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教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51157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教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教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教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教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教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单元备课一、单元名称: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厘米”与“米” ,本课中将要学习“毫米”和“分米” ,这样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认识将会逐渐完整。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在编写上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把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单位的应用。 能进行简单地换算。初步建立千米、1 分米、1 毫米的概念。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

2、步发展估测意识。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单位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千米、分米、毫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关键:关注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对测量的体验,以及对千米、分米和毫米长度概念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方法和措施: 1.借助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引出对分米、毫米的认识。 在引出分米时,出示了一个长大约 20 厘米、宽大约 10 厘米的文具盒,告诉学生

3、 10 厘米是 1 分米,20 厘米是 2 分米。这样引出新的单位分米,能让学生知道表示文具盒的长、宽各多少,除了用厘米作单位还能用分米作单位,同时还知道 1 分米比 1 厘米2大(10 厘米才是 1 分米) 。在引出毫米时,用直尺量数学书的厚,发现不到 1 厘米。比 1 厘米小的长度怎样表示呢?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2建立表象。 通过看直尺上的 1 分米和 1 毫米能让学生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在直尺上感知 1 分米和 1 毫米固然准确,但往往不牢固,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 1 分米” 。借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自己找到

4、的物体帮助长时记忆1 分米是多长,以后在回忆 1 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是不是大约 1 分米时,可以把熟悉的物体的长作为参照。 3结合测量教学单位间的换算。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可以应用于单位间的换算。本单元只进行比较简单的换算,只限于相邻的两个单位,而且都是单名数之间的换算。教材更新了换算教学的编写思路,结合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单位间的换算。 六、单元教学准备: 画图 多媒体 光盘 班班通七、单元实践活动: 利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测量一下你家的餐桌、写字桌等物体的长、宽、高 。八、课时划分 4 课时3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数学备课课 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第 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2426 页,毫米、分米的认识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 1 分米、1 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 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1 米=10 分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 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探究、演示法、实地操作测量法。教、学具 班班通、直尺、别针、钉子硬币等小物品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

6、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仔细观察,交流观察结果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 1 毫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 1 毫米长,请猜一猜,1 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谈话:1 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班内交流,认识 1 毫米。谈话: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4)巩固

7、对 1 毫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 1 毫米呢?(5)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 厘米=10 毫米)学生活动,互相交流学生拿尺子观察,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 1 毫米,5 小格就是 5 毫米 学生交流,用手比划 1 毫米有多长。42、认识 1 分米。(1) 、猜测。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到 1 分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

8、。(3)班内交流,认识 1 分米。谈话:谁愿意说说 10 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 10 厘米,认识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板书: 1 分米=10 厘米 )(4)巩固对 1 分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 1 分米呢?3、小结。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学生画、猜学生用尺子比划,并同位交流与老师共同讨论(学生交流)用手比划 1 分米有多长。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自主练习第 1 题。(1)同桌交流。(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2、自主练习第 2

9、题。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量一量 1 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 ;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 ) ;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 4 题。(联系生活去辨析)同桌交流。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做,然后集体交流四、小结: 有什么新的收获? 自由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5课后反思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数学备课课 题 分米、毫米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第 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 27-28 页,自主练习及补充练习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

10、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地换算。教学方法 练习探究、实践测量法。教、学具 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尺、直尺)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基本练习1、填空3 米( )分米 7 厘米=( )毫米1 米 =( )厘米 1 分米= ( )厘米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 (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3、填写长度单位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

11、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一棵树高 7 ( ) 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 100( )一把小刀长 6( ) 课桌高 70(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动手操作,互相补充说。学生质疑6二、综合练习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 5 题。先估计图形的边长,再测量。(重点指导学生量的方法)(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2)班内交流。2、做自主练习第 6 题 (单位换算)3、做自主练习第 10 题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1)引入谈话: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加减的小游戏,好吗?(教师把第 10 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如:1 分米-3 厘米=( )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 3

12、厘米,还剩多少厘米)(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4、做自主练习第 9 题(1)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 (学生说出填写理由)5、自主练习第 11 题,读一读。(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自己活动后,小组内交流自己做,然后交流说说怎么想的。做好后交流,重点说怎么想的。学生读一读,然后交流自己还知道什么。三、课堂小结:有什么收获和疑问?哪里还有困难? 自由谈,然后针对问题简单补充作业设计板书设计7课后反思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数学备课课 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第 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932 页,千米的认识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

13、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 1 千米=1000 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 千米长度概念的建立,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探究、演示法、知识迁移法。教、学具 班班通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小朋友叫甜甜,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又梦到了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仔细观察

14、,交流观察结果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 1 千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 1 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 1 千米有多长吗?(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 。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 1 米,1 千米大约需要 1000 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 1 千米呢?(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 1 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千米就是 1000 米,千米又叫公里,用 Km 表示,1 千米=1000 米)自己解决其他问题,可以小组,也可同位指名交流成果并说出为什么?8

15、(3)举例体会。谈话: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 1 千米?2、2 千米是多少米?(1)你说说。(2)填空:1 千米=( )米 2 千米=( )米5K=( )M 4 千米= ( )米3、小结: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公里)都是长度单位。学生举例,及时纠正。学生记忆。(按顺寻进行记忆)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三题。先说说对景致的了解,再谈谈填什么单位。2、自主练习第二题。单位换算。交流后总结换算方法。高级低级,去“0”低级高级,加“0”3、自主练习第四题。比较大小4、自主练习第六题。先带领学生分析两个树空的距离大约是 5 米。然后学生自己做。5、小结:长度单位在生活中

16、用的非常多。学生练习周围的建筑物及道路等填。独立解答,交流自己做,交流先在教师引导下把车身长转化为两个树空的距离四、课堂小结: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长度单位?自由谈作业设计(课外实践)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者高度。板书设计9课后反思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数学备课课 题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第 课时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33 页,我学会了吗?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

17、。重点难点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探究、实践测量法。教、学具 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尺、直尺) 足球、排球、7 号电池、5 号电池、10 张卡纸、10 张作业纸、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回顾整理,复习旧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长度单位了,想一想都有那一些?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2、用手势比划出长度单位的长度(1)比划出 1 毫米大约有多长?你是怎样记住的?1 分米呢?1 米怎么比划?(2)你能不能比划出 1 千米多长?质疑:为什么你比划不出来?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动手操作,互相补充说。学生质疑10提问:你

18、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3、回顾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问:这些长度单位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你还记得吗?师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10 10 10 1000学生回顾,说二、交流汇报,课前作业1、小组内讨论(1)师介绍课前作业项目测量或调查项目(附件表 1)(2)谈话:全班分小组,小组内每一同学都对同一项目进行了测量或调查(3)小组内交流:交流内容:测量结果、选用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谈谈自己在测量中的收获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讨论结果。3、讨论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1) 谈话:观察这四张表格,仔细看看各自选用的长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2)师小结:在测量

19、物体时,要灵活的选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1) 课件出示:小朋友用直尺量手腕一周长,“我的手腕一周大约长 4 厘米”(2) 提问:你同意这个小朋友的看法吗?“你想对小朋友说什么?” (3) 师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如:长度、形状) ,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5、拓展知识:课件出示有关长度的小知识(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动物身长、建筑的高度等小知识,制作成幻灯片)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互相补充。三、合作探究,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小组抓阄决定测量活动(1) 揭示课题:动手量一量(2) 课件出示:五项活动及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介绍齐做第一题生数11现场测量(3) 小组抓阄决定本组的活动并领取相应的表格2、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活动(1) 小组讨论:选用哪个工具完成任务;如何分工完成任务。(2) 小组分工,合作活动3、小组汇报四、课堂小结:有什么新的收获? 自由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