-01:53:55)39 1、相傅之官:肺(2-01:54:44)39 五脏逼毒法(2-02:04:02)40 2、阴经之井荣俞经合(2-02:11:59)40 3、肺法象天幕(2-02:23:14)41 4、中府穴至经渠(2-02:25:31)41 5、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母穴(2-02:49:04)43 6、反关脉与经渠穴(2-02:55:03)44 7、鱼际穴与少商穴(2-03:02:34)44 五、手阳明大肠经(2-03:10:34)45 1、商阳穴(2-03:13:42)45 2、二间与三间穴(2-03:19:45)46 3、

8、合谷穴(2-03:24:34)46 虚实症之诊治(2-03:26:24)46 4、阳溪穴(2-03:36:09)47 5、四关穴(2-03:39:38)48 6、偏历与温溜穴(2-03:41:35)48 7、曲池与手三里穴(2-03:44:04)48 捻转针手法(2-03:45:44)48 8、肘髎至巨骨穴(3-00:06:26)49 中风八大穴(3-00:08:27)50 9、天鼎、扶突穴(3-00:14:03)50 10、禾髎与迎香穴(3-00:16:25)51 六、足阳明胃经(3-00:20:35)51 1、头维穴(3-00:20:55)51 2 下关与颊车穴(3-00:34:27)52

9、 3、承泣、四白与巨髎穴(3-00:40:21)53 4、地仓、大迎与人迎穴(3-00:46:51)53 5、缺盆穴至膺窗穴(3-00:50:31)54 6、乳中穴与乳根穴(3-00:53:40)54 乳癌之针灸治疗(3-01:00:53)55 7、不容与承满穴(3-01:20:57)57 8、天枢穴(3-01:27:27)58 腹四针(中脘关元天枢) (3-01:35:38)58 9、外陵穴至气冲穴(3-01:37:00)58 10、髀关穴至梁丘穴(3-01:42:53)59 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 ) (3-01:51:44)60 11、足三里穴:胃经合穴(3-01:55:33)60 足三里

10、之补泻手法(3-02:00:49)61 12、奇穴阑尾穴(3-02:12:38)62 13、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3-02:16:58)62 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 (03-02:19:02)62 14、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3-02:25:55)63 15、解溪穴与冲阳穴(3-02:29:43)63 16、陷谷、内庭与厉兑穴(3-02:36:51)64 尸厥放血(3-02:46:19)65 针灸之导引针法(3-02:49:01)65 七、足太阴脾经(3-02:51:30)65 1、谏议之官:脾脏(3-02:51:39)65 中风预兆(3-03:00:42)66 咖啡与胰脏癌(3-03:08

11、:26)67 2、隐白穴与奇穴:三毛(3-03:10:19)67 3、大都穴与太白穴(3-03:14:55)67 蛔虫症 判断(3-03:18:42)68 4、公孙穴(胃心胸病) (3-03:25:00)68 5、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3-3:33:34)69 6、三阴交穴与妇病治疗(3-3:38:47)70 7、漏谷穴(4-00:02:40)71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 地机 三阴交) (4-00:03:58)71 9、痛经三穴:血海 三阴交 中极(4-00:15:22)73 10、奇穴:百虫窝(4-00:20:01)73 11、箕门穴与冲门穴(4-00:21:47)73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12、(4-00:25:16)74 13、食窦穴与天溪穴(4-00:29:03)74 14、胸乡穴与周荣穴(4-00:35:37)75 15、全身脉络之主管:大包穴(4-00:38:20)75 八、手少阴心经(04-00:47:30)76 1、君主之官:心脏(04-00:47:55)76 非置入性治疗清除动脉血管阻塞(4-00:59:20)77 2、极泉穴与青灵穴(4-01:06:34)78 3、母穴:少海穴(4-01:08:44)78 4、灵道 通里 阴郄 神门穴(4-01:14:33)79 5、少府与少冲穴(4-01:18:02)79 九、手太阳小肠经(4-01:30:58)81 1、受盛之官:

13、小肠(4-01:33:03)81 2、少泽穴与前谷穴(4-01:40:52)82 3、后溪穴(4-01:44:00)82 4、腕骨穴与阳谷穴(4-01:48:25)83 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4-01:52:38)83 6、奇穴:肠关 肝关 心关(4-01:59:49)84 7、支正穴与小海穴(4-02:04:19)85 8、肩贞穴与臑腧(4-02:07:12)85 9、天宗穴至秉风穴(4-02:10:04)86 10、肩外俞与肩中俞(4-02:13:50)86 11、天窗、天容与颧髎穴87 12、听宫穴(耳鸣耳脓中耳炎) (4-02:22:31)87 十、足太阳膀胱经(4-02:29

14、:42)88 1、州都之官:膀胱(4-02:29:44)88 2、睛明穴与攒竹穴(4-02:41:56)89 四穴放血:治视力(4-02:47:00)90 3、眉冲穴至玉枕穴(4-02:49:48)90 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4-02:56:57)91 5、大杼穴(专治骨病) (4-03:00:34)91 6、风门穴(发背脓疽) (4-03:16:35)93 7、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5-00:00:16)94 8、厥阴俞与心俞穴(5-00:13:06)95 9、红斑性狼疮(5-00:21:40)96 10、督俞穴(血癌) (5-00:26:24)97 11、膈俞穴(贫血、瘀血) (5-

15、00:31:19)97 12、经外奇穴:消渴穴(5-00:36:48)98 13、肝俞与胆俞穴(胆结石、肺痨) (5-00:41:03)99 14、四花灸(膈俞、肝俞) (5-00:47:25)99 15、脾俞穴与胃俞穴(5-00:50:35)100 16、三焦俞与肾俞穴(5-00:55:25)100 17、气海穴与大肠俞穴(5-01:03:47)101 18、关元俞至白环俞穴(5-01:07:54)102 19、八髎穴与会阳穴(5-01:12:06)102 20、附分穴与魄户穴(5-01:17:10)103 21、膏肓穴(5-01:20:53)103 22、神堂穴至胃仓穴(5-01:29:1

16、2)104 23、肓门穴至秩边穴(5-01:33:13)105 24、经外奇穴:痞根穴(5-01:35:20)105 25、承扶穴至委阳穴(5-01:39:08)105 26、殷门与委阳穴(5-01:44:20)106 27、委中穴(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 (5-01:48:53)106 担法与截法(5-01:59:05)107 合阳穴与模拟法(5-02:04:16)108 28、承筋、承山、飞扬穴(5-02:08:02)108 29、跗阳与昆仑穴(5-02:14:45)109 奇穴:消积穴(判断肿瘤) (5-02:16:46)109 30、仆参穴至京骨穴(5-02:20:54)11

17、0 31、束骨穴(专治经络之病) (5-02:29:08)110 32、通谷穴与至阴穴(5-02:32:14)111 十一、足少阴肾经(5-02:36:12)111 1、作强之官肾脏(5-02:36:12)111 2、肾经与音羽吹声(5-02:46:30)112 3、涌泉穴(顽固头痛) (5-02:53:15)113 4、眼诊法(心肺肝肾脾脏) (5-02:57:11)114 5、然谷穴(治脑震荡) (5-03:04:13)114 6、太溪穴与肾结石诊治(5-03:07:27)115 7、大钟、水泉与照海穴(5-03:13:36)115 8、扁桃腺诊治(5-03:18:47)116 9、复溜、

18、交信与筑宾穴(5-03:22:47)116 10、阴谷穴与横骨穴(5-03:32:59)117 11、大赫穴至肓俞穴(5-03:41:27)118 12、商曲穴(6-00:03:33)119 13、石关穴至幽门穴(6-00:50:39)119 14、步廊穴(6-00:08:31)119 15、神封穴至俞府穴(6-00:13:16)120 十二、手厥阴心包经(6-00:17:58)120 1、天池穴至曲泽穴(6-00:25:57)121 2、郄门穴至内关穴(6-00:31:32)122 3、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6-00:45:18)123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6-00:54:34)124 1

19、、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6-00:54:40)124 2、关冲穴至阳池穴(6-01:01:10)124 3、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6-01:06:55)125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6-01:09:10)125 耳轮:治小儿惊吓(6-01:15:00)126 三种背痛诊治(6-01:21:15)127 4、支沟穴至四渎穴(6-01:24:51)127 5、天井穴与清冷渊穴(6-01:31:50)128 6、消泺穴至翳风穴(6-01:35:46)128 7、瘈脉穴至丝竹空穴(6-01:43:05)129 8、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6-01:51:44)130 指针术(6-

20、01:53:33)130 和髎穴与耳门穴(6-01:56:30)131 十四、足少阳胆经(6-02:01:40)131 1、胆131 2、瞳子髎穴(6-02:12:17)133 3、听会穴与上关穴(6-02:16:44)133 4、颔厌穴与率谷穴(6-02:21:15)134 5、完骨、本神与阳白穴(6-02:28:58)135 6、头临泣、目窗穴与风池穴(6-02:32:32)135 7、肩井穴(解血瘀胸中) (6-02:38:52)136 8、渊液、辄筋穴(6-02:43:45)137 9、日月穴与京门穴(腰酸、耳鸣)137 10、带脉、五枢与维道穴(6-02:51:29)137 11、华

21、陀夹脊(足三里十临泣穴) (6-02:58:16)138 12、居髎穴与环跳穴(骨之始) (6-03:00:51)138 13、风市穴(中风瘫痪大穴) (6-03:08:25)139 14、阳关穴、阳陵泉穴(6-03:11:58)140 15、奇穴:胆石点(6-03:15:06)140 16、阳交穴至外丘穴(治犬咬伤) (6-03:17:28)140 17、光明、阳辅与悬钟穴(6-03:22:51)141 18、八会穴介绍(6-03:30:07)142 19、丘墟穴至足窍阴穴(6-03:33:11)142 十五、足厥阴肝经(7-00:00:12)144 1、肝经走向(7-00:00:26)14

22、4 2、肝病与睡眠(7-00:11:27)145 3、大敦穴(疟气、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 (7-00:16:55)146 4、行间穴(7-00:25:10)147 5、太冲穴与三脉(7-00:27:27)147 6、中封穴至阴包穴(7-00:33:50)148 7、奇穴:治肝三穴(7-00:43:48)148 8、五里穴与阴廉穴(助孕) (7-00:49:01)149 9、章门穴与期门穴(7-00:51:47)149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7-01:01:48)150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7-01:02:02)150 奇经八脉(7-01:13:04)151 呼吸法引气法(7-01:3

23、4:34)154 烧山火与透天凉(7-01:43:50)155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7-01:55:34)156 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7-01:59:49)156 治痞:烧针(脂肪瘤 黑痣 化脓) (7-02:04:35)157 治痞:报刺针法(7-02:10:41)158 运气法与四种痛症(7-02:15:12)158 提气法与中气法(7-02:21:42)159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7-02:31:04)160 飞经引气(7-02:46:22)161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162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7-02:53:07)162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7-02:58:25)163 五脏交经法(青

24、龙摆尾于本穴) (8-00:00:21)163 呼吸补泻法(8-00:06:00)164 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胀) (8-00:12:20)165 下针八法(8-00:17:20)166 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8-00:22:33)166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8-00:32:02)167 九针之使用时机(8-00:38:54)168 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8-00:52:47)170 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8-00:52:54)170 头部与脑瘤治症(8-00:55:17)170 治眼证及睛中法(8-01:08:08)171 治鼻病:鼻息肉 鼻炎(8-01:14:59)172 治耳症

25、:耳鸣 化脓(8-01:23:22)173 面部中风与起因(8-01:32:32)174 治舌症与扁桃腺炎(8-01:43:40)175 甲状腺治症(8-01:53:06)176 肺症虚实与癫痫(8-01:56:16)176 内伤与五脏气乱(8-02:03:05)176 肺癌与肺痨(8-02:09:12)177 肺积水与胸肋积水(8-02:17:35)178 心脏肥大、胸痛与心律不整(8-02:25:20)178 乳癌初期与中期肿块治疗(8-02:40:14)180 肺积水 乳癌末期灸法治疗(8-02:53:53)181 胆结石与肝病治症(8-03:07:33)182 针灸疗程与针后禁忌(8-

26、03:15:00)183 脾肿大与胃病治疗(8-03:19:27)183 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 (8-03:29:02)184 朝食暮吐与腹膜炎(8-03:35:47)185 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8-03:40:47)185 腹痛、瘀血与便秘(9-00:00:14)187 盲肠炎与奔豚症(9-00:07:07)187 血痢、痔疮、肠漏与大肠癌(9-00:15:53)188 月经寒实症、助孕与绝孕(9-00:24:38)189 痛经、赤白带与子宫卵巢肿瘤(9-00:35:22)190 怀孕忌针、安胎堕胎与胎位不正(9-00:50:25)191 灵龟八法(9-01:00:40)192 灵龟

27、八法与子午流注(9-01:03:39)193 奇穴:大椎外五分定喘穴(9-01:25:28)195 耳针治疗:醒酒、肾结石、心脏、消炎(9-01:27:04)195 回阳九针(9-01:59:50)198 十三鬼穴:癫痫 发狂奔走 中邪(9-02:03:56)199 疾病疑问解答(略) (9-02:10:50)199 穴位拼音索引201 穴位笔画索引207 治症索引213 第一章 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14) 各位同学!今天是人纪班第一天开始上课,以后你们会慢慢学到很多中医的知识。我把你们统统当作完全没有中医的根基,完全不懂,所以我们从头开始讲。 有关针灸的起源、发源及历史,坊间的书

28、上写了很多,我们不浪费时间讲,我们要讲书上没有的。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 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00:00:56) 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另外,刚做完爱,行完房事后,也不针。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喝酒后,不针。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所以,此时我们不谈中药,只谈针灸来治病。而日后我在教各位伤寒 金匮时,大家也一样把针灸忘掉,全用中药来治病。 灸呢?我们叫 JIU,

29、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为什么要用这个艾草,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各处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 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 我们隔姜灸

30、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我示范给诸位看。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 。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若不放水在里面,碗就会烧破。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若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不要把皮肤撕掉免得造成疤痕,洒上一些硫磺粉及大黄粉就可以了。 因为艾本性向下,它的本性是属阳的。 譬如说,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灸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小

31、便都会有艾草味。 隔盐灸 第二个灸法是“隔盐灸” ,我们在灸的时候,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就是肚脐) ,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盐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用青盐,要等盐变温一点了,凉了,再倒在神阙穴上,否则会把肚皮烧坏了。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 ,灸神阙就可以了。 隔蒜灸 第三个灸法叫“隔蒜灸” ,灸一个就是一壮。 当久咳的时候,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这时候我们去灸,咳嗽就会好。那你不要拿生姜,要用蒜,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

32、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什么是破伤风,比如说今天你手上有伤口,又去整理生锈的铁钉,在临床上面怎么做呢?有个病人来找我,手指头红肿,从手指头一路红到手上。我们在介绍中医的时候,我会慢慢把中医的原则跟诸位讲,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就像我刚才讲的,如手有伤口被感染或被毒蛇咬到,这时会感到毒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譬如,原来是病在肩,第二天醒来,病虽还没好,但我的肩不痛了。但是痛到手臂上了,这就是病在退了。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你的

33、处方、穴道错了!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 当这个病在进时,像病人手指头破伤风红肿,我一看,针都不用下,用隔蒜灸。它(病)走到这边的时候,我们在这边的头上面灸,病人手粉红色,很痛,痛到不能动,我就在头尾灸两壮,灸完两壮后才几分钟而已,就在退了,退到手掌心,退到劳宫时,就知道病离开心脏。到后来我就没有帮他灸了,因为艾草在烧起来的时候,很像大麻的味道。我在美国的诊所,一烧起来的时候,常有人说:有人在抽大麻,所以我没有再帮他灸,而把窗户打开,透透空气,然后隔两天病人回来,那天从诊所走到停车场,他手都不痛了,也可以开车了。来的时候是一只手开车的,回去时可以两手开车了。 如果说,你觉得打破伤风针很好

34、,打疫苗很好,那就去打吧,实际上没什么大帮助,破伤风时,连药也不用吃针也不用下,用灸就可以好,所以我们用灸的机会很多。 还有疱疹、腰蛇、锦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如病人疱疹是长这样子的,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疱疹就变短了。我们还是一样在疱疹的头尾灸,慢慢去灸,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就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过去古代看到疱疹,就去拿蜘蛛网,把这蜘蛛网平摊在疱疹上面,因为蜘蛛网很粘,用薄薄的粘一层,瞬间一烧就烧掉,烧完后,五天到一个星期,疱疹就治好了。疱疹比米粒还小,像五味子,粉红色,很痛。现在不要去拿蜘蛛网了,可以

35、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但棉花粘不住啊,它不像蜘蛛网,没有那个胶质,所以我们放点凡士林在上面,因为目的是烧嘛。如果是你的爸爸妈妈就轻轻一烧,烧完就会整个干掉,如果是你的仇人,用多一点棉花烧。我们平常用全蝎,把它烤干,你不要拿蝎子给他吃,全蝎粉去药房买也可以买到。但过去是把蝎子烧烤成金黄色,但现在药房已有全蝎粉,味道很强,你可以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所以疱疹很好治。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针灸有些禁忌。有一个歌诀:“针而勿灸灸勿

36、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 过去呢,针就是针,灸就是灸,历代就一直就是这样子。但从文化大革命以后,变成哪里痛针哪里。要真是如此简单,就不用读针灸啦!而且效果又不好,手法又变得开始花哨了。 针灸大成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所说的地方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但像刚才带状疱疹当然是在天应穴上灸。临床下针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但大陆的中医没有看过这种书,而且在文革烧掉了好多好书,好的中医也都给斗争掉了。所以他们治不好病,只好变些花哨的手法来吸引病人,变成针上头放个艾绒,让病人更痛苦。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 米粒灸 另外,补充一

37、点。我们还有一个灸法是“米粒灸” 。我们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用在什么地方呢,如鼻窦炎 、鸡眼 ,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这是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对不对?就表示到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 ,像“肿瘤”就是。在肿瘤痛 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而西医的手术,即使宣称手术很成功,但这个刀开下去后的结果如何,你需要慢慢去体会它!若去开刀,还是会长回来的。

38、当然,如果是你的情敌,叫他给西医开刀好了! 二、针灸的急救法(1-00:34:08) 我们再下来讲“针灸的急救方式” ,我们可用在很多地方。当有人发病,昏迷 过去时,他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 ,就是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 若仍未醒,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为什么叫“十宣”呢?就是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比较没有常识的人呢,都是一个一个手指尖放。一个一个下,太慢了,我们可以一次捉五个手指,针拿起来,一、二、三、四、五,一下子就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这是老师

39、傅的手法。 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将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你不要拿一个三寸针下去。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我们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怎么找呢?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 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

40、10 卷。 天应穴,穴名。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 ” 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 。即镵(音蝉)针、员针、鍉(音迪)针、锋针、铍(音披)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经穴分类名。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五脏、心包络及六腑各有募穴一个,如肺为中府,心为巨阙,肝为期门,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心包为膻中,胃为中脘,胆为日月,大肠为天枢,膀胱为中极,小肠为关元,三焦为石门穴等。募穴多用以诊断和治疗本脏腑病证。 五俞穴的一

41、种,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井”为地下出泉。 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为荣”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 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分别为 : 肺经鱼际、肝经行间、心包经劳宫、肾经然谷、心经少府、大肠经二间、脾经大都、三焦经液门、小肠经前谷、胆经侠溪、胃经内庭、膀胱经通谷。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 。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

42、各有一个俞穴,分别是:肺经太渊、大肠经三间、心包经大陵、三焦经中渚、心经神门、小肠经后溪、脾经太白、胃经陷谷、肝经太冲、胆经(足)临泣、肾经太溪、膀胱经束骨。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简称甲乙经 ,晋皇甫谧(215-282 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 年) ,共 10 卷,南北朝时期改为 12 卷本。 五俞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 五俞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 。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 脏腑原气

43、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 。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 , “阴经之输并于原” 。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腧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即前列腺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 郄(音隙)穴指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经脉气血汇曲折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 。穴位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

44、有 16 个郄穴。郄穴临床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视频讲解为留豆许 一作“囟会” ,视频作“聪会” 欠.(q):伸腰打哈欠 “迎随”意指逆顺。 说文 :“迎,逢也” , “随,从也。 ”辞源谓“迎”有“迎接、逆、反向”之义, “随”有“跟从、顺从”之义。 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由此可看出,人体的气血往来有逆有顺,针刺时可逆其经气以泻其邪,顺其经气以补其正,从而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说:“得气以针头逆其经络之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头顺其经脉之所往,推而内之,

45、即是随。 ”这是以针刺得气后,针头逆经行提法称“迎” ,针头顺经行按法称“随” ,将针头的逆顺与提按相结合为“迎随” 。 视频作子穴 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腧” 。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出为原” , “阴经之输并于原” 。十二经

46、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是万艾可(viagra) 台湾和香港注册名,医学用名西地那非(Sildenafil) ,又译昔多芬。在中国俗称“伟哥” 。是一种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意外发明出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 视频作“膏肓俞” 此内侧相对于另一只脚而言,如相对于其它脚趾,则为外侧。 人体部位名。又名季肋、软肋、撅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